实验四溶液的吸附作用和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合集下载

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2. 理解溶液中表面吸附现象的产生和作用;3. 掌握X方法测定特定物质的表面吸附现象。

实验原理:当溶液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表面物质会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形成薄膜。

表面吸附现象与溶液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大小与固体表面性质、溶质分子结构、外界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中,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物质到溶液中,然后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下溶液表面张力值,再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表面吸附物质的吸附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1. 表面张力计;2. 磁力搅拌器;3. 鱼油酸钠试剂(0.1mol/L);4. 标准盐酸(0.5mol/L);5. 微量滴定管。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仪器和试剂瓶口,定量取出所需试剂。

2. 将100mL二甲苯溶液倒入清洁的烧杯中,加入脱氧鱼油酸钠浸泡1小时,搅拌均匀。

3. 用干净针头涂取适量已浸泡好的鱼油酸钠溶液滴到表面张力计的平衡槽中;4. 将磁力搅拌器调整至适当转速,使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尽量平衡;5. 记录稳定状态下的表面张力值;6. 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盐酸,重复第4-5步操作,测定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值;7. 计算出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吸附物质的吸附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表面吸附量数据(单位mg/m2):【表格】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测定,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值及表面吸附量数据。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表面吸附量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表面吸附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接触几率增加的结论相符。

通过本实验可进一步认识表面吸附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该现象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仪器需保证干净,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 实验试剂需定量取用,并注意浓度值,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确认数据和记录结果时应谨慎。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将待测液体装入样品管中,使玻璃管下端毛细管端面与液面垂直相 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滴液瓶的活塞缓缓放水抽气,样品管中的 压力便逐渐减小,此时毛细管中的压力p0(大气压)比样品管中液面上的压 力p大。当此压力差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 面张力时,毛细管中的液面便被压至管口并形成气泡。
3. 每次测定前须确保毛细管内外溶液浓度一致。每测量一种 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同时测量其折光率,以确定乙醇 水溶液的准确浓度。
4. 同法测定20%乙醇水溶液在35℃、40℃时的表面张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化学实验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四、思考题
l. 若毛细管不干净、温度不恒定,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2. 在测定管中,为什么毛细管端面要与液面垂直相切? 3. 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 4. 实验中为什么要测定水的△p0,max? 5. 为什么要求从毛细管中逐出的气泡必须均匀而间断?如 何控制出泡速度?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示意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化学实验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设气泡在形成过程中始终保持球形,则气泡内外的压力差△p(即施加
于气泡的附加压力)与气泡的半径r、液体表面张力σ之间的关系可由拉
普拉斯(Laplace)公式表示,即
∆p = 2σ
r
∆pmax
=
∆p
=

Γ
=−
c RT

( dc
)T
σ-c 作图,可求Γ
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中的吸附作用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中的吸附作用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二十一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名称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能的意义以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2.掌握一种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最大气泡法。

二、实验原理1.Γ=﹣c/RT×(dσ/d c)T(以σ~c作图→以求出Γ)2.Γ=Γ∞×Kc/(1+Kc)c/Γ=c/Γ∞+1/KΓ∞(以c/Γ~c作图→以求出Γ∞)3.S。

=1/Γ∞N A (以求出S。

)4.σ=K×ΔP三、注意事项1.测定用的毛细管一定要洗干净,否则气泡可能不能连续稳定的流过,而使压差计不稳定,如发生此种现象,毛细管应重洗。

2.毛细管一定要保持垂直,管口刚好插到与液面接触。

3. 在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上,应读出气泡单个逸出时的最大压力差。

四、 数据记录五、 数据处理1.在25℃时σH2O =71.97×10﹣3N /m ΔP =366Pa ∴仪器常数K为∶K =H2OPσ∆=371.9710N m 366Pa⨯﹣/=1.97×10﹣42. 由σ=K ·P ∆得∶3.溶液的表面张力σ与浓度c 的关系曲线4.可求出各点的切线斜率(dσ)T ﹐还可根据Γ=﹣c(d σ)T 5.Γ与c 的关系图6.直线斜率为 9.8×104 L /(m ·mol )1∞Γ=9.8×104 m 2/mol ∴Γ∞=1.02×10﹣5mol /m 2 7.S 0=·1N∞Γ=1.58×10﹣19m ²六、思考题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若抽气速度太快,气泡的形成与逸出速度快而不稳定,亦使U型压力计中的酒精所处的位置相对不稳定,不易观察出其最高点而引起的较大的误差。

2.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如何减小以致消除这些实验的影响?答∶温度、气泡逸出速度、毛细管是否干净及毛细管的尖端是否与液面相切会影响测定结果。

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

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

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存在的一个力所导致的液体呈现出类似膜状的特性。

详细的说,就是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存在一种相互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导致了表面上的液体分子比内部的分子更加紧密地排列。

实验可以通过观察液体的吸附现象和测量液体的膜厚来验证表面张力。

首先,为了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效应,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托盘,并在托盘中装满水。

接下来,我们将慢慢地向水中滴入一滴液体肥皂。

观察到,液体肥皂滴落到水中后,会形成一个小小的球状结构,而不会立即将液体肥皂完全溶解。

这个现象是由于液体肥皂分子在水中形成了一个类似膜状的结构导致的。

液体肥皂分子是由一个带有亲水基团(即与水相互作用较好的基团)和一个疏水基团(即与水相互作用较差的基团)组成的。

当液体肥皂进入水中时,由于水分子与亲水基团呈现相互作用,使得液体肥皂分子在水面上排列较为紧密,形成了一个薄薄的肥皂膜。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这个薄膜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完整,形成球状结构。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液体的膜厚来验证液体的表面张力。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容器,并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容器中。

然后,我们将液体表面置于一个特定高度的支撑物上。

通过测量液体的膜高度,我们能够得到液体的膜厚度。

通过分析液体的膜厚度,我们可以推算出液体的表面张力。

根据Young-Laplace方程,液体膜的表面张力与膜厚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种类或浓度、改变液体的温度等方法,来研究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不仅仅是理论探索,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农药和医药研发中,通过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可以判断其在草地或皮肤表面的渗透性以及其对用药效果的影响。

此外,在纺织和印刷行业,研究液体的表面张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液体和纤维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实验。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PB09206xxxAbstract:This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surface tension of a series of butyl alcohol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by maximum bubble pressure method. The molecular section area of butyl alcohol can be calculated with the help of Langmuir isothemal equation.关键词:溶液中的吸附作用最大气泡压力法表面张力的测定一、前言表面活性剂在催化、去污、乳化、润湿、起泡以及选矿等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研究这些物质的表面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表面张力是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是研究表面压、表面吸附量、分子横截面积等表面效应的基础。

关于表面张力的测定,常见的方法有毛细上升法,环法,吊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等方法,其中最大泡压法对仪器的要求比较低,精度相对对较高,是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一种常见方法。

1二、实验部分1.毛细管常数的测定.按照实验装置示意图,将清洗干净的仪器连接组装好,打开恒温水浴(万和HK-2A超级恒温槽)使仪器稳定在25oC的状态。

取一支毛细管,检查确认没有破损后用铬酸洗液和蒸馏水反复清洗。

毛细管洁净与否将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毛细管没有清洗干净将导致实验中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气泡,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

向洗净的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的蒸馏水,打开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DMP-2B),对压强进行校零,将装有毛细管的橡胶塞安装到分液漏斗上,且保证体系有良好的气密性。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漏斗内的液面下降至恰好与毛细管口相切,此时压差计的示数为负值或为在零附近的正值,压差计实数过大的话说明体系的密封性存在问题。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中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 实验报告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中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 实验报告
-1-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中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
PB10207071 阮亮
生命学院
【摘要】
表面张力是描述液体表面自动缩小趋势的大小的一种性质。 本实验通过最大气泡 压力法测量溶液表面张力, 根据吉布斯公式和朗格缪尔等温方程式研究吸附量 与溶液浓度及表面张力的关系研究吸附作用和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Γ与c 的关系曲线呈阶梯型走势。同时,实验还给出正丁醇分子横截面积的数值。
-3
仪器:
型号及名称 DMP-2C 型数字式微差测 量计 HK-2A 超级恒温水浴 恒温套管 毛细管 250mL 分液漏斗 100mL 容量瓶 2mL 移液管 滴管 生产厂家 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 (半径 0.15~0.20mm ) 容积 250mL 量程 100mL 仪器参数 数量 1台 1台 1支 1支 1个 7个 1支 1支
3.实验步骤
1.
毛细管常数的测定 打开恒温水浴,使其温度稳定于 30℃。取一直浸泡在洗液中的毛细管,依 次用洗液,蒸馏水反复清洗若干次,玻璃套管加上蒸馏水插上毛细管,用 套管下端的开关调节液面恰好与毛细管端面相切,使样品在其中恒温 10 分钟。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并与吸滤瓶连接好。然后调节分液漏斗 下的活塞使水慢慢滴入吸滤瓶中,这时体系压力逐渐增加,直至气泡由毛 细管口冒出,细心调节出泡速度,使之在 5~10 秒内出一个。记录气泡爆
( ) T <0,Γ >0,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另一类 c
) T >0,Γ <0,称为非表面活性物质。正丁醇是表面活性物质,其水溶 c 液的浓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小,在它的σ -C 曲线中取各点斜率代入 Gibbs 吸附公式即得不同浓度下的Γ 值。 在一定温度下,吸附量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由 Langmuir 等温式表示为: Kc 1 K c

【DOC】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DOC】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DOC】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吸附作用是指一种物质在表面上形成的极小的颗粒,其主要来源于溶质与固体接触表面之间的力学或化学作用。

它可以增强溶质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从而影响溶质的活性和溶液的物理性质。

由于这种作用,溶液表面生成一个新的“界面”,使原有一种溶液有千变万化的表现。

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承受的力,是液体自身有限的张力表现出来的参数。

它是影响液体流变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液体的重要性质之一。

此外,表面张力也影响着液体表面的其他性质,比如: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与混溶能力、表面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溶质的极性和分散性等等。

因此,测定溶质中的吸附作用及溶液表面张力非常重要。

常见的测定溶质中的吸附作用的方法有实验检测和模型预测两种,它们之间相关度很高,能够综合考察不同溶质的吸附作用及其机理。

一般而言,实验检测是介观检测性质,比如:液体表面张力等,而模型预测则可以从微观角度反映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够深入分析吸附作用及其机理。

通常,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可以采用传统的实验检测方法,例如:气液界面法、粘度计等。

以气液界面法为例,通过测量小液滴的重量就可以计算出液体表面张力。

其他方法如粘度计测定、机械张力法、上清法等也是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常用方法之一;而扫描电镜等技术可以分析吸附过程中液体表面的构型,从而加深对溶质吸附的认知。

本文从实验检测和模型预测的角度讨论了溶质中的吸附作用及表面张力测定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实验时间:姓名:专业:无机学号:实验目的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吸附量,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分子的截面积。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缩小是一个自发过程,欲使液体产生新的表面∆A,就需要对其做功,其大小与∆A有关-W,=σ∆Aσ为表面张力,是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

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

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稀溶液中,溶质在表层中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吉布斯吸附等温式Γ=−cRT (dσdc)T能使溶剂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他们在溶液表面的排列情况,决定于它在液层中的浓度。

随着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在界面上排列愈加紧密,此界面的表面张力逐渐减小。

恒温下绘制曲线σ=f(c),利用图解法进行计算,以Z表示切线和平行线在纵坐标上截距间的距离,则有(dσdc )T=-ZcZ=-c(dσdc)T Γ=−cRT(dσdc)T=ZRT2、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会产生压力差∆P,液面沿毛细管上升。

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毛细管内液面受到一个使待测液面上升的压力,当次压力差P大气- P系统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P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

此时⁄∆P=2σR本实验采用压气鼓泡法鼓泡。

当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半径r相等时,曲率半径达最小值,最大附加压力为:=2σr⁄∆P最大为一常数,用k表示。

则有对于同一毛细管,其r2σ=k ∆P最大k值可由实验测得 k= k(水) ∆P(水)最大仪器与试剂表面张力教学实验仪(DMPY-2C)1台、表面张力管1支、鼓泡毛细管1支、滴液漏斗1个、10ml移液管1支、5ml刻度移液管1支、250ml容量瓶1个、50ml容量瓶9个、50ml碱式滴定管1支、洗耳球1个、恒温水浴1套正丁醇、铬酸洗液、蒸馏水实验步骤1、用铬酸洗液清洗毛细管和玻璃仪器,记录实验室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溶液的吸附作用和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用最大泡压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物质(正丁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的表面张力;
2.应用Gibbs和Langmuir吸附方程式进行精确作图和图解微分,计算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和正丁醇分子截面积,以加深对溶液吸附理论的理解;
3.掌握作图法的要点,提高作图水平。

二、基本原理
T一定,溶液表面吸附量Γ
γ测定,毛细管半径r,其抛压出时受到向下压力∏r2P,最大时离开管口:P
max =P

-P
系。


Pmax
气泡在管口受到的表面张力:2∏r*γ
γ=rPmax
用同C溶液γ
1/γ
2
=P
max1
/P
max2
所以:γ1=(γ
2/P
max2
)P
max1
=KP
max1
求常数K。

对于单分子吸附,其吸附量Γ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可用等温吸附方程表示,即:
式中Гm为饱和吸附量,a为吸附平衡常数。

将此式两边取倒数可整理成线性方程:
在饱和吸附时,每个被吸附分子在表面上所占的面积,即分子的截面积S为:
三、仪器与试剂
表面张力仪1套;恒温槽1台;1ml移液管1个;烧杯(250ml) 1个;100ml容量瓶1个;50ml容量瓶5个;
正丁醇(二级.);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样品编号123456789容量瓶体积/cm31005050505050505050 V醇/cm3
3.仪器系数的测定。

先用少量丙酮清洗毛细管3,再用蒸馏水仔细清洗样品管2和毛细管3,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

在减压管1中装满水,压力计5中注入适量的水,在活塞8打开的情况下,调节活塞6使毛细管端面与液面相切。

关闭活塞8,打开活塞7使体系减压,当毛细管口逸出气泡时,调节活塞7使液滴缓慢滴下,读出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最大数值。

再更换样品重复测定两次,取平均值。

已知25o C水的表面张力=,计算仪器系数K。

4.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取3%的乙醇溶液(一号样品)洗净样品管和毛细管,然后加入适量溶液,待恒温后,按上述操作步骤测定Δh。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样品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容量瓶体积/cm 3
10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00 V 醇/cm 3
---- 读 数 平均读数 度mol/L
Pmax γ
Г
C/Г
P 外=
Pmax=P 外—P 示 由
= ,γ1=(γ2/P max2)P max1=KP max1
得K=*10-3
溶液的吸附作用和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0.025
0.030.0350.040.045
0.050.0550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
C
γ
γ
Г
0.03
0.0350.040.0450.050.0550.06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Г
y = 16.568x + 0.0046
0.01
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
0.002
0.0040.006
C
C /Г
C/Г
六、思考题
(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力差
答:根据本实验的原理可知,测量过程中读取的压力差即是毛细管逸出气泡的附加压力,

越小,
越大。


等于毛细管半径时,
取得最小值,
而压力差取最大值。

本实验正是利用进行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2)为什么玻璃毛细管一定要与液面刚好相切,如果毛细管插入一定深度,对测定结果有
何影响
答:毛细管的管口与液面刚好相切时,平衡时所满足的关系是:
若毛细管插入一定深度(设距液面深度为),则气泡逸出时还需克服此深度的静压力

为待测液的密度)。

因此平衡时满足的关系式变为:
若假设
,则产生最大泡压时,满足:
由此测量的
比正常情况
下的最大压力差大。

(3)测量过程中如果气泡逸出速率较快,对实验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测量过程中如果气泡逸出速率较快,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因为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表面张力实验原理成立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满足平衡条件的要求,这样才能有:
公式的成立,如果气泡逸出速率很慢,可以认为接近平衡;如果气泡逸出
速率快,平衡关系被破坏。

(4)在本实验装置中,液体压力计内的介质是水,选用水银是否可以
答:液体压力计内的介质不能选用水银。

因为水银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

根据:
一式可知,选用水银作压力计的介质时,的数值将会很小,难于精确测量。

另外微小的读数误差会产生很大的实验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