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一)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一)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一)引言概述: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将现代智能技术与配电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系统。

它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控制和优化,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和远程控制,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着手,分别介绍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概念、功能、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正文:一、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概念1.1 定义: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定义和范围1.2 特点: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优势1.3 目标: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主要目标和意义二、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2.1 实时监测: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功能2.2 故障预警: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对电力系统的故障预警功能2.3 远程控制: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2.4 数据分析: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对电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功能2.5 效能优化: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对电力系统的效能优化功能三、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3.1 硬件架构: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连接方式3.2 软件架构: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软件组成和功能模块3.3 数据传输: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议四、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4.1 传感器技术: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类型和应用4.2 数据通信技术: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方式和协议4.3 数据分析技术: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4.4 人工智能技术: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和算法4.5 安全保护技术: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策略五、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5.1 市场前景: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5.2 行业应用: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案例5.3 发展方向: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总结: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正逐渐成为配电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第八章智能配电网规划.ppt课件

第八章智能配电网规划.ppt课件

• 4.其它模式
• 真实的县级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能是以上几 种模式的组合。建设的侧重点、强调的内 容各不相同。
四、馈线自动化模式
• 1.重合器—重合器—分段器馈线自动化模式
• (1) 重合器的性能和特点 • 重合器有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反应故障
电流跳闸后能重合的,称电流型重合器; 检测到线路失压跳闸,来电后延时重合闸 的,称为电压型重合器。
正常动作的故障原因上报到控制系统。用
户选中需要遥控或遥测的断路器,右键单
击弹出菜单,通过选择指定的菜单项即可 进行闭合、切断、获取状态等操作。
2) 线路运行远程遥测
• 用户可以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控制器运 行现场电压、电流的采样频率,如图8-15 中(a) 图所示。馈线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采样频率的 设置定时向远程控制器发送数据遥测命令,远 程控制器接到遥测命令后将实时的电压、电流 上传到控制器。
支持系统的全面建设,全面提升对于现代配电 网的驾驭能力,确保配网可靠、高效、灵活运 行; • (2)完成配电生产指挥与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建设,实现各类应用功能之间有机整合以及与 调度、用电等环节的信息互动; • (3)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接 纳能力,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灵活 接入与统一控制。
• 如图8-10中(a)图所示,IRM1、IRM2为电 流——时间型户内重合器,OSM1、OSM2、 OSM3、OSM4、OSM5为电压——时间型户 外重合器,其中OSM3为联络重合器,正常 情况下为分闸状态。重合器的重合间隔均 为两秒。F1、F2为计数次数分别是3次、2次 的跌落式分段器。
• 若故障发生在e区段,如图8-10 (a)图所示,户 内重合器IRM1检测到故障电流延时分闸,户外 重合器OSM1、OSM2检测到线路失压分闸。若 为瞬时性故障,三个重合器依次重合成功后恢 复线路供电。若为永久性故障 IRM1再次分闸, 线路失压,分段器F2由于达到整定的计数次数 跌落分闸,隔离故障e 区段,IRM1重合后按顺 序恢复无故障区段供电。

PDM2000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使用

PDM2000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使用

华通PDM2000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一、软件简介◆华通PDM2000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包括:现场间隔层、前置通讯层、站端控制层三部分。

站端控制层包括:监控计算机、打印机、网络交换机等管理设备,前置通讯层包括:网络通讯控制器、相关网络线缆及附件;现场间隔层包括:高压系统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测控仪表,低压系统的智能电力监控仪表及电动机保护器。

其中前置通讯层可根据具体现场情况,采用通讯电缆、无线传输、局域网等以太网、光纤网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华通PDM2000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支持多种通讯协议:CDT、IEC101/102/103/104、DNP3.0、1801、Modbus等,可与SEL、ABB、西门子、施耐德、GE、南瑞、南自、四方、许继等微机保护通过以上协议联网;同时支持多种通讯协议转发、模拟盘通讯控屏及规约扩展;支持各种现场总线,包括:工业以太网、Profibus、DeviceNet、LonWorks、CANbus等。

◆现场间隔层:所有微机保护装置、低压智能网络电力仪表及电动机保护器按一次线路对应分布式配置,就地安装在开关柜内,各装置、仪表和模块相对独立,完成测量、控制、保护、通讯等功能,具有实时显示电气设备工作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信息、保护信息、事件记录和越限定值等功能。

保护装置及智能仪表与开关柜融为一体,构成智能化开关柜,所有装置和仪表通过通讯口接入相应的底层RS-485子网,将有关信息输送至前置通讯层的网络通讯控制器,同时各装置的功能可完全不依赖于网络而独立完成对电气设备的保护和监控。

◆前置通讯层:完成现场间隔层和站端控制层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间隔层和站控层之间通讯数据的上行和下达;该层针对多子站,多回路或异地分布、远距离的系统配置网络通讯控制器,其可不依赖于站控层监控计算机系统独立运行,具有通讯数据采集、协议转换、数据二次组态、总线转换的功能,同时与上级主站<包括双网)进行数据交换,并可直接与调度、智能楼宇BAS、DCS等系统相联,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配电系统培训》课件

《配电系统培训》课件
介绍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包括事故预防、紧急故障处理和应急 演练。
配电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讨论配电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如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并提出相应的环境控制措施。
配电系统的节能技术和能源管 理
介绍配电系统的节能技术和能源管理方法,如负荷调整和能效评估。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提高方法
配电线路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 法
介绍配电线路的设计原则,包括线路容量计算和线路的选择。讨论线路参数 和电缆敷设。
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和保护方 法
讲解配电系统中常用的保护装置和保护方法,例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接 地保护。
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和问题 解决方法
探讨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如电压波动、谐波和电压不平衡,并介绍 解决方法。
探讨配电系统对新能源发展和应用的影响,如分布式能源和电动车充电设施。
介绍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和负荷,并阐述 各个部分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配电系统及其应用 场景
探讨不同类型的配电系统,例如低压配电、高压配电和中压配电系统,并说 明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
配电变压器的原理和种类
讲解配电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种类,包括油浸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和瓷瓦式变压器。
讨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故障率计算和备用电源设计,并提供提高可靠性的建议。
配电系统中的高压绝缘测试和 维护方法
讲解配电系统中高压绝缘测试和维护方法,包括绝缘测试仪的使用和维护注 意事项。
基于配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管理 技术
探讨基于配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管理技术,包括能源储存和能源优化调度。
配电系统中的智能化技术和自 动化控制
配电系统中的故障诊断技术和 方法

配电综合监控系统(一)

配电综合监控系统(一)

配电综合监控系统(一)引言概述:配电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管理和控制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系统。

它通过集成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通信网络和监控软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设备状态、能耗、安全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管理。

本文将就配电综合监控系统的原理、功能、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系统原理1.1 数据采集原理- 传感器:采集配电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湿度等参数。

- 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上传至监控系统。

- 通信网络: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从数据采集器传输至监控系统。

1.2 监控软件原理-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建立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

-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

- 报警机制:设定阈值,当数据超出阈值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

- 可视化展示:将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便于用户观察和分析。

2.1 实时监测功能- 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 实时监测和记录设备的运行时间及负载情况。

- 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2 远程控制功能- 远程控制配电设备的开关、断路器等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 远程设置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模式。

2.3 历史数据分析功能-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设备的平均负荷、能耗等情况,优化设备的使用。

-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设备的故障情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2.4 报警管理功能- 设置报警阈值,一旦参数超出阈值范围,即时发出报警信息。

- 实时监测设备的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2.5 安全管理功能- 检测和记录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发现短路、电弧等危险情况及时处理。

- 统计和分析设备的安全事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1 工业领域:用于监控和管理工厂、车间等配电系统。

3.2 商业建筑:用于监控和管理商场、写字楼等配电系统。

3.3 住宅小区:用于监控和管理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范本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为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配置和运行提供指导和说明。

1.2 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配电系统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概述2.1 系统简介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是一套集监测、控制、报警和数据分析于一体的管理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监控软件等组成,可以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

2.2 系统组成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配电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

-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设定的逻辑进行控制操作。

- 监控软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实时显示配电设备的状态和参数,并支持远程控制。

2.3 系统功能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 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报表和趋势图。

- 远程控制:可以通过监控软件远程控制配电设备。

- 报警与通知:可以根据设定的条件发送报警信息和通知。

3. 系统设计3.1 硬件设计3.1.1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感知配电设备的各项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

3.1.2 控制器设计设计控制器来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逻辑控制操作。

3.2 软件设计3.2.1 监控软件界面设计设计监控软件的用户界面,包括实时监测界面、报表界面和控制界面。

3.2.2 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设计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报表和趋势图。

4. 系统安装与配置4.1 硬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传感器和控制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连接。

4.2 软件安装按照提供的安装步骤,安装监控软件,并进行配置。

5. 系统运行与维护5.1 系统启动按照提供的操作手册,启动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配电房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采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对配电房的供电设备、参数、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系统原理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将各个供电设备通过传感器连接到集中控制器,通过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电气参数、故障信息等数据,再经过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管理,并通过人机界面向操作人员提供信息和报警。

二、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配电房中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流、电压、频率、温度等参数。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报警,并将异常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 远程控制:通过互联网和远程控制技术,操作人员可以实现对配电房中各个设备的远程控制。

比如,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开关,实现对某个电路的切换,解决线路故障或者进行例行维护。

3. 数据分析: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配电房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比对。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帮助运维人员了解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优化设备的运行效率。

4. 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配电房的能耗情况,对供电设备进行能耗分析和优化,帮助用户合理调整电力负荷,降低能源消耗。

三、系统应用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

特别是在工业、商业建筑、数据中心等场所,对配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时,该系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 工业领域:在大型工厂、石化、钢铁等行业中,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对生产运营至关重要。

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业配电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商业建筑:商业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场所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配电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可手动布撤防和自动布撤防(每个防区可设置5个时间段)。 结合硬件可控制报警主机每个子系统(用户)的布撤防。
直观的报警后电子地图显示。
可按需求设置分区图、防区图、子防区图。 可按需要设置报警后弹出相关地图 。
可设置报警联动摄像机、门禁、灯光以及报警器等,并直接 在地图上控制。
可自定义的报警后语音提示。 完善的事件记录,供事后查询。
主机 管理传感器数量:8只或者32只
传感器 测量温度范围:-25~125℃


通讯规约:MODBUS-RTU
通讯接口:RS485 主机组网数量:32只


测量分辨率0.1℃
精度正负1℃ 外壳材料:不锈钢
2.5 HT-LC-TR88灯光控制器
Modbus RTU传输协议,可本地、远程控制开关和参数配置; 8路常开/常闭继电器输出; 8路可配置输入,既可以上报输入状态也可以用来控制继电器; 每路继电器支持定时开关控制; 每路输入和输出可以灵活映射驱动控制
历史数据显示。
开关柜动静触头、母线接头、电缆接头、易过热点等的温度在线检测。 提供运行设备在线检测、降低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停电检修 的盲目性为设备维护提供科学依据,符合设备“状态检修”目标。
4.2 电缆沟在线检测模块
电缆沟在线检测模块 主要由电缆温度传感器(含测温主机),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 器,O3传感器,H2S传感器以及通风风机组成。 检测电缆沟内电缆绝缘材料老化、电缆负荷增加、
4.7 消防报警功能模块接入
通过接入消防主机,实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功能。 说明:如原设备提供RS232或RS485等智能接口及协议,我司系统也可以实现接入。 报警联动功能:本地 声光报警 ,监控中心计算机报警,以 及手机短信告警 功能。并且可设置联动视频 、门禁、灯光 等子系统。 系统也可以直接接入烟雾探测器,也可以通过一体化监控 装置的智能接口集成主流消防厂家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路常开/常闭继电器输出;
8路可配置输入,既可以上报输入状态也可以用来控制继电器;
每路继电器支持定时开关控制;
每路输入和输出可以灵活映射驱动控制
输入部分光耦隔离,隔绝外部干扰; 输出锁存,防止继电器受到干扰跳动; 管理控制检测一体化可多种控制方式相结合。
工作电源
AC220V
外壳
铝合金壳体。
安装位置
开关柜仪器面板或者通过磁吸方式固定于柜
13
壁上。
2.7 低压侧电压电流采集器
灵精度等级 测量范围
0.2%FS
电流量程0~100mAAC/0~1AAC/0~5AAC/0~10AAC; 电压量程:0~10VAC-500VAC
隔离耐压
>2500V DC
工作温度
-20℃~+60℃
数据更新时间
传感器
测量温度范围:-25~200℃,测量分辨率0.1℃。 外形尺寸:46mmx35mmx21mm 外壳材料:耐高温阻燃硅胶材料 工作电流:6A,最大5000A 表带总长:380mm
10
2.4 HT-B20电缆测温产品
电缆测温产品由主机和传感器组成,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可以用于电缆、电池测温等场所。
IEC60870-5-104等电力通信规约。
7
HT500-III技术参数
7寸TFT触摸屏
NXP32位工业 级处理器芯片
报警记录存储条数:80000条。
整机静态工作电流;<400mA; 电磁兼容:GB/T 17626; 工作温度:-25~85℃; 工作湿度:5~95%。
支持遥信、遥控的N:N映射联动功能, 支持模拟量对遥控的联动功能。
8Hale Waihona Puke 2.2 HT200/400/500(各种需求全覆盖)
9
2.3 HT-TNCW-01B无源无线测温产品
无源无线测温产品由主机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产品为自主研发生产。 主要应用在:开关柜动静触头、母线接头、电缆接头、易过热点等位置的温度检测。
主机
管理无线传感器数量:24只(独立式),240只(集中式) 和终端装置之间的通讯接口:RS485 无线频率: 2.4G/433M可选 通讯规约:MODBUS-RTU 主机组网数量:128只
1
目录
CONTENTS
1 系统概述
2 终端装置
3 系统软件
4 功能模块 5 核心技术 6 成功案例
2
一、系统概述
配电站所物联网综合监控系统以HT物联网智能主机系列为基础,以“智 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实现如下功能:
智能配电房、环网柜DTU运行监控、开关柜母线测温检测,电缆 测温监控、 高压开关柜带电显示、电流电压等负载运行监控、环境监控、安防监控、 采暖通风、灯光、风机、除湿机控制等功能,并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扩展智 能门禁、SF6、02、H2S,O3等有害气体在线监测等功能。
系统分为通信服务器、WEB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客户端等组成。
16
实时告警功能
2
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3 多系统联动功能 4
实时监控功能
1
配电站所物联网综合监 控系统功能
电子地图功能
5
在线监测功能 8
7
WEB浏览功能
6 远程对话功能
17
四、功能模块
※说明:平台式架构,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子系统配置。
系统采用分布式和模块化架构,分为终端装置和系统软件两部分。
3
1.1 系统拓扑图
4
1.2 网络设计说明
目前,配电站所通常有以下几种传输方式
01
已有以太网的配电站所:每个配电站所主机需要一个
RJ45网口和一个IP地址即可。
02
仅有2M光纤接口:配置一台2M--以太网桥,通过光电 转换,提供以太网接口。
主机 管理传感器数量:8只或者32只 通讯规约:MODBUS-RTU 通讯接口:RS485 主机组网数量:32只
传感器 测量温度范围:-25~125℃ 测量分辨率0.1℃ 精度正负1℃ 外壳材料:不锈钢
11
2.5 HT-LC-TR88灯光控制器
Modbus RTU传输协议,可本地、远程控制开关和参数配置;
继电器接点容量 AC220V/10A
工作环境温度 -20~85摄氏度
12
2.6 局部放电采集器
灵敏度
2pC
测量范围
2 pC -- 10000 pC
工作频带
30MHZ – 400MHZ
环境温度
-40℃~+65℃
海拔高度
≤4500m
防护等级
IP55
现场总线电源电 压
DC 18-48V或AC 220V
遥信点数:8/24个; 遥控点数:8/24个; 模拟量输入通道:8路
1个10M/100M以太网口; 1个无线通讯接口; 4个智能接口。
可控制门数:2门; 用户注册卡数量:2000张卡。
温湿度传感器接入数量:32个; SF6/O2接入数量:15个; 空调控制数量:16个; 无源无线测温接入点数:240个; 电缆测温接入点数:512个。
04) 屏柜、开关柜设备温湿度、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电源状态监测; 05) SF6/O2监测、报警和通风联动功能; 06) 实现开关柜防凝露功能监测、智能防雷监测; 07) 灯光/空调/风机的本地、远程,联动及定时开关; 08) 有害气体H2S,腐蚀性气体O3监测、报警和通风联动功能 09) 防盗报警、 环境监控、视频联动; 10) 门禁控制以及配电房巡检; 11) 支持DNP3.0通信规约(选配):IEC61850、IEC60870-5-103、
没有以太网和光纤的配电站所:
03
就近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以太网或者光纤
租用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
5
二、智能配变终端
6
2.1 HT500-III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
01) 配置触摸屏支持单机管理,支持TCP/IP、GPRS/CDMA/3G/4G等通信; 02) 电缆无线测温、开关柜无源无线母线测温功能; 03) 变压器运行参数和运行环境监控、以及和风机联动功能;
100mS
输出接口
RS485
数据输出
24路交流电流(压)值,输出10000对应量程额定值
通讯波特率
2400、4800、9600、19200、38400、115200
bps
通讯协议
MODBUS-RTU协议
14
2.8 其它配套传感器及模块
15
三、系统软件
配电站所物联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 按地区级主站系统、集控站级主站系统和站端系统(以下简称“站端系统”)三级 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