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1)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试题与答案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产妇顺产一女婴,产后第二天门窗紧闭,不让护士为病室通风,护士宣教通风的目的,不恰当的是DA.减少感染的发生B.减少细菌的数量C.增加氧含量D.抑制细菌生长E.净化空气2.某产妇,两天前顺产一健康新生儿,该产妇出现下述哪项临床表现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BA.口温36.8℃B.P109次/分C.汗多D.排尿次数多E.呼吸22次/分3.产褥期妇女心理调适过程中,易出现压抑情绪,通常发生在BA.依赖期B.依赖一独立期C.独立期D.抑郁期E.开朗期4.未母乳喂养或未做到及时有效母乳喂养的产妇,通常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出现发热,称为CA.产褥热B.产后热C.泌乳热D.乳腺炎E.产褥感染5.产后血性恶露一般持续BA.1~2天B.3~4天C.5~6天D.7~8天E.9~10天6.产妇产后4~6小时应排尿的原因是DA.利于伤口恢复B.利于产妇舒适C.利于产妇活动D.利于子宫收缩E.利于乳汁分泌7.每次哺乳前,产妇清洁乳房应AA.用湿毛巾擦净乳房B.用肥皂水清洗乳房C.用酒精消毒乳房D.用专用消毒剂消毒乳房E.用碘附消毒乳房8.可以进行产后锻炼的时间是BA.产后第1天B.产后第2天C.产后第3天D.产后第4天E.产后第5天9.某女婴出生时阿氏评分9分,身体健康。
出生5天时,查体发现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似月经样,这种现象是BA.出生时阴道损伤B.假月经C.月经D.阴道感染E.阴道细菌感染10.某产妇,产后第8天,母乳喂养,乳汁分泌良好。
请问此时间新生儿吃到的是BA.初乳B.过渡乳C.成熟乳D.前奶E.后奶11.孕妇,24岁,8小时前顺产一正常女婴,对婴儿提供护理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入室后了解Apgar评分情况B.重度窒息者应重点护理C.以持续仰卧位最好D.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E.纯母乳喂养12.产褥期是指BA.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B.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C.从胎儿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D.从胎儿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E.从胎盘娩出,至产妇生殖系统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期13.产后除胎盘附着面以外,子宫内膜基本完成修复的时间是产后BA.2周B.3周C.4周D.5周E.6周14.初乳可减轻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是CA.初乳中钙磷比例合适B.初乳中含有抗感染物质C.初乳具有轻泻作用D.初乳易于消化吸收E.初乳营养丰富15.对产后乳房护理指导不正确的是DA.按摩乳房B.喂奶结束后,挤出乳汁涂抹于乳头上C.用湿毛巾擦洗乳头D.用酒精擦洗乳头E.热敷16.产前可以开始乳房护理的时间,是妊娠EA.3个月后B.4个月后C.5个月后D.6个月后E.7个月后17.母婴同室是指产后母婴24小时在一起,由于治疗等需要,母婴分离不超过A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E.5小时18.产妇因喂哺姿势不当,乳头皲裂,正确的护理措施是DA.每次喂哺后,涂抹抗生素预防感染B.每次喂哺后,涂抹甲紫促进伤口愈合C.每次喂哺后,涂抹酒精消炎D.每次喂哺后,挤出少许乳汁涂于乳头、乳晕上E.不需任何处理19.某足月顺产新生儿,生后4天准备出院回家。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三章第二节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三章第二节讲义1第三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第二节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本节考点:(1)枕先露的分娩机制(2)先兆临产(3)临产诊断(4)产程分期(5)产程护理一、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左前位置最多见。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以枕额径衔接。
经产妇多在分娩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2.下降:是指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
宫缩的压力迫使胎儿下降,下降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并与其他动作相伴随。
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前进,间歇期少许退回。
临床上以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胎头下降程度可通过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先露部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的关系来确定。
若先露部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水平时以“O”表示,棘上1cm为“-1”,棘下1cm为“+1”,依此类推。
3.俯屈: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骨遇到肛提肌及骨盆侧壁的阻力,借杠杆作用胎头进一步俯屈,使下颌接近胸部,由胎头衔接时的枕横径变为枕下前囟径,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为内旋转。
当俯屈下降时,枕部受肛提肌的收缩力将胎头推向前方,使枕部向前旋转45°,即后囟转到耻骨弓下面,此时往往是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完成内旋转后,胎头极度俯屈达到外阴部,腹压以及宫缩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
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颌相继娩出。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作者:徐丽芹张岩牛文玲刘敬丽魏满秀【摘要】目的讨论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方法对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进行护理。
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产妇焦虑情绪减轻;产妇叙述疼痛感减轻,舒适感增加;产妇能耐受疼痛,表达出对分娩的信心。
【关键词】正常分娩第一产程护理1 护理措施1.1观察生命体征每天2次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者,每4小时测量1次或更多。
收缩压140mmH或舒张压90mmH时应警惕产妇抽搐。
1.2监测产程进展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及羊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寻找原因,协助进行处理。
如间歇期或宫缩后较长时间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缺氧,立即给产妇吸氧、改左侧卧位并联系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破膜后,要注意外阴清洁,垫上消毒垫并嘱产妇卧床。
破膜后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者,按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促进舒适(1)补充液体和热量: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而产妇因宫缩和精神因素的影响,不愿多进食,所以应鼓励和帮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可进食高热量、富于糖和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注意摄取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
对产程延长、消耗大、进食少,而又多汗、呕吐者,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防止发生脱水和衰竭。
(2)活动与休息:如果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可自由活动,鼓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加速产程进展。
产妇卧床时侧卧位较平卧位好,以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已破膜者应卧床休息,如果胎头已衔接取平卧位即可,如胎头尚未衔接,产妇应取臀高位,以免脐带脱出。
在宫缩时应指导产妇应用缓解疼痛的方法,间歇期劝导并教会产妇放松休息,以保持体力。
对精神紧张、宫缩过频的产妇可遵医嘱给予少量镇静剂,以保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能有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主管护师妇科习题:分娩期妇女的护理(1)

一、A11、①分娩时产妇过早使用腹压易导致A、产妇疲劳和宫颈水肿B、胎儿窘迫C、羊水混浊D、胎膜早破E、产程加速2、①临产时子宫下段长约A、1~2cmB、3~4cmC、5~6cmD、7~10cmE、10~15cm3、①某初孕妇,30岁,妊娠32周。
有妊娠期糖尿病,估计胎儿重3500g。
在门诊做B超检查。
下列常用来估计胎儿大小的径线是A、左斜径B、双顶径C、枕颏径D、大斜经E、小斜经4、①子宫收缩起源于两侧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并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
这种特性称为子宫收缩的A、极性B、节律性C、对称性D、缩复作用E、间歇性5、①胎头的最大横径是A、枕下前囟径B、枕额径C、枕颏径D、双顶径E、双颞径6、①判断产程进展的标志为A、规律宫缩并逐渐增强B、胎心率正常C、胎头入盆D、胎动正常E、胎头下降的程度7、①分娩时的主要产力是A、腹肌收缩力B、腹肌和膈肌收缩力C、肛提肌收缩力D、子宫收缩力E、骨骼肌收缩力8、①肛门检查判断临产后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是A、耻骨弓B、骶尾关节C、坐骨结节水平D、坐骨棘水平E、骶骨岬9、①以下不属于产力的是A、子宫收缩力B、腹肌收缩力C、膈肌收缩力D、坐骨海绵体肌收缩力E、肛提肌收缩力10、①关于软产道的组成,正确的是A、由子宫体、子宫颈及阴道组成的通道B、由子宫体、子宫底、子宫颈及阴道组成的通道C、由子宫体、子宫下段、阴道组成的通道D、由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组成的通道E、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等软组织所组成的管道11、①枕左前位胎头入盆衔接时的径线是A、枕下前囟径B、枕额径C、双颞径D、双顶径E、枕颏径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腹压在第二产程末期配合宫缩运用最有效;过早使用腹压容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使产程延长。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子宫峡部随妊娠进展,逐渐被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长约7~10cm。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发表时间:2012-02-09T16:48:05.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1期供稿作者:徐丽芹张岩牛文玲刘敬丽魏满秀[导读] 通过护理可以使产妇焦虑情绪减轻。
徐丽芹张岩牛文玲刘敬丽魏满秀(黑龙江省勃利县中医院 15450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1-0321-02【摘要】目的讨论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方法对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进行护理。
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产妇焦虑情绪减轻;产妇叙述疼痛感减轻,舒适感增加;产妇能耐受疼痛,表达出对分娩的信心。
【关键词】正常分娩第一产程护理1 护理措施1.1 观察生命体征每天2次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者,每4小时测量1次或更多。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应警惕产妇抽搐。
1.2 监测产程进展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及羊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寻找原因,协助进行处理。
如间歇期或宫缩后较长时间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缺氧,立即给产妇吸氧、改左侧卧位并联系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破膜后,要注意外阴清洁,垫上消毒垫并嘱产妇卧床。
破膜后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者,按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促进舒适(1)补充液体和热量: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而产妇因宫缩和精神因素的影响,不愿多进食,所以应鼓励和帮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可进食高热量、富于糖和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注意摄取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
对产程延长、消耗大、进食少,而又多汗、呕吐者,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防止发生脱水和衰竭。
(2)活动与休息:如果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可自由活动,鼓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加速产程进展。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第—节产褥期母体的变化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产褥期,一般为6周。
〔一〕生殖系统1.X 胎盘娩出后的X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X 复旧。
X复旧的主要表现是X肌纤维缩复和X内膜再生。
〔1〕X肌纤维缩复:胎盘娩出后,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X 体积逐渐缩小,于产后10日左右X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X 恢复到正常非孕时大小。
〔2〕X内膜再生:胎盘胎膜排出后,剩余蜕膜坏死脱落随恶露排出,X内膜的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除胎盘剥离面外,宫腔外表内膜再生修复约在产后3周左右,胎盘剥离面完全修复约在产后6周。
〔3〕宫颈:胎盘娩出后的宫颈松软,壁薄皱起如袖口,于产后7~10日宫颈内口关闭,4周时宫颈恢复至正常状态,因宫颈外口分娩时多在3点及9点处有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字型〔经产型〕。
2.阴道和外阴产后阴道壁肌肉松弛,粘膜光滑,产后3周左右粘膜皱襞复现,但不能恢复到未孕时状态。
产后外阴常有轻度水肿,2~3日内可自行消退。
会阴部缝合的切口,在产后3~5日内愈合。
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成残缺痕迹,称处女膜痕。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
产后体内雌、孕激素及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解除对垂体催乳激素的抑制,因而乳汁开始分泌,但乳汁分泌很大程度是通过吮吸乳头,使垂体催乳激素释放,同时,还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而排出乳汁,也可促进宫缩,减少产后出血。
此外,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有关。
初乳中蛋白质较多,脂肪和乳糖较少,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
成熟乳呈白色,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乳糖。
初乳和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
〔三〕血液循环系统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但在产后最初的3日内,由于X缩复,大量血液涌入体循环,加之妊娠期过多的组织间液回汲取,使血容量再次增加15%~25%。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灌肠: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 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 禁忌: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 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分娩、 严重心脏病
第三章 正常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3.观察产程进展,预防并发症
(1)观察宫缩 (2)勤听胎心 间歇期听胎心,潜伏期间隔 1~ 2小时,活跃期间隔15~30分钟 (3)肛查、阴道检查:观察宫口扩张与胎先 露下降 (4)破膜护理:一旦破膜,立即听胎心,观 察羊水的性状、颜色和量,记录破膜时间。 (5)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h测量1次并记 录,若有异常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8W~36+6 W
37~ 41+6
停经——27 +6 W 流产
≤11
+6
W
12~27 +6 W
≥42W
早期流产
晚期流产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流产儿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儿
第三章 正常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
产力:子宫肌、腹肌、膈肌、肛提肌的收缩力。 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胎儿:大小,胎位,畸形。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紧张、焦虑会引起 机体发生异常变化 。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的
最低点已近或达坐骨棘水平,又称入盆。初产妇90% 在临产前2~3周内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才 衔接。正常以枕额径入盆。
衔接是指胎头
A.进入中骨盆
B.顶骨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C.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D.顶骨已出骨盆出口平面 E.双顶径达中骨盆平面 C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2.腹肌、膈肌收缩力 促使胎儿娩出 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娩出 利于胎盘娩出
分娩期护理常规

分娩期护理常规第一产程观察及处理1、一般护理1)热情接待产妇,态度亲切和蔼,仔细认真。
2)全面了解产妇的情况,特别是既往生产史及目前的情况。
3)有下列情况者必须卧床休息:胎膜早破、先露高浮、胎位不正阴道流血、妊高征、心脏病、严重肺结核等。
4)鼓励产妇进食进饮,一般以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为宜,不能进食者酌情给予输液。
5)产妇合并有传染病者,应做好隔离措施。
2、产程观察1)宫缩。
包括宫缩开始的时间、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及强度,如宫缩不正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
2)胎心音●有正规宫缩后每小时听1次。
●行人工破膜后应立即听胎心音。
●胎心异常者每15分钟听1次,或酌情增加听胎心次数。
●胎心音在120次/分以下或160次/分以上、或快慢不规则时应立即吸氧,更换体位并告知医生,作好记录。
必要时可行肛诊或阴道检查,排除脐带脱垂的可能。
3)血压。
入室后测血压1次,两班交接必须测血压,妊高征病人遵医嘱定时测量血压。
4)肛诊。
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肛诊,了解宫口开大及先露下降情况。
产前出血者禁止肛诊和灌肠。
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有产后大出血史、羊水过多、双胎产妇、肝功能异常者,应常规备血。
6)产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如产程进行受阻或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告知医生,尽早结束分娩。
7)排尿的护理随时注意产妇排尿情况,膀胱充盈经一般处理无效者应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对试产及产程异常者应注意尿色变化,如有血尿,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尽早结束分娩。
第二产程观察及处理1、产程观察1)初产妇宫口开全、儿头拨露,经产妇宫口开大3厘米、宫缩较强者,准备接产。
2)每15分钟听胎心音1次,如胎心出现异常,应尽快结束分娩。
2、接产1)心理护理2)专人守护,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消除其紧张、恐惧感,宫缩间歇时协助产妇饮水。
3)行会阴清洗,保持外阴清洁,若宫口已开全,胎膜未破者可行人工破膜。
4)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宫缩间歇时注意休息。
5)保护会阴,可用拇指法,握拳法,手掌法,按接产者习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