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蓝藻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蓝藻可以作为饲料,提高水质,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
但是,如果蓝藻过多,就会对水产养殖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蓝藻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1. 水流冲刷法水流冲刷法是将水流引入蓝藻密集区域,通过水流的冲刷作用将蓝藻冲刷到水面上,然后用网或者其他工具将蓝藻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集但分布不均的情况。
2. 曝气法曝气法是将氧气通过曝气器注入水中,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促进蓝藻的生长和繁殖。
当蓝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曝气器的气泡会将蓝藻冲到水面上,然后用网或者其他工具将蓝藻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情况。
3. 网捞法网捞法是将网放入水中,将蓝藻从水中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低的情况。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蓝藻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1. 漂浮剂法漂浮剂法是将漂浮剂添加到水中,使蓝藻浮到水面上,然后用网或者其他工具将蓝藻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低的情况。
2. 氧化剂法氧化剂法是将氧化剂添加到水中,氧化蓝藻的细胞壁,使其死亡并沉淀到水底。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高的情况。
3. 杀菌剂法杀菌剂法是将杀菌剂添加到水中,杀死蓝藻。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高的情况。
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通过生物手段将蓝藻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1. 微生物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蓝藻。
将微生物添加到水中,微生物会分解蓝藻的有机物,使其死亡并沉淀到水底。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高的情况。
2. 水生植物处理法水生植物处理法是利用水生植物吸收蓝藻。
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水中,水生植物会吸收蓝藻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蓝藻的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低的情况。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蓝藻密度、分布情况和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蓝藻(cyanobacteria),又称藍绿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多为细菌状,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必修一关于蓝藻的知识点。
1. 蓝藻的分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界蓝藻门(Cyanobacteria),通常分为真蓝藻和假蓝藻两大类。
真蓝藻具有一层特殊的蓝绿色细胞壁,而假蓝藻没有细胞壁。
2. 蓝藻的形态特征蓝藻的形态多样,包括丝状、球状、膜状等。
它们的体积较小,一般为微米级别。
蓝藻的细胞内含有蓝绿色的色素,因此被称为蓝藻。
3. 蓝藻的生活方式蓝藻是光合作用生物,能够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存在于水中、泥土中以及其他湿润的环境中。
蓝藻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螺旋藻,有些则以共生方式存在于其他生物体内,如蓝藻固氮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4. 蓝藻的重要作用蓝藻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维持地球上氧气的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氮,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蓝藻还可以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5. 蓝藻的应用价值蓝藻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微生物模型生物,用于研究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蓝藻还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6. 蓝藻的危害尽管蓝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生长的蓝藻却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量的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污染,并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甚至引发赤潮事件。
7. 蓝藻的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水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对蓝藻的管理和防控至关重要。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养分进入水体。
除蓝藻方法

除蓝藻方法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生长在水体中,给水质和水生生物带来了很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的除蓝藻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除蓝藻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物理除蓝藻法物理除蓝藻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蓝藻从水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除蓝藻方法有:机械除藻、光照除藻和超声波除藻。
1. 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利用机械设备将蓝藻从水体中剥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机械除藻设备有网箱、网兜等。
这种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将蓝藻从水体中去除,但仅适用于小面积的水域,而且需要人工操作,成本较高。
2. 光照除藻光照除藻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蓝藻,以达到杀灭或抑制蓝藻生长的目的。
常见的光照除藻方法有紫外线照射和激光照射。
这种方法对蓝藻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对水体中其他生物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3. 超声波除藻超声波除藻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破坏蓝藻细胞结构,以达到除藻效果的方法。
超声波除藻设备可以将超声波直接传输到水体中,对蓝藻进行杀灭。
这种方法对蓝藻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需要长时间的超声波作用,且设备成本较高。
二、化学除蓝藻法化学除蓝藻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剂来杀灭或抑制蓝藻的生长。
常见的化学除蓝藻方法有氯化铜、过氧化氢和硫酸铜等。
1. 氯化铜氯化铜是一种常用的除蓝藻化学剂,它可以杀灭蓝藻,阻止其生长繁殖。
但使用氯化铜需要控制剂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2.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剂,可以杀灭蓝藻和有机物,改善水体环境。
但过氧化氢的使用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否则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硫酸铜硫酸铜也是一种常用的除蓝藻化学剂,它可以杀灭蓝藻,改善水质。
但硫酸铜使用过量可能导致铜离子超标,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三、生物除蓝藻法生物除蓝藻法是指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蓝藻的生长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除蓝藻方法有鱼类控制、微生物控制和植物控制等。
1. 鱼类控制一些鱼类可以食用蓝藻,通过引入这些鱼类到水体中,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生长。
水生生物学1-蓝藻

增长,又不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不足:可能造成生物链新的破坏,使得某一生物大量繁
殖,带来新的生物污染。
微囊藻外裹胶质层,影响鱼类对藻类的消化,白鲢 食用大量蓝藻排出的长条绿色分辨仍可以培养出活体蓝 藻。
三、微生物控藻:
嗜藻病毒、溶藻细菌和真菌等,具有高
效、廉价和环保的特点。
不足:菌种的退化变异是主要制约因素。
§2 段殖体藻目
植物体为丝状体,以藻丝断裂 成段或形成孢子进行繁殖。
段殖体藻目
胶须藻科
伪枝藻科
颤藻科
念珠藻科
§(1) 胶须藻科
植物体由单条丝体或多条丝体构成 的胶群体,胶群体中空或实心,丝体在 群体内分枝或不分枝。
1(2)群体球形、半球形,实心。藻丝常具假分枝。具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 „„„„„„„„„胶刺藻属 2(1)群体为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平的皮壳状。藻丝基部有一个异形胞。分 枝呈“V”字形。 „„„„„„„„„海雹藻属
颤藻属
鞘丝藻属
胶鞘藻属
§① 螺旋藻属
丝状体,无胶质鞘,圆柱形,有规则的螺旋弯曲,可大量 繁殖形成水华。是蛋白质含量(53%~72%)最高的生物。
螺旋藻
具有丰富的叶绿素和能进行很高 光能转化率(18%)的光合作用
1克螺旋藻(干粉)= 1公斤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
§② 束毛藻属
不分枝的丝状体, 无胶质鞘。由藻 丝组成平行或放 射的束状群体。 海产,可形成赤 潮。
红海束毛藻
埃及红海
§③ 颤藻属
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 丝组成皮壳状、块状。 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 能颤动。以段殖体繁殖。 分布很广。
§④ 鞘丝藻属 (林氏藻属)
不分枝,基部着生。
胶质鞘坚固。海生
蓝藻危害及处理

蓝藻危害及处理1. 蓝藻的定义和特点蓝藻,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属于细菌界中的藻类。
蓝藻栖息在淡水和海水中,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生存。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具有蓝绿色的色素。
蓝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容易在水体中形成大量的藻类数量。
2. 蓝藻的危害蓝藻虽然在自然界中起着一定的生态作用,但其大量繁殖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害。
2.1 水质恶化蓝藻繁殖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减少,造成水质恶化。
这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鱼类等水生生物大规模死亡。
2.2 水生态系统紊乱由于蓝藻数量暴增,它们会形成大片大胆,遮盖水面,阻止阳光进入水体。
这会导致水生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3 水生资源损失蓝藻繁殖会阻塞水体的自然流动,形成湖泊、江河等水域的浮渣,给水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同时,水质恶化也会对水生生物的繁殖和增长造成阻碍,导致水生资源的减少。
2.4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蓝藻在繁殖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名为微囊藻毒素的物质,这种毒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受污染的水源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肝损伤、神经系统问题等健康问题。
3. 蓝藻的处理方法针对蓝藻危害的严重性,人们积极探索和实施多种处理方法来减少蓝藻的繁殖和危害。
3.1 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如除藻船或刷子,将蓝藻从水体中物理去除。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水域,如鱼塘、小湖泊等。
3.2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是借助其他生物来控制和减少蓝藻的数量。
例如,引入食草动物如水草鱼、苦草鱼等,它们能够食用蓝藻,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植物种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
3.3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改善水环境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水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减少蓝藻危害的方法。
这包括适度的水体交换、增加水草覆盖、减少有机污染物的输入等。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水产养殖业是一门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提供丰富的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还对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在水产养殖中,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既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又可能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中与蓝藻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养殖业务。
一、蓝藻简介蓝藻,学名蓝藻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蓝藻门。
蓝藻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和氮固定能力,可以通过光能和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蓝藻在水体中生长繁殖迅速,可以形成大量藻华,对水质和养殖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蓝藻对水质的影响1.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剩时,容易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氧气供应不足:藻华会阻碍水体中的气体交换,特别是光合作用期间,蓝藻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缺氧会使鱼虾等水生生物无法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死亡。
3. 毒素释放:某些蓝藻细菌在死亡或受到外界刺激时会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养殖场若未及时发现、处理藻华,引起水产品中毒事件的风险将增加。
三、控制蓝藻的方法1. 蓝藻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动物,如水蚤、贻贝等,能够捕食蓝藻,控制其数量。
在养殖水体中适量投放这些天敌动物,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生长。
2. 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如曝气机、水泵等加强气体交换,提高水体氧气含量,从而防止蓝藻产生藻华和水体缺氧。
此外,也可以利用机械方法清除水体中的蓝藻,保持水体清洁。
3. 化学防治:使用一些专业的水质调节剂,如铜绿素等,可以抑制和杀灭蓝藻。
但是化学防治要慎重,选用合适的剂量和方法,以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四、蓝藻的利用价值1. 饲料资源:蓝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作为饲料资源供养殖业使用,提高养殖动物的营养水平。
初一生物蓝藻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初一生物蓝藻的特征及生活习性生物学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生物种类被广泛研究和关注——蓝藻。
蓝藻是一类原始的蓝绿色藻类生物,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初一生物蓝藻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一、特征蓝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核生物,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无色素细胞内膜。
蓝藻的细胞直径通常为3-5微米,质地柔软。
蓝藻的细胞膜表面有许多纤毛和颤毛,可以通过这些纤毛和颤毛实现着色体的运动和细菌的形成。
蓝藻的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和蓝藻藻蓝蛋白组成,这使得它们在生长中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由于它们缺少真核生物细胞所具备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蓝藻自身可以合成自己所需的有机物质。
二、生活习性蓝藻的生活习性与其特征密切相关。
蓝藻通常生存在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和水塘等。
由于其光合作用的能力,它们天然地具备了优越的光合作用能力,可以利用阳光和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为自身提供营养。
蓝藻繁殖的方式多样,既可以通过二分裂增殖细胞数量,也可以通过营养囊等特殊结构进行繁殖。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量蓝绿色斑块,给水体带来一定的浑浊度。
此外,蓝藻还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在水体中,它们能够忍受高温、强光和酸碱度等极端条件,继续生长和繁殖。
这使得蓝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角色,对于维持水体生物群落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三、与人类的关系蓝藻的存在不仅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也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方面,蓝藻会占据水体中许多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过多的蓝藻会消耗水中氧气,给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带来危害。
此外,某些蓝藻产生的毒素会污染水质,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健康危害。
另一方面,蓝藻也为人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科学价值。
在食物方面,蓝藻可以作为一些特定地区人们的食物来源,因为蓝藻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在科学研究方面,蓝藻是许多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对象,其中一些蓝藻种类还被用作能源生产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生物技术实践。
如何预防蓝藻

如何预防蓝藻1. 蓝藻简介蓝藻(英文名为blue-green algae,或称为cyanobacteria),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生物,主要生存在淡水湖泊、池塘和河流中。
由于蓝藻含有一定的毒素,当水体中蓝藻过度繁殖时,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预防蓝藻的繁殖成为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2. 预防蓝藻的措施为了有效地预防蓝藻的繁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2.1 控制养分输入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有氮、磷等。
因此,我们需要控制水体中养分的输入,以减少蓝藻的滋生。
具体措施包括: - 避免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特别是含有高浓度氮、磷的废水。
- 合理使用化肥,避免化肥直接流入水体。
- 加强农田管理,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2 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蓝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种植湿地植物,湿地植物具有吸收污染物和沉淀养分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
- 建设生态滤池,通过滤池过滤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养分。
- 加强水体监测,及时发现富营养化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保护生态平衡蓝藻繁殖过程中会消耗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从而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恢复湿地对水体的自净能力。
- 合理调整水库、水道等建设项目,减少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蓝藻危害和保护水生生物的意识。
3. 蓝藻事件的处理措施蓝藻事件发生后,为了有效地处理和应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停止使用受污染的水源一旦发现蓝藻,应立即停止使用受污染的水源,以免对人畜带来危害。
同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和监测。
3.2 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对于受蓝藻污染的水体,应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大对水体的通风和冲洗力度,促进氧气的溶解和水体的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有等。
• • •
a. b.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水生生物蓝藻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
水生生物蓝藻
太湖微囊水生藻生物水蓝藻华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颤藻属 Oscillatoria
者细胞直,末端尖细,后 者 水生生物蓝藻 略弯曲,半咸水能生长。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 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 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 体,单个的较少见。假空泡 或有或无。每个细胞外都个 体胶被,群体胶被厚,均匀 或有层理。群体中两细胞的 相连处平直。大多数种类营 浮游生活。
➢3.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褐色。 ➢4.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
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水生生物蓝藻
胶被
பைடு நூலகம்胶鞘
水生生物蓝藻
5.假空泡(气泡),充满气体,使植物体漂浮,在光 学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可借助其合成和 破解,使植物体在水层中进行垂直移动。
螺旋藻营养丰富,大量培养可 广泛应用于饲料、保健品及化妆 品。 目前国内外工厂化培养的种
类主要是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
和极大螺旋藻,其中钝顶螺旋藻 水含生蛋生物白蓝藻质高达53%-72%。
水生生物蓝藻
蓝藻异形胞
水生生物蓝藻
二、分类
蓝藻门下设1纲6目,即蓝藻纲Cyanophyceae (也称粘藻纲Myxophyceae或裂殖藻纲Schizophyceae)。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 瘤皮藻目Pleurocapsales 颤藻目Osc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 多列藻目Stigonematales
Cyanophyta
水生生物蓝藻
一、主要特征
➢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 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细胞壁上含有粘质缩氨肽,这是 蓝藻区别于其他藻类的特征之一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
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 素)。植物通常呈蓝绿色、淡蓝色、亮蓝绿色等
❖ 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 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圆形色 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 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 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一般认为是没有 生殖功能的孢子或孢子囊
❖ 藻殖孢:也是一种短丝体,与藻殖段的不同之处是外部具 有胶鞘包围,形如含一藻殖段的孢子,位于母株分枝的顶 端,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裂,发育为新的个体。
6.繁殖方式: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 可产生的孢子有: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 (休眠孢子)、藻殖孢。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孢子:丝状体
•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 段殖体:也称藻殖段,是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 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 的藻丝分段。
可形成水华,海产种类主要分布于沿岸。泥生颤藻 O. limosa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螺旋藻属Spirulina
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无胶鞘。呈紧密或疏松的有规则 螺旋形弯曲,无异形胞和厚壁孢 子,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可生 于淡水和海水中。
束球藻属 Gomphospaerium(楔形藻)
植物体为球形、椭圆形、卵形的微小群体,群体胶被较薄、透明、 无色均匀不分层。群体2个或4个一组,每个细胞均和一条胶质柄 相连,每组的胶质柄多次连接到群体中心,组成一个由中心发出 放射状的几次分叉的胶质柄水系生统生物。蓝细藻 胞梨形、肾形,偶见球形
腔球藻属 Coelsphaerium(囊球藻)
➢ 植物体为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丝组成皮壳状、块状,无 胶质鞘或很少具薄的鞘,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能颤动, 故而得名。顶端细胞末端增厚或是帽状体,细胞短柱状或 盘状,内含物均匀或具颗粒,无异形胞和厚壁孢子,以段 殖体繁殖。漂浮或附于水底,亦有营浮游生活的种类。
➢ 分布广,淡、海水皆有分布,在内陆水体几乎无处不有,
细胞球形、椭圆形、卵形,许多细胞包被在一宽厚、透明无 色或有辐射条纹的公共衣鞘中,个体细胞大多没有胶被。群 体中细胞在公共胶被下排水列生成生物单蓝藻层,中央为一空腔。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微胞藻)
多细胞群体,具共同胶被。群体呈球 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形或不规则穿 孔状。细胞常有假空泡和颗粒。喜生 活于湖泊、池塘等有机质丰富的水体 中,营浮游生活,pH 以8-9.5为宜, 适温为28~32℃,大量繁殖形成沙絮 状水华,呈铜绿色,渔民称之为湖靛。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
细胞圆柱形、卵形或 椭圆形。单个或两个 细胞相连在一起,仅 在特殊情况下,有许 多细胞集合成团块。 细胞内含物为蓝绿色 或深绿色,有时含微 小颗粒体。本属藻类 以善于运动而著名。
水生生物蓝藻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裂面)
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平板状群体,细胞排列规则,两个一对, 两对一组,四组形成一小群体,许多小群体集合成平板状群 体。群体具胶被,个体无。本属个体极微小,2-10微米;细 胞数目32,64到数百上千个水生。生在物蓝各藻 淡水中都有发现。
水生生物蓝藻
蓝纤维藻属 Dactylococcopsis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由少 数乃至多数细胞聚集形成 群体,群体胶被无色透明。 细胞细长,两端狭小而尖, 直或多少呈螺旋形旋转,S 形、C形或作不规则弯曲。 细胞内含物一般均匀。淡 蓝绿色至亮蓝绿色。常见
有 针 状 蓝 纤 维 藻 D. acicularis 和 针 晶 蓝 纤 维 藻D. rhaphidioides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