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压强
第八章 第一节 压强

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压力的概念,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⑵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⑶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能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情感目标:⑴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和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初步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其实就是缘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 难点:理解压强的概念。
三、教具:自制小桌、海绵、气球三个、三角板一块、长木板一块、完全相同的两个木板、铁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两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力,今天我们来学一种特殊的力就是压力。
关于压力,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接触,那么究竟什么是压力呢?问题1:在墙上钉钉子,画出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
问题2:画出风对帆的作用力。
风向如图所示。
问题3:画出站在钢丝绳上的人对钢丝绳的作用力。
分别请同学上黑板画出力的示意图。
教师讲解:象图中的这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引导学生建立压力的概念。
(二)、进行新课:1.压力和压力的方向请同学们再来观察黑板上这三个图,压力的方向都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压力应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2.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课堂练习:⑴.砖放在地面上,画出砖对地面的压力。
⑵.画出放在斜面上的砖块对斜面的压力。
问题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有什么作用效果?学生集体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2: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学生集体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
开放性活动:分别让一男同学和一女同学弄破气球。
(偷偷把铁钉给女同学)学生活动:男同学用手压,女同学用铁钉戳。
引导思考:我是不是可以说女同学一定比男同学厉害?(学生回答: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要能够公平的比较出他们两人哪个厉害,你认为该怎么做?从这个活动中,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学生积极猜想。
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总结一、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测量液体压强用压强计。
简易压强计主要由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等组成,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的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3、计算装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用F=G容+G液求压力,后用P= F/S求压强。
4、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其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举例: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其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指从液面开始,到指定的“研究位置”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公式中各量的单位:P:Pa;g:N/kg;h:m ;6、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7、如右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粗细均匀的容器F=G;底小口大的容器F<G;底大口小的容器F>G。
8、计算液体对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是先用P=ρ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
二、大气压1、通常把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一标准大气压,其大小P0=1.013×105Pa2、大气压的特点: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约降低100 Pa。
大气压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如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用P0表示。
大气压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锅内部分气体的压强称为气压,高压锅锅外大气的压强称大气压。
第八章总第5课时液体的压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要被一些难的问题困住,要有信心,你会克服困难的. 加油!! 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用于属于勇敢攀登的人! 永中物理教研组第八章压强(总第5课时)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设计陈小波审稿行政审查教学时间班级姓名小组检查等级【三维目标】1.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2.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重点难点】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2.物体面积上受到的叫做压强。
公式:p= 27帕的含义是3.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二、小组合作认识液体的压强观察P148图中的实验,讨论:1 .你认为液体可以产生压强吗?液体的压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还有别的实验可以证明液体压强的存在吗?液体压强的大小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149图8-18、图8-19,及相关内容。
讨论:⑴怎样观察液体压强的大小?⑵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比较;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比较。
3.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刻度尺4.按照自己的设计分组进行实验。
得到实验结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其中ρ表示,h表示。
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例.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A Pa<Pb<PcB Pa>Pb>PcC Pa>Pb=PcD Pa<Pb=Pc思路引导:由图可知:a图和b图的液体相同,所以______相同,因为a图中液体的深度_____b图中液体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a的压强_____b的压强;b图和c图中液体的_______相同,而水的密度_____酒精的密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b图中液体的压强______c图中液体的压强,综合可得:Pa_____Pb_____Pc,故选_____.三、小组展示1.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2.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都装有水,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3.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A P1>P2B P1=P2C P1<P2D 无法确定2题图3题图4题图四、下节预习指导1、作业完成学案下一课时“课前检测”。
第八章压强

7、湖水深7m,则距湖底2m处产生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液体压强的计算) 8、如图甲所示,杯中的水不流出来,是由 于 托住了纸片,在图乙的实验中, 用小管B对着小管A上端吹气,这时管A有水被 吹出来,这一现象是因为管A上端空气流速快, 气压 。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
二、选择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压力大小总是等于重力 B、压力大小总是大于重力 C、压力方向总是和重力方向相同 D、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作用面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2、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要经过一段沼泽地,其中一个士兵 双脚陷入泥潭中,当拔起一只脚时,则另一只脚( ) A、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不变; B、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不变; C、将陷得更深,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增大; D、将陷得更深,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增大。 (压强的应用)
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 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 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水平推力F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 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 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 一尊石雕像,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 7×105kg,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 50m2,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是 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 10N/kg) (压强的计算) 6、一堵墙对地面的压强为p,对地面 的压力为F,若墙的长和高度不变,而把 厚度加宽为原来的2倍,则墙对地面的压 强 ,压力 。(均选填 “不变”“增大”“减小”) (压强的应用)
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知识归纳(新版)沪科版

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不同于重力,仅在水平面上坚直方向上无外力时,F =G =mg 。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SF p ,式中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 2,压力F 单位是:N ;受力面积S 单位是:m2 4.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F ↑;(2)F 不变,S ↓ (3) 同时把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 3;g=10N/kg ;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在水平面上的柱状固体,对水面的压强也可用P=ρgh 计算,ρ是固体密度,h 是固体高度。
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船闸、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10、帕期卡原理:密闭液体能大小不变的向名个方向传递压强;即P1=P21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八章 压强 第二节 液体压强

第八章 压 强第二节 液体压强【引入】产生液体压强的原因如图所示,A 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 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图所示的现象。
分析: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知识点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介绍压强计①U 形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②原理: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高度差③使用方法:无力作用薄膜时,U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0,如图甲;用手压薄膜时,U 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如图乙;对薄膜的压强越大,U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大。
2.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论证:① 比较代号为A.B.C 三个图,可以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相等; ② 比较代号为B.D.E 三个图,可以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③ 比较代号为E.F 两个图,可以说明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②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③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甲 乙【经典例题】例1. 观察下列液体压强实验,如图1所示,(1)有水从a 、b 、c 三孔喷射出来,说明水对容器侧壁有____________; (2)比较a 、b 两孔水的喷射情况,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a 、c 两孔水的喷射情况,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如图2,关于液体中a 、b 、c 、d 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点的压强最大B .b 点的压强最大C .c 点的压强最大D .d 点的压强最大例3. 某同学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只拔掉a 、c 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 .只拔掉b 、c 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C .只拔掉a 、c 的孔塞时,观察到c 孔比a 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 .只拔掉d 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习题精练】1. 如图4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 、B 、C 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和P C 。
第八章压强---专题复习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B′=FSBB′=ρBSSBBghB′=ρBgh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 水=ρ 水 gh 水,hB′:h 水=2:3,
因为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 A 底部
的压强,
所以 ρBghB′=ρ 水 gh 水, ρB=hhB水′ρ 水=32ρ 水=32×1×103 kg/m3=1.5×103 kg/m3。
F水=p水S=103 Pa×80×10-4 m2=8 N。
1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2.小红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她在10 s内滑行了80 m,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50 kg,每只 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0 cm2,g取10 N/kg,求:
(1)小红对冰面的压力。 (2)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和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解:水泥板水平放置在沟面上时,其对沟面的压力 F 压=G 板=7 128 N, 受力面积 S 压=1.8 m×0.9 m-1.0 m×0.9 m=0.72 m2, 水泥板对沟面的压强 p=FS压压=70.17228mN2=9 900 Pa。
1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4.【中考•桂林】如图所示,有一横截面积为0.4 m2的薄圆柱形盛水容器,侧面 有一横截面积为10 mm2的小孔A;容器底部的密闭活塞可在小孔A下方沿容 器内壁上下移动。开始水深h=2 m,水流出小孔的速度为1 m/s,水恰 巧能落入小管B中,为使水始终能落入B管中,必须通过自动装置使活塞缓 慢向上移动,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则: (1)5 000 s内流出小孔的水的质量为多少? (2)5 000 s内容器中的水对活塞的压强减少了约多少帕?
解:流出的水的体积V=S孔vt=10×10-6 m2× 1 m/s×5 000 s=0.05 m3, 流出的水的质量m=ρV=1.0×103 kg/m3×0.05 m3=50 kg。
初中物理 第八章 压强

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⑴什么是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注:这个“物体表面”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竖直的。
⑵压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⑶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压力重力施力物体任意物体地球受力物体被压物体地球周围物体大小压力属于弹力,大小取决于相互挤压物体所发生形变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mg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在物体的重心上产生原因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地球的吸引,物体与地球接不接触都受到重力示意图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⑷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以及压力之间的关系压力F和支持力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重力G和支持力F虽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大小也不相等。
⑸压力的作用效果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器材砝码、小桌、海绵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步骤①保持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和海绵的接触面积②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现象①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小桌陷入海绵越深,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深,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①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知识点2压强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②压强是什么?压强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当压力、受力面积都不同时,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③压强公式P=F/S 其中F是压力,单位是N;S是受力面积,单位是m2;压强单位是牛/米2(N/m2),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 1N/m2 表示作用在每平方米上的压力是1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A 全部液体的重力
B 液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 液体的密度
3.有一根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逐渐倾斜,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变化不定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利于增大压强的是:()
5.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里向上吹气,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7.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
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一样大 B。
A最大 C。
B最大 D。
C最大
8.一块规则的长方体砖,分别在水平面上平放、侧放、立放,则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 平放
B 侧放
C 立放 D与放法无关
9.三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同体积的酒精、水和盐水,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的是:()
A 酒精
B 水
C 盐水 D三者一样大
10.一头牛的质量为400kg,站在水平地面上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 m2,则牛对地面的压强为:(g=10/kg)()
A.2×104 Pa B.5×104 Pa C.5×103 Pa D.2×105 Pa
11.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木桶内装满水,桶的顶部竖立着一根细管,
一人在三楼的阳台上向细管内只倒入了几杯水,木桶就被水压破了,这一实验表明,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A 质量
B 深度
C 密度
D 体积
12.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有一小气泡从湖底向上升。
则小气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 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大
C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D 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小
13.两物体重力之比为1:2,与水平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1:2,它静止时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A 1:1
B 1:2
C 2:1
D 1:4
14.如图所示,三容器底面积相等,装同种液体,比较液体对
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
A F A<F B<F C
B F A=F B=F
C C F A>F B>F C
D 以上皆不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5.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首次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实验。
1个标准大气压 = _____ _____Pa。
16.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去掉糖中的水份,但糖在100℃左右会变质,这时要保证锅内的气压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
为2:1,都装满水。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水对容器底
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__,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18.一位同学赤脚在江边湿地上漫步,他发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了,
于是用力拔起一只脚,但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
19.如图所示,嘴巴对着两张竖直放置的纸吹气,两张纸会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生活在深海中的鱼,惯于承受很大的 。
因此,在被捕捞到水面上后,由于所受的 较小,就会因内脏破裂而很快死亡。
21.小张为了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_ 。
此实验___ 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22.座沙发比座硬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 ,在 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第26小题2分,第27小题每空1分,第28小题6分,共18分)
23、某同学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河边散步,一位穿高跟鞋,一位穿平跟鞋,尽管她们体重看起
来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
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而平跟鞋的则宽而浅。
该同学感到这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请根据该同学的观察,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
2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 、B 、C 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面积 有关;
猜想B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猜想C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
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3)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 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向 的压强都 。
水 水 水 实验3 水 水 水 水 水
实验1 水 水 水 酒实验2 水 酒精
四、计算题(第29小题6分,第30小题7分,共13分。
)
25、如图8-27,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10N/Kg)
图8-27
26.小叶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4×10-2m2,如图8-1-8所示是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请估算:
(1)小叶同学的重力。
(2)小叶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叶同学背着重力为40N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