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轴

合集下载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轴)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轴)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4 章 轴
14.1 复习笔记 一、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1)按承受载荷的不同分类 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如图 14-1(a)所示的齿轮轴; 传动轴:主要受扭矩而不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如图 14-1(b)所示汽车的传动轴; 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又分为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两种,如图 14-1(c) (d)所示。
图 14-6 ④轴端挡圈:固定轴端零件,可承受较大轴向力,如图 14-7 所示。
图 14-7 ⑤当轴向力较小时,也可采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进行零件的轴向固定,分别如图 14-8 所示。
3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弹性挡圈
紧定螺钉
图 14-8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常采用的周向固定的零件有:键、花键、销、过盈配合、紧定螺钉等。常见的几种结构 分别如图 14-9 所示。
圆角或加装隔离环;对于轴与轮毂的过盈配合,可在轮毂上或轴上采用过渡肩环或开减载槽。 分别如图 14-11 所示。
键连接
花键连接
销连接
过盈连接
弹性环连接
型面连接
图 14-9 其中,采用键连接时,应使各轴段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如图 14-10 所示;紧定螺钉只用 在传力不大之处。
图 14-10 3.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1)轴径的确定 按轴所受的扭矩来初步估计轴所需的直径,将初步求出的直径作为承受扭矩的轴段的最 小直径,然后按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和定位要求,逐步确定各段轴直径。其中,有配合要求 的轴段,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各轴段的长度尺寸,主要由轴上零件与轴配合部分的轴向尺寸、相邻零件之间的距离、 轴向定位以及轴上零件的装配和调整空间等因素决定。基本原则:保证零件所需装配空间的 同时应尽量使轴的结构紧凑。 4.提高轴强度的常用措施 (1)合理布置轴上的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 措施:传动件应尽量靠近轴承,尽可能不采用悬臂的支承形式;力求缩短支承跨距及悬

机械原理 第14章

机械原理 第14章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设计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设计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实验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 平衡精度和剩余不平衡量
刚 性 转 子 的 平 衡 设 计 和 平 衡 实 验
平衡设计:利用在转子上加减配重的方法,使转子上的惯性力和惯 平衡设计 性力偶矩的和为零,即满足 不平衡的广泛性:设计、加工、安装中的误差 不平衡的广泛性
不过, 不过,理论上中心主惯性轴线
m1r1 =
(∑ li mi ri cos θ i ) 2 + (∑ li mi ri sin θ i ) 2 l
= 133.8 kg ⋅ mm
θ = tan −1
∑ (−l m r sin θ ) = 348 ∑ (−l m r cosθ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mr = 227.8 kg ⋅ mm
227.8 kg ⋅ mm m= = 2.85 kg 80 mm
θ = tan −1
− 203 = 297 o 103.4
刚 性 转 子 的 平 衡 设 计 和 平 衡 实 验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设计
b 1 ≥ d 5
长圆柱状转子:动平衡设计
转子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多个平面内
3
i =1
按单面平衡原理,可分别对两面进行平衡计算。 按单面平衡原理,可分别对两面进行平衡计算。
刚 性 转 子 的 平 衡 设 计 和 平 衡 实 验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设计
结论: 结论:任何具有不平衡质量的刚性转 子,无论在多少个回转平面内具有偏 心质量,都可以在任选的两个平衡基 心质量,都可以在任选的两个平衡基 面分别加、减一个适当的配重, 面分别加、减一个适当的配重,使转 子得到完全的平衡 完全的平衡。 子得到完全的平衡。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48第8章带传动60第9章链传动73第10章齿轮传动80第11章蜗杆传动112第12章齿轮系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133第15章轴承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163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液体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液体油膜完全隔开,摩擦系数极小,摩擦是在液体的分子间进行的,称为液体润滑。

第14章(电磁感应)带答案俎

第14章(电磁感应)带答案俎

A
p a+vt cos q
2r
2
= - m0 Iv sin q ln a + l + vt cosq
2p
a + vt cosq
所以 A 端电势高
习题 14­3 图
14­4 一面积为 S 的平面导线闭合回路,置于载流长螺线管中,回路的法向与螺线管轴
线平行.设长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为 n,通过的电流为 I = I m sin wt (电流的正向与回
W1
=
Q2 2C1
= C2
=2
W2
Q2 2C21
C1
1
并联时,两电容电压相等,所以
W1 = C1U 2 2 = C1 = 1 W2 C2U 2 2 C2 2
14-8 真空中两只长直螺线管 1 和 2 长度相等(L),均单层密绕,且匝数相等(N);两管
直径之比为 d1:d2=1:4,当它们都通以相同电流(I)时,两螺线管贮存的磁能之比 W1:W2 为多大? [ 1:16 ]
思考题
14-1 对于单匝线圈取自感系数的定义式为 L =F /I.当线圈的几何形状、大小及周围
磁介质分布不变,且无铁磁性物质时,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变小,则线圈的自感系数 L
(A) 变大,与电流成反比关系.
(B) 变小.
AD
(C) 不变.
I
(D) 变大,但与电流不成反比关系. [ C ]
BC
答:自感系数 L 只与回路本身的因素有关,而与电流无关,即,对 L
14­3 金属圆板在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w 绕中心轴旋转,均匀
O′ 思考题 14­3 图
磁场的方向平行于转轴,如图所示.指出这时板中由中心至同一边
缘点的不同曲线上总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

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3、14章课后题答案

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3、14章课后题答案

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13.1简述机械传动装置的功用。

答: (1) 把原动机输出的速度降低或增速。

(2) 实现变速传动。

(3)把原动机输出转矩变为工作机所需的转矩或力。

(4)把原动机输出的等速旋转运动,转变为工作机的转速或其它类型的运动。

(5)实现由一个或多个原动机驱动若干个相同或不同速度的工作机。

13.2选择传动类型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答:根据各种运动方案,选择常用传动机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实现运动形式的变换。

(2)实现运动转速(或速度)的变化。

(3)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4)获得较大的机械效益。

13.3常用机械传动装置有哪些主要性能?答:(1)功率和转矩;(2)圆周速度和转速;(3)传动比;(4)功率损耗和传动效率;(5)外廓尺寸和重量。

13.4机械传动的总体布置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总体布置方案包括合理地确定传动类型;多级传动中各种类型传动顺序的合理安排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3.5简述机械传动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步骤。

答:(1)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2)选择机械传动类型和拟定总体布置方案。

(3)分配总传动比。

(4)计算机械传动装置的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的计算,主要包括动力计算和效率计算等。

(5)确定传动装置的主要几何尺寸。

(6)绘制传动系统图。

(7)绘制装置的装配图。

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14.1轴按功用与所受载荷的不同分为哪三种?常见的轴大多属于哪一种?答:轴按功用与所受载荷不同可分为心轴、传动轴和转轴三类。

常见的轴大多数属于转轴。

14.2轴的结构设计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轴的结构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轴的毛坯种类;(2)轴上作用力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3)轴上零件的位置、配合性质以及连接固定的方法;(4)轴承的类型、尺寸和位置;(5)轴的加工方法、装配方法以及其它特殊要求。

14.3制造轴的常用材料有几种?若轴的刚度不够,是否可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提高轴的刚度?为什么?答:制造轴的常用材料有碳素钢和合金钢。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14章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14章

14-1解I 为传动轴,II 、IV 为转轴,III 为心轴。

14-2解圆整后取d=37 mm 。

14-3解14-4解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即:代入数值计算得:。

14-5解这两个轴都是心轴,只承受弯矩。

两种设计的简化图如下:图14.5 题14-5 解图图14.6 ( a )中,因为是心轴,故,查相关手册得:,则考虑到键槽对轴的削弱,直径再扩大 4 % 。

得:图14.6 ( b )中,14-6解故。

14-7解由题可知,,若不计齿轮啮合及轴承摩擦的功率损失,则(i = Ⅰ, Ⅱ,Ⅲ)设:,则,,14-8解1. 计算中间轴上的齿轮受力中间轴所受转矩为:图14.8 题14-8 解图2. 轴的空间受力情况如图14.8 (a )所示。

3. 垂直面受力简图如图14.8 (b )所示。

垂直面的弯矩图如图14.8 ( c )所示。

4. 水平面受力简图如图14.8 (d )所示。

水平面的弯矩图如图14.8 ( e )所示。

B 点左边的弯矩为:B 点右边的弯矩为:C 点右边的弯矩为:C 点左边的弯矩为:5. B 点和C 点处的合成最大弯矩为:6. 转矩图如图14.8 (f )所示,其中。

7 .可看出,B 截面为危险截面,取,则危险截面的当量弯矩为:查表得:,则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II 的直径为:考虑键槽对轴的削弱,对轴直径加粗4% 后为:14-9解该题求解过程类似于题14-8 。

在此略。

14-10解钢的切变模量,按扭转刚度要求计算,应使即14-11解1. 求该空心轴的内径空心轴的抗扭截面模量实心轴的抗扭截面模量令,即解得圆整后取。

2 .计算减轻重量的百分率实心轴质量=密度×体积空心轴质量空心轴减轻重量的百分率为42.12% 。

第14章 滚动轴承

第14章 滚动轴承

7
其他条件不变,只把球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一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 。 。
是原来的 答案:8 倍 8 9
圆锥滚子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轴承的
答案:接触角α 滚动轴承内、外圈轴线的夹角称为偏转角,各类轴承对允许的偏转角都有一定的限 性能越好。 制,允许的偏转角越大,则轴承的 答案:调心 10 . 如果滚动轴承没有保持架,两滚动体将直接接触,相接触的速度方向____,故摩擦 加剧,降低了轴承的寿命。 答案:. 相同 11. 滚动轴承的公称接触角实质上是承受轴向载荷能力的标志,公称接触角越大,轴承 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____。 答案:大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定方式。 答案:必须 22. 当滚动轴承作游动支承时,外圆与基座之间的配合关系为____。 答案:过盈配合 选择滚动轴承时,在载荷较大或有冲击时,宜用____轴承。 选择滚动轴承时,在速度较高,轴向载荷不大时,宜用____轴承。 代号为 6318 的滚动轴承内径为____mm,代号中 3 表示____6 表示____。 代号为 108、208、308 的滚动轴承,它们的____和____不相同。 代号为 7107、7207、7307 的滚动轴承,它们的____、____和____相同。 代号为 2216、36216 及 7216 的滚动轴承中极限转速最高的轴承是____。 代号为 2214、3614 及 27214 的滚动轴承中承受径向载荷能力最大的是____。 代号为 2214、36214 及 2721 的滚动轴承中承受轴向载荷能力最大的是____。 滚动轴承的密封方式有____和____两种,其中____要限制轴颈的圆周速度。 某轴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该轴____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的固 答案:. 圆柱滚子 答案:. 深沟球 答案:90, 直径系列代号, 深沟球轴承 答案:类型, 尺寸 答案:类型, 宽度系列代号, 内径 答案:7216 答案: 3614 答案:36214 答案:接触式, 非接触式, 接触式

初中数学 第14章一次函数 全章预习提纲 14.1.2函数(第一课时)

初中数学 第14章一次函数 全章预习提纲 14.1.2函数(第一课时)

仙游南方中学八年级数学(上)第十四章《轴对称》自学参考提纲
第一课时变量
执笔人:严顺志审核人:陈黎辉陈贵陈美都组长:余荣
班级座号姓名
一、内容:教科书P95—97
二、学习目标:
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
三、预习方法:回顾思考─探索交流─归纳总结.
四、预习过程
1、知识衔接: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研究的每个问题中各有两个变量。

那么同一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

1、细读课本P95,完成课本中的空白处,并回答这些问题的共同特征:
(1)(2)
由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就。

2、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中,都能看到两个变量有上面那样的关系。

(课本第96页的“思考”。


3、归纳总结函数的相关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y是x的。

x 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x的值为a时y的。

如果当a
4、计算器上的程序操作问题。

(见教材第97页)
探究(1).y是x的函数吗?它们的关系式是。

探究(2).y是x的函数吗?它们的关系式是。

三、课堂练习:练习1、见教材第99页练习。

练习2、见教材第107页习题6.
补充练习:1、
3、下列关系中,y不是x函数的是()
.2
x A y = 2.B y x = .C y = .D y x = 五、预习小结: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4 章

1
2
1.箱体; 2.轴承; 3.放油螺塞; 4.齿轮; 5.油标; 6.轴; 7.垫片; 8.端盖; 9.螺钉; 10.定位销; 11、12.螺栓; 13.观察孔盖; 14.螺钉; 15.箱盖; 16.齿轮轴 17.轴承; 18. 垫片; 19.端盖; 20.螺钉 21. 端盖; 22. 螺钉; 23. 垫片; 24.螺帽;
2 毛坯形式
直轴: 轧制或锻造毛坯 曲轴: 锻造或铸造毛坯 再经加工制成。
14. 2 轴的结构设计 - 掌握
对轴的设计要求: 合理的结构 和 足够的强度 轴的设计 结构设计 工作能力计算 -- 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

• 轴的设计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按工作要求选择轴的材料; 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必要时作刚度或振动稳定性等的校核计算; 绘制轴的零件工作图。
(1)轴肩(轴环)
错误
23
正确
要求轴肩高度<滚动轴承内圈高度
错 误
正 确
24
(2) 圆螺母
特点:定位可靠,装拆方便,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由于切制螺纹 使轴的疲劳强度下降 应用:常用于轴的中部和端部
25
(3) 弹性挡圈
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只能承受很小的轴向力。 应用:常用于固定滚动轴承等的轴向定位
•与标准零件(滚动轴承、联轴器、密封圈)相配合轴径 应取标准值; • 与传动零件配合的轴 头直径应尽可能圆整 成标准尺寸系列,或 是以0、2、5、8结尾 的尺寸。 • 非配合的轴身直径: 整数
34
轴承
毛毡圈
• 产品用途:适用于机械、机电、航天、 航空、船舶、火车、汽车、冶金、化工 、水泥、轻纺等行业用于密封、防震、 绝缘、保温、隔音、隔热、过滤,
•弯曲刚度条件:
y [ y]
[ ]
74
已知电动机功率为30KW,转速 n=970r/min,减速器效率为 0.92,传动比i=4,单向传动,从动齿轮分度圆直径d2=410mm,轮 毂长度 105mm,采用深沟球轴承。试设计从动齿轮轴的结构 和尺寸。
轴的设计实例 (一)
75
实例二
76
1)轴的直径变化应尽可能少
38
2)轴上有磨削与切螺纹处,要留砂轮越程槽和螺纹退刀槽, 以保证加工的完整和方便。
39
3)轴上有多个键槽时,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以免加工键槽 时多次装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4)如有可能,应使轴上各过渡圆角、倒角、键槽、越程槽、 退刀槽及中心孔等尺寸分别相同,并符合标准和规定,以利 于加工和检验。 5) 轴上配合轴段直径应取标准值;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应按滚动轴承内径尺寸选取; 轴上的螺纹部分直径应符合螺纹标准等。
26
(4) 轴端挡圈(压板) 特点:可承受剧烈振动和冲击。 应用:用于轴端零件的固定,
采用套筒、圆螺母、轴端挡圈作轴向定位时, 应使装零件的轴段长度 L <该零件的轮毂宽度 B 一般 L = B -( 2 ~ 3 ) mm
27
(5) 紧定螺钉
特点:可承受很小的轴向力。 应用:适用于轴向力很小,转速低的场 合
• 1:轮毂无法轴向固定,轴头不应长于轮毂宽; • 2:轴承盖应与轴之间有间隙,轴承盖上的通孔直径应 比对应的轴径大 • 3:轴承拆装麻烦,轴承左端应设计一过渡轴肩。 • 4:轴承内圈应顶着挡油环而不是轴肩,此处轴肩应向 右移些; • 5:齿轮无周向固定,缺少键; • 6: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反了; • 7:挡圈左端轴径的变化处应向左移,理由同4,或者 该处挡圈去除; • 8、9:应有一组调整垫片。
简支梁 悬臂梁
一端固定铰支座 一端活动铰支座 外伸梁
一端固定
一端自由
一端固定铰支座
活动铰支座位于梁中某个位置 56
•轴承的载荷作用中心
57
59
60
61
计算梁内力的截面法
剪力 和 弯矩
梁内任一横截面m-m上 的内力,由m-m左边分离 体(图b)的平衡条件可知: 剪力
FQ FA M FA x
顺序:
6 54 132
83
• (3)确定轴的各段长度 轴段6的长度比半联轴器的毂孔长度要(为84mm)短2~3mm,这样可保证 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该段轴长取为82mm。 同理,轴段3的长度要比齿轮的轮毂宽度(为100mm)短2~3mm,故该段轴 长取为98mm。 轴段1的长度即为滚动轴承的宽度,查手册为21mm。 轴环2宽度取为18mm。 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根 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 轴器左端面间的距离l=25mm,故取轴段5的长度为45mm。 取齿轮距箱体内壁之距离为10mm,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动 轴承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取5mm。已知滚动轴承宽度为21mm, 齿轮轮毂长为100mm,则轴段4的长度为:10+5+(100-98)+21=38mm
3) 4) 5) 6)
轴应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 轴的受力合理,有利于提高强度和刚度; 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形状及尺寸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
20
二 零件在轴上的固定
1 轴向定位
21
(1) 轴肩(轴环)
特点:结构简单,定位可靠 ,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应用:齿轮、带轮、联轴器、 轴承等的轴向定位
定位轴肩 高度 h ≥ 3mm 一般 h=(0.07~ 0.1)d ,d 为与零件相配处 的轴直径 非定位轴肩 高度 1 - 2mm 22
10
•传动轴
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承受弯矩很小,
11

心轴 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如自行车的前轴、火车的轴,
12
根据承载情况 下列各轴分别为哪种类型?
转轴 转动心轴 转轴 转轴 转动心轴
传动轴
0 轴: 传动轴 Ⅰ轴: 转轴 Ⅱ轴: 转动心轴 Ⅲ轴: 转轴 Ⅳ轴: 转轴
Ⅴ轴: 转动心轴
如何判断轴是否传递转矩: 从原动机向工作机画传动路线,若传动路线沿该轴轴线走过一 段距离,则该轴传递转矩。
17
轴的结构设计内容:
•轴的合理外形 •包括 各轴段长度、直径及其他细小尺寸在内的全部结构尺寸。
•注意:轴 没有 标准的结构形式。
18

轴 的 组成
•轴颈 轴上被支承 的部分。 •轴头 安装轮毂 部分。 • •轴身 联接轴颈和 轴头的部分。
•轴肩或轴环 阶梯轴上 截面尺寸变化 的部位
19
轴的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1) 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2) 轴上零件应便于装拆和调整;
40
2. 装配工艺性
1)为了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常采用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 渐增大的阶梯轴。 2)轴端应倒角,去掉毛刺并便于装配。 3)固定滚动轴承的轴肩高度通常应不大于内圈高度的3/4, 过高不便于轴承的拆卸。
41
42
结构
43
结构改错
44
结构改错
45
结构改错
46
•轴系的组合设计
47
48
86
87
14.6 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1.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减小轴受转矩
88
2 改善轴上零件结构, 减小轴受弯矩
77
78
轴的设计实例(二) 例:设计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主动轴. 已知传递功率 =10kW, 转速 =200 r/min, 齿轮齿宽 B=100mm, 齿数 =40, 模数 =5mm, 螺旋角 = ,轴端装有联轴器。
79
80
81
6、轴的结构设计
•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82
(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 由于联轴器型号已定,右端用轴端挡圈定位,左端用轴肩定位。故轴段6的 直径即为相配合的半联轴器的直径,取为45mm。 联轴器是靠轴段5的轴肩来进行轴向定位的,为了保证定位可靠,轴段5 要比轴段6的直径大5~10mm,取轴段5的直径为52mm。 轴段1和轴段4均是放置滚动轴承的,所以直径与滚动轴承内圈直径一样, 为55mm。 考虑拆卸的方便,轴段3的直径只要比轴段4的直径大1~2mm就行了,这 里取为58mm。 轴段2是一轴环,右侧用来定位齿轮,左侧用来定位滚动轴承,查滚动轴 承的手册,可得该型号的滚动轴承内圈安装尺寸最小为64mm,同时轴环的直 径还要满足比轴段3的直径(为58mm)大5~10mm的要求,故这段直径最终取为 66mm。
顺序: 6 31254
84
• (4)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联接。 对于齿轮,由手册查得平键的截面尺寸宽×高 =16×10(GB1095-79),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80mm(标准键长见 GB1096-79),同时为了保证齿轮轮毂 与轴的配合为H7/n6;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联接,选用平键为14×9×63, 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H7/k6。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 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 为k6。 • (5)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为2×45°
图 销定位
30
2 周向固定
31
2 周向固定
32
三 各轴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1) 按 扭矩 估算 轴段最小直径 d min
T 9.55 106 P / n [ ] 3 WT 0.2d
d 3
9.55 10 P P 3 A 0.2[ ]n n
6
33
2) 按 轴上零件安装、定位要求 确定各段轴径
作业: 14.1; 14.2; 14.7 交
51
轴结构设计步骤
1.确定轴上零件装配方案 2 确定轴上零件定位方式:
3 确定各轴段直径
4 确定各轴段长度: 主要根据轴上配合零件毂孔长度、位置、轴承宽度、轴 承端盖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