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分析

发表时间:2015-09-18T11:03:17.2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李爱青

[导读] 临沭县玉山镇玉山卫生院 276711 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示宫颈病变预后,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出率.

临沭县玉山镇玉山卫生院 276711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帮基础,降低宫颈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 2011年 2 月 -2014年 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 180例女性,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人,对照组用巴氏涂片法进行检查,研究组用液基细胞学进行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中出现的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制片满意率为86%,观察组的制片满意度为68%,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 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示宫颈病变预后,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筛查;液基细胞学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 -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 180例女性,年龄25~60岁,平均(35.2±8.1)岁;其中50例初中文化,高中文化110例,高中以上20例;已婚120例,未婚60例;孕次:≤1次者45例,≥2次者 135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90人,所有患者均行两种检查方式并按分组不同而用不同检查方法,对照组用行巴氏涂片法进行检查,研究组用液基细胞学进行检查。

1.2选取标准

(1)选取标准:a.于月经后4~8d 采集标本(近绝经期妇女于月经中后期进行采集);b.性生活史≥2年;c.检查前45d未予以阴道用药、冲洗、检查及性生活;d.1周內未使用抗生素;e.均在检查前认真阅读研究方案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a.月经期妇女;b.子宫切除患者;c.宫颈疾病及治疗史患者;d.妊娠及哺乳期妇女;e.盆腔放射史患者;f.诊断期间使用避孕药者;g.资料不完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的检查方法,即巴氏涂片法。操作如下:患者排空膀胱后膀胱截石位,将子宫颈外口需充分暴露,把表面分泌物擦净(用无菌棉球),然后用刮板围绕宫颈外口行360旋刮,取柱状及鳞状上皮的交接处分泌物及黏膜,应尽量避免损伤宫颈引起出血,影响检査结果。若白带或分泌物过多,应先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擦净粘液,再刷取标本。将其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用乙醇(浓度为95%)固定15 min,进行巴氏染色处理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阅片检查。其诊断方法按巴氏分类法处理:Ⅰ级为正常、Ⅱ级为炎症、Ⅲ级为可疑癌、Ⅳ级为高度可疑癌、Ⅴ级为癌,其中细胞学检查阳性为≥Ⅲ级[1]。

1.5判断标准

所有巴氏染色片经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医师读片并进行报告,其采用2001年宫颈细胞学分类TBS诊断标准:即正常范围内(NILM)、对诊断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麟状上皮(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ASC-H)、低度上皮内病变(USL)及高度上皮内病变(HILS)、鳞状细胞癌、不典型腺细胞和腺癌。细胞学诊断为低级别(LSIL)以上的均建议做阴道镜或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

1.6统计学处理

对试验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显著性,若P>0.05,则表明差异没有显著性。

2结果

研究组的制片满意率为86%,观察组的制片满意度为68%,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 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宫颈癌患者72例,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法检查出阳性符合率为42.3%,研究组采用液基细胞学阳性符合率为

90.7%,且研究组检查患者 CINⅡ~Ⅲ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 1。

3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

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关。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自然消失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中、重度。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轻、中度[3]。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良性的异常增殖,可自然转为正常。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已有研究显示,是否具有 HPV 病毒持续感染是评价疗效及复发风险重要指标,其中 HPV 病毒清除彻底者基本无复发。

宫颈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

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我院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采集方式,其操作过程中的外界干扰因素较多,直接采集的过程中给研究对象带来各种不适感,影响标本的采集[4]。且本研究根据两组检查方式结果提示的阳性符合率显示,研究组采用的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患者在早期诊断过程中的辅助作用较好,有效辅助临床治疗效果。TCT 筛查机制为通刷取宫颈鳞柱交界处细胞,过滤血液、黏液及炎症细胞后,对脱落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测分析,相较于巴氏涂片法,其一方面有效增加诊断细胞数量和阅片质量,另一方面还可对标本满意度、上皮细胞异常及雌激素水平进行评估,大大提高了宫颈 CIN 病变检出率。目前病理组织学被认为是宫颈病变诊断“金标准”,而薄层液基细胞学则可作为宫颈病变主要筛查手段加以应用[5]。

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好的的方面也有一定弊端,液基细胞学虽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但因可重复性差,灵敏度低等问题,多个研究显示其用于无高级别 CIN 女性诊断阴性预测值低于。

4结论

临床针对宫颈癌患者的初期诊断过程中采用液基细胞学检验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初期筛查有效符合率,其操作过程简单可行,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但在与其他诊断方法,如HPV DNA 检测、阴道镜以及病理活检怎样联合应用才能取得满意诊断准确度及良好经济性仍然有待研究;同时其早期预测特异性较低,具有早期预测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实验室指标还需寻找。

参考文献:

[1]赵同香,邓小虹,韩历丽.宫颈癌筛查状况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08(10):12-18.

[2]晋生,解胜兰,王冬梅,焦蕊丽,李林立,宋崇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社区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0,09(10):89-71.

[3]包远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J].现代养生.2014,07(20):65-66.

[4]杨洁.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9(28):569-571.

[5]张巧红,陈黎亚,万汝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与高危型HPV16,18 DNA关系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01(20):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