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 加大大汶河干流及其支流 的治理。 根治河道是 防治洪涝灾害 的最直 接措施。要根据 山东省防指下达的大汶河防洪标准 , 对大汶河及其支流 进行治理 ,一方 面加强堤防建设 ,加高加固堤防 ,护砌险工险段 ,维修 建设病险涵闸 , 减少堤防隐患 ,达到设 防标准 。另一方面要进行河道疏
占7 5 %左右,春秋季占 2 0 %左右。 ( 三 )地域分布强 。大汶河流域状如扇形 ,东部属鲁中山区,西部 是沿黄湖洼 ,受地势影 响 ,汶水 自东向西流,从源头至湖 口,自然落差 3 6 2米 ,东部山丘区河流源短流急 ,暴涨暴落 ,易发生暴雨 山洪 , 平原地 区由于地势平坦 ,排涝能力低 ,易形成 内涝。


流 域 概 况
淤积水库河道 ,各类水 利工程调蓄功能削弱 。三是农业生产中与水争地
等不合理活动加剧 了洪涝灾害 。 ( 五 )防洪工程体 系不完善 ,调蓄能力差 。大汶河流域内防洪工程 还存在许 多问题 ,表现在 :一是河道堤防标 准低 ,泄洪能力不足。二 是 蓄滞洪 区建设滞后 ,滞洪调蓄能力不适应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的一大重 要蓄滞洪 区,同时又是大汶河流域 的蓄滞洪区,一旦遭遇到全流域暴雨 , 东平湖北泄不畅 ,南排不通 ,其调洪滞洪能力将大大减弱。
大汶河是黄河下游一条最大 的支流 ,该流域位于 山东省中部的泰山
南麓 , 地处东径 l l 6 . 1 { ; o—I l 8 。 , 北纬 3 5 . 5 。一3 6 . 5 。 ,东西平均长 1 4 6 KM, 南北平均宽 5 8 K M,流域面积 8 5 3 6 . 5 K M2 。 该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 季风影响明显 , 降雨集中 , 洪涝灾害频繁 , 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 “ 瓶 颈”因素。因此 ,对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探讨其防治 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

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

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

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

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游地区退耕还湖等。

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在河道上游建设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洪水的预报预测能力等。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要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管理委员会、管理总站、管理站三级管理。

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须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洪涝灾害_洪涝灾害 -灾后应对措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1、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应在洪水上游或内涝地区污染较少的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洪灾是指由于降水量异常增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地面大面积积水并造成灾害的自然现象。

洪灾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引发洪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和雨水分布不均,降水量大、频率高,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地表积水增加,从而容易造成洪灾。

二、地形因素地形起伏、水系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河流、湖泊、山区等地形特点会影响水流速度和水量,一旦降雨过大,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引发洪灾。

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洪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发、违法建设、乱占乱改河道等行为使得自然水系失去了正常的排水功能,一旦遭遇暴雨,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甚至洪灾。

洪灾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破坏建筑设施洪水具有剧烈的冲击力,可以破坏混凝土建筑,冲毁道路桥梁。

洪灾还容易造成电力中断、交通瘫痪、通讯中断等一系列影响,给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二、影响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洪水泛滥会淹没农田,破坏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灾带来的洪水会淹没住房、商铺,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中的淤泥、垃圾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洪灾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

应当加强对洪灾的防范意识,加大防洪抢险力度,减少洪灾对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的危害。

愿人们能够意识到洪灾的危害性,共同努力,减少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发生洪涝面试题目(3篇)

发生洪涝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地面水位急剧上升,造成洪涝灾害的区域内,土地、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一种自然灾害。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提高我国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理工作。

现就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理进行面试,旨在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面试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1)请简要介绍您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等。

(2)请说明您在洪涝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验。

2. 洪涝灾害基础知识(1)请简述洪涝灾害的定义、成因及危害。

(2)请列举我国常见的洪涝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3)请阐述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 洪涝灾害防范措施(1)请详细介绍我国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2)请分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洪涝灾害防范中的作用。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洪涝灾害防范方面取得的成效。

4. 洪涝灾害应急处理(1)请简述洪涝灾害应急处理的流程。

(2)请阐述洪涝灾害应急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3)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洪涝灾害应急处理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5. 洪涝灾害防治技术创新(1)请介绍洪涝灾害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2)请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洪涝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3)请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推动洪涝灾害防治技术创新。

6. 洪涝灾害宣传教育(1)请简述洪涝灾害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2)请提出加强洪涝灾害宣传教育的建议。

(3)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洪涝灾害宣传教育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方面的作用。

7. 综合分析(1)请结合我国洪涝灾害防治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请针对我国洪涝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您的建议和对策。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洪涝灾害频发。

而洪涝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严重破坏。

下面将对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自然因素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受到多种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雨水较多,地表蒸发量大,降雨过多则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另外,中国多山地带众多,山坡地和丘陵地势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引起了洪涝灾害的加剧。

城市化过程中,过度开发、填埋湿地、破坏植被等行为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增加。

农业方面,过度开垦河湖滩涂、滥用农药化肥等行为使农田排水不畅,加剧了洪涝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再次,气候变化也对中国洪涝灾害产生了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增加,中国的极端天气现象也愈发频繁。

短时间内大范围的降雨、突发性暴雨等气象现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最后,灾害管理不到位也是洪涝灾害发生与扩大的原因之一、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可以预测的,但由于一些地方的灾害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防洪设施不完善、预警机制不健全,增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综上所述,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和灾害管理不到位。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加强自然生态恢复,加强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以及制定科学的应对洪涝灾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

只有全面防范和积极应对,才能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长江流域示意图
通过视频和相关资料,你认为1998 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选派 代表回答。后面的同学请不要重复前 面同学的观点,时间2分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知识研究
阅读课本110页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回答下 列问题:(请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回答,时间1分钟)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109页的文字和图片,找出1998年 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特点。(独立阅读思考, 然后举手回答,时间2分钟) 1、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2、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3、洪水持续时间长。
相关视频
1998年长江洪灾相关资料:
(1)水情: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 受特大洪水,长江干流先后出现8次 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 位多次超历史最高。在19条主要支流 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 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
(2)雨情:1998年长江以南地区暴雨日数多、 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长江流域降 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 一阶段: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区和洞庭湖区。
二阶段:降雨集中在四川、重庆、鄂西北等地。
三阶段: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
四阶段:降雨集中在长江上游。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670mm, 比多年平均降雨值多183mm,偏多37.5%。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整体感知
阅读课本108页《阅读——20世纪90年代 我国洪涝灾情》,你从表格中体会到了什么? (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回答。) (1)洪涝灾害是我国频繁发生、十分常见 的自然灾害。 (2)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极其广泛。
树立概念
阅读课本108页表格上面的自然段,思考 什么叫洪涝灾害?(找到之后请举手回答)

锦州洪涝灾害的社会成因及防洪减灾的效果分析

锦州洪涝灾害的社会成因及防洪减灾的效果分析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锦州洪涝灾害的社会成因及防洪减灾的效果分析金永亮(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受地理位置影响,洪涝灾害是锦州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锦州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 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錦州政府和人民为防洪减灾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文章 根据查找当地报刊资料,主要研究了锦州地区洪涝灾害形成的社会原因,梳理了防洪减灾工作取得的进步。

关键词:錦州;洪涝灾害;社会成因;防洪减灾1引言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气象灾害,影响社会 正常的生产生活。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东部,大凌河小 凌河的下游,东面靠近渤海,且境内多山、多低洼地形,每年雨季容易发生集中性降水,形成洪涝灾害。

根据 历史记载,500年内锦州的大凌河共发生重大水灾48 次,小凌河44次,绕阳河55次。

除了地理位置和气 象等自然原因,锦州洪涝灾害的形成也有其社会原因。

2锦州洪涝灾害形成的社会原因2.1人们对防汛、防洪不重视有人为了经济利益故意破坏防汛堤坝,铁合金厂 附近的女儿河堤坝是该厂职工利用废钛铁渣与石头混 合修筑的,共有500m左右。

1989年附近农民偷偷 将钛铁渣挖去九大处并出售,最大一处达300m2。

建 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会加重洪灾。

1987年8 月19日发布《关于做好雨后清淤工作的通知》中称:“近几天来,因连降暴雨市区内有许多地段发生内涝。

由于基建施工现场管理较差,灰渣、残土、杂物外流,一些居民乱倒垃圾,土堆、煤堆临街堆放被雨水冲到 马路上,形成淤泥,堵塞下水井,影响雨水排泄。

”除了主观原因,人们对防汛工作的不重视也有客 观原因。

如北镇吴家乡境内有5条中小河流,共有护 河大堤10条,防汛任务很重。

由于多年来连续干旱 少雨,部分干部群众防汛观念淡薄了,到1985年不 少堤坝经过风剥、车压、已难保安全度汛,有的河滩 还被种上了阻水植物,使河道变窄。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健康问题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污染, 食物供应链中断,引发一系列 健康问题,如腹泻、疟疾等。
社会秩序混乱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 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
作。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植被 破坏,土壤侵蚀,影响
生态平衡。
水体污染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污水 和垃圾流入河流湖泊,
造成水体污染。
动物栖息地丧失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目录
• 洪涝灾害的成因 • 洪涝灾害的影响 •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 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 洪涝灾害的案例分析
01
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因素
01
02
0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增多,如强降雨、 飓风等,增加了洪涝灾害 的风险。
地形地貌
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 容易造成洪水积聚。
水文条件
河流流域的水文条件,如 暴雨、融雪等,会影响洪 水的形成和流量。
人为因素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地面增多,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导致雨水 无法有效排入河流,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堤防等建设不合理,会影响河流的泄 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动物 栖息地丧失,影响野生
动物生存。
气候变化影响
洪涝灾害可能加剧气候 变化的影响,如全球变
暖、海平面上升等。
03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等多部门 联合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和快速传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雷达监测等,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气候特征自然水系特征原因水文特征植被破坏人为围湖造田原因占用河道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降低河道排水速度占用分洪区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洪涝灾害成因分析气候特征自然原因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降低河道排水速度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破坏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占用河道占用分洪区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