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学生版)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学生版)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类型11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思维建模

1.自然原因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水系特征河流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平原上河道弯曲

水文特征河流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河流含沙量大;水流缓慢,水流不畅气候异常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引起洪水泛滥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植被破坏

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围湖造田,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1-1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规范演练

1.[2013·海南卷]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2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图11-2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图11-3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3

(1)从图(a)到图(b),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图(b)所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指出图(b)中A—B沿线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图(a)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简要说明其危害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1-4为欧洲某流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图11-4

材料二图11-5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图11-5

(1)在下面表格中列出甲、乙两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作出合理解释。

不同点

相同点

原因

(2)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大冶一中吴时忠 【典例精析】 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6题)。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 流域 构成(%) 时段 全年32 60 8 洪水期10 68 22 枯水期83 17 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根据表格资料和图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的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雨水补给河水,形成洪水期;冬半年是热带草原的干季,降水稀少,形成河流的枯水期。

(2)由(1)知尼罗河枯水期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干季,降水稀少,而白尼罗头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此时为雨季,所以,枯水期尼罗河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参考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思路点拨】 河流特征特别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一类题目。那么分析河流的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河流特征包含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地、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以及落差等要素。①河流长度是指到河口的轴线长度。 ②河网密度是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说明水系发育和河流分布疏密的程度。③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径流总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①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④凌汛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⑤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具体到某条河流时不一定面面俱到,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本文前面问到的省的河流特征便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水系特征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域面积小;④河网密度大; ⑤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向东注入太平洋(海峡)。 水文特征方面,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长,且多台风,冬季低温少雨,但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该省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因而河流水量丰富;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汛期长,无冰期;该省多山地丘陵,因而河流落差大,富水能;由于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

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南2017年版

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南(2017年版) 为做好洪涝灾害预防性消毒及消毒效果评价,防止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的爆发,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特制定洪涝灾区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洪涝灾区所开展的预防性消毒及消毒效果评价。 一、工作原则 (一)应根据传染病预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清洁卫生与预防性消毒工作,以消除洪涝灾害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 (二)消毒工作应在消毒专业人员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根据灾情及当地传染病发生风险制定防疫消毒方案,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尽可能选择消毒效果可靠,简便易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严重污染的消毒方法。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实施消毒措施。一般不必对无消毒指征的灾区外环境、交通道路、路面、交通工具、帐篷等进行喷洒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三)从事现场清污、消毒人员注意个人防护,进行现场消毒时应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 (四)一般情况下,外环境以清污为主,重点区域清污后再行消毒处理。清污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

倾倒河中。 (五)加强重点区域消毒工作, 灾民安置点、医院、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等与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场所是卫生处理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污后消毒,空气以通风为主,人员密集场所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可定期消毒。对受淹水源、厕所、牲畜养殖场所等也应全面进行消毒。 (六)保护水源,注意饮水安全,加强受灾地区饮用水消毒与水质监测工作;做好餐饮具、瓜果、蔬菜消毒与清洗保洁工作。 (七)做好动物尸体的处理。 (八)及时清除和处理日常生活垃圾、粪便。对设置的临时厕所、垃圾堆集点,必须有专人负责,做好粪便、垃圾的消毒、清运等卫生管理,必要时采用药物杀虫,控制蚊蝇孳生。 (九)加强灾区腹泻和发热症状监测,如发现疫情应及时做好疫点消毒工作。疫点消毒按照GB27953《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相关要求进行。 (十)待灾后恢复常态或通过预防性消毒确定消除健康影响方可终止预防性消毒工作。 二、消毒对象与方法 (一)环境。 1.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污,在改善环境卫生基础上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处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高州921特大洪水灾害

高州921特大洪水灾害 概况: 2010年9月20至21日,受今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影响,茂名市信宜、高州大部分地区短时内强降雨超历史记录并且引发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截至目前,全市共26个镇51.7万人受灾,受灾人口达24.4万人,倒塌房屋1.0346万间。至25日17时,死亡70人,失踪49人,受伤297人,转移群众39412人,直接经济总损失38.57亿元。 这场特大暴雨洪水是广东信宜、高州遭受超两百年一遇的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面广,受灾群众多,汛情严重,灾情严重,损失严重。灾民缺衣缺粮,缺医少药,房屋倒塌,农田被毁,许多地方断水断电,通讯中断,道路受阻,亟待救援! 全市投入救灾复产人员达31.2万人,投入救灾复产资金3560万元。省支持的1000万元水利修复资金已下达。 水情: 高州市马贵站12小时降雨量673.5毫米,超过该站历史实测最大24小 时雨量(318毫米)355.5毫米,超过该站历史实测最大3天雨量(42 7毫米)246.5毫米。 特大暴雨使位于山区的粤西高州、信宜和阳春三市县交界区域山崩地裂,引 发特大山洪泥石流,许多地方出现整座山体滑坡,致使许多村镇交通、通讯断绝, 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特大暴雨导致山区多条河流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据广东省水文局介绍,广东鉴 江一级支流曹江21日13时出现101.91米的洪峰水位,相应流量283 0立方米每秒,为1967年设站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水位比历史实测最高水 位高出1.77米,整个洪水过程持续17个小时。漠阳江的一级支流潭水河也 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 灾情: 高州、信宜、阳春发生灾情的地区都是山区,山洪暴发,山体多处大面积垮塌,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 征分析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 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那些呢?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四川盆 地的水系。?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很小,但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 流量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洪涝灾害预防和自救培训

洪涝灾害预防和自救培 训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洪涝灾害预防和自救培训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同时也有相应的洪涝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其中包括根据防汛特征水位,对应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 一、洪涝灾害的危害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二、洪涝灾害的预防 1、洪水的类型有哪些?

大范围降水引发的江河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溃堤、溃坝引发的洪水;融雪性洪水。 2、洪灾来临的前兆? 上游或本地连降大雨,使山洪暴发;高山融雪及冰凌;河、湖大堤损毁。 3、洪水将要来临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当接到有关洪水灾害的警报时,应及时行动,认真检查各种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整顿;提前疏浚居住地的排水沟,在村、院落及建筑物的周围修筑拦洪坝、围堰等防水设施;妥善安排,保管好家中贵重财物;离开住所时,切断水、电、气源,锁紧房门。 4、怎样防止洪水涌入室内? 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5、洪水来了如何自救? 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身处危房时,应该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发现高压线铁塔或是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必看.doc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 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 (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 (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 (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 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②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11、河流与人口分布、迁移 12、河流与乡村城市的区位选择 13、河流与工业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它们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1)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2)水系归属:看河流最终的注入地。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洼地的河流为内流河。如黄河、长江为太平洋水系,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洋水系,额尔齐斯河为北冰洋水系;塔里木河注入塔里木盆地,为内流河。 (3)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断河流流向。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河流沿线,等高线凸向河流上游。 (4)弯曲系数: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直线长度的比值。河流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一般而言,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曲发育,如长江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5)河网密度:看流域支流的数量及疏密。河网密度的大小是用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来衡量的。河网密度跟流域内的地形及气候息息相关,如降水丰富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河流的支流众多,水系发育;而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边缘,河流的支流稀少且短小。 (6)流域面积: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汇)水区域。分水线是流域的边界,而流域是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分水岭的分布状况即可判断流域面积的大小及形状。 (7)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④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⑤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⑥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如我国长江的水系

洪涝灾害预防

洪涝灾害预防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同时也有相应的洪涝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其中包括根据防汛特征水位,对应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 洪涝灾害的危害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预防 1、洪水的类型有哪些? 大范围降水引发的江河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溃堤、溃坝引发的洪水;融雪性洪水。 2、洪灾来临的前兆? 强台风的到来;上游或本地连降大雨,使山洪暴发;高山融雪及冰凌;河、湖大堤损毁。 3、洪水将要来临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当接到有关洪水灾害的警报时,应及时行动,认真检查各种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整顿;提前疏浚居住地的排水沟,在村、院落及建筑物的周围修筑拦洪坝、围堰等防水设施;妥善安排,保管好家中贵重财物;离开住所时,切断水、电、气源,锁紧房门。 4、怎样防止洪水涌入室内? 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5、洪水来了如何自救? 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身处危房时,应该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发现高压线铁塔或是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的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6、哪些物品可以利用自制漂浮物,用做水灾逃生? 选择密封性能良好的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有一定的漂浮力;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也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泡沫板、竹竿、木杆可采用编席的方法串联起来,制成排筏。 7、洪水来临时被困“孤岛”怎么办? 被困高地、山坡、围堰、坝坎或楼顶时,要观察洪水是否仍在上涨,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有被冲垮、浸泡坍毁的危险,若有应向安全地带转移;在转移时,应准备绳索,也可寻找床单、衣物等做成绳索,并固定在坚固处,以利用绳索成功转移被困时,应由水性好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当发现舟、

【参考文档】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word范文 (3页)

【参考文档】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 由于受14号台风影响,我县从8月13日到15日连降大到暴 雨,发生特大洪水,对此,我们认真准备、科学调度、全力抢险,现将雨情、水情、灾情及抢险行动情况汇报如下:一、雨情8月13日18时至8月15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231.6毫米,最大降雨点县城城区,降雨367.9毫米。此次降雨的特点:一是强度大。全县24小时平均降雨超过200毫米,其中,鲇鱼山站14日下午2点到4点两小时降雨77毫米。二是持续时间长。自13日18时开始到15日上午,长时间降大到暴雨,中间没有间歇。三是洪水来势猛。暴雨时,山洪暴发,平地起水,短时间内汇聚入陶家河、东叉河、东沙河等几条支流,洪水漫溢,致使城关等多处一片汪洋。二、汛情 截至8月15日上午8点,鲇鱼山水库已达水位107.51米(汛限水位106米),库容5.34亿立方;铁佛寺水库已达水位106.2米(汛限水位104米),库容2830立方;大石桥水库已达水位123.44米(汛限水位122.3米),库容1013万立方。三座大中型水库均超出汛限水位1米以上。全县124座小型水库全部接近或超出汛限水位,开闸放水或从溢洪道溢水。境内的河流、塘、堰及渠道高水位、满负荷运行。三、灾情由于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受灾面积广,损失惨重。灾情概括起来呈以下特点:一是受灾面大。此次受灾涉及全县22个乡镇,其中重灾有武桥、河凤桥、城关镇、鲇鱼山、李集、余集、吴河、上石桥等8个乡镇,受灾人口23万,受灾行业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工交运输、城镇、电力、通讯等行业。二是受灾点多。北部乡镇形成严重内涝。河凤桥楠杆桥村的寨围孜组、山坎组,武桥乡白蛇堰村,李集乡卜店村,丰集乡青山村,被洪水围困群众1000余人,淹倒房屋700多间。城区5平方公里严重积水,多处交通、供电通讯中断。城关水果批发市场、大别山商场被洪水淹没近1米,受灾工商户3000多户,居民家中进水5000多户,大批家电因遭水淹而损坏,累计损失1000多万元。县城6所中小学校全部进水,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损毁严重。南部山区乡镇1000多户群众受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来分析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是如何影响河流特征。 一、河流特征的影响因素 [小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当然,除了自然因素外,分析过程中还要考虑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 二、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支流数量)、河道状况(弯曲、“地上河”、落差或峡谷分布)。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河道状况。 水系特征要素概念描述特征影响因素 主 要 内 容 流向 水流的去 向,以方位 角表示 自西向东; 自南向北等 地势的倾斜方向 案例:我国地势西高东 低,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 入太平洋;亚洲地势中高 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 周分流 流程 河源到河 口的轴线 长度,确定 河流长度 一般在大 比例尺的 地形图上, 用曲线计 或两脚规 量取。 流程 长或短 ①陆地面积大小 ②大陆轮廓形态(完整或 破碎) ③分水岭影响 案例:亚马孙河和欧洲西 部河流 a.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 长河的成因?(安第斯山 直逼西海岸;南美大陆北 宽南窄;地势西高东低) b.欧洲西部河流流程短 的原因? (欧洲西部陆地面积较

②人工筑堤束水 案例:荆江河段和黄河下 游 落差或峡 谷分布 落差大或小 (峡谷多或 少) ①地形的起伏状况 ②流经的地形区(类型) 案例:黄河上游[活动]据图说出甲、乙两国河流水系的异同点。 ①共同点:河流短小、河网密度大 ②不同点:甲国河流大多从西向东流,多运河;乙国河流从中间向四周流 三、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有流量(水量)、水位变化、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等。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为气候决定着流量 (水量)、水位变化、汛期、结冰期和水能。 1.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水文特征要素概念描述特征影响因素 主 要 内 容 流量 (m3/s) 或水量 指单位时间内 流经某一过水 断面的水量。 流量 或水量 大或小 取决于流域的气候(降水量和干湿状况)、河流 的补给类型、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 土壤类型(地表覆盖物质)。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以高山冰 雪融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 较小。 ②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 ③流程长,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流量一般较 大。 案例:1.西伯利亚三大河流流量大 2. 2010年福建文综37题(1)题(同

预防灾后疾病洪涝灾害疾病预防

宁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伴您走向健康之路 洪涝灾害期间,人体抵抗力下降,最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甚至造成暴发、流行,因此要注意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红眼病、皮肤病等疾病的预防。 灾后预防疾病我们要做什么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开展饮水消毒,保护好水 源; 搞好环境卫生:排除住宅周围积水,清除垃圾污物及蚊蝇孳生地; 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防蚊、灭蚊,防鼠、灭鼠; 喝开水;不要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吃烧熟的食物;勤洗手,但手、脚等要减少在水 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之二:井水的消毒 将受淹水井水抽干,掏尽井中淤泥、禽畜尸体、植物秸杆枝叶等污染物,淘清底部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再抽出井水。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一次过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为100~200克/立方米),充分搅匀井水后,静止浸泡12~24小时,在抽干井水,待井水再恢复到正常水位时,投加漂白粉40~60克/立方米,消毒30分钟后,即可投入使用。以后按井水常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井水常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和次数应根据用水量和担水的时间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公用井分早、中、晚各1次或每日2次,用水量较小的家庭水井每日一次即可。消毒前先将井水量计算出来,计算方法为:圆井水量=水面直径(米)2××水深(米);方井水量=边长(米)×边宽(米)×水深(米)。 投加时将所需的漂白粉或碾碎的漂精片放在碗内,加少量冷水搅匀,取漂白粉上清液或漂精片 怎样清理环境、物品 清扫室内外环境及清洗被洪水浸泡过的碗筷等餐具、衣裤、被褥、门窗等物品,并尽可能在日光下曝晒。有必要时,可用含氯消毒剂等喷洒、冲刷或浸泡。 如何处理禽畜尸体 洪水造成的禽畜死亡,其尸体应在24小时内集中深埋处理。深埋前,已腐败的尸体可用10%漂白粉乳剂,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洒,作用1~2小时后深埋,或在坑底和尸体上撒一层漂白粉干粉(按每平方米撒1~2公斤用量)或生石灰。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之一: 缸水的消毒 缸水消毒是灾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 前缸水消毒药品一般多选用 漂精片。其用法为: 时间:每次水缸注满后, 先使其自然沉淀或选择合适 的混凝沉淀处理后,待缸水澄清再投消毒药。 药量:每50公斤清水加1片漂精片。 方法:先将需用的漂精片 碾碎成粉,放在碗里,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倒入缸水内搅 拌几下,半小时后就可使用 了。不能简单地将漂精片直接 投入缸水里,这样做起不到消 毒作用。 注意食品卫生 下列食品不要吃:被水浸泡的食品;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09届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_预防洪水的安全措施.doc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_预防洪水的安 全措施 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_预防洪水的安全措施 预防洪水的安全措施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洪水来临时的防范措施 1、处于洪水多发区的人们在雨季要多收听洪水预报,并了解水面可能上涨到的高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 2、如果收听到洪水预警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可用沙袋在门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3、当得知洪水来临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 4、如洪水到来时,不能及时转移的人员应就近迅速向楼房、山坡、避洪台等高地躲避,或者立即爬上大树、高墙、屋顶等高的地方暂避。 5、如已被洪水包围,千万不要慌张,应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如不小心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一定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箱子、木板、衣柜等任何入水可浮的物品。并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大声呼救、晃动树枝或衣物等。切勿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 7、洪水过后,有关部门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疟疾、霍乱等疫病的流行。 洪水暴发时自救方法 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蒸煮可供几天食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因—— 影响河流的因素 流向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 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 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 ; 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3. 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 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 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 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关于全国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国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今年暑假期间,我和一部分同学对今年全国遭洪涝灾害的部分区域的灾情进行了了解,我们主要通过通信工具及传媒信息,像电视、网络、手机新闻、报刊杂志等.调查表明我们从现在开始要树立强烈地保护环境意识,并且行动起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受益匪浅,像灾难中人们对于生的渴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灾后八方支援的一派团结互助的景象及人们众志成城地要克服难关建立美好家园等.但最重要是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深刻意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且开始做好防范于未然的工作,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始关注并保护身边的环境乃至大自然的环境,爱护好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 二、调查对象: 夏季全国遭受洪涝灾害的部分区域,为了深入了解相关消息,我们搜集参考了大量资料.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我国遭受洪涝灾害的部分区域的相关情况(山东,辽宁,舟曲等地),有以下: 一场特大暴雨8月9日突袭山东省聊城市,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据当地民政部门初步统计,聊城市8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9.7万公顷.其中,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徒骇河重要支流

赵牛新河6处发生重大险情,部分堤段河水漫溢,严重危及附近村镇安全、、、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 洪涝灾害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为何会多次出现这些洪涝灾害及各种自然灾害呢?这难道真的只是天灾人祸吗?不能说没有天灾人祸,而是世界各地频繁地出现这些灾难不难让人们进行深思.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生产,基本忽略了对我们地球母亲的关心,关心她是否还能负荷我们人类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像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酸雨的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垃圾围城、、、鉴于以上,我们应该明白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