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知识讲解洪涝灾害

合集下载

防洪救灾常识

防洪救灾常识

防洪救灾常识防洪救灾是指在遭受洪水威胁或洪水来临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洪水灾害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洪灾频发,因此防洪救灾常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洪灾的危害洪灾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造成水位上涨,超过河岸、堤坝或地势低洼地区,进而淹没田地、农作物、房屋和人类居住区的一种自然灾害。

洪灾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造成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洪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二、防洪的基本原则防洪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减轻和抵御三个方面。

预防是指在洪灾前采取措施,防止洪水的发生或减轻洪灾的危害;减轻是指在洪灾发生后,采取措施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抵御是指在洪灾发生时,采取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洪的基本措施1. 河道治理:对于河道疏浚清淤,加固河岸,修建防洪堤坝等工程措施,可以提高河流的排洪能力,减少洪水的威胁。

2. 水库调度:合理调度水库的蓄水量,根据降雨情况和河流流量,及时泄洪,避免水库过满引发洪水。

3. 防洪堤坝:加固和修建防洪堤坝,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水灾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洪堤坝的完好性。

4. 防洪巡查:定期巡查河道和堤坝,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防洪设施的正常运行。

5. 防洪预警:建立健全的防洪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疏散转移:在洪灾来临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转移,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7. 抢险救援:在洪灾发生后,及时组织抢险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个人防洪常识1. 不要靠近河道或河岸,尤其是在降雨较大时,应尽量避免接近河流。

2.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防洪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在洪水来临时,尽量避免外出,确保自己的安全。

4.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应尽量寻找高处,避免被洪水冲走。

5. 在洪水过后,要注意清理洪水残留物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

1.台风的结构及天气
提示:云墙气流上升,台风眼气流下沉,水平方向由外围流向台风眼。
组成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天气 风速由外向内增加 产生最强烈的降水 无风、少云和干暖
天气特征
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来势 凶猛,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2.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关联性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 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 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 图2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2题。
续上表 防御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 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 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 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特别提醒] 台风的有利之处 台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极大地丰富了所影响地区的淡水资源,能有效缓解旱情,补 充水分,利于农业生产;可缓解酷暑天气。例如,台风能够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七章 自然灾害
第19讲 气象灾害及防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人地协调观:掌握洪涝、干旱、台
风和寒潮等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规律,做
好灾害的预报、防御等工作,保护生命
运用资料,说 财产安全。
明常见气象灾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
害的成因,了 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灾害多发的原
解气象灾害的 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洪涝灾害相关名词解释

洪涝灾害相关名词解释

洪涝灾害相关名词解释1、暴雨:气象科学中是以当日降雨量的多少来定义暴雨的.当24小时降雨量达501毫米时称为暴雨;1〜250毫米时称为大暴雨;大于250毫米以上时称为特大暴雨。

2、洪水: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

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

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

我市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3、洪水重现期(T):某一年最大洪峰流量的重现期是指重新出现一次大于或等于该洪峰流量平均相隔的年数。

例如:某观测站测得的洪峰流量50立方米/秒的重现期T=10 (年),表示平均每隔10年出现大于或等于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

通常称为十年一遇的洪水。

4、洪峰流量(Q):一次洪水过程线中的流量最大值就是该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

5、涝水:雨后积水.6、警戒水位:是指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

警戒水位是防汛部门根据防洪工程情况、长期防汛抢险的规律、保护区重要性及河道洪水特性等有关因素,经分析研究并上报防汛主管部门核定.鹰潭市的警戒水位为吴淞高程30米。

7、保证水位:高于警戒水位,但低于堤防设计最高安全水位。

保证水位是防洪工程所能保证安全运行的水位,当洪水位低于或到达这一水位时,防汛部门要保证堤防的安全,使工程在度汛方案及防洪调度上完全处于安全防御地位.如余江中潢圩保证水位是29.14米,其警戒水位是26米,历史最高水位29.84米(下游梅港水文站,吴淞高程)。

8、水库病害:常见的水库病害有大坝滑坡、裂缝、渗漏,溢洪道偏小,水库大坝白蚁等.9、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导致泛滥的灾害。

10、山洪灾害:指由于降雨在山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全新完整版,建议收藏使用)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全新完整版,建议收藏使用)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一、前言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防洪防汛方面,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

二、洪涝灾害的危害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江河湖泊水位过高,导致水涨潮涨,河道泛滥,决堤等因素引起的灾害。

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洪水来势汹涌,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洪水过后,水土流失、灾后病害等问题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洪涝灾害给农作物、房屋、桥梁、公路、电力设施等带来严重的损失,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交通瘫痪、电力中断、通信中断等问题,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防洪防汛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洪防汛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和监测:及时了解降雨量、水位等情况,为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2.防御措施:包括抢险救灾、加强堤防、疏浚河道、加强泄洪、提高排水能力等。

3.组织领导:防洪防汛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协作,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的防洪防汛工作体系。

4.预案制定:在洪涝灾害发生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包括防御措施、救援措施、安置措施等。

5.公众参与:防洪防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企业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承担着重要的防洪防汛责任。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防洪防汛措施和应急预案。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员工的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安全意识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员工认识到洪涝灾害对企业和个人的危害,并提高其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的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安全意识教育:(1)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2)在企业内部张贴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和标语,提醒员工注意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对;(3)通过内部通知、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员工发布防洪防汛安全提示信息,提醒员工注意防范洪涝灾害;(4)定期组织防洪防汛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洪涝知识点的总结

洪涝知识点的总结

洪涝知识点的总结一、洪涝的定义洪涝是指由于降水量过大或者河流湖泊水位升高,导致土地和道路被淹没的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洪涝的原因1. 降水过多:如果一段时间内降雨量过大,会导致水流无法迅速排出,使得土地淹没。

2. 河流湖泊水位升高:长时间的降雨或者多个河流汇聚会使得河流水位升高,超出河堤容量。

3. 雪水融化:春季雪水融化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河流水位升高。

4. 海啸或台风:海啸或台风过后,会有大量的海水倒灌至陆地上。

三、洪涝的危害1. 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农田、城市、交通等各个领域的损失,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2. 生命财产安全:洪涝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房屋倒塌、车辆被冲走等危险情况。

3. 恶劣影响:洪涝会导致水质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卫生隐患。

四、洪涝的预防和减灾措施1.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排水设施,提高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

2. 防洪治理措施:建立健全防洪工程,修筑堤坝、河道整治等举措。

3. 增加预警设备:提前预警和发布洪涝信息,提醒民众做好应对准备。

4. 水域规划:合理规划河流、湖泊的规划,避免低洼地区的开发。

五、洪涝的救援和修复1. 紧急救援:洪涝发生后,要及时组织抢险救援,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恢复重建:洪涝过后,要尽快开展清淤、修复设施等工作,使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

总结:洪涝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必须采取预防和减灾措施,提高人们的抗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洪涝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灾害知识:洪涝灾害危害有多大?怎么防止

自然灾害知识:洪涝灾害危害有多大?怎么防止

自然灾害知识:洪涝灾害危害有多大?怎么防止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巨大。

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洪涝灾害的危害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等原因造成河流或河道水位急剧上升,进而引起河岸溢出,造成周围低洼地带的大面积淹没。

洪涝灾害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洪涝灾害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涨水可能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和桥梁被冲毁,人员被困等情况,导致人员伤亡。

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由于洪涝灾害导致的生命减少的情况。

2.财产损失严重洪涝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也非常严重。

洪水可能会摧毁房屋、围墙和农田,使畜牧业遭受损失。

河流和道路的冲刷还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整座城市需要进行重建,这对当地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将造成巨大的影响。

3.灾后重建工作困难洪涝灾害发生后,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维修、住房和公共设施等。

然而,由于灾后重建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在恢复重建中遇到种种困难也不可避免。

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是防范洪涝灾害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河流和河道的规划和建设,人们可以使洪水有更多的容量,降低洪峰流量,以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可以利用河堤防护和涵洞等措施来提高防洪能力。

2.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洪涝灾害预测技术正在逐步提高。

通过加强水文监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河流的水位、流速和流量等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从而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此外,建立流域洪涝灾害的智能预警系统,可以及时预警,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3.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公众和当地政府对洪涝灾害的认识和理解,是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必不可少的一环。

应切实加强公众和政府部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并加强民主管理,建立流域管理制度。

人教版 高中地理 选修五《洪涝灾害》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人教版 高中地理 选修五《洪涝灾害》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洪涝灾害考点解读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清单1.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洪涝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

洪水是________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________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排水不畅的________。

3.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________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________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________容易发生涝渍。

4.我国洪水灾害总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多_______少;_______多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_______坡和_______坡多,_______坡和_______坡少。

5.______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洪水的_______分布与暴雨的_______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6.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_______地区。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7.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人类不合理的_______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

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_______与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8.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中的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1.洪水2.洪水涝渍特大地表径流水位上涨蒸发弱低洼地3.中低纬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中下游低湿洼地4.东部西部沿海内陆东南西北5.暴雨洪水时空时空季风区6.中下游平原中下游平原排水不畅7.土地水土流失低洼地8.气象水文要点精析要点一:暴雨洪水的成因、类型、分布类型洪水涝渍成因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形成条件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流量大,水位高蒸发弱,排水不畅,地势低洼洪涝的多发区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从气候因素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洪涝灾害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洪涝灾害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洪涝灾害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洪涝灾害的主要表现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洪水前的物资准备1、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2、准备饮用水、罐装果汁和其他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3、准备好保暖用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4、准备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便遇险时当作求救信号。

洪涝灾害落水自救措施1、万一掉进水里,不要慌张,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头部浮出水面,大声呼救。

2、踩水助游,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

3、如不会游泳,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当车内进水,车门打不开时,不要砸前挡风玻璃,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因为前挡风玻璃夹胶,即便打碎,也有一层胶把碎玻璃粘贴在一起,不易逃生。

如果车窗打不碎,就静静等待车子进水。

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因为,当车内外水压接近时,车门容易被打开。

洪水过后要注意哪些事项?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以及经漂白粉等处理过的水。

装水器具必须保持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

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畜禽。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畜禽、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涝灾害考点解读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清单1.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洪涝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

洪水是________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________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排水不畅的________。

3.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________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________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________容易发生涝渍。

4.我国洪水灾害总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多_______少;_______多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_______坡和_______坡多,_______坡和_______坡少。

5.______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洪水的_______分布与暴雨的_______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6.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_______地区。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7.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人类不合理的_______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

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_______与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8.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中的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1.洪水2.洪水涝渍特大地表径流水位上涨蒸发弱低洼地3.中低纬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中下游低湿洼地4.东部西部沿海内陆东南西北5.暴雨洪水时空时空季风区6.中下游平原中下游平原排水不畅7.土地水土流失低洼地8.气象水文要点精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10日,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沂河发生10年一遇较大洪水。

沂河、沭河等发生洪水,南四湖、骆马湖等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

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

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

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

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

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1)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是有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特点。

(2)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解析:(1)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因而降水变率大,南方地区受锋面雨及台风的影响,暴雨历史长,强度大。

(2)从自然原因看,淮河地区多洪涝灾害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上、中、下游有所不同。

上游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田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水道。

答案:(1)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2)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水流速度慢扇形网状水系,洪水集流迅速,出海口少,泄洪不畅(3)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要点二: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高清课堂洪涝灾害】366382洪涝成因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包括气象和水文两大类,它们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洪涝灾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河道宣泄不畅也是重要条件。

(2)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对于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拓展:流域和河道等水文状况对洪水的影响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

项目因素影响相关性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地面坡度越大,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正相关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越高,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正相关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负相关河道排水速度顺直程度河谷越顺直,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通畅程度河道越通畅,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纵向坡度河道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典型例题】读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自然因素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3)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

第(1)题,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产生的气象原因,应从天气系统方面去分析,该区主要受准静止锋影响。

第(2)题,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灾产生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天气系统方面分析。

第(3)题,要求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要概括出各洪涝区的共性特征。

答案:(1)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2)夏季锋面雨的影响。

(3)河流中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对河流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要点三: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最为严重,造成长江水灾的原因如表所示:因素长江洪灾成因自然因素洪水来量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

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

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滞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宣泄能力)不足人为因素滥伐森林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呈南北对称分布。

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

这种支流的南北对称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对洪水起调节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

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1)由以上材料可知,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图表的形式考查长江洪灾的成因。

第(1)题,考查长江洪水的天然调节因素,主要是其支流分布南、北两岸及中下游的湖泊。

第(2)题,要求学生读图及图中资料2,提取有效信息——湖泊面积在缩小,湖泊对干流水量的调节作用在减弱,并分析湖泊面积缩小的人为原因。

第(3)题,要求学生分析图中资料4,得出长江输沙量大的原因及其引起的后果。

答案:(1)①中游支流南北分布,雨带由南向北推移②中下游众多湖泊的调节(2)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围湖造田(3)草场退化,面积减小,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加剧洪涝灾害要点四:防治措施【高清课程洪涝灾害】366382 防灾减灾-防治措施1.防灾手段(1)加强监测和预报(2)工程措施:水库、堤坝、整治河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退田还湖、平垸;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3)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应急计划,防洪保险。

2.个人防避(1)防洪准备:关注天气预报;学习滑、游技能;准备逃生物资;连降暴雨可预报,及时转移。

(2)洪水应急:逃向高处;或借助漂浮物等待救援;防毒虫及电击;关门。

互救:落水救上岸;抢救溺水人员(科学控水、人工呼吸)。

【典型例题】(2015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1)该区域属于___________(气候类型),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气候夏季降水特点是?(2)该区域主要以_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图中居民地处_______(山体部位名称)附近。

居民点附近的河流流向为___________。

(3)该区域当暴雨来临时,河水暴涨,引起水流泛滥,造成________灾;降水过多淹没农田,使农作物绝收,造成________灾。

(4)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夏季多雨(2)丘陵(低山丘陵)山谷由东北向西南(3)洪灾涝灾(4)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等,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1)根据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

降水特点是夏季多雨。

(2)江南丘陵地区主要地形以丘陵或低山丘陵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