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锐建筑师--崔凯-PPT(精)

合集下载

风景中的建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院士

风景中的建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院士

风景中的建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Architecture in the Landscape走出城市,走出水泥森林,心向自然来创作。

从山谷里的杭帮菜博物馆、中信金陵酒店,到沙漠里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美舍河湿地展示馆,再到即将开放的北京世园会中国馆、正在进行中的以工业遗产改造为主题的江苏园博园、贵州楼纳的乡村书院,我始终坚持的是面向自然、面向风景的创作,即向自然景观学习,向传统农耕文化学习。

1 迎风纳景: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位于海口市风景优美的滨海公园内,怎样能更好地融入场地内的小山丘、周边的绿色与不远处的海景中?建筑设计不仅需纳景,还需导风,以适应当地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建筑整体被约9 000m 2的木结构屋面覆盖,屋面结构由单曲胶合木梁、胶合木次梁以及双层木屋面板组成,最长一根胶合木梁长度约50m,整体屋面采用钢结构体系进行支撑,屋面上部覆盖红雪松木瓦,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

屋面起伏之间风从檐下的建筑中穿过,同时屋面也充分地起到了遮阳作用,增加了下部空间的舒适感。

木屋面之下是半室外的骑楼空间。

主要设置了一些服务游客的功能,同时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当地火山岩的使用使得骑楼更具海南传统建筑特色,也减少了耗能。

便民服务平台、城市规划展示、城市综合管理的功能设置在建筑内部。

2018年12月28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正式揭牌启用,成为展示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

2 绿色共享:从废弃矿坑到南宁园博园的蜕变南宁园博园原本是一片被开采得七零八落的废弃矿坑,要转变为展示园林文化的窗口,我们觉得绿色性、生态性、创新性是必然之路。

这里有两点值得探讨:第一,当谈及园博会,大多以传统建筑与传统园林来诠释,是否可以有创新;第二,园博会中往往有以花为装扮的大型高耗能温室,这是否是必然的形式。

因此,我们希望探求一种不一样的园博会,它将是对丰富多彩的广西多民族文化与自然风貌的一次重构。

建筑师崔凯

建筑师崔凯

平面分析————流线分析
LOGO
在水平交通上,以主入口、大埻及 中庨为主线,分为两部分:顾客使用 空间主要分布在东侧及主入口处,内 部人员使用空间主要分布在西侧。同 时,在顾客使用空间部分设有夗个出 入口,斱便顾客,同时又增加了建筑 的开阔性。
2013-9-10
平面分析————流线分析(人流疏散)

2013-9-10
平面分析总结
LOGO

建筑空间要注重人的尺度和感叐,它更 注重的丌是空间本身,而是空间不空间乊 间的连接关系,是空间不城市环境的关系。 本土设计要创作出符合当地环境的建筑, 让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特色,让人们重新 找到认同感。
2013-9-10
三,细节亮点
LOGO
2013-9-10
中庭
三,细节亮点————中庭亮点
LOGO

• 2 中庨贯通,客人至此猛然収现空间升高五层, 其竖向的中庨空间不大埻水平导向性空间形成前 列对比, • 3,中庨造景成自然布局,不大埻的对称格局迥异, 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这种手法也叏材于中 国传统民居造园的精工意匠,明显区别于夕阳古 建筑设计的轴对称设计手法
2013-9-10
二层功能分区
闹区
LOGO
静区
2013-9-10
功能分区——闹与静的分区 将客房放置 在三四五层, 即与其他娱 乐,聚餐, 购物等功能 区分开,又 营造了一个 良好的休息 环境。
LOGO
客 房
2013-9-10
平面分析————流线分析
后勤人员流线
LOGO
包工头8
客人交通路线
2013-9-10
2013-9-10
中国新锐建筑大师cuikai——简历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精PPT课件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精PPT课件
2.分析核心:深刻体会和理解建筑最有特点的 地方,展开深入分析。
精选ppt课件2021
9
解读的方法与手段
3.分析手段:涵盖以下建筑的基本问题,它们 是我们学习建筑时需要一直面对的:
(1)建筑师的背景;
(2)建筑的概况;
(3)建筑与场所;
(4)建筑平面分析与功能组织;
(5)建筑形体特征;
(6)建筑结构形式;
7
对待经典的态度
“尊受”为起点,静心和虚心
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借助图书,敏锐的感受均是良好 鉴赏力的首要前提。
清代石涛的《画语录》中专辟“尊受”一章,其中说 到:“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这明确 指出:艺术鉴赏当以受(直觉感受)先行,方能自发
地继之以识(品鉴研究)。
创作需要静,鉴赏也需要静心。1959年,功成名就的 密斯在雅典卫城进行了一次参访,早出晚归,默默沉 思了好几天。
密斯·凡·德·罗
弗兰克·劳埃 德·赖特
精选ppt课件2021
15
2.建筑概况
建课题中我们分析的建筑大部分是别墅或者小型建筑, 建筑的主人或者业主在什么情况下邀请建筑师为他设 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规模,建造地点,建筑功能, 建造年代,建造形式和材料。
精选ppt课件2021
精选ppt课件2021
11
分析研究的过程
对于不同建筑,从看图纸开始试图读懂它们,是需要一个过程,在 作业的开始,学生并不都是知道如何开展分析工作,我们首先要求 在以上的要素中,用抽象图解的方式分离出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加 以分步展开研究比较,最终到真正理解和正确判断它们。
在课题中要求制作建筑模型,模型与分析图解相结合,同学们可以 多方面感受和体验建筑空间,再通过图解来深入分析建筑,找出被 分析的建筑的精髓,即建筑打动人们的地方,只要建筑师把情感赋 予建筑之中,建筑才能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我想这些感受和经历 最终影响着同学们今后做建筑设计时对建筑的联想及记忆,它可以 作为一个样板或者参照系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服务。

建筑大师--崔恺

建筑大师--崔恺

建筑⼤师--崔恺崔恺,教授级⾼级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他的建筑观:建筑之于我是⼀种审美。

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建筑之于我是⼀种⽂化。

史学之远、哲学之深、⽂学之妙、及⾄⽣活万象,涵括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交流。

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者汇集⼀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使命。

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之品格,尽显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种旅程。

长路漫漫、始于⾜下、脚踏实地、潜⼼求索,乐在其中。

崔恺访谈—外研社设计(节选)(Bruin:东南⼤学建筑系硕⼠研究⽣)Bruin:我以为你们这⼀辈的建筑师,上学的时候接触到的早期的建筑理论的影响,我特地找来了79-86的《建筑师》⽬录,我看那时候⼤家⽐较关注设计⼯业化——所以我碰到你们这⼀辈的建筑师,⼀提到⼯业建筑改造,都有点情结似的,是吗?崔恺:对⼯业建筑改造的兴趣还是来⾃于对国际上这⽅⾯实践的⼀些认识和了解。

这种改造像是新的⼀种⽂化复兴,在纽约的SOHO和Chelsea,德国的鲁尔⼯业区,我们都去看过。

去年,在北京,伯明翰城市管理部门也给我们介绍了关于传统⼯业区⼀些想法。

我觉得从总体来看,从世界范围来看是⼀个从⼯业⾰命向信息化⾰命转型带来的物质遗产转移的过程,在欧美国家更多出现的是传统⼯业向亚洲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的过程,遗留下来很多旧⼚房。

肯定会来炸,因为它达不到⼀个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好⽐电器产品,⼿机也好电脑也好,我们购买肯定是因为它们的性能--有⼏百块钱的⼿机,有⼏千块钱的,为什么要买这⼏千块钱的⼿机不买⼏百块钱的,肯定是考虑它有⼀些功能:蓝⽛、上⽹、双频、彩显、照相;买汽车,为什么买⼏万块钱的奥拓或者买⼏⼗万的奥迪,甚⾄上百万奔驰宝马,因为价格差别反映了不同的技术含量。

从发动机到排⽓量各种配制全都不⼀样。

可是⼿机⼏百上千,汽车⼏⼗万,那么房⼦多少钱--上百万,这么昂贵的消费品⾥⾯的技术含量居然是零!那肯定将来要改,要升级,可升级的时候发现没有地,要么把⽼房⼦炸掉,要么来改。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PPT学习教案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PPT学习教案
第10页/共19页
三号公寓方法论总结: 人看山,山看人,室内看室外,室外
看室内,邻里之间在看与被看的互动 往来中享受无穷乐趣。 运用“看与被看”的手法,使得建筑 融于建筑之中。客厅和餐厅要相连, 这就提供了一个地方供社交活动。房 子外面,随着季节的变化,绿草、藤 蔓、黄叶和冰花相辉映,看到的是人 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处理手法:
较早地采用了隐喻的手法,立面上高低 错落的竖向墙板和巨型方格框架隐喻着 书和书架的意象,暗红色的陶土砖赋予 建筑本身科教文化的内涵。这种大胆的 红色砖墙外饰,使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 的北京建筑群中显得格外耀眼!直至今 日这种砖的生产厂家仍然把它命名为 “外研红”。
外研社的社会论总结:
从业时间:1984年
所在单位:建设部第建2页/共筑19页设计院
二、代表作 外研社(入品选“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
筑”。) 昆山文体中心 首都博物馆新馆 拉萨火车站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 北京德胜尚城等 第3页/共19页
三、社会论·外研社办公大楼
建筑概述:
外研社办公楼的标志是它深红色 的、粗糙的外墙面(采用江南的 红砖),这在当年的北京是一个 创举。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第一 楼”,也是建筑设计师崔恺的标 志性作品。 1995年开工,一二期分别建成于 1997和1999年。位于西三环北路 与厂洼路交叉口,魏公村桥西侧,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东南角,南 邻久凌大厦,北面与北京电视台 遥遥相对。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和中旭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 两期建筑由廊桥连为一体,地下 1层,地上11层,全岩框架结构, 暗红色毛面陶土砖外饰。曾入选 “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筑”。第4页/共19页
第13页/共19页
八、崔恺的建筑思想: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

崔恺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

崔恺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

崔恺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崔恺的建筑观:1.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

图形之美、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材料之美,沉醉其中。

2.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文化。

史学之远、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象,涵括其中。

3.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交流。

管理者、投资者、建造者、使用者汇集一处,共识共勉,成就其中。

4.建筑之于我是一种使命。

职业道义、社会责任、企业形象、人之品格,尽显其中。

5.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旅程。

长路漫漫、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潜心求索,乐在其中。

第一次知道43岁的崔恺大师时是大三,起源于图书馆的一本小小的《德胜尚城》,几个看似简单又特别有味道的办公楼,现代气息中又透着淡淡的中国风,雅致的配色和灵活的空间让我牢牢的记住它的设计者——崔恺。

后来假期去了北京,特意去看了这个小小的“城”。

德胜尚城位于德胜门箭楼的西北方向,距德胜门箭楼仅二百米。

它的地理位置使历史与今天近在咫尺。

由于环境条件特殊,需要思考对传统城市文脉的尊重,崔恺特意将它谦虚的处理在城市背景里,但它细致的设计让它在和谐的背景下显的与众不同。

傍晚的金色阳光洒在灰灰的墙上,让人想与这座“城”亲近起来。

上了一层高的宽宽的台阶就来到了它的主轴线——街。

崔恺巧妙的运用老北京对于胡同的记忆在设计时将地上部分分成七栋独立的单体建筑,而每一栋面积都不一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它们由一条斜街将他们串起,楼与楼之间形成新的胡同空间,崔恺还将原来胡同的名字都保留下来刻在石碑上。

每栋楼都有自己的庭院,保留下来的古槐、旧砖瓦墙和小四合院等建筑元素在这里自由的生长,传达了北京地方文化,保留了城市原有的记忆。

夕阳下的德胜尚城德胜尚城新旧建筑从德胜尚城就能看出崔恺大师对于本土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他认为一个建建筑必须要有一个能点题的灵魂,所以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考虑:在建筑中的某些部分用某种形式或元素来呼应原来城市的文化、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一些提示性的设计会比较容易与人们的现代的生活相融合,又使建筑能包含人们对本土文化的思考与感情。

中间建筑_崔恺

中间建筑_崔恺

的。预制混凝土板由于是在工厂完成加 样的设计,应该是因为整个建筑生成的
工和养护,质量和外观都优于现场制作。 逻辑性,使得它本身的完整度就很高,因
单块板最大边长达到 3.5m。分隔使用模 此也只有把其他物件,理性的设计成其
数制,同样达到了每个交接点都整齐对 中的一部分,不可分离,才不会显得突兀
位,尽管如此,由于门厅里的构件繁多, 和尬。后来投入使用,这里真的成为一
优美的自然环境,富于活力的创意 空间,略有遗存的工业背景,尤其是和开 发商黄总聊得愉快,他以往和建筑师合 作的经历以及对建筑文化的兴趣让我很 受鼓舞,加之清华美院苏丹、李牧老师的 积极推动,所有这些让我们对这个项目 充满了期望!
高兴归高兴,这事并不好干。约 90m 见方的用地上要安排 60 多个创作单元绝 非易事,尤其想到艺术家们那种松散的、 个性张扬的生活状态,想到艺术创作空 间对高度和尺寸的特定需求,就知道按 一般平面布局难以解决。
主入口的设计是这个项目的另一个 重点。我们想让它成为一个能让人留下 印象的地方。在这里,建筑在三维的方向 上都作了一个有趣的“反转”。首先,从
玻璃盒子的大小上我们选择的是 35 × 35 的矩形体量,这恰好是 1 层工作室的方形 平台中间的“负空”——中心庭院的平面 尺寸,而这个实体的高度恰好在被打开 的方形平台的实体之上。做这种体量的 反转,我们想强调的是建筑的漂浮感,是 玻璃盒子下面的空间,从而进一步表达 开放性,引入城市,引入大众。要创造“漂 浮感”,大家的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做多 方向上的长距离悬挑。结构和空间一体 化的设计思路,使我们最后达成了这一 构想:玻璃盒子里的空间即是结构,整层 的钢桁架搁在居于盒子平面中心四周的4 组支撑柱上,各个方向上的悬挑荷载相 当而相互抵消,合理有效的结构布置使 得最有效的利用空间高度的同时,外部 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的戏剧化。包住钢 桁架的玻璃盒子里即是开放给公众的艺 术空间。这个空间在展示艺术的同时也 用这种的工业化的符号给予人们对往昔 的记忆。

建筑师崔凯

建筑师崔凯

作品欣赏
LOGO
北京德胜尚城
2013-9-10
北京德胜尚城简析
LOGO
• 德胜尚城的设计体现了建筑师崔凯对传统 的城市人脉的尊重,在德胜商城的设计中, 每栋楼都有自己的庨院,符合该地段特有 气质,传达了北京地斱文化,保留了城市 原有的记忆
2013-9-10
作品欣赏
LOGO
长 城 三 号 别 墅
中庭
三,细节亮点————中庭亮点
LOGO

• 2 中庨贯通,客人至此猛然収现空间升高五层, 其竖向的中庨空间不大埻水平导向性空间形成前 列对比, • 3,中庨造景成自然布局,不大埻的对称格局迥异, 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这种手法也叏材于中 国传统民居造园的精工意匠,明显区别于夕阳古 建筑设计的轴对称设计手法
2013-9-10
中庨的存在既使工作人员和客人的活劢 互丌影响,又给客人一个休息的空间。同 时,又使建筑的空间分隔开来,在空间感 上丌会过于紧密繁琐 。
1
三,细节亮点————造型
LOGO
建筑上采用中轴对称,这种对称室层层跌落的体型处理有了秩序和层次, 变化丰富而不失零乱,而且主次分明,正门突出。
2013-9-10
LOGO
2013-9-10
平面分析————流线分析(人流疏散)
LOGO
一、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位于一条主 线上的大埻、中庨及休息厅将整个建筑体 块一分为二,大大减弱了建筑空间上的致 密性,有利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 • 二、此建筑设有夗个出入口,而且 较为分散地设在每个功能区上,是人员疏 散的主要及有效斱法。
2013-9-10
三,细节亮点
LOGO
2013-9-10
三,细节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