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儿童流感诊治策略(1)

合集下载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发热
突发高热,可达39~40℃;咳嗽:咳嗽较重,常伴喉痛、喉 咙干涩;咽痛:通常有明显的咽痛,甚至出现声音嘶哑;全 身症状:全身症状明显,常伴全身肌肉疼痛、乏力等。
儿童流感易出现并发症
儿童流感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其中以喉炎和支气管炎较为常见 。
儿童流感的治疗原则
流感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病因不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而肺炎是由细菌 、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
X光检查结果不同
流感患者X光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而肺炎患者X光检查通常 显示肺部炎症。
05
儿童流感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儿童流感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 通风换气,避免空气污浊 。
如出现并发症症状,及时 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康复期的饮食调理
保持水分
多饮用水和其他流质食物,以 保持身体水分。
增加营养
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病情。
06
流感疫苗接种及注意事项
流感疫苗的种类和接种对象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 • 儿童流感的症状和治疗 • 儿童流感的预防和控制 • 流感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 儿童流感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 流感疫苗接种及注意事项
01
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
流感的定义和特点
1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高度传染性。
流感病毒检测阳性

儿童流感的诊断治疗及预防ppt课件

儿童流感的诊断治疗及预防ppt课件

编辑版ppt
8
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 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有关
• 流感病毒体外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可导致IL-6、 IL-8、IL-11、TNF-a、RANTES和其他介质的产生。
• 临床人体感染试验中,鼻腔灌洗液中的一系列细胞因 子都会升高,包括:IFN-a、IFN-γ、IL-6、TNF-a、 IL-8、IL-1β、IL-10、MCP-10和MIP-1a/MIP-1β, 血液中的IL-6和TNF-a也会升高。
• 中毒型流感。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 重症状,病死率高。
• 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
即可恢复。
编辑版ppt
15
(二)特殊人群的临床表现
• 儿童 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
罹患流感。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 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 、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 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 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 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目前针对的药物有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核心:遗传物质、复制信息必须的酶
基质蛋白:外壳骨架,有基质蛋白 (M1) 、少量膜蛋白 (M2)。离子(主 要是Na+)通道和调节膜内PH值的作用。根据核蛋白(nucleocapside 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分为甲、乙、丙三型。
• 肥胖者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BMI=体重(kg)/身 高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症状,可以 使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润喉片等进行治疗。
预防并发症
如果儿童出现呼吸困难、喉炎、肺炎等并发症, 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治疗。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5岁男孩的诊疗过程
症状描述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5岁的小明突然发热,体温达到 38℃,并伴有咳嗽、流涕、喉 咙疼痛等症状。
儿童流感预防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家长应关注孩子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此外,避免 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流感病毒变异
随着病毒变异及耐药性的出现,需要不断更新流感疫苗和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应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及耐药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抗
病毒药物。
02
儿童流感并发症
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炎、心肌炎等。未来研究
应深入探讨流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03
流行病学与传播途径
目前对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传播途径仍不完全清楚。未来研究应加强监
测与调查,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案例二:8岁女孩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传播,医生建议8岁的小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此外,避免接触有流感 症状的人,减少聚集活动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医生还建议小红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家长配合
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监督孩子执行预防措施,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症状。

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儿童流感治疗方案(最全版)

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儿童流感治疗方案(最全版)

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儿童流感治疗方案(最全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易变性和不可预知性,常造成流感的暴发流行,甚至造成全球范围的大流行[1]。

每年有5%~10%的成年人、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有300万~500万重症患者,造成25万~50万人死亡[2]。

而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国内外均制定了流感诊断和治疗推荐方案和专家共识,以期为流感患儿的治疗提供方向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轻并发症。

2011年我国卫生部刊发了流感诊断与治疗指南,但其中涉及儿童流感的内容较少。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织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专家,在总结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适合我国儿科临床使用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3]。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和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2016年提出了《2016-2017年控制和预防儿童流感的推荐方案》[4]。

现主要介绍流感的临床分型、治疗及重症病例的治疗。

1 临床分型根据儿童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分型,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案。

1.1 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5] 。

1.2 疑似流感病例在流感流行季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考虑疑似流感病例[6]:(1)发热伴急性呼吸道症状和/或体征(婴幼儿和儿童可仅表现为发热,不伴其他症状和体征)。

(2)发热伴基础肺疾病加重。

(3)住院患儿在疾病恢复期间又出现发热,伴或不伴呼吸道症状。

在全年任何时候,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并且发病前7 d内与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者,应高度怀疑为流感患儿,需及时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查。

2020版: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全文)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自2017年以来乙型流感出现了新的流行趋势,重症流感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变化。

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织了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的临床、病原学、流行病学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专家,在总结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1]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儿童流感诊治共识,以提高对儿童流感的诊断防治水平,减轻流感对儿童健康及社会造成的危害。

1 病原学及发病机制1.1 流感病毒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为有包膜病毒。

根据病毒内部的核蛋白(nucleocapside 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甲)、B(乙)、C(丙)、D(丁)4型[2]。

A 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能感染包括人、猪、马、狗、禽类和海豹等多种动物,并多次引起世界性的人流感大流行;B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在人和海豹中发现,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暴发,但不会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C型流感病毒能在人和猪中分离到,但多以散发病例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且感染后症状较轻[2,3];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尚未发现感染人。

目前已知A型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有18种亚型(H1~H18),神经氨酸酶蛋白(neuraminidase,NA)有11种亚型(N1~N11),除H17N10和H18N11两种亚型仅在蝙蝠中发现,其余所有亚型均能在鸟类中检测到[2,4,5]。

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A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B型病毒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

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

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
简介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特点是高发、传播快。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案,帮
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病儿童。

护理方案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通风,及时开窗换气,减少病
毒滞留。

2. 维持室内湿度:适当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有助于缓解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3. 饮食调理:给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增强免疫力。

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4. 适当休息:患病期间,尽量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
于恢复身体健康。

5. 衣物保暖: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给儿童添加或减少衣物,
保持舒适的体温。

6. 症状缓解: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药物缓解儿童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

7. 保持卫生:定期更换被褥、衣物等,保持卫生环境清洁,减少细菌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1. 避免患病儿童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以防传播病毒。

2. 定期观察患病儿童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3.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4.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提前预防和发现疾病。

以上护理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儿童重症流感的诊治策略PPT课件

儿童重症流感的诊治策略PPT课件
险,保障儿童健康。
控制传播
有效的诊治策略可以缩 短病程,减少病毒传播 ,有助于控制流感疫情
的扩散。
02
儿童重症流感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与分型
重症流感临床表现
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 、脱水等。
临床分型
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等,不 同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方法
病原学检查
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核酸 检测等方法,确定病原体 类型。
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 体水平,辅助诊断流感病 毒感染。
常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 查等,评估患者全身炎症 反应和器官功能。
影像学检查手段
胸部X线检查
超声检查
观察肺部病变情况,如肺炎、肺实变 等。
评估心脏、肝脏等器官功能状态,发 现并发症。
CT检查
更详细地显示肺部病变范围、程度和 并发症情况。
针对不同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有限,且 效果因人而异,增加了治疗难度。
并发症风险
免疫失衡
儿童重症流感易导致肺炎、心肌炎等并发 症,增加死亡风险。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易出现 免疫失衡,加重病情。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
针对流感病毒的变异特点,研发新型抗病毒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精准诊断技术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 蛋、奶等。
多种维生素补充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补充多种维生素 。
3
饮食调整
根据患儿的口味和消化能力,适当调整饮食,少 量多餐。
06
总结与展望
儿童重症流感诊治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抗病毒药物选择
流感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造成 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儿童篇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流行性感冒概述•儿童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误区与谣言•儿童流行性感冒的健康教育01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定义起病急,病程短,全身症状明显。

儿童流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

症状定义与症状患者在打喷嚏、咳嗽、说话时,会产生带病毒的飞沫,易感者吸入后易感染。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患者接触物体表面后,再接触眼睛、口腔、鼻腔等黏膜,易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较长时间,而且病毒数量较多的密闭空间更容易造成空气传播,易感者吸入后易感染。

空气传播危害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引起小儿高热不退、咳嗽、肺炎、喉炎、脑炎等严重后果。

并发症可引起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病毒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严重威胁患儿健康。

流行性感冒的危害与并发症02儿童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流感样病例定义为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同时或无其他症状。

诊断流程对于流感样病例,应首先排除其他常见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同时进行病毒检测以确诊。

诊断标准与流程普通感冒通常症状较轻,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上呼吸道症状较突出,无流感样病例接触史。

与普通感冒鉴别季节性流感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患者有流感样病例接触史,而普通感冒无此特征。

与季节性流感的鉴别鉴别诊断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学龄前儿童流感学龄前儿童常突发高热,咳嗽剧烈,痰液较多,常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小儿流感小儿流感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小儿易并发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且发热程度较重,常伴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学龄儿童流感学龄儿童流感症状相对较轻,发热较低,常伴有咽痛、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咳嗽通常较轻。

不同年龄段儿童流感症状的特点03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对疑似或确诊流感患儿应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流感诊治策略
西安市儿童医院杨亚荣
•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儿童流感诊断•儿童流感治疗•儿童流感预防
•保守估计每年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就诊,累及0.22亿-0.33亿儿童(中国0-14岁儿童数量为2.22亿)
•中国儿童流感受累人群广泛
<5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风险最高,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父母缺勤,导致较高的超额死亡率和经济负担
•今年冬季少雨雪,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不理智的集中就医习惯,也加重了流感的流行
临床表现
•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
•头痛、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
•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相对不明显
•部分儿童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无并发症,病程一般1周
•重症患儿多在5-7d出现肺炎,体温持续>39℃,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
•首要死因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合并细菌感染增加病死率
特殊表现
•中毒型流感: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追问病史,一般有流感接触史
•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并发症
•肺炎:甲型流感重症病例中,约有2/3的重症病例出
现肺炎,可双肺同时受累,且多为间质浸润及大叶实变同时存在,个别可发展为ARDS
•心肌炎与心肌损害:出现心肌酶升高的比例占62%,AST、CK、LDH升高为主,部分患儿可有CK-MB的升高
•肝脏功能损害:多表现为转氨酶异常
•肌肉损害: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常有肌痛,胸腹交界
明显
•肾脏损害:不多见,肌酐增高,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肾
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与Goodpasture综合征等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炎、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脊髓炎等
•其他并发症:免疫功能紊乱,尤以CD4比例下降明显,低
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检查: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及比值升高• 病毒学检查
--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金标准,灵敏度低)
--血清学:恢复期较急性期血清抗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影像学表现
•多数患儿无肺内受累
•多为间质浸润及大叶实变同时存在
•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 流感样病例( influenza-like illness,LI)
--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它实验室诊断依据
•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流感流行季节,符合下面情况之一--发热伴急性呼吸道症状或体征
--发热伴基础肺疾病加重
--住院患儿恢复期又出现发热,伴或不伴呼吸道症状• 临床诊断病例:有流感样症状,有流行病学资料或快速抗原检测阳性
诊断标准
• 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合并以下实验室检测阳性
--病毒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阳性
--恢复期血清病毒特异性IgG4倍以上增高或降低
重症流感诊断标准
流感病例+≥1项下述情况:
(1)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烦躁、惊厥等;
(2)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增快:5岁以上>30次/min;1-5岁
>40次/min;2-12月龄>50次/min;新生儿-2月龄>60次/min;
(3)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4)少尿:儿童尿量<0.8mL/(kg.h)或每日尿量婴幼儿<200mL/m2,学龄
前儿童<300mL/m2,学龄儿童<400mL/m2,14岁以上儿童<17mL/h;或出现急性肾衰竭;
(5)动脉血压<90/60mmHg,脉压差<20mmHg;
(6)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或氧合指数[PaO2/Fi02]<300;
(7)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漫润影,或入院48h内肺部浸润影扩大≥50%;
(8)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酶水平迅速增高;
(9)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出现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高危因素
• 流感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年龄<5岁,尤其是<2岁
--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病态肥胖(即体质量指数≥40)
--患慢性呼吸、心脏、肾脏、肝脏、血液、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缺陷病患儿
治疗
• 原则
--发病48h内尽早开始抗病毒药物
--症状显著且持续>48h的患儿也可以从抗病毒
治疗中获益
--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 推荐使用
--确诊/高度疑似+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48h内治疗
--确诊/高度疑似住院患儿+发病48小时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 考虑使用
--疑似+并发症高危因素+发病>48h后病情无改善和标本检测(+)
治疗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阻止子代病毒颗粒在人体细胞的复制和释放---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 我国上市的有3种
--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扎那米韦( Zanamivir)
--帕那米韦( Peramivir)
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奥司他韦
病毒实验室检查和抗病毒治疗同步进行;不必等待实验室确诊才启动抗病毒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15Kg,30mg,BID
--15-23kg, 45mg, BID
--23-40Kg, 60mg, BID
-->40kg, 75mg, BID
--9-11月:3.5mg/kg 次,BID
--0-8月:3.0mg/kg 次,BID
• 对于儿童及吞咽胶囊有困难的患者,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
奥司他韦
• 在早产儿使用剂量要低于足月儿
•胎龄<38周婴儿,1.0mg/(kg次),2次/d;
• 胎龄38-40周婴儿,1.5mg/(kg次),2次/d;
•>40周胎龄,3.0mg/(kg次),2次/d
•对于极早产儿(<28周胎龄),应当咨询儿科专业
医师
但其在早产儿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元前瞻性研究评价
扎那米韦
• 7岁以上治疗及5岁以上预防:
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 副作用:
--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
--对有哮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慎重,不推荐吸入扎那米韦治疗
帕拉米韦
• 仅适应于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
--用量: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1.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天
2.儿童用法用量: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帕拉米韦1日1次,
每次10mg/kg,30分钟以上单次静脉滴注,单次给药量的上限为600mg以内。

也可以根据病情,采用连日重复给
药,不超过5天
年龄剂量
帕拉米韦
美国FDA推荐儿科患者日剂量
出生-30天6mg/Kg
1天-90天8mg/kg
91天-17岁10mg/kg
重症病例治疗
•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呼吸支持:氧疗,机械通气
--循环支持:重视早期液体复苏,一旦临床诊断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应尽快积极液体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
--肾脏支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ARDS患者可采用持续的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或间断血液透析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有助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
--其他支持治疗∶重视营养支持,注意预防和治疗胃肠功能衰竭。

纠正内环境紊乱,尤其是电解质的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重症病例治疗
• 糖皮质激素
--治疗重症流感患者,目前尚无循证医学依据
--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全身大剂量的激素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如继发感染和增加病毒的复制
--仅在动力学不稳定时使用,对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加压药治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小剂量激素:氢化可的松5-10mg/kg.d静点;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静点
流感预防
•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 原则上,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免疫接种
隔离,普通病例临床症状消失72小时,病程不少于1周;重症病例症状完全消失,鼻咽拭子检测阴性
流感疫苗接种禁忌证
• 对卵蛋白或任何疫苗过敏者
• 中、重度急性发热者
• 曾患吉兰-巴雷综合征者
• 医师认为其他不能接种流感疫苗者
小结
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和易感人群,大部分儿童流感是轻症,但是部分儿童可以出现重症流感,多见于小于5
岁,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減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对于6个月以上,没有禁忌证儿童提倡疫苗接种。

减少不必要的多院就诊及转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