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嵌入式课程设计
ARM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系、部)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指导教师欧阳洪波职称讲师学生姓名联想专业班级电子信息1203学号124017205XX题目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成绩起止日期 2015年 12 月 14 日~ 2015年 12 月 27 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2016学年度第 1学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系、部)电子信息专业 1203 班级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完成期限: 2015年12月14日~ 2015年12月27日共2周指导教师(签字): 2015年12月 06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5年12月06日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起止日期:2015年 12 月 14 日~ 2015年 12 月 27 日共2周学生姓名联想班级电子信息1203学号124017205XX成绩指导教师(签字)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12月27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5)二、课程设计要求 (5)三、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 (5)四、Linux 开发环境的构建及移植 (7)五、Linux 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 (14)六、课程设计收获和体会 (16)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学习和初步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ARM汇编程序设计语言、Linux操作系统等ARM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以及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等综合实践,为实际从事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进行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等综合实践,具体任务为:(1)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包括VMware的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2)Linux开发环境的构建及移植:包括:交叉编译器的安装,U-BOOT的配置与编译,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Busybox等实用工具的安装;GUI工具包QT 的安装等;(3)Linux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各种Linux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与开发教程课程设计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与开发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应用,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架构;2.掌握ARM芯片的应用和开发方法;3.熟悉ARM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和开发流程;4.了解常用的ARM芯片和相应的开发工具;5.通过实际操作,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
三、课程设计内容1.ARM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概述–ARM处理器前置知识–ARM体系结构介绍–ARM开发环境2.ARM芯片应用和开发方法–ARM芯片应用场景–ARM开发板介绍–ARM芯片选型–ARM编程工具介绍及使用3.ARM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案例分析–ARM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ARM编译器介绍4.ARM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硬件架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案例分析–ARM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流程介绍–嵌入式系统测试方法–嵌入式系统调试技巧5.ARM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ARM嵌入式系统板级支持包移植–基于ARM系统设计驱动程序–基于ARM系统实现应用程序–ARM嵌入式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四、教学模式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讲授阶段,通过教师讲授、课件展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应用、开发方法和技术,同时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开发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操作阶段,学生将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际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测试,完整地实现一个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方案。
五、课程设计评估方式本课程设计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作业、报告答辩、项目实践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课堂作业和报告答辩将重点考察学生对ARM嵌入式系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项目实践将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估;期末考试将全面考察学生对ARM嵌入式系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嵌入式arm课程设计2017

嵌入式arm课程设计2017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ARM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ARM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学习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C++,并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开发工具,如编译器、调试器等;–具备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项目;–能够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优化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前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ARM处理器:学习ARM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嵌入式编程基础:学习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C++,以及编程规范和技巧;4.嵌入式系统设计: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硬件选择、软件开发等;5.项目实践:完成一个实际的嵌入式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思路;3.实验法:完成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ARM处理器编程手册》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学生理解;4.实验设备:提供嵌入式开发板、调试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arm嵌入式课程设计

arm嵌入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ARM处理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2. 学会使用ARM汇编语言进行编程,掌握基本的指令集和程序设计方法;3. 熟悉ARM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接口和软件架构,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与调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ARM嵌入式系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提高编程技能;3.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嵌入式系统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项目实践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编程基础,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编程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项目驱动教学,以实践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ARM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ARM处理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ARM汇编语言编程- 嵌入式系统硬件接口技术- 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与设计-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与调试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ARM处理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学习,了解CPU、内存、外设等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周:ARM汇编语言编程基础,掌握汇编指令、寄存器、程序流程控制等;- 第三周:嵌入式系统硬件接口技术,学习GPIO、中断、定时器等接口的使用;- 第四周: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与设计,了解Bootloader、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 第五周:项目实践与调试,分组进行实际项目设计,进行系统调试与优化。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基于ARM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教师批阅目录一、设计内容............................................................................................................. - 1 -1.1设计目的....................................................................................................... - 3 -1.2设计意义....................................................................................................... - 3 -二、设计方案............................................................................................................. - 5 -2.1设计要求....................................................................................................... - 5 -2.2方案论证....................................................................................................... - 5 -三、硬件设计............................................................................................................. - 6 -3.1设计思路....................................................................................................... - 6 -3.2系统电路设计............................................................................................... - 6 -四、软件设计............................................................................................................. - 8 -4.1设计思路....................................................................................................... - 8 -4.2程序清单..................................................................................................... - 10 -五、心得体会........................................................................................................... - 12 -参考文献................................................................................................................... - 13 -教师批阅基于ARM的温度采集系统摘要:本设计是基于嵌入式技术作为主处理器的温度采集系统,利用S3C44B0xARM微处理器作为主控CPU,辅以单独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实现了智能化的温度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显示等功能,并讨论了如何提高系统的速度、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ARM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入门课程设计

ARM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入门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崛起,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
ARM架构的处理器因为其低功耗、成本低廉和高性能等特点,已经是嵌入式系统最流行的架构之一。
而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源的操作系统,在嵌入式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学习ARM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需求。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熟悉ARM架构的处理器•熟悉嵌入式Linux的基本操作•熟悉嵌入式Linux下的应用开发•掌握常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流程•能够开发简单的实际应用内容本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ARM架构基础•ARM架构的概述•ARM处理器的分类和特点•ARM指令和体系结构•ARM开发板的选择和使用2. 嵌入式Linux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概述•Linux操作系统概述•嵌入式Linux系统的特点•嵌入式Linux系统的应用领域3. 嵌入式Linux系统配置•嵌入式Linux系统的构建和配置•嵌入式Linux系统的安装和启动•Linux系统的用户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4.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环境•嵌入式Linux下的软件架构•嵌入式Linux下的应用开发工具•嵌入式Linux下的开发流程5. ARM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案例•基于ARM的Linux应用开发•小型系统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嵌入式Linux下的网络应用开发学习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1.线上自学:学员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观看视频课程和阅读教材来进行自学。
2.线上直播:教师会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员们可以在线参与互动。
3.实践项目:课程结束后,教师将会提供一个实践项目,供学员们进行综合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
预备知识学员们需要具备以下预备知识:•C语言编程能力•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能力•嵌入式系统概念的认识结束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们一定会掌握ARM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成为优秀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工程师。
基于arm嵌入式的课程设计

基于arm嵌入式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2. 使学生了解ARM处理器的编程模型,熟悉汇编语言及C语言在ARM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3. 让学生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了解相关开发工具及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ARM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调试工具对ARM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测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ARM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关注环境保护,为我国嵌入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突出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编程基础,对ARM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ARM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ARM处理器的起源、发展及优势,分析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ARM处理器架构与编程模型:讲解ARM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学习ARM处理器的编程模型及指令集。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ARM处理器架构与编程模型3. ARM汇编语言编程:学习ARM汇编语言的语法规则,掌握汇编程序的编写、编译与调试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ARM汇编语言编程4. ARM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如Keil、IAR等,学习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嵌入式ARM教案》课件2

《嵌入式ARM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1.1 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让学员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ARM处理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方法。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1)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嵌入式系统的架构和应用领域;(3)掌握ARM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指令集;(4)学会使用嵌入式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
二、教学内容2.1 嵌入式系统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2)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2.2 嵌入式系统架构(1)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和特点;(2)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
2.3 ARM处理器概述(1)ARM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ARM指令集和编程模型。
2.4 嵌入式开发工具(1)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2)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使用。
2.5 C语言编程基础(1)C语言的基本语法;(2)嵌入式系统中的C语言编程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嵌入式系统、ARM处理器和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使学员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员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方法。
3.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使学员熟悉嵌入式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4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问答,了解学员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4.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3 实验报告评估学员实验操作的结果,了解学员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
4.4 课程考核通过课程考核,全面评估学员对嵌入式ARM教案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PPT课件提供精美的PPT课件,帮助学员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5.2 教材和参考资料推荐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供学员课后自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块名称ARM嵌入式开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班级B120110学生学号B******** 学生姓名钱晨指导教师余雪勇实验内容一、基本要求在基本要求中,需要从11个测试程序中选做8个,以下是对8个程序的实验过程的叙述,包括实验前的硬件连接准备、软件环境配置(串口工具、dnw、ADS、交叉编译环境等)、每个实验的关键代码以及简单分析。
1、硬件连接用USB线、串口线把开发板连到电脑相应的端口,再将电源线插好。
2、软件环境配置设置串口工具SecureCRT解压在“windows 平台开发工具包\”目录下的“SecureCRT.rar”后,即可使用SeureCRT,双击图标,打开SecureCRT,如下图所示:点击图中红色方框图标,出现下图的设置窗口:在 Ptotocol 里面选择Serial,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详细设置参考下图,超级终端设置部分,不再重复。
注意:Port 选项部分根据您实际使用的端口进行配置,其他选项请一定配置如下图所示。
配置完毕后,点击上图的“Connect”选项即可连通串口。
DNW 设置DNW 在这里是我们的.bin 文件下载软件,可实现我们向flash 或者内存当中烧写程序的功能。
直接双击“Windows 平台工具\DNW”目录下的DNW 软件,出现下图:配置(2)配置如下图:3、实验前准备串口工具和开发板连接成功后,将选择开关打到norflash,并按一下重启键,开发板则自动按照选择从norflash 启动。
此时,如果 SecureCRT 界面显示如下,则表示串口工具已经工作正常:一般出厂光盘里面已经有许多bin 文件了,其中包括我们此处所说的TQ2440_Test 的bin文件。
我们也可以参考以下步骤,使用ADS1.2 生成自己的“*.bin”文件。
(1)、安装ADS1.2(ARM Developer Suite v1.2,一款针对ARM 的开发套件),并使用ADS打开天嵌科技的出厂自带的测试程序。
(2)、点击compile 键进行编译,点击make 键生成我们此处所需要的“*.bin”文件生成自己的 bin 文件之后,就可以使用SecureCRT 配合dnw 来实现对bin 文件的下载了:操作步骤其实和上面烧写出厂程序一样,在此再详细叙述一下:a,打开串口工具,使开发板从norflash 启动,再串口工具中出现的信息中,选择a,进入等待下载状态;b,双击打开dnw,然后选择USB Port >>Transmit>>找到相应的需要烧写的bin 文件,双节即可完成烧写。
(3)、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则我们此时基本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程序的从编译到烧写的过程了。
同时,至此天嵌的出厂测试程序已经被我们烧写到了nandflash 中。
此时,我们再将选择开关打到nandflash 中并重启开发板,使开发板进入我们刚刚烧写的出厂程序中,我们会看到在SecureCRT 界面会出现以下信息:<***************************************>TQ2440 Test ProgramB12011031--钱晨<***************************************>Please input 1-11 to select test1 : BUZZER_PWM_Test,蜂鸣器测试2 : LED_Test,流水灯测试3 : RGB_Test,RGB配色测试4 : Lcd_TFT_Test,按键显示6张图片5 : Lcd_TFT_Test2,自动循环显示6张图片6 : Lcd_TFT_Test3,测试动态图片7 : PWM_Music1_Test,测试歌曲18 : PWM_Music2_Test,测试歌曲29 : RTC_Display,RTC time display10 : Test_Adc,Test ADC11 : KeyScan_Test,Test interrupt and key scan截图如下:4、 8个测试程序分析(1)蜂鸣器测试按“—”号,蜂鸣器声音频率逐渐减小,最小 Freq = 10;按“+”号,蜂鸣器声音频率逐渐增大,最大Freq = 2000。
(加号需要按住“shift”不然是等号)。
使用 ADS 打开出厂程序如下:双击,打开 Main.c 文件,找到while(1)循环,在其中的CmdTip函数上面右键,Go to 一下,就转到了:struct {void (*fun)(void);char *tip;}CmdTip[] = {{ Temp_function, "Please input 1-11 to select test" } ,{ BUZZER_PWM_Test, "Test PWM" } ,{ RTC_Display, "RTC time display" } ,{ Test_Adc, "Test ADC" } ,{ KeyScan_Test, "Test interrupt and key scan" } ,{ Test_Touchpanel, "Test Touchpanel" } ,{ Lcd_TFT_Test, "Test TFT LCD" } ,{ Test_Iic, "Test IIC EEPROM" } ,{ PlayMusicTest, "UDA1341 play music" } ,{ RecordTest, "UDA1341 record voice" } ,{ Test_SDI, "Test SD Card" } ,{ Camera_Test, "Test CMOS Camera"},{ 0, 0}};从下面struct 结构当中去寻找到BUZZER_PWM_Test ,并右键go to ,跳转到: void BUZZER_PWM_Test( void )这个函数。
void BUZZER_PWM_Test( void ){U16 freq =800;// lci 1000 ;Uart_Printf( "\nBUZZER TEST ( PWM Control )\n" );Uart_Printf( "Press +/- to increase/reduce the frequency of BUZZER !\n" ) ;Uart_Printf( "Press 'ESC' key to Exit this program !\n\n" );Buzzer_Freq_Set( freq ) ;while( 1 ){U8 key = Uart_Getch();if( key == '+' ){if( freq < 2000 ) //lci 20000freq += 10 ;Buzzer_Freq_Set( freq ) ;}if( key == '-' ){if( freq > 11 )freq -= 10 ;Buzzer_Freq_Set( freq ) ;}Uart_Printf( "\tFreq = %d\n", freq ) ;if( key == ESC_KEY ){Buzzer_Stop() ;return ;}}}我们仔细地分析过这个函数之后不难发现,在我们if( key == '-' )的时候没有问题,是因为此处的减号就是我们键盘上的减号,但是,在我们很多键盘上面是没有if( key == '+' )中的这个加号的,我们要想解决这个漏洞有两个办法:一是,在我们调试出厂程序的时候,使用shfit 加“+”号键来组合实现对于频率控制时候的增加功能;二是,在这里直接把if( key == '=' ),这样就可以是我们在调试程序的时候更加直观了。
其实仅仅是改变按键,包括频率的变化范围、变化步长都可以在这个函数中改变。
(2)按键显示六张照片我们要实现在原厂程序的Lcd_TFT_Test 实验当中实现切换六张自己喜欢的图片,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如下:a、在TQ_LOGO.c 文件中添加数组:unsigned char tu1_320240[] = {};unsigned char tu2_320240[] = {};unsigned char tu3_320240[] = {};unsigned char tu4_320240[] = {};unsigned char tu5_320240[] = {};unsigned char tu6_320240[] = {};添加方法和之前一样,按照之前的方法写在正确的位置就可以了。
b、在LCD_TFT.h 文件中添加对应数组的外部声明:extern unsigned char tu1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2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3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4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5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6_320240[];不添加这些语句的话就不可以在其他文件当中引用这些数组,所以我们当然要这个外部声明。
至于有些同学不懂得这个工作怎么做?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建议大家尽快培养一种思路,多去看别人代码,多去看别人的写法,多去模仿别人的语句来书写自己的语句。
添加的位置有之前的数组可以供大家参考,此处具体做法为:参考原代码的对应的外部数组声明的位置,我们不妨使用以下代码:“extern unsigned char tu1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2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3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4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5_320240[];extern unsigned char tu6_320240[];”覆盖掉原代码段:“#if((LCD_Type == LCDW35) || (LCD_Type == LCDS35)) // 3.5 寸屏extern unsigned char TQ_LOGO_320240[];//自定义的图片#elif(LCD_Type == LCDT35) // 3.5 寸屏extern unsigned char TQ_LOGO_240320[];//自定义的图片#elif(LCD_Type == LCDW43) // 3.5 寸屏extern unsigned char TQ_LOGO_480272[];//自定义的图片#elif(LCD_Type == VGA) //VGAextern unsigned char TQ_LOGO_640480[];//自定义的图片#elif(LCD_Type == LCDA70) // 7 寸屏extern unsigned char TQ_LOGO_800480[];//自定义的图片#endif”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