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解析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梳理一、测量基础知识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
二、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光年、埃——也是长度单位。
2、换算关系:1 km=103m;1 dm=10-1m;1 cm=10-2m;1 mm=10-3m;1μm=10-6m;1 nm=10-9m;1 埃=10-10m。
1光年=9.46×1012 km3、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卷尺、皮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a 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单位及零刻度线;b 刻度尺要放正,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c 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d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及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记录单位。
e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理解要点:使用刻度尺记住这七个字——“选”、“观”、“放”、“看”、“读”、“记”。
5、记住一些常见长度的估值:硬币的厚度1m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70μm,人头发丝的直径70μm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乒乓球的直径40 mm6、一些特殊长度测量:①测量一页纸的厚度:取若干页相同厚度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封面除外),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张数与页数是不一样的。
一张纸有2页。
】②测量铜丝的直径:铅笔上紧密绕一段细铜丝,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这一段细铜丝总的长度L,然后数出铅笔上这段细铜丝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线为D= L/n.③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方法有:卡尺法、滚轮法、化曲为直法等等。
初二物理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初二物理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初二物理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好物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
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初二物理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欢迎参考!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精细梳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_;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__;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 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可以了。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 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4.截取法(化整为零):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精细梳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_;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__;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可以了。
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解析【精品】

专题L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扫描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皿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换算关系lkm=103m, ldm=10l m, lcm=10-2m,1 mm= 10-3m, 1 μm= 10'6m, lnm=l 0'9m。
知识点二:认识和使用刻度尺1.认识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三看”:一看量程。
也就是看刻度尺的最大测量范围。
二看零刻度线。
看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三看分度值。
看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所表示的长度。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选: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在实际的测量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和量程,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组成。
知识点三:长度的估测方法1.目测法.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lm,ldm,lcm等长度有较深刻的印象,通常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已知长度进行比较,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数,就能得到目测值,此种方法快捷方便,但误差较大。
2.手测法.古代人们常用“挂“和“指”来做长度单位。
3.步测法.“一步”是指人们步行时两足尖的距离,因为年龄不同,步伐的大小不一。
知识点四: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古代用口鼻、沙漏。
现代用钟,表。
常用的钟、表有: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2.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时间的其他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0⑵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lh=60min, lmin=60s, 1 s= 1000ms, lms=1000μs3.机械停表的使用与读数知识点五: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 = 1000m,1m=10dm,1dm = 10cm,1cm=10mm,1mm = 1000μm,1μm=1000nm。
-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并且要放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结果时要有数字和单位。
-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为1h = 60min,1min=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等。
2.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为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s)/(t)(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二、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a.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X围;分度值是指相图(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课桌高、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X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X的厚度,可以把许多X叠在一起,并记下总X数n(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X纸的厚度L(2cm),则一X纸的厚度为L/n(),如图(4)a所示。
a.测量纸X厚度 b.测量细铜丝直径图(4)特殊测量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5cm),则细铜丝直径为L/n()。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解析
关于初二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解析
一、国际单位制(简单了解)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二、长度单位及其测量
1.长度单位:㎞mdmcmmmμmnm
2.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更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或者螺旋测微器(使用方法,初中阶段不作重点)
3.刻度尺的使用:
①观察:左看零刻线、右看量程、中间看分度值(刻度尺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
②放(紧贴);厚的物体要竖放
③读数:要进行估读(重点)
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也就是分度值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
比如29.12cm“1”为倒数第二位代表的是1mm所用测量此结果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15cm或者2.14cm或者2.16cm(最后一位为估读出来的)
1.15cm(4.15cm是错误的,注意零刻线的位置)
A刻度尺分度值为1mm读数为2.20cm
B刻度尺分度值为2mm(或者0.2cm)读数为2.20cm
三、时间的单位及其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基本单位为S(秒)
h(小时)min(分钟)s(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
秒表、停表(不需要进行估读)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有差别,误差不可避免错误:由于粗心或者错误的测量方法造成,错误可以避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
③改进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