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
【推荐】职业卫生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职业卫生作业指导书篇一:职业卫生作业指导书职业卫生实训指导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201X年10月一、实训目的:《职业卫生实训》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实训课,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
《职业卫生实训》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之一,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
它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检测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所以应开设本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卫生检测基础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职业岗位中存在的危害,初步掌握职业卫生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课时安排为30课时。
二、实训的要求职业卫生实训主要以职业危害检测及评价为主,学生通过实训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信息检索查询基本能力。
(2)掌握分析危险源,制定及设计预防措施的能力。
(3)掌握职业卫生检测规范标准的能力。
(4)掌握一些职业卫生检测及评价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阶段一:选定评价项目,确定评价范围,并识别该项目地域的职业危害因素,确定项目评价计划。
阶段二:根据项目工作计划对所选项目进行检测分析。
阶段三:编制评价报告四、实训审批单格式职业卫生检测项目审批单1.评价项目:2.评价范围:3.项目组成员:4.评价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分析:5.评价项目计划:五、实训课题资料高频电磁场1 编制目的为进行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测量,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作为医疗和诊断为目的的辐射。
3 制定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189.2-201X 4 测量仪器仪器量程能够覆盖10V/m~1000V/m和0.5A/m~50 A/m,频率能够覆盖0.1MHz~30MHz的高频场强仪。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范文(二篇)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范文一、引言职业卫生检测是保障职工健康的重要工作环节,通过对工作场所产生的各类有害因素进行检测,有助于评估工作环境对职工健康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检测的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检测方案制定、采样检测、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二、前期准备1. 收集必要信息:收集有关工作场所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名称、地址、工作人数、岗位及工作性质等,以便为后续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与企业沟通: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于职业卫生检测的需求和要求,明确双方的合作方式和工作目标。
3. 查阅相关文件: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文件,如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卫生检测规程等,了解对应的检测项目和要求。
4. 设备和人员准备: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确保检测人员持有相关职业卫生检测资格证书。
三、检测方案制定1. 检测目标确定: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确定需要检测的有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声、照明等。
2.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如空气检测、噪声测量等。
3. 检测频次确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的频次,如一次性抽样检测、周期性定期检测等。
4. 抽样点位确定: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确定抽样的点位和检测范围,包括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等。
5. 检测时间安排:与企业协商确定检测的时间安排,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作。
四、采样检测1. 采样器具准备:准备各类采样器具,如气溶胶采样器、噪声仪和光度计等。
2. 采样点位布置:按照检测方案确定的抽样点位,在工作场所合适地点布置采样仪器,并确保采样器具的安全可靠。
3. 采样持续时间: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确定各类采样持续的时间,如空气采样5小时、噪声采样8小时等。
4. 采样仪器操作:检测人员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正确操作采样仪器,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采样记录和标识:在采样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关键信息,如采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采样仪器编号等,并将标识放置在采样点位上。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中国疾控中心(胡伟江)

(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
1 调查目的 ¾ 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提出抢救和预防的对策,防止
析混杂因素以及职业危害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提 出相应的病因假说。 Z关键在于能否将真正的病因包括进调查项目。
二、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Z耗时短、易执行、较经济 Z有现成资料可用 Z可同时研究多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 Z尤适用于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缺点
Z回忆偏倚 Z选择偏倚 Z论证因果关系能力有限
二、病例对照研究
改进方法
Z所选择的病例尽量能够代表该种特殊环境下的所 有病例;
Z同时使用两种对照; Z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选择摆脱暴露因素的状态。
三、队列研究
概念
Z选择接触和非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两组人群 ,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
Z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判断接触与发病有无 因果联系及联系大小。
Z是一种追踪研究或前瞻性研究
¾ 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包括主要生产车间或人 员集中的控制室等工作场所的采光照明、采暖通风 、微小气候等状况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
¾ 主要产品和工艺流程:记录使用的原辅料名 称及年使用量、中间产物、产品名称及年产 量、所采取的生产工艺,并绘制生产工艺流 程简图;
序号
物料名称
物料类别
产量、消耗量 (吨/年)
1、调查目的
¾ 了解企业本身职业卫生基本情况,为建立职业 卫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
¾ 了解辖区或管理范围内或系统行业内企业职业 卫生状况和需求,为建立所管辖企业的职业卫 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
¾ 为编制全面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提供 基础资料。
心得体会-浅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学习心得 精品

浅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学习心得浅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学习心得汤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分会1前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职业病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履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的重要手段,在用人单位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监管部门监测职业病危害、现场监督执法、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存在机构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技术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现有的机构积极性不高,以及无序恶性竞争等问题。
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9〕39号,于2019年4月14日正式发布。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本规范共23条,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执业过程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⑴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行为管理的有关要求主要包括行为准则、人员要求、业绩要求、信息公开、委托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⑵技术服务过程管理的有关要求主要包括技术服务合同、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现场调查、检测计划、采样要求、实验室检测、评价要求、报告编制、延伸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⑶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资质维护、样品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评价过程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
3学习《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心得。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讲解

(GBZ/T 160.36-2004)
23
氟化氢
粉尘采样器
玻璃纤维滤 膜
定点、15分 钟、5L/niin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 质测定氟化物》
(GBZ/T 160.36-2004)
24
氯气
双气路大气 采样器
—只装有5.0ml吸收 液的大型气
泡吸收管
定点、10分 钟、0.5L/min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序号
检测 项目
采样(测量) 仪器
吸收器
采样方法、 流量
检测(测量)依据
1
锯酸盐
粉尘采样器
微孔滤膜
定点、15分 钟、5L/min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 质测定锯及其化合物》
(GBZ/T 160.7-2004)
2
铜尘、
铜烟
粉尘采样器
微孔滤膜
定点、15分 钟、5L7min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 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
样夹
定点、以lL/min流量 采集5min空气样品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 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
物》(GBZ/T
160.29-2004)
序号
检测 项目
采样(测量) 仪器
吸收器
采样方法、 流量
检测(测量)依据
12
氤化氢
双气路大气 采样
串联两只装 有2.0ml吸 收液的小型 气泡吸收管
定点、以200ml/min流量采集lOmin空气 样品
定点、1L/min直到吸收液 呈现淡黄色 为止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 质测定氧化物》
(GBZ/T 160.32-2004)
18
二氧化 硫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序号检测项目采样(测量)仪器吸收器采样方法、流量样品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检测(测量)依据1铬酸盐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GBZ/T300.6-2017/4镉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2铜尘、铜烟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铜及其化合物》GBZ/T300.11-2017/4铜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铅烟、铅尘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GBZ/T300.15-2017/4铅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锰及其化合物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GBZ/T300.17-2017/4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汞(蒸气)及其化合物QC-4S防爆型大气采样仪大气泡吸收管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清理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2篇)

清理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障路基工程施工现场生产人员的安全,预防各种事故发生;同时优化施工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职工健康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工程清理现场施工安全操作及环境保护。
3引用资料:《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
4具体要求:4.1清除的从草、树木严禁放火焚烧,以防引起火灾。
4.2砍伐树木必须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操作。
4.3拆除建(构)筑物前,应制定安全可x的拆除方案、先将与拆除物有连通的电线、水、气管道切断,并在四周危险区域内围设安全护栏,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拆除工序应由上而下,先外后里,严禁数层同时作业。
操作人员应站在脚手架或稳固的结构部位上作业。
对有倒坍危险的结构物应予临时支撑加固。
拆除某部位时要防止其他部位发生坍塌。
拆除梁柱之前应先拆除其承托的全部结构物,严禁采用掏空、挖切和大面积推倒的拆除方法。
4.4当采用控爆法拆除大型建(构)筑物时,必须有经批准的控制爆破设计文件。
4.5清除淤泥时,应先排除积水,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清淤。
4.6在利用水泵、抽水机等施工设施进行地表排水时,应首先检查水泵、抽水机等是否完好,在排水过程中及时检查设备是否滴漏油品,尾气的排放量是否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如排出废气超标,应将水泵、抽水机作废旧设备处理。
4.7利用抽水机的过程中,应按相关要求将抽出的污水排放到污水管中或污水处治后再排放。
4.8利用推土机进行地表清理,或配合挖掘机推填土,要注意燃油的消耗是否正常,要防止油品滴漏;扬尘、机具噪声、尾气排放均需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否则,作废机处理或维修达标后再使用;含油废气物要正确处置,不得将含油废气物直接倾倒在河流、小溪、农田、水塘、小渠等处。
清理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2)一、引言清理现场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安全措施,它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本指导书将介绍清理现场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
清理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

清理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现场职安作业指导书是帮助员工正确使用职业安全设备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工具。
它旨在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工作现场,包括建筑工地、制造业、矿业、运输等各个行业。
二、背景知识1. 职业安全设备:包括头盔、手套、护目镜、耳塞、防护服等各种个人防护装备。
2. 安全操作规程:指示员工如何正确和安全地进行工作的规章制度,如操作程序、紧急情况处理等。
三、责任与义务1. 雇主责任:雇主有责任提供适当的职业安全设备,并确保员工受到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 员工义务:员工有责任戴上适当的职业安全设备,并参与安全培训。
四、安全设备使用1. 头部保护:- 在所有需要头部保护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头盔。
- 头盔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每年进行检查和更换。
- 头盔必须正确戴在头部上,扣紧带子。
2. 手部保护:- 需要使用手套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手套。
- 手套必须适合工作任务的特点,并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3. 眼部保护:- 在需要眼部保护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护目镜或面罩。
- 护目镜或面罩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经常清洗和检查。
- 如果护目镜或面罩有损坏或变模糊,必须立即更换。
4. 听力保护:- 在需要听力保护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
- 耳塞或耳罩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员工必须经常清洗和更换。
5. 呼吸保护:- 在需要呼吸保护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口罩或呼吸器。
- 口罩或呼吸器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按照要求进行维护和更换。
五、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程序:- 员工必须熟悉和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
- 操作规程必须清晰明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修订。
2. 紧急情况处理:- 员工必须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等。
- 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必须明确,并进行员工培训和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和完善规范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持续提高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质量水平。
2、范围:本公司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活动所需要开展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3(职责:
3(1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为本项目评价报告书(含日常检测报告)的编写人,由本公司评价部技术人员担任。
负责对项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整体负责。
3.2 质量监督员
由本公司参与该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对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过程进行监督和核校。
4(流程:
4(1前期准备项目负责人接到本部门技术负责人的《项目安排单》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和企业相关人员联系,了解项目基本概况,安排现场调查的时间。
二者交接时应在《项目开展进度表》签注项目负责人姓名和时间。
项目负责人和企业相关人员确定好现场查看时间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和本部门负责人申请出差时间和交通工具,并填写出差申请单,并准备相关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4(2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现场后,在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陪同下,按照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或者车间布局进行规律性调查。
必要时可对调查现场拍照,保留现场调查的影像资料
4.2.1应调查项目基本情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使用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1)》;
4.2.2 应调查生产车间设备布局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
查表(2)》;
4.2.3 应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3)》;
4.2.4 应调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4)》;
4.2.5 应调查现场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5)》;
4.2.6 应调查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6)》;
4.2.7 应调查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内容,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7)》;
4.2.8 应调查项目辅助卫生设施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8)》;
4.2.9 项目负责人应按照评价报告(含日常检测报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收集企业关于职业卫生的相关资料。
对调查期间收集的资料,应与被调查单位填写资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确认。
对调查记录和表格应有本公司质量监督员签字和被调查单位陪同人员签字确认。
4(3审核阶段
项目负责人在完成现场调查后,应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及相关材料提交于评价部组长,组长需在2个工作日内对提交材料完成审核。
二者交接时应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审核表》中签注审核人姓名和时间。
5(涉及表格
5(1《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1)》
5(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2)》
5(3《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3)》
5(4《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4)》
5(5《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5)》
5(6《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6)》
5(7《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7)》
5(8《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8)》
5(9《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审核表》
6(涉及法规标准
6.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51号)
6.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
6.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 2007)
6.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
6.5《安徽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皖安监健[2013]48号)
6.6《关于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皖安监健[2013]51号)
6.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其他相关职业卫生标准。
《项目开展进度表》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1 委托单位
项目名称
联系人法定代表人项目基本情况:
作业场所地址建厂时间所属行业主管部门
资产总额(万企业年度产值(万元) 元)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人、联系名称电话
参加职业病危害培训总培训机构名称人数
专职人数兼职人数职业健康管理人数
在岗职工总人数其中:男工其中:女工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总其中:男工其中:女工人数
工作制度(班次、时
间)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最近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名称时间
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安全生产许可证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情况:
原料产地量/年吨运输方式存储方式成份组成状态名称
辅助产地量/年吨运输方式存储方式成份组成状态材料
中间年产量运输存储方式中间产品年产量运输存储方式
产品方式方式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2 生产设备情况:
部门工段生产设备名称型号产地数量技术参数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 (车间)
设备布局图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情况: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名称部门 (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工段型号产地数量技术参数布置位置运行情况 (车间) 防高温、防电离辐射等设施)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4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情况汇总表
最近一次参加职业健康检查人参加职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职业病危害检查时发现职检查时发现具有职调离原岗数(分批次检查统计总人数) 健康培训检查项目作业场所/岗位因素名称业病患者人数业禁忌证人数位人数人数总人数女工男工岗前在岗期间离岗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5
应急救援设施:(不限于报警装置、喷淋冲洗设备、事故通风设施、风向标、围堰、气防、个人应急药物和设备等) 应急救援设施名称设置部位数量技术参数(含使用年限)
(现场急救用品、急救场所、防护装备的情况、是否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委托的应急救援医疗机构的装备情况;伤员转运的运输工具和设备) 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6)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防护发放个人防是否为检测合如何发佩戴情部门名称岗位名称型号用品护用品名称格的产品放况产地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7)
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内容:(需提供制定的文件)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制定及实施情况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的名称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数量,有无办公场所
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职业病的危害告知情况主要负责人培训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体检报告)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8)
辅助卫生设施情况:
厕所的设置情况
厕所总数(个) 厕所蹲位数(个) 部门名称设置位置男女合计男女合计盥洗室的设置情况
部门名称设置位置盥洗室数量盥洗室水龙头数量
食堂的位置:
淋浴室设置: 男淋浴器数量个;女淋浴器数量个
休息室设置:
医务室设置:
洗衣房设置:
更衣室情况:
部门名称设置位置更衣柜情况
调查人: 企业陪同人: 日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审核表》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审核表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提交日期项目行业分类
主要产品
审查意见:
审查结论:
审核人签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