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水库文字报告

合集下载

团山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团山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 年第 4 期
团山子水库泥沙淤积 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丁曼
1
于德万
2
( 1.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21; 2.吉林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吉林长春 130021)
【摘
要】
义气河属山区性河流,流域植被较好,河床稳定,河底由砾石和卵石组成。团山子水库建
4
5
结论
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库工程的正常效益, 建议 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减小泥沙淤积对工程运 行的影响。 ( 1)在坝址处设立泥沙观测站,为分析水 库淤积提供科学数据。 在坝址处建站,观测泥沙情况。特别是汛期 的来水来沙情况, 应及时取样计算悬移质输沙量, 以验证泥沙分析计算成果, 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 2)加强水库上游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库泥沙淤积的根本途径, 利用水保措施,减小水库上游流域泥沙入库量, 起到阻沙、减沙的作用。 ( 3 )科学合理调度,以满足水库排水排沙 要求。 充分利用汛期大洪水能携带大量泥沙的性 能进行水库的科学调度 , 大汛期及时开启闸门放 水 ,以达到排沙清淤的效果 ,将大部分泥沙排出
的改变,水库淤积形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并逐 渐过渡到水库淤积平衡后的锥体淤积。 本次设计 从工程安全方面考虑, 假定水库中泥沙淤积呈水 平状增长。所以,本次设计将 50 年的淤积量大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库外 , 实行蓄清排浑运用。
2014 年第 4 期
部分淤积在库区及坝前。经分析计算,坝前淤积 高程为 327.02m。
1.3
V
(104 m3) 2354.48
h (m)
13.7
团山子水库
表 7 正常高水位泥沙淤积计算表

修建水库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修建水库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修建水库工作情况汇报范文一、前期准备工作在水库修建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调查与勘测工作,我们委托专业的勘测单位对修建水库的地质、地形、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勘测,确定了水库的选址和规划方案。

其次是设计与论证工作,我们聘请了资深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对水库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最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们对修建水库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施工工作1. 土地平整:为了确保水库的基础稳固,我们对修建水库的土地进行了平整和夯实工作,确保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混凝土浇筑:作为水库的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尤为重要。

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水库的主体结构牢固可靠。

3. 配套设施建设:水库的修建不仅包括水库本身的结构,还包括配套设施的建设,如进水口、出水口、泄洪设施等。

我们对这些配套设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水库的功能完善和安全性。

4. 安全监测设施: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我们对水库周边进行了安全监测设施的建设,如监测井、监测站等,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5. 生态恢复工作:修建水库可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修建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采取了相应的生态恢复工作,如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确保水库修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安全管理为了确保水库修建工作的安全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是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和认识。

其次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最后是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四、质量管理为了确保水库修建工程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

首先是对施工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水库工程报告

水库工程报告

水库工程报告
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评估一项水库工程的可行性,并提供关于工程实施的建议和意见。

报告范围:
本报告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1. 水库工程设计和建设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2. 工程的结构和功能;
3. 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背景介绍:
该水库工程旨在解决当地面临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促进当地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该水库工程位于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在地形陡峭的地区,流经其间的河流经常水位暴涨。

由此造成的洪水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风险和损失。

设计和建设: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座大坝,把周边几个水流的水汇集到一起,并将其储存在水库里。

这样可以防止洪水的发生,水库还可以供应周边的农田耕种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提供比以往更加便宜的水资源;
2. 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环境影响和保护:
1. 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进行全面评估,并准备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对施工进行监测,并将施工噪音和污染减少到最小。

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信息,本报告建议对该水库工程进行以下措施:
1. 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政策,确保施工的环保性;
2. 对该水库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
3. 对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控制。

总之,水库工程建设可以为当地乃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然而,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工程所带来的长远效益能够超过短期损失。

水库调查报告(通用6篇)

水库调查报告(通用6篇)

水库调查报告(通用6篇)水库调查报告(通用6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库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库调查报告篇1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xx县信访局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应配套的移民安置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安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水库库区移民上访频繁出现,居高不下,呈现出越发激励的趋势。

为全面把握水库库区移民上访维权活动的新动向,正确分析当前水库移民频繁上访的根本原因,按照省、地信访局关于做好水库移民及后期扶持问题的指示,我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切实解决移民信访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一、移民及安置的现状与分析1984年以来,我县共修建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山塘水库53座,水库储水总量达2.3亿立方米,水面覆盖约1.5万公顷。

水库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坡地带,用途为灌溉农田。

由于水库水面覆盖面广,导致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移民462户,1532人。

从移民安置情况来看,水库移民原地安置262户,占移民搬迁总户数的56.7%,异地安置187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40.5%,全家外出(当时只剩下1人)13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2.8%。

水库移民原地安置户中成为养殖户的8户;异地移民搬迁户中,城镇人口比率达26%;大部分移民户生活处于贫困阶段,有305人是全县今年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对象。

从群众来信来访情况来看,1992年以来,涉及水库移民的信访问题为63件,占信访总量的8%,其中:反映意见的13件,占21%,要求兑现水库淹地补偿的20件,占32%,要求妥善安置移民的30件,占47%。

从调研情况来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存条件恶劣。

由于当时重工程建设,轻安置,库区移民仓促搬迁,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水库社会实践报告

水库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调节设施,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水库的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影响,我们组织了一次水库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报告将详细记录我们的实践过程、所见所闻以及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我国水库众多,分布广泛,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库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水库的实际情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选择了位于XX省的XX水库作为实践基地。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践期间,我们首先对水库的地理位置、面积、库容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该水库地处山区,集雨面积较大,库容丰富,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重点调查了水库的生态环境状况。

通过观察水库周边植被、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我们发现水库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局部水质污染、植被覆盖率低等。

3. 采访相关人员为了深入了解水库的管理和运营情况,我们采访了水库管理人员、周边村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他们向我们介绍了水库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水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信息。

4.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收集了水库的各类数据,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生物多样性等,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水库在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实践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了解水库的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影响。

2. 了解了水库的管理和运营情况。

3. 收集了水库的相关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五、心得体会1. 水库的重要性水库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认识水库的重要性,加强水库建设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生态环境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对水资源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加强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3. 社会责任水库建设和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我们要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坝上游坡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理

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坝上游坡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理

第34卷第4期云南水力发电YUNNAN WATER POWER17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坝上游坡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理李界红(云南玉溪水利电力开发公司,云南玉溪市653100)摘要:峨山县团山水库大坝内坝坡曾经三次出现滑坡现象,都对滑坡体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但收效不大。

2011年除险加固再次对峨 山县团山水库大坝内坝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内坝坡滑坡采取了工程技术处理措施,大坝至今未发现异常 情况,运行良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这也为类似水库大坝安全隐患排査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团山水库;内坝坡滑;原因分析;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V642.2; TV54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缠号:1006-3951(2018)04-0017-03DOI :10.3969/j. issn. 1006-3951.2018.04.006〇引言土石坝滑坡是稳定破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滑坡是指坝坡面一部分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沿某 一滑动面向下坍滑[1]。

土石坝滑坡是多种因素共同 作用的一种复杂失稳破坏现象,它是各种安全事 故诱发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可能引发溃坝隐患,使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土石 坝溃坝的成因虽然很多,但也有规律可循。

在土 石坝水库运行过程中不断加强巡査和观测,对隐 患成因和规律及时进行总结分析,针对险情成因 准确地制定科学处理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溃埂[2]。

土石坝滑坡处理原则是设法减少滑动力,增加抗 滑力,使坝坡满足坝坡稳定要求。

其做法可归为“上 部减载”与“下部压重”[3]。

1工程概况1.1水库基本情况团山水库位于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八字岭河上,属红河水系元江流域扒河支流,海拔高程 1450—1700m之间,气候温暖,库区径流面积17.7km2,距峨山县城60km,距甸中镇3km,有县 级和乡村简易公路通往水库管理所,对外交通方便。

水库于1980年10月开工建设,至1981年 9月竣工,埂髙23m,坝型为均质土埂。

团山水库输水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团山水库输水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浅析团山水库输水隧洞工程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团山水库输水隧洞的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并提出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对洞挖施工程序、方法、技术要点作了详细说明。

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隧洞开挖;工程地质;团山水库1、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1.1工程概况团山水库位于丽江市古城区金山乡新团行政村,属金沙江水系,先弓江支流的东山河上游峡谷段。

其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0º18ˊ,北纬26º35ˊ。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4.6km2,外流域引水面积16.3km2;坝址海拔高程2403m。

团山水库加固扩建工程规模为中型,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1000年一校核。

新建输水隧洞全长232.24m,其中输水隧洞进口段35m、隧洞洞身段117.8m、竖井井身24.8m、暗涵58.35m。

工程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回填、m7.5浆砌石、混凝土衬砌、回填灌浆、固结灌浆、闸门及启闭机金属结构安装、老涵洞封堵等。

1.2工程地质团山水库工程区位于横断山与滇西高原接壤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工程区范围出露的地层为二迭系上统玄武岩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和坡积层。

工程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

工程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3 g,特征周期为1.4s。

库区无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

新建输水隧洞工程项目中隧洞洞身段、竖井井身段为全~强风化玄武岩(ⅲ—ⅳ类围岩),进口、明挖暗涵为第四系冲、洪、坡积层(ⅳ—ⅴ类围岩)。

其中:k0-007.2~k0+12.8m段为ⅳ—ⅴ类围岩,为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粘土松散堆积层,地下水活动频繁,开挖后自稳能力较差。

k0+12.8~k0+170.6m及竖井井身段为ⅲ—ⅳ类围岩。

为全~强风化碎块、块状玄武岩,结构面多张开,局部地段可见明显泥质夹层,裂隙发育,有少量贯穿性裂隙,地下水活动较频繁。

成洞自稳能力较差,施工中多次发生掉块、片帮及少量塌方。

k0+170.6~k0+225.04m段为ⅳ—ⅴ类围岩。

水库排查情况汇报

水库排查情况汇报

水库排查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安排,我单位于近期对所辖水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现将水库排查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水库基本情况。

我单位所辖水库共计10座,分布在各个乡镇,总库容达到3000万立方米。

这些水库是我市重要的水源地和防洪设施,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起着重要作用。

二、排查过程。

为了全面排查水库的安全状况,我们组织了由水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对每座水库进行了仔细的排查。

排查内容主要包括水库大坝、泄洪设施、库区周边环境等方面。

三、排查结果。

经过一周的排查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水库存在的问题:
1. 大坝裂缝,有两座水库的大坝上出现了一些裂缝,裂缝的宽度在1-3毫米之间。

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大坝的承载能力,需要及时修复。

2. 泄洪设施损坏,有一座水库的泄洪闸门出现了损坏,无法正常使用。

这给水库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隐患,需要尽快修复。

3. 库区环境整治,部分水库的库区周边存在垃圾堆放、违法建筑等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水库的景观,也对水库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

四、后续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和整治工作。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水库的日常巡查和管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五、结语。

水库是一项重要的公共设施,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我单位将始
终把水库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水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我单位此次水库排查情况的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团山水库位于小市镇平坦居委会境内境内,属长江流域皖河水系。

水库集水面积,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死库容万m3,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等效益的小(二)型水库。

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水位(吴淞高程系,下同),按300年一遇标准校核,相应校核洪水位为,兴利水位,死水位。

为了满足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的需要,受怀宁县水利局的委托,安庆市磐石岩土有限公司承担了怀宁县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工作,本阶段勘测工作主要任务包括:调查、分析土石坝坝体病害的分布情况、类型及成因,评价其危害程度,提供坝体渗透和抗剪力学参数;查明地质病害和隐患的部位、范围和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除险加固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与建议;提出工程区的地震动参数。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包括:《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SL291-200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 299-2004)、
《水利水电钻探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45-2007)、《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勘测图)》()、《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试行)》(SDJ19-78)等。

我公司外业小组于2011年5月25日进驻工地,于2011年5月27日完成野外工作。

本次勘察工作沿水库大坝坝顶布置了3个钻孔,进尺,取原状土样10个,完成野外标准贯入试验13段次、野外注水试验7段次。

1 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团山水库位于小市镇茅庵村境内境内,属长江流域皖河水系。

水库集水面积,总库容万m3,水库地处丘陵地区,现有坝顶高程~左右,坝后地面高程~左右。

地层岩性
团山水库所处区域主要分布地层为下第三系望虎墩组砂岩(E1w ),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老粘土和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alQ4)和近代人工填土层(Q s),分布情况详见大坝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水库大坝右侧大面积出露下第三系古新统望虎墩组砂岩(E1w),地表一般呈全~强风化状态,大坝水库左侧老粘土广泛分布,土体呈黄色,硬塑状态,近代人工填土主要分布于水库大坝坝体,填土成份主要以黄色粉质粘土为主,软可塑~可塑状态。

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褶束(Ⅲ22-2),主要受池—太深断裂控制。

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50年超越概率10%),水库所处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水文地质
工程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坝身人工填土层中。

勘测期间,钻孔内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左右,分布高程~左右。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地表蒸发和向坝后排泄为其主要排泄方式。

2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团山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呈正北方向展布,坝顶长度195m左右,坝顶宽度2m左右,坝顶高程~左右,最大坝高6m,迎水坡坡比1∶左右,背水坡坡比1:左右,其中0+020~0+190段高程29m左右建有一宽约2m左右平台。

大坝坝基岩土体工程性状
团山水库地处丘陵区,根据野外钻探揭示,水库大坝建于下第三系望虎墩组砂岩(E1w)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老粘土和第四系全更新统冲积层(alQ4),望虎墩组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老粘土,主要成分粉质粘土,土体呈灰,黄色,标准贯入级数为~击,平均击,呈可塑~硬可塑状态,土体深度为~。

大坝坝身土体工程性状
团山水库地处丘陵地区,水库大坝右侧大面积出露下第三系古新统望虎墩组砂岩(E1w),地表一般呈全~强风化状态,大坝水库左侧大面积出露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老粘土,土体呈黄色,硬塑状态,地表根据野外钻孔揭示,水库大坝坝体填筑土为粉质粘土为主,,黄褐色,局部为灰色,呈软塑~可塑状态,来源于库区周围的耕植土,各种土体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人工填土: 是大坝坝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土体呈黄色,野外标准贯入试验贯入击数~击,平均击,呈软可塑状,厚度~。

底部分布高程为。

根据室内颗分试验成果,砂粒含量10%~34%,平均%,粉粒含量%~47%,平均%,粘粒含量35%~43%,平均%。

大坝(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为了查明大坝(岩)土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工作共取得10个原状土样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进行了12次野外标准贯入试验、7段次野外注水试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详见《怀宁县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工试验成果总表》和表《怀宁县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参数数理统计表》。

大坝填筑质量评价及坝基防渗分析
团山水库地处丘陵地区,大坝坝体为均质土坝,于1971年11月由当地受益群众施工兴建,土法施工,于1978年11月基本建成,水库大坝坝体填筑土料即来源于库周表层土体,根据本次勘察成果,水库大坝坝体上部填筑土料主要以黄色粉质粘土为主,野外标准贯入击数,~击左右,土体呈软可塑~可塑状态,,坝身填筑土料的干密度~g/cm3,平均 g/cm3,占试验总数的60%,因此,坝身的整体填筑质量一般,根据野外注水试验,坝体的渗透系数为 cm/s~ cm/s,平均为 cm/s,,结合现场采取样分析,坝身填土的现场原状样的室内垂直渗透系数为~ cm/s,平均为 cm/s,具有中等-弱透水性因此,水库大坝坝体填筑不能满足《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的要求,建议对大坝坝体进行防渗处理。

根据野外钻探揭示,水库大坝建于第四系上更新统(alQ3)老粘土和第四系全更新统冲积(alQ4),下第三系古新统望虎墩组砂岩(E1w)上,大坝坝基左侧及中部分布的土体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土体呈灰,黄色,标准贯入级数为~击,平均击,呈可塑~硬可塑状态,土体深度为~,根据野外注水试验,土体的渗透系数为4..26E-05~s,现场原状样的室内垂直渗透系数为~cm/s,平均为 cm/s,据此综合分析坝基土体具有弱~微弱透水性,大坝坝基不需要防渗分析,大坝左侧为下第三系古新统望虎墩组砂岩(E1w),土体呈全风化状态,呈粗砂状,黄色,根据野外注水试验,岩体的渗透系数为~ cm/s,具有中等透水性。

3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左端,为开敞式宽顶堰, 堰顶高程,宽,纵向轴线长度90m 左右,出露的岩体为下第三系古新统望虎墩组砂岩(E1w),岩体呈全~强风化状态,土体抗冲性能一般,
表怀宁县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参数数理统计表
55
66
末端未设置消力池,现状为自然冲坑,建议对溢洪道局部进行护砌处理,并完善末端消能设施。

4 放水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放水涵洞位于大坝中段桩号0+177处,涵洞进口底高程左右,断面尺寸×,全长18m左右,圬工结构。

放水涵建于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涵身为圬工结构,漏水严重,建议对放水涵进行拆除重建。

目录
前言 (1)
1 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1)
地层岩性 (2)
地质构造及地震 (2)
水文地质 (2)
2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
大坝坝基岩土体工程性状 (3)
大坝坝身土体工程性状 (3)
大坝(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3)
大坝填筑质量评价及坝基防渗分析 (4)
3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
4 放水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7)
附件:
1 钻孔平面位置图(1张)
2 大坝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张)
3 钻孔柱状图(3张)
4 土工试验成果总表(1张)
怀宁县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安庆市磐石岩土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六月
项目负责:胡文强
技术负责:方庆良
报告编写:方庆良
校核:李林审核:胡文强批准:琚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