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问:这段还有哪些句子是表现马克思的品 质? “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表现马克思的光明磊落 问:拥有莫大英明和宏伟事业的马克思逝世 了,作为他的密友,恩格斯的感情是怎样的? 悲痛、哀悼、惋惜、遗憾 问: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集体朗读第 一段,讨论)
问:那么,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 1)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2)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 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3)“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 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他领域的发现
问:还有没有其他贡献,是不是马克思最 主要的贡献,那么是为什么? 作为科学家、思想家,但马克思首先是一 个革命家。
作者作品
1845年,恩格斯回到德国,出版了他的著 名《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列宁称这部著作 “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一部优秀的著作”。 1848年,又和马克思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 宣言》。在马克思逝世后,他帮助马克思完成 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领导了国际 工人运动。 作品:《自然辩证法》、《乌培河谷来 信》、《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评价: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 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问: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对革命作出了哪 些贡献?
1)进行革命实践 2)宣传(办报,著书) 3)参加各地的组织 4)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问:作者除了追忆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外, 还追忆了什么?(阅读第8段) 问:马克思作出了这么多贡献的结果是怎 么样的?
遭到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者的诽谤、诅 咒。 问:对自己的这些遭遇是如何看待的?
解
题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明了讲话的地点: 身在公墓,直面战友墓穴、亲临庄严的墓地 2、也表明了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 3、表明讲话的内容: 面对逝去的挚友、面对参加悼念的人们,自 己也代表“千百万革命战士”抒发对马克思的 “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
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以下是学习啦XX为你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希望能帮到你。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部编版-语文-高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简介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恩格斯简介
恩格斯(1820~1895),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
1844年2月,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绝对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
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他在巴门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
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48年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
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后,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参加了国际的领导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
恩格斯是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后又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工作,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打印版。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引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南,是人类解放的伟大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为了追求公正与正义、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如今我们站在马克思墓前,如同和马克思共同追求真理的伙伴,愿意用我们的文字向马克思献上最真挚的敬意。
以下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此纪念这对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的终身奉献在这里,我们缅怀和纪念我们的伟大战友——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解放无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事业。
马克思是对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拓宽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剥削制度的本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是一位无私奉献的革命者。
他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他的思想成果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具有无可替代的伟大意义。
它不仅对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和实践。
它揭示了剥削制度的本质,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规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帮助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利益。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构想。
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即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些理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方向。
最后,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原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原文导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

作品简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现已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4][5](课文由方亮朗读[3])、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课[2][6]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一下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第七课。
写作背景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
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
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
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马克思墓作者简介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德国人。
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
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原文欣赏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目录[隐藏]原文欣赏课文研讨有关资料作品赏析悼词原文[编辑本段]原文欣赏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
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希望能帮到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文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驱逐 敌 诽谤 英 名 人 诅咒 和 深 事 远 业 的 影 尊敬 永 响 人 爱戴 垂 民 不 悼念 朽
1.了解课文的结构和马 克思的伟大功绩。 2.学习借助文体特点 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 理解文章内容、结构 和层段之间的内在联 系的方法。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
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
马 克 思 在 特 里 尔 的 故 居
结构提纲
马克思逝世 一、理论贡献 ( 一个领域 (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
两个“对于” 两个“参加”(总) 二、实践贡献 (革命家) 编报著书(宣传) 创工人协会(组织) 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深远影响 敌人 战友
(总纲)
英 名 和 事 业 永 垂 不 朽
请找出文中总括性、过渡性、承递性等有标志性的语句。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
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贡献之巨大, 无可企及 指马克思对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的指导、领 导作用而言 指马克思对于社会科 学的理论创造和推动 作用而言 第 二 个 对 于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 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 第一个对于
(一)
(二)
(三)
两 人类历史的 理 ( 个 发展规律 思 论点 发 剩余价值 想 贡 现 面 两 的规律 家 马 个( 献) 克 “总 每个领域都有独 思 对纲 到的见解 逝 于) 世 ” (用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连 接上下段) 不可估量 实 宣传(编报著书) 革 的损失 践 命 贡 家 组织 ( 创立工人协会 ) 献 ~
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
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
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
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
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
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 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 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 要成就和贡献。 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 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听录音,阅读全文,根据悼词的特点理一下文章 的结构。
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地点和情景。 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 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 大贡献。 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 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 切的悼念。
1.了解课文的结构和马 克思的伟大功绩。 2.学习借助文体特点 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 理解文章内容、结构 和层段之间的内在联 系的方法。
卡 尔 马 克 思 标 准 像
·
卡 尔 马 克 思 墓
·
马克思、恩格斯帮助法国工人制定纲领
《 资 本 论 》 第 一 卷 的 封 面
马 克 思 的 故 乡 特 里 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