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练习附答案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练习附答案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练习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_______,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_,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

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_______。

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

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

同时,(),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脱颖而出就地取材别具匠心饮鸩止渴B.出类拔萃因地制宜别有洞天急功近利C.出类拔萃就地取材别有洞天饮鸩止渴D.脱颖而出因地制宜别具匠心急功近利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味,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D.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精选汇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近,“神舟”一词上了网络热搜。“神舟”已有20年!我们对这艘中国太空飞船的名字早已,一提起它,总让人打心底涌起一股民族自豪感。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这既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从此成为载人航天的代名词。杨利伟首飞、“神七”太空出舱、景海鹏三次飞天、“天宫”上演太空科普课……载人航天工程一次次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科学应用效益的,谱写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壮美篇章,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经典。这些难忘的瞬间,总能激荡起每个人与时代共振、同国家一道前行的奋斗豪情。
D.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里程碑式的跨越就不可能实现
B.就不可能有这里程碑式的跨越
C.中国航天就不可能有这里程碑式的跨越
D.中国航天这里程碑式的跨越就不可能实现
【分析】(1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解答】(17)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此处强调出乎意料,应选用“居然”。
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处指名字熟悉,应选用“耳熟能详”。

2020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组合练习与答案解析(共10题)

2020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组合练习与答案解析(共10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组合练习与答案解析(共10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长江三峡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____________。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___________。

当他们已从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

③看着海岸上随意丢弃的塑料袋,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海边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多,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____________,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A.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熟视无睹B.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熟视无睹C.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习以为常D.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习焉不察解析:选 A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觉得很平常。

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真正的阅读也许并不在于你读的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而在于你从书中读到的内容是否能在生活中形成有用的养分。

B.2015年备受期待和瞩目的情感剧《何以笙箫默》改编自顾漫的同名小说,并由顾漫亲自创作剧本,该剧在播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C.据路透社消息报道,索尼CEO平井一夫正在考虑出售索尼的电视和手机业务,或者和外部公司设立合资公司运营,目前手机业务已成为索尼集团最大的拖累。

D.年轻的运动员们心怀国家,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终于夺得了乒乓球世锦赛的团体冠军。

解析:选BA项,一面对两面,可删去“是否”一词。

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消息”一词。

D项,搭配不当,应将“发挥”改为“发扬”。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国在9月3日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目的比较简单。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根据(青岛实验高中3月摸底考试、济宁市线上自我检测(第一次摸底测试)、潍坊市部分校线上考试(二)、济南实验中学2月月考、菏泽一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济宁一中下学期二轮质量检测、济宁市兖州区3月第一次网络模拟考试、潍坊市临朐县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一)(二))汇编而成青岛实验高中3月摸底考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A.比喻、拟人、对比B.借代、夸张、对比C.比喻、拟人、排比D.借代、夸张、排比(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本题着重考查比拟、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应了解修辞的概念,结合语段的句子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在句子的语言、句式特点、修辞、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等方面答题,要结合原文对原文句子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解答】(1)“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这一句中就综合运用了排比和比拟(拟人)的手法,“那么……”句式整齐一致,“含着笑”拟人的情态;“有的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摆放的果子”比作“画”。

故选C。

(2)首先从句式上进行比较,原文“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分别为六字句和八字句,原文句式整齐,修改后这样就没有了句式整齐工整的特点,语句也缺少了气势,而且原句更有节奏感;最后从内容方面看,写了样式之多,描绘出兔爷的各种神态,活灵活现。

2020年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全中国与新冠肺炎鏖战的紧急关头,黄冈卫健委唐主任因对疫情一问三不知而被就地免职,人们对此_____.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人命关天,大意不得。

但遗憾的是,不论是黄冈唐主任的一问三不知,还是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粗心回应,我们感受到了对人命关天的粗疏和轻慢。

人们的愤怒,不可避免地带有情绪化,但这种情绪背后是对人命关天的敬畏。

面对人命关天,所有关于失误、疏忽的_____乃至歉意,都是苍白的,无力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党员干部、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基层警察_____,四处奔波,非常辛苦,让人心疼,令人敬佩。

在抗疫工作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失误或漏洞,但群众是通情达理的,话讲清楚了是能够接受的。

由于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大战役,面对这些失误、漏洞和空白,我们绝不可以推诿甩锅--因为这是众目睽睽之下衡量你称职与否的一杆秤。

群众不能接受_____,不能接受揽功诿过,特别是在这样人命关天的事情面前。

当前人们对疫病的认知已趋向统一,当来自全国的医护人员纷纷到位,当各类物资从四面八方运来,物资调配就成了重中之重。

能不能做好抗疫工作,()(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拍手称快辩解夜以继日文过饰非B.拍手称快争辩夜以继日涂脂抹粉C.交口称赞辩解焚膏继晷文过饰非D.交口称赞争辩焚膏继晷涂脂抹粉(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遗憾的是,不论是黄冈唐主任的一问三不知,还是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粗心回应,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人命关天的粗疏和轻慢。

B.遗憾的是,不论是黄冈唐主任的一问三不知,还是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粗心回应,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人命关天的轻慢和粗疏。

C.遗憾的是,不论是黄冈唐主任的一问三不知,还是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粗心回应,我们感受到了对人命关天的轻慢和粗疏。

D.遗憾的是,不论是黄冈唐主任的一问三不知,还是湖北省红十字会的粗心回应,我们感受到了对人命关天的粗疏和轻慢。

2020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附答案

2020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附答案

2020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1-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

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

这也许怪不得他,()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但他们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爱戴和歌颂。

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

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X光片。

脸面上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可以依靠化妆征。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 .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 .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 .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2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 .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C .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

D .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读着海,海是古老的书最,古老得,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沧桑浮沉?奥陶纪和志留纪发生过怎样的生存死灭?海里有机界的演化有过怎样的革命的飞跃?A.不可理喻动入心弦波澜壮阔B.不可理喻动人心魄波诡云谲C.不可思议动人心弦波谲云诡D.不可思议动人心魄波澜壮阔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

为此,它们才有着知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①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②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③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

④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枝肥叶鲜,慵懒而富态。

⑤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

⑥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②③⑥C. ⑥②③⑤④①D.⑥⑤③④①②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B.即今江表..尚恬熙,忘却前回饮马时。

C.江左..风流今有几,逢春不要人憔悴。

D.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4.对下面一段文字寓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群虱子寄生在猪身上,它们认为生活在又硬又长的猪毛中间就像生活在宽广的宫延和园林里,猪胯、猪乳、猪股等隐蔽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安全温暖的房屋。

没想到,一天杀猪的来了,铺开茅草,点火燎毛,很快,它们就和猪同归于尽了。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安危相易,祸福相生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D 2.A 3.D 4.B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对于已被广泛运用的智能客服,消费者有诸多“吐槽”:或技术不成熟,对具体问题▲ ;或语气冰冷,成为商家的“挡箭牌”。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峡谷因为地貌特征非常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人们称为“中国的羚羊谷”。

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被洪水和风力大力塑造过的奇幻世界——著名的红砂岩经过水和时间的雕琢,阳光一照,美得令人沉醉。

在大峡谷中,每个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一样。

随着阳光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 红色砂岩所呈现出的温暖色调的多样变化,让人不由地慨叹大自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起初,人们对于这处奇观形成的原因_____ 。

后来发现暴雨导致的山洪暴发是地表切割最主要的力量。

越是干旱的荒山,一旦遭遇暴雨,山洪的暴发力越是惊人。

这是因为,极度干燥、坚硬的地表吸水性很差,降雨顺地势冲刷后,如果地表有些许裂隙,湍急的水流和携带的砂石几乎无坚不摧,日积月累,就能让地貌发生的变化。

雨岔大峡谷就是在这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据推测,几亿年前,当地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天崩地裂之后,黄土大山被震出了一道道裂缝;之后,()峡谷内怪壁哨立,沟壑纵横,如条条波浪从身边划过。

有专家称这里是“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是属于陕北的地质美景。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巧夺天工莫衷一是天翻地覆别无二致B. 鬼斧神工莫衷一是天翻地覆独一无二C. 鬼斧神工不置可否沧海桑田别无二致D. 巧夺天工不置可否沧海桑田独一无二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峡谷地貌特征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人们称其为“中国的羚羊谷”。

B. 峡谷因为地貌特征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人们称其为“中国的羚羊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

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

这也许怪不得他,()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

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

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2)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C.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

D.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1)推而广之(2)以身作则(3)煞有介事(4)锦上添花B.(1)推己及人(2)身体力行(3)盛气凌人(4)繁花似锦C.(1)推而广之(2)身体力行(3)煞有介事(4)繁花似锦D.(1)推己及人(2)以身作则(3)盛气凌人(4)锦上添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茶不仅是“喝”的。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荼的“吃”法日益多样化。

从“喝”到“吃”的转变,既满足了味蕾,也丰富了茶的食饮文化。

有古为今用、____的传统吃法。

刚采下的鲜嫩荼青,经过蒸汽杀青,使用特质碾荼炉烘烤制成干茶,再通过精制工艺及专用碾磨设备,形成了一种独特细腻的粉末一一抹茶。

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碾荼的古老,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____。

点荼时,将抹荼粉与水调和,用荼筅搅拌均匀,蘸润笔尖,便仿佛拥有了“”的魔力。

如今,在许多世界美食中都可觅得抹荼的踪迹。

( )。

铸铁壶,外观厚重朴拙,轻叩仿佛可以听闻咕嘟咕嘟的煮荼声,能更好地烘托熟洱、陈年铁观音等发酵荼的风味;银壶,手工雕刻的繁复花纹盘桓壶身,用它煮荼,洁而不染异味,荼香更和顺韵长。

茶的器具有各种材质,然而其中所盛放的茶之精髓却。

早在10多年前,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

科学研究表明,这主要源于茶叶中的精华物质荼多酚。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先进,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B.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抹茶愈发魅力。

C.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彰显魅力。

D.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彰显。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同材质的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品鉴B.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来品鉴C.不同类型的品鉴,应针对不同材质的茶器D.茶器的材质不同,品鉴的类型不同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历久弥新进退维谷点石成金一如既往B.历久弥新欲罢不能点石成金恒久不变C.老而弥坚欲罢不能画龙点睛一如既往D.老而弥坚进退维谷画龙点睛恒久不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8 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

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的变化。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B.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C.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D.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翻天覆地丝丝入扣酣畅淋漓别具一格B.翻天覆地有条不紊淋漓尽致独辟蹊径C.前所未有丝丝入扣淋漓尽致独辟蹊径D.前所未有有条不紊酣畅淋漓别具一格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B.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C.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D.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敦煌学从研究对象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藏经洞出土的古代文献及其他文物,二是敦煌石窟,三是敦煌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1900年敦煌莫高窟第17号洞窟所藏的数万卷古代文献及纸本、绢本绘画品,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大部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流落海外。

在其后的数十年里,敦煌文献受到世界汉学研究者的关注,很多学者投身于敦煌文献及艺术品的研究。

敦煌文献,涉及古代政治经济,文学,语言学,科学技术等领域,一百余年来,有关敦煌文献的研究著作可以说。

而随着对敦煌文献研究的深入,必然需要对敦煌本地历史、地理及相关遗迹进行调查研究。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敦煌的历史又与中国西部发展,特别是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因而,()。

对敦煌石窟的研究相对较晚,由于敦煌地理位置偏远,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到敦煌石窟的实地考察很难实现。

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以常书鸿先生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对敦煌石窟进行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对敦煌本地历史、地理及相关遗迹的研究,也成为敦煌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B. 对敦煌在丝绸之路中的作用、敦煌的历史与中国西部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也很重要。

C. 对敦煌相关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对其地理、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也很重要。

D. 对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成为敦煌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重见天日包罗万象汗牛充栋息息相关B. 浮出水面包罗万象比比皆是息息相关C. 浮出水面面面俱到汗牛充栋休戚相关D. 重见天日面面俱到比比皆是休戚相关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清政府腐败,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这些大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流落海外。

B. 清政府腐败,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部分流落海外。

C.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部分流落海外。

D.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这些大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流落海外。

答案★【分析】(1)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2)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3)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解答】(1)复句的主语是“教养”,应在关联词之前,排除BC;此处否定“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肯定了“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不属于递进关系,排除A。

(2)承接“这也许怪不得他”,应解释原因,应“因为”,排除BD;“不经教育”是提出的假设,应“因为如果不经教育”,排除C。

(3)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此处指推展开来,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故:推而广之,排除BD。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此处指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亲身实践,故:身体力行,排除A。

煞有介事:大模大样,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

盛气凌人: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今多用作贬义。

锦上添花: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答案:(1)D。

(2)A。

(3)C。

【点评】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7.C(A项,语序不当,状语“在现代饮食环境中”应在“愈发”前面;“得益于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先进”应改为“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