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1.1《认识汉语》课件(共29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1.1《认识汉语》课件(共29张PPT)

2020/6/16
20
语序
请看屏幕,这是写在茶杯上的五个字,请问,
它可以组成几句话?



也心
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 以清;也可以清心
2020/6/16
21
爸爸生病了,我家客人络绎 不绝,阿姨和姨父刚刚走, 舅妈和舅舅就来了,婶婶和 叔叔还没来得及开门,姑妈 和姑父的问候电话就打来了。
2020/6/16
2
3.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说四舅被五舅骗去六舅家偷七舅放在 八舅柜子里九舅借十舅发给十一舅工资的一千元。 问:谁偷了这笔钱 A四舅 B七舅 C八舅 4.男说:哟,今天你的牙齿好白啊。
女说:那是假牙。 男说:真的假的?? 女说:真的。 Question:请问这是真牙还是假牙? A.真牙 B.假牙
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
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
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
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翻译、评价、再读、激趣
(住在石头做的屋子里的姓施的诗人,喜欢狮子,发誓要吃十头
狮子。姓施的常常到市集里看狮子。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
别的你非得别别的。 • 4、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 5、剩女产生的原因: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2020/6/16
5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美丽而其妙的语言 ——认识汉语
2020/6/16
6
学 1.通过“汉外”比较进一步认识
习 汉语。

2.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 个主要特点。
2020/6/16
3

2024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目

2024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目

2024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2024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AI(人工智能)的介入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AI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并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首先,A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文字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传达信息,同时还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深度。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需要更精准地使用语言文字,以满足不同情境下的沟通需求。

其次,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微内容”的流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表达习惯,也对传统的长篇写作和论述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简短的内容中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成为了现代语言文字运用的一大难题。

此外,AI技术的普及也使得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传递方式越来越普遍。

这些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语音信息转化为文字成为可能,而图像识别技术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图像来传达信息。

这些新技术不仅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使得语言文字的运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面对这些挑战和变革,我们如何应对?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文字知识,掌握最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培养跨媒体沟通的能力,学会在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之间灵活转换。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信息的质量和深度,避免因为过度追求速度而牺牲信息的价值。

在应对AI带来的挑战和变革时,我们不应忘记语言文字的本质和价值。

尽管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和思维的工具,其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

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如何将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一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一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治沙就是消灭沙漠”,其实, A 。

治沙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

沙漠分为“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两大类,原生沙漠是自然演变产生的,有的沙漠的形成年代高达数百万年,彼时人类还没有出现。

对待“天然”沙漠,B,目的是保护天然的荒漠生态系统,方式是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荒漠类型国家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封禁保护区等。

人造沙漠则是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这部分“沙”才突出一个“治”字,应该予以治理、修复。

此外,针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沙化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如原生沙漠周边地区的绿洲、农田等,应注重一个“防”字,即C。

①不论是原生沙漠还是人造沙漠,②对人类来说都有“用”的价值,③应该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④原生沙漠可以开展成为自然教育、科普的基地,⑤如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库姆塔格沙漠的雅丹和羽毛状沙丘、罗布泊的“大耳朵”等。

⑥人造沙漠可以在被有效治理后综合开发利用,⑦发展多种沙产业健康成长。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3. 下列句子中的“如”与文中加点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从上空俯瞰,古城内泉州府文庙、南外宗正司遗址等8处世界遗产如明珠般错落其间。

B. 数字化转型可以创造和增加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如虚拟现实购物、智能家居服务等。

C. 他前几年因为意外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需要居家静养。

D. 不同于畜牧用马,运动马往往圈养在马房里,如不及时修蹄,会引起蹄病或马匹跛行等问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

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学的一点认识

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学的一点认识

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学的一点认识1. 引言1.1 介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的重要性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该教材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这部教材,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该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字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写作技巧、修辞手法、阅读方法等,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和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探讨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的认识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是高中阶段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这一教材的仔细研读和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修辞、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能力。

这一教材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文本的分析、解读和写作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这一教材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标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新课标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新课标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课标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高二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高二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所能满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语的世界,一起感受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世界上现在大约有5000多种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汉语语族”我们的母语----汉语广义: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狭义: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语言。

汉语热: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据统计,全球100个国家有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

我们的汉语历史悠久,可如今却受到各种冲击,什么双语教学,少儿英语,英语过级填充着我们几岁、十几岁、成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计算一下中学英语、语文的课时,令人难解,这样开课的合理性在哪?是不是要培养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翻译家呢?我们大部分的人学了英文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又会用上几次呢?花那么多时间值不值?说白了,英语只是学生参加考试的一块敲门砖,汉语才是学生终生成长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难怪网络上有这样一则饱含气愤的短信:等咱们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文言文太简单,全用毛笔答题,这是便宜他们。

惹急了爷,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

论文题目就叫论三个代表,听力全用周杰伦的歌,双节棍只听一遍,阅读理解就用周易,口试要求唱京剧,实验就考包饺子。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归纳总结1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2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的技巧一、词语(包括熟语)考查的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以成语为主,兼考实词和虚词。

考查成语主要是辨析成语运用正误,考查实词或虚词则主要考查对近义实词或虚词的辨析。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的常见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包括正误判断题、填充辨析题),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

如2008年天津卷所选填的词语包括古诗句、双音节词和成语,2009年浙江卷要求考生用括号里的成语去替代语句中的熟语,2010年广东卷把四个成语放在—个语段中进行考查,突出了活的语言环境。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语言文字应用新课标.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汉字注音方法PPT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语言文字应用新课标.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汉字注音方法PPT

注音的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 直音法 反切法 注音字母
1、直音法:
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 一般格式:×,音×。 例如: 《离骚》“偭规矩而改错。” 洪兴祖《补注》:“偭,音 面。” 《周礼》“拔茅茹。”郑玄注:
“茅,音苗。”
2、反切法:
被切字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g ong
古 gu 送 song 切
反切规则:上字取声,下字取韵, 上定清浊,下定四声。
胡笼切
hú lóng
——
hóng
(红) (旦)
(照) (去)
得按切
dé àn
—— ——
——
dàn
zhào qù
之少切
zhī shào
丘倨切
qiū jù
2、反切——练一练 普半切
pǔ bàn
——
pàn
(判) (娑)
(劝) (欢)
速多切 七愿切
qī üàn
3.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ɑ、o、e开头的 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 节界限发生混淆,可以用隔音符号(’) 隔开。例如“西安”写成xi’ɑn,“方案” 写成fɑnɡ’ɑn,否则,上面两例就可能理 解为“线”和“反感”。 4.《汉语拼音方案》规定,ü行的韵母跟声 母j、q、x拼写的时候,写作ju、qu、xu, ü上两点省略。
sù duō —— suō
——
qüàn
火官切
huǒ guān —— huān
• 汉语拼音方案
• 1958年2 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 布,是我国法定的拼音方案。主要用途是给汉字 拼音和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 一.用26个拉丁字母的式样和顺序;规定了名称 (读音)。 • 二.声母表:用注音字母顺序,习惯上也用注音 字母的名称。 • 三.韵母表:表中35个,说明中加4个;规定了省 写和y、w、ü的使用。 • 四.声调符号:规定了式样和标调位置。 • 五.隔音符号:必要时在开口呼零声母音节前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椅子、石头、老虎、阿妹
重叠:悄悄、微微、稍稍
轻声:莲子——帘子 地道——地道
儿化:画——画儿
盖——盖儿
信——信儿
3.不断吸收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来充实自己。
(古语词)夫人、诞辰、酝酿、遵循、缅怀
(方言词)搞、把戏、瘪三、名堂、噱头 (外来词)卡拉OK、沙发、马达、歇斯底里、扑克
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着重些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荣,以 今日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 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法有与前 诗比尽相同的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一.”不≠没”,”又≠再”
1.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4.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5.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6.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7.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8.别着急,又等一会儿他就会回来。
“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 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 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 “远离 “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当作“使……苦”,“使……劳”、“使……饿”
一、下列加线的字你会读? 1、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 7、万乘之国。 8、否极泰来
2、词语的词义变化 (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 黄河。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 “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 的叫“嚎” . (2)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 殿”。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 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 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 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 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 “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 “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1.来中国以前我没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没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片不感兴趣。 4.她的男朋友以前不抽烟,不喝酒。 5.他才丢了钱,昨天又丢了书。 6.今天我又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7.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吧。 8.别着急,再等一会儿他就会回来。
.让人头疼的”了、着、过”
• • • • • • • • • • • • • 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妈妈拉自己的儿子上楼了。 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架着。 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 我很小就发现了我喜欢中国 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来中国以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恋爱过。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着重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 竭力渲染,而以结句些今日之荒凉,转出新意, 些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四组镜头的景色 转换,展示出诗歌的朦胧之美。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汉语语音的演变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 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 ⑥汝识之乎?噌弘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 见日。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吐蕃 樊於期偏袒扼腕曰 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可以解燕国之患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 ──兔子。 如:照──照耀;赠──赠送, 弃──抛弃;粹──纯粹。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 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高中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单元 走进汉语世界
认识汉语 古今言殊 四方异声
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 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
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 “咣当” ,把汤碗打了。 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
老外想:“one dolla: “ 谁打的?” 老外想:“ three dollar?……”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 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 “记述的文字”讲。 “有”是动词,这里活用名词“出产的东西
“香远益清”(《爱莲说》)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 忧患 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 和国。 2、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 长辈的亲切称 3、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 姻关系的成员。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 “丈夫”相对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 有一定成就的人。
1 世界语言有多少? 2 汉语
什么是现代汉语
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语言
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没有形态的变化。汉语的词不论在词 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 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 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 “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 “面”——“脸”, “目”——“眼”, “口”——“嘴”
“船”为名词,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之意。 “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 (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 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 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 使是个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 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 因就在于此。”
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 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不欺骗 我
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 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 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 “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
虚词重要而丰富 语序的作用重要
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1.元音占优势。 2.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
1.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例:民 不 畏 死,奈何 以 死 惧 之? 百姓 不 怕死,以 死 来 威胁 他们 又 有 什么 用呢? 2.构词方式灵活。 词根融合:发屋、领袖、司令
1.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2.量词十分丰富。
思考题: 现代汉语数词和名词组合时一般要加量词,而成语 中却有不加量词直接组合的情况,如: 一针一线 一草一木 一兵一卒 九牛一毛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在古诗里品味汉语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儿子说:“他打的!” 老外想: “ten dollar?!……” 老妈又说: “还得打一碗!” 老外想: “hundred and one?!?!……” 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 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把菜刀放下
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 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但更让他心碎加崩溃的是 老爸的一番话。 老爸对着正在加热炉上舀汤的儿子说: “烫,少盛点 儿!”老外: “ten thousand……” 老外以惊人的速 度从口袋中掏出钱包,把里面所有的钱倒在了桌上, 然后像刘翔一样往门口狂奔……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史记· 李将军列传》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 对常若不足者。《三国志》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如: 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