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技术》考核标准

《中药炮制技术》考核标准

学习情境七学习情境八学习情境二15%学习情境四学习情境三15%中药炮制技术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一、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多元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根据学生完成学习情境下各项能力训练项目的情况,以“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为依据,从技能操作考核(包括实施前准备、实际操作过程、结果和小结)、素质考核(出勤、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知识考核(单元知识目标检测)等3个方面,采用学生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分,取平均分作为能力考核成绩,使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知识考核成绩。

总评成绩为=E各学习情境成绩X60%+技能训练考核X10%+期末考试成绩X30%图1各学习情境占考核成绩百分比学习情境六10%学习情境五20%25%表1各学习情境具体考核评价表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比重操作考核任务实施前准备60%(考核依据:“操作技能考核标准”实际操作过程结果和小结素质考核出勤5%工作态度10%团队协作10%知识考核单元知识检测15%二、考核标准依据国家劳动部“中药炮制工”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等炮制法规标准,结合各技能训练项目的内容,制定了12项“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1净制(100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3清炒法(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4加辅料炒法(100分)考核内容分值实得分操作台面、装药容器、炒锅(炒药机)洁净洁净(试机)检查电源及设备各部分是否连接完好空车试运行3分钟。

调试炒药机至生产状态称药准确称取药物重量,无溢洒,不污染环境设计依药物特点,正确设计加辅料炒的操作流程(5) (5) (5)药物处理饮片中无杂质、变异品,大小分档预热投辅料炒锅倾斜30〜45度将炒锅(炒药机)预热辅料用量符合要求将辅料加热到适宜程度投药投药时间适当翻炒出锅火力大小(或温度高低)适宜翻炒时“亮锅底”动作娴熟,药物受热均匀出锅及时正确关闭炒药机(5)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是将草药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强草药的疗效或降低其毒性。

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炙:将草药置于火上烤热,使其表面出现微微焦黄。

这种方法常用于寒凉性的草药,如柴胡、陈皮等,可用于祛寒解表。

2. 炒:将草药放入干炒锅中进行炒制,使其变得干燥、香气四溢。

炒制方法常用于补益类中药,如黄精、枸杞子等,可增强其滋补功效。

3. 焙:将草药置于火上加热或烘烤,使其变得干燥。

这种方法常用于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如丹参根、当归等,可用于活血化瘀。

4. 温灸:将草药置于纱布中,放置在患处,用艾叶进行温灸,使草药渗入患处。

这种方法常用于外治类中药,如艾叶、益母草等,可用于温经散寒。

5. 泡制:将草药浸泡在水中,使其成为药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中药饮片的加工,如人参、黄芪等,可用于调理气血。

6. 蒸制:将草药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使其变得柔软易煮。

这种方法常用于牛黄、龙骨等矿物类草药,可用于清热解毒。

以上是中药的常见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草药的性
质和用途。

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种类有哪些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种类有哪些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种类有哪些中药材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医疗、调制、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炮制工艺的恰当运用,不仅能提高药材的药效,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还能方便储存和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材常见的炮制工艺种类。

一、净制净制是中药材炮制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常见的净制方法包括挑选、风选、水选、筛选等。

挑选是指通过人工挑选,去除药材中的杂质、霉变品、虫蛀品以及非药用部位,如去除根类药材的芦头、皮类药材的粗皮等。

风选则是利用风力将药材中的杂质、轻质部分与药材本体分离。

比如,去除蒲公英、紫苏子等药材中的杂质。

水选是将药材放入水中,根据药材和杂质在水中的沉浮程度不同来去除杂质,或者洗去药材表面的泥土、盐分等。

筛选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对药材进行筛选,以分离出大小均匀、符合要求的药材。

二、切制切制是将净制后的药材切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等,便于后续的炮制和调配使用。

切制前,药材通常需要经过软化处理,使其质地变软,便于切割。

常见的切制规格有薄片(厚度 1-2mm)、厚片(厚度 2-4mm)、斜片、直片、段(长度10-15mm)、丝(细丝2-3mm,宽丝5-10mm)、块(边长 8-12mm)等。

切制的方法包括手工切制和机械切制。

手工切制对药材的损伤较小,但效率较低;机械切制效率高,但可能会对药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三、炒制炒制是将药材置于锅中加热,并不断翻动,使其达到规定的程度。

炒制的目的是增强药效、缓和药性、降低毒性、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等。

炒制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是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鼓起、爆裂,透出香气,如炒决明子、炒莱菔子等。

炒焦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如焦山楂、焦神曲等。

炒炭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如地榆炭、槐花炭等,炒炭后药材的止血作用增强。

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一、净制技术净制技术是指对中药材进行筛选、挑选、洗净、干燥等处理,以去除杂质、泥沙、水分等非药用部分,提高中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常用的净制技术包括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干燥等。

二、切制技术切制技术是指将经过净制处理的中药材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切成片、丝、块等不同的形态,以便于进一步加工和制备。

切制技术对于中药材的形态和质地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切制方法会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炒制技术炒制技术是指将经过切制处理的中药材放入锅中进行加热炒制,通过高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改变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达到特定的疗效。

炒制技术对于中药材的药效和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炒制方法和温度会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口感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炙制技术炙制技术是指将经过切制处理的中药材放入炙炉中进行加热炙烤,通过高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使中药材的表面产生一定的变化,以达到特定的疗效。

炙制技术对于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炙制方法和温度会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煅制技术煅制技术是指将经过切制处理的中药材放入煅炉中进行高温煅烧,通过高温的作用,使中药材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特定的疗效。

煅制技术对于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煅制方法和温度会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六、蒸制技术蒸制技术是指将经过切制处理的中药材放入蒸锅中进行加热蒸制,通过高温的作用,使中药材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特定的疗效。

蒸制技术对于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蒸制方法和温度会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七、煮制技术煮制技术是指将经过切制处理的中药材放入锅中进行加热煮制,通过高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使中药材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特定的疗效。

煮制技术对于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煮制方法和温度会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药的炮制方式

中药的炮制方式

中药的炮制方式
中药的炮制方式是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处理药材的方法,旨在提高药物的药效、减轻毒性、增加稳定性,并使其更适于人体吸收。

下面是一些中药的常见炮制方式:
1. 煎煮(煎服):
•方法:将药材加水煮沸,保持沸腾一段时间,然后取汤液。

•适用于:多用于植物草本药,如中药汤剂。

2. 浸泡:
•方法:将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溶解成药液。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较难溶解的药材,如树皮、硬块状的药材。

3. 蒸发(蒸发浓缩):
•方法:用蒸汽蒸发药材中的水分,得到药液或药膏。

•适用于:适用于需要去除水分、浓缩药液的药材。

4. 炮制:
•方法:用火炮制药材,通常包括清炮、焙炮等。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生药材,以增加药性或改变性状。

5. 炒制:
•方法:用锅炒制药材,改变其性质、味道和功效。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需要调理气味、增加稳定性的药材。

6. 曝晒:
•方法:将药材暴晒在阳光下,使其干燥。

•适用于:适用于需要干燥的药材,如花草、叶子等。

7. 酿制:
•方法:将药材放入酒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成为酊剂。

•适用于:适用于一些需要溶解于酒精的药材,以增强药效的药材。

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目的,而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药材的性质、功效,以及配伍的需要。

在中医药理论中,炮制方式被认为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药的五大类炮制方法是什么

中药的五大类炮制方法是什么

中药的五大类炮制方法是什么中药炮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药技术。

炮制是中药加工的重要环节,炮制方法对于中药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选择出合适的炮制方法,才能促使中药的质量和药效得以提升,并减少中药的毒副作用。

那么,中药常用的五种炮制方法是什么,下进行科普介绍。

一、炮制中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1、炮制时间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药物浸泡的时间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药物在浸泡的前30小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逐渐增大,但在之后又会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说药物浸泡的时间最好保持在30小时左右。

2、炮制温度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除了药物浸泡时间之外,温度对于中药炮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炮制的温度最好保持在50℃,超过50℃之后,炮制温度越高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就流失越严重。

3、辅料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在炮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定的辅料,如酒、醋、蜜、姜汁、食盐水、甘草汁、黑豆水、米泔水等等,以其本身所具有的一定性味和功效,以不同途径影响中药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灵活性和使用范围,从而改变或增强药物某些方面的疗效。

二、中药炮制五种方法1、修制:对药物进行纯净、粉碎和切制的处理方法。

纯净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挑、筛、簸、刷、刮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

粉碎是采用捣、碾、研、磨、锉等方法,改变药物外形,使其符合调剂、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切制是采用手工或机械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2、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

漂洗是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或盐分。

浸泡是将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或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除去药物毒性。

闷润是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用淋浸、洗润、浸润等方法,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3、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煎煮炒制等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方法煎煮炒制等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方法煎煮炒制等中药炮制技术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兴趣逐渐增加,中药的炮制技术也备受关注。

中药炮制是指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药炮制中的煎煮炒制等炮制技术。

一、煎制法煎制法是中药炮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煎制法可以将中药材和水放入容器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制成中药汤剂。

在中药炮制中,煎制法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材料准备:选择优质中药材,洗净并切好。

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合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

2. 配伍处理:中药常常需要与其他药材进行配伍使用,这样能够增强药效或减轻一些药性。

在配伍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相容性和相互作用。

3. 加水煎煮: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根据药材的不同,煎制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煮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损失,过短则无法完全提取。

4. 汤剂提取:煎制完成后,将药渣去除,留下中药汤剂。

二、炒制法炒制法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炒制,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质,增强其功效。

炒制法的步骤如下:1. 材料炒制:首先,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锅中,用慢火炒制。

炒制时间和火候要掌握好,过久或过火都会导致中药材的功效丧失。

2. 冷却处理:将炒制好的中药材放在通风处冷却。

冷却时间要足够,避免中药材过热导致药效降低。

3. 贮藏:将炒制好的中药材贮藏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发霉。

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及时去除发霉的材料。

三、煮制法煮制法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将中药材和其他配料一起煮制,以达到提取有效成分、发挥药效的目的。

煮制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 中药材和配料准备:将中药材、辅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准备好。

这些材料的配比和处理方式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制剂质量。

2. 加水煮制:将准备好的中药材和配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煮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要制备的制剂而定。

通常煮制时间较长,可以提取更多的有效成分。

中药炮制技术:其他制法其他制法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其他制法其他制法课件

现代发展
现代中药炮制技术结合了现代科 学技术,对传统炮制方法进行了 改进和优化,提高了炮制品的质
量和可控性。
中药炮制技术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保证用药安全
中药炮制可以降低药物毒性, 提高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
应。
提高药效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物成分的 组成和比例,从而提高药物疗
效或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法通常使用炭火或文火慢慢加热。
例如,炙甘草可以增强其补脾益气的作 用;炙黄芪可以增强其补气升阳的作用 。炙法还可以使一些中药的成分挥发出
来,起到发散表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炙法的温度和时间需要 控制得当,以免造成药物烧焦或损失药
效。
炒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例如,炒白术可以增强其健脾止泻的作用;炒麦芽可 以增强其消食化积的作用。炒法可以使中药受热后挥 发掉一些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 用。
控制炒制时间
根据药物性质和目的,合理掌握炒制 时间,避免药物炒焦或未达到预期效 果。
注意翻炒技巧
翻炒时应掌握好力度和频率,确保药 物受热均匀。
注意火候控制
炒制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火候,避免火 力过大或过小影响药效。
煅法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控制煅烧温度和时间
注意煅烧容器选择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药物质量有重要影响, 应严格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煅法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控制得当,以免造成药物煅烧过度或不足,影响药效 的发挥。
04 其他制法的优缺 点
发酵法的优缺点
改变药物性质,增强疗效
如六神曲、淡豆豉等发酵后药性发生变化,增强了药效。
产生新的成分,增加疗效
如中药经过发酵后,会产生新的活性成分,从而增强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炮制方法的医书是(A)
A、五十二病方
B、雷公炮炙法
C、炮制大法
D、新修本草
E、修事指南
2、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C)
A、五十二病方
B、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炮制大法
E、修事指南
3、修事指南的作者是(E)
A、陈嘉谟
B、雷
C、谬希
D、李时珍
E、张仲岩
4、雷公炮炙十七法出自哪本书(D)
A、雷公炮炙论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
D、炮炙大法
E、修事指南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5、炮制在我国古代称为(A B C D )
A、炮炙
B、修治
C、修事
D、制造
E、制药
6、我国古代论述炮制的专著是(A C E )
A、雷公炮炙论
B、新修本草
C、炮炙大法
D、本草纲目
E、修事指南
7、中药炮制应遵循的法规是(ABCDE)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C、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D、中药饮片质量通则
E、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质量标准通则
二、填空题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学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性质,所采用的一类制药技术.
2、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三[名词解释
1、炮制: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2、炮炙:
3、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四、问答题
1、什么叫中药炮制?
答: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的任务是什么?
3、中药炮制技术发展大体分为几个阶段?扼要说明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中药炮制技术发展大体分为5个阶段.1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至唐代.2中药炮制技术的形成时期---五代时期至宋代3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金元时期至明代4中药炮制理论的总结及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清代5中药炮制理论及技术的振兴的发展时期---现代
4、我国古代专门论述炮制内容的著作有几部?说明著作的名称、作者及成书年代.'
5、试述中药炮制应遵守的主要法规名称及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