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合集下载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继承和发扬的体会和建议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继承和发扬的体会和建议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继承和发扬的体会和建议在我国的制药领域里,中药炮制一直都是比较传统的制药技术,是历代从事中医中药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凝聚的宝贵经验结晶。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我们应该相应地重视中药炮制技术、工艺方法以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继承与发扬中药的传统炮制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这个方面的内容谈谈相应体会,并且提出有效建议。

标签:中药;传统;炮制;继承中药炮制主要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调配以及制剂等方面的要求,按照中药自身的性质而进行的传统制药技术。

一般来说,在中医用药的过程中,必须先将中药炮制才可以入药。

而中药炮制的技术如何,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比较大。

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炮制方法也比较多。

但是其发展脚步应该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然而近些年来,中药传统炮制的发展却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比如继承无力、缺乏人才、质量标准与工艺规范没有达到相关要求等,使得中药炮制的发展受到了抑制,水平比较低。

1中药炮制的现状分析1.1中药炮制教学科研的落后如今,我国在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方面投入力度不足,其发展并不快,使得中药炮制教学的改革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没有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目前,中药炮制在教学方面的内容与模式都和企业中药饮片的生产与管理出现严重的脱节情况。

现代中医的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传统的一方一法、前店后厂以及中医大夫坐堂的模式,渐渐趋向常规化。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继承无力,很多拥有特殊功效的技术已经慢慢消失。

一方面,一些老药工怀揣着根据自己经验总结的中药炮制方法而没有对外发扬,使得中药炮制的传统方法已经渐渐衰退,甚至失传。

另一方面,在继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一些从事中药炮制的人的丰富经验与精湛技术无法得到较佳的继承,使得部分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难以避免失传的局面。

1.2中药炮制工作者缺乏责任心在中药炮制这个领域,存在着人才不足的缺点,专业人员也不愿意在环境条件差和劳动强度大的炮制场地工作,使得中药炮制的工作者普遍都没有受过比较严格和系统的相关培训,缺乏对中药炮制的理论与技术的了解。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有何创新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有何创新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有何创新中药材炮制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制药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其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中药材质量和疗效要求的提高,中药材炮制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一、炮制设备的创新传统的中药材炮制设备较为简陋,效率低下,难以保证炮制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炮制设备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采用智能化的炮制设备,可以实现对炮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炮制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一些新型的炮制设备还引入了自动化技术,如自动翻炒机、自动蒸煮机等,不仅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炮制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炮制质量。

二、炮制方法的创新(一)微波炮制法微波炮制是一种利用微波能对中药材进行加热处理的新方法。

微波具有穿透力强、加热均匀、快速等优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炮制的要求。

例如,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中药材,如鳖甲、穿山甲等,采用微波炮制能够使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同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也得到提高。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炮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为溶剂,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

在炮制过程中,通过调整压力、温度等参数,可以选择性地去除杂质和有毒成分,提高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三)生物发酵炮制法生物发酵炮制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

微生物可以分解中药材中的大分子物质,产生新的活性成分,或者改变原有成分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增强药材的药效。

例如,神曲的炮制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将面粉、杏仁泥、赤小豆粉等混合发酵而成。

三、辅料的创新传统的中药材炮制辅料主要有酒、醋、盐、姜、蜜等。

中药材的炮制技术如何创新发展

中药材的炮制技术如何创新发展

中药材的炮制技术如何创新发展中药材炮制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中药材炮制技术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材炮制技术的创新首先体现在设备的更新与改进上。

传统的炮制工具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炮制的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

现代科技的引入,如智能化的炮制设备,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炮制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例如,新型的蒸煮设备能够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自动调整蒸煮的压力和时间,确保药材达到最佳的炮制效果。

炮制工艺的优化也是创新发展的关键。

过去,一些炮制工艺主要依靠经验传承,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

如今,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可以对炮制前后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明确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或者改进一些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在创新发展中,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不可或缺。

明确的质量标准是保证中药材炮制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该制定涵盖炮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炮制工艺的参数、成品的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标准。

同时,质量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中药材炮制技术的创新还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为中药材炮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比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对一些药材进行处理,可以产生新的有效成分或者提高原有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物理场技术,如微波、超声波等,在炮制中的应用也为提高炮制效率和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人才培养是推动中药材炮制技术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炮制技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让他们将宝贵的经验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要培养具备现代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鼓励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及创新初探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及创新初探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及创新初探摘要:在中药炮制技术中包括了多个方面,同时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目的也会有所不同,在中药成品饮片中不断提高其炮制质量,属于所有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中药饮片的炮制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到饮片的药用疗效,甚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时会使患者死亡。

但是我国当前并没有掌握较多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许多年轻的药物工程人员并不愿意从事中药炮制行业,民间大众更是缺乏对传统炮制工艺和流程的了解,导致许多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被淡忘,使一些传统炮制技术逐渐失传。

本文就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及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创新;研究进展引言中药炮制与中药饮片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药性,从而影响中医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不仅是一项技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

因此,中药炮制既是中药与临床的纽带,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

1传统炮制技术文化发展背景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发挥药效作用,人们又将一些天然药物进行一定的采集加工。

同时为了服用方便,还将药物进行清洗、擘成小块或剉、捣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些简单加工经过积累和发展,就成了早期中药饮片炮制的“洗净法”、“切法”、“捣法”等。

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

《礼纬·含文嘉》明确指出:“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中药炮制古称“炮炙”,就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

火的应用为早期中药采用高温处理的“炮炙法”、“药炒法”的出现创造了基本条件。

“炮”、“炙”均源于食物加工,中药炮制的源头就在于食物的炮生为熟。

与此同时,辅料逐渐成为炮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内涵,人们直接用酒来医病,或用作制药的溶剂制成“药酒”对抗疾病,从而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

此外,人类在长期利用火的过程中,对土壤的可塑性也有了逐步的认识,为陶器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中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与传承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药炮制不仅能够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效,降低毒性,还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求,对于保障用药安全和提高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治半夏”的记载,这被视为中药炮制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炮制理论和方法。

如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提到了“药有……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有各法”,强调了药材的采集、加工和炮制的重要性。

唐代的《新修本草》则对部分药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到了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更是将炮制列为法定制药技术,对药物的炮制方法、规格、质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明清时期,炮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了“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原则,清代张仲岩的《修事指南》则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炮制经验。

中药炮制的目的多种多样。

首先,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例如,生半夏有毒,经过生姜、白矾等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

其次,炮制能够改变药物的性能,使其更适应临床的需要。

如生地黄性寒,能清热凉血,经黄酒蒸制后成为熟地黄,性温,能滋阴补血。

再者,炮制有助于增强药物的疗效。

比如,延胡索醋制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加,止痛作用增强。

此外,炮制还可以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矿物类药物经过煅制后质地变得酥脆,易于粉碎和煎煮。

中药炮制的方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煮燀制等。

净制是指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切制则是将药材切成一定的规格,便于后续的炮制和制剂。

炒制又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清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不同程度,加辅料炒则常用的辅料有麸皮、砂等。

炙制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如蜜炙、酒炙、醋炙等。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

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包括中药材的净选加工、切制、火制、复制、酵制、发芽、霜制、提净等,不同的炮制方法其应用目的各不相同,提高中药成品饮片的炮制质量是药师的职责,炮制不当不仅会对饮片的药用疗效造成影响,甚至会产生强烈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

但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熟练掌握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药工已经是凤毛麟角,很多年轻的药物工程人才不愿从事炮制行业,民间大众对传统炮制工艺和流程更是甚少了解,导致很多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面临失传和被淡忘。

该研究基于以上背景,从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传承和创新2个方面出发,对保护和传承我国中药文化精粹,创新中药炮制技术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e the net selection,processing,cutting,fire,replication,fermentation,germination,frosting,and extra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different application purposes,and they can improve the finished Chinese medicines. The quality of concocting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harmacist. Improper processing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medicinal effect of the decoction pieces,but also cause strong adverse reactions,leading to the death of the patient. However,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Chinese medicine workers who are skill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re already rare. Many young drug engineering talents are reluctant to engage in the concocting industry,and the public are less familiar with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processes,resulting in many Chinese medicines. Traditional concoction techniques are lost and forgotten.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discusses way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innovate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iques.[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iques;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Research progress中藥炮制技术既是中药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

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思考[摘要]:从现状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与思考三方面对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论述,为中药传统炮制传承与创新再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药炮制、传承、创新近年来,由于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所突显的独特作用,愈来愈为世人所关注。

每种中药都有多种功效,经过炮制加工,保留所需要的性能,消除不需要的功效。

医生在临床应用中,往往根据病情的需要,只用其某一方面的性能,选择某种炮制品,有目的地加以应用。

一种中药都有多种功效,经过炮制加工,保留所需要的性能,消除不需要的功效。

炮制能体现中医用药的特点和灵活性,应当审时度势地运用炮制手段,适应不同的病症需求。

因为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通过炮制而使中药更加安全有效地为临床服务。

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是传统技艺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中药炮制学科来说更是最具时代感的热门话题。

1传统中药炮制的传承1.1现状与发展目前,尽管已经有部分关于江西的樟帮、建昌帮,北京的京帮以及四川的川帮传统炮制在文献、技术和人才传承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报道,但在主要传统炮制技术流派传承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4]。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最具原创性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其制品饮片是中医临床的处方药,中药炮制技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事关重大。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使世界对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中药炮制这一传统特色学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推进中药炮制的新发展。

今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药炮制分会、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雷公论坛”4 月15 日~17 日在大连举办,旨在聚焦传承与创新,推动《雷公炮炙论》相关研究深入开展,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以及“十三五”相关规划工作[5]。

与会各地炮制专家代表围绕中药炮制的传承和创新,从思路、策略、实践等层面深入研讨交流。

正所谓:“开论坛广发传承高见,言心语众筹创新良谋”。

中药行业中的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药行业中的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药行业中的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中药行业在传承传统医药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的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在现代医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医药文化的瑰宝:中药中药是中医药学的核心。

它以天然草药为基础,经过科学的炮制和加工,形成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药物。

中药多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界的资源,其中,草药的运用最为广泛。

中草药通过药物相互配伍、炮制制剂、精细提取等方法,发挥药性和功效,治疗疾病,调理人体健康。

这一独特的治疗方法,得益于中医药文化的深厚积淀。

二、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传统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经验。

传承传统医药文化是中药行业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到知识的传承、技术的传承、经验的传承等多个方面。

1. 知识的传承中药学科的研究和教育是传承中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中药学科的发展,中药学习和研究得以延续,并世代相传。

同时,传统中医学经典著作的精髓也通过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被更多的学子所学习和传承。

2. 技术的传承中药炮制和加工技术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这些技术包括药材的炮制、饮片的制备等方面,通过对传统的炮制和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和传承,使得中药在保持传统特点的同时,更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

3. 经验的传承中药行业中的老中医是中药经验的宝库。

他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和丰富的临床案例。

通过与老中医的交流和学习,中药行业中的年轻医师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指导,并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传统。

三、中药行业的创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中药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创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现代医疗的需求,中药行业在传承中药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1.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药行业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挖掘和发现中草药的新药效和新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思考[摘要]:从现状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与思考三方面对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论述,为中药传统炮制传承与创新再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药炮制、传承、创新近年来,由于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所突显的独特作用,愈来愈为世人所关注。

每种中药都有多种功效,经过炮制加工,保留所需要的性能,消除不需要的功效。

医生在临床应用中,往往根据病情的需要,只用其某一方面的性能,选择某种炮制品,有目的地加以应用。

一种中药都有多种功效,经过炮制加工,保留所需要的性能,消除不需要的功效。

炮制能体现中医用药的特点和灵活性,应当审时度势地运用炮制手段,适应不同的病症需求。

因为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通过炮制而使中药更加安全有效地为临床服务。

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是传统技艺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中药炮制学科来说更是最具时代感的热门话题。

1传统中药炮制的传承1.1现状与发展目前,尽管已经有部分关于江西的樟帮、建昌帮,北京的京帮以及四川的川帮传统炮制在文献、技术和人才传承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报道,但在主要传统炮制技术流派传承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4]。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最具原创性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其制品饮片是中医临床的处方药,中药炮制技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事关重大。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使世界对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中药炮制这一传统特色学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推进中药炮制的新发展。

今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药炮制分会、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雷公论坛”4 月15 日~17 日在大连举办,旨在聚焦传承与创新,推动《雷公炮炙论》相关研究深入开展,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以及“十三五”相关规划工作[5]。

与会各地炮制专家代表围绕中药炮制的传承和创新,从思路、策略、实践等层面深入研讨交流。

正所谓:“开论坛广发传承高见,言心语众筹创新良谋”。

大会就中药炮制今后的研究方向、传统炮制的传承项目建设、中药炮制教学实践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会议,这将会促进中药炮制的传承和发扬。

1.2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传统炮制传承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一、炮制文献缺乏系统整理,并且长期以来,关于研究传统炮制理论的书籍和文献为数不多,具有帮派炮制特色的中药饮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也不大。

二、炮制技术缺乏广泛延续。

在由千家万户自发组成的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小作坊”中,个体加工炮制占据了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半壁江山。

在他们中间有身怀绝技的饮片加工炮制刀工,有精通饮片加工炮制的工艺传人,但是由于现代规范化的医药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技术娴熟的老药工对自己的技术秘而不宣很多技术已经失传。

三、人才的培养缺乏资金的支持。

由于对炮制技术传承人才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及经济补贴,以及药企缺乏相关的足够的重视,造成人才流失严重,甚至会引起独特保密的炮制技术外传之忧。

四、由于现在中药市场的质量不稳定,在流通领域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企业发展无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的热情。

1.3对策与思考中药炮制传承的内容包括技术、人才、文化、理论、应用等。

就传统理论来说,传统炮制理论蕴涵着极其深刻的科学性,应充分尊重,同时对其中夹杂的道、佛、神、巫等文化内容,谨慎鉴别分离。

关于技术,传统饮片质量标准的性状指标与现代科学指标的关系。

重视研究传统性状描述与指标性参数量化的互补、化学指标与生物学指标的互补与侧重、指标性成分与临床作用的关联性。

就人才来讲,首先为传承人的培养提供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其次在现代中医药的教育方面投入应该加大力度。

在应用方面,国家应加大力度鼓励创新创业,通过更大化应用带来整个行业的发展。

就国家政策方向,应该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政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关于技术方面,从事传统炮制的相关企业和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责任感来响应国家相关方面的政策和号召促进我们传统技术的传承和延续。

关于文化方面,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对于提升我国全面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传统中医药传承中,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作为我国独有的制药技术,对于它的挖掘和传承则尤为可贵。

是因为炮制传承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它所承载的已远远超出了“医”与“药”的本身。

2006 年,中药炮制技术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持续开展中药炮制传统技术的传承与整理、炮制技术的规范和标准、炮制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研究将会促进中药炮制在我国的卫生健康和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药炮制的创新2.1 现状与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近年来加强了对中药饮片市场的整治力度,加大了规范化生产的要求,有利于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

CFDA 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出台了《中药饮片注册管理办法》,对中药炮制的规范化从管理层面提供支持。

目前,中药炮制技术规范化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均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对全面提高中药饮片行业各环节的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产业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今后 5 年内,我国中药饮片市场仍将保持较快水平的发展速度,平均增长幅度高于医药工业增长幅度。

到2015 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 879. 1 亿元[6],为进一步适应中药饮片行业的迅猛发展,中药炮制产业创新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近些年来中药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中药饮片生产加强了宏观管理,随着中药材专业市场整顿工作的深入、市场流通渠道的加强、医院药房及零售药店等单位进货渠道开始规范,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形势有了较大的转机。

尤其是GMP 改造以来,对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淘汰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一批“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

通过GMP 认证的企业在行业整合和变化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享受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带来的收益。

尤其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发了一些饮片加工设备,如全浸润工艺和回转式中药浸润罐、隧道翻板式或网带穿流式干燥设备、网带式高压水洗药机和转筒式洗药机、燃煤转筒式或平底式炒药机等,使中药加工炮制生产设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7-8]。

在传承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的同时,应大力开展新型饮片研究应用。

在今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药炮制分会、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雷公论坛”大会上提到许多关于炮制的创新思路,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教授提出了中药典籍记载有的中药汁制法,比如枸杞汁制巴戟天、百合水制桔梗等,与方剂不同,它是通过前处理而成的特殊饮片,可借鉴研发、确立炮制规范与质控标准后,形成新型饮片进入药典。

杨明表示,这种药汁制饮片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显著的传统特色。

通过一种或几种药汁与一种饮片进行共制,一可以解毒减毒,二可利于归经,三可纠偏增效,四可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治疗范围,利于减少药物处方用量。

当前,传统药汁制法濒于失传。

应加强文献整理挖掘,开展工艺再创新、炮制规范研究,以及临床疗效比较和再评价研究。

再比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张村研究员通过对中药辅料作用和酒制、姜制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配伍炮制”新概念。

辅料炮制中的姜、酒、醋、蜜、药汁等,本身就具有特定药性,称为“配伍炮制”更为确切。

可在强调主药药性变化的同时,从配伍层次上重视辅药对主药的作用,提升和丰富传统炮制理论。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云认为,中药炮制行业应坚持共煎比单煎好的基本原则。

研究表明,通过复方饮片共煎可实现减毒增效,传统饮片君臣佐使配伍使用,有着扎实的实践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同中药配方颗粒相比各有优势,可共存发展。

云南中医学院赵荣华教授提出了即食中药饮片概念。

即食中药饮片特指用于预防保健、康复调养,经加工包装后,打开即可食用的中药饮片,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方便、易于推广的特点。

开发即食中药饮片,可直接服务大众消费者,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研发成本低上市快,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饮片企业的升级换代。

当然还有许多业界人士有许多很好的建议都是值得探讨的。

2.2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在药材来源、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及已经出版的全国和各地的炮制规范中,目前还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传统炮制理论的挖掘和科学研究不够深入。

二、关于技术方面的创新存在的问题,杨明教授提出了“六个不规范、一个不统一”,具体为:辅料使用不规范、炮制工艺不规范、质量评价不规范、包装贮存不规范、药材来源不规范、药物名称不规范、炮制规范不统一[9]。

三、创新饮片生产工艺与生产模式的还需要加大创新和发展。

四、创新饮片质量评价方法的确立和完善还不够确切。

2.3 对策与思考对于传统炮制理论应当以充分的科学证明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药炮制学科是一门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学科,学科的发展与饮片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炮制学科只有与饮片产业紧密结合,为饮片产业的发展服务,解决饮片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学科才有可能发展,学科的研究成果才可能为饮片产业所用。

保障饮片质量是确保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原料药材产地加工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大力进行原料药材与饮片一体化产地加工技术创新研究。

饮片生产工艺的传承与生产模式的创新实施中药饮片规范化、区域性专业化、集团规模化生产,是构建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前提[10-11]。

饮片质量评价方法的的传承与创新。

建立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饮片质量评价法,构建基于炮制原理、具有饮片个性特色的质量评价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尽快实施饮片优质优价政策的落实,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有序发展“十三五”期间,中药炮制学科及饮片行业科研展望。

“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基本医疗的需求,明确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思路和重点需求”是“十三五”研究项目建议的总体目标。

构建健康技术体系,引领健康服务发展中药标准饮片作为标准物质的适应性特征标识研究。

在中药标准饮片制备技术规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其标准饮片作为标准物质的适宜性特征标识研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12]。

3讨论传承与创新是传统技艺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中药炮制学科来说更是最具时代感的热门话题,其内容和方式一向为业内讨论焦点。

首要的是正确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找准传承创新的立足点。

只有以传承促创新,以创新带传承,传承与创新才能成为有泉之水,有本之木,方能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通过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可以知史,知古人炮制之兴衰,构未来炮制之宏愿;可以明志,明古人炮制之奥妙,兴新人炮制之图腾;可以晓理,晓古人炮制之理论,解现代炮制之原理。

中药炮制传承的内容包括技术、人才、文化、理论、应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