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中医药炮制课程设计

中医药炮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中医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及基本原理;2. 学生能掌握常用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工艺流程及其作用;3. 学生能了解炮制过程中药物成分的变化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炮制方法对中药材进行处理,熟练掌握基本炮制操作技巧;2. 学生能通过观察、品尝等方法,判断炮制后的中药材质量;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疾病合理选择和使用炮制后的中药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观念,认识到炮制在中医药中的重要性;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关注炮制过程中的细节,提高炮制质量;3. 学生通过学习中医药炮制,增强对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医药炮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对实践操作感兴趣,思维活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中医药炮制的基本概念与目的- 炮制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炮制的目的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2. 常用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工艺流程- 炒、炙、炮、煅等基本炮制方法- 常见中药材(如黄芪、当归、黄连等)的炮制工艺流程3. 炮制过程中药物成分的变化- 药物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及其对药效的作用4. 炮制后中药材的质量判断- 炮制后中药材的外观、气味、味道等特征的判断方法- 炮制后中药材质量的评价标准5. 炮制在临床中的应用- 根据疾病特点选择炮制后的中药材- 炮制在方剂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中医药炮制的基本概念与目的第二课时:常用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工艺流程第三课时:炮制过程中药物成分的变化第四课时:炮制后中药材的质量判断第五课时:炮制在临床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章节内容与教材《中医药学》中关于炮制的章节紧密相关,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中药炮制技术实验大纲

中药炮制技术实验大纲实验一净选加工、切制饮片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切制的目的。
(2)掌握手工切制和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净选:去除杂质,洗净2.切制:切片、丝、段3.药物: 益母草、决明子、桑叶、黄姜三、实验工具、设备盆、竹匾、切药刀,砧板等。
四、实验过程(一)净制1.到学校药圃中采集药材2.到实验室用水清洗、去杂质(二)切制手工切制(1)益母草作为全草类药材,切段(2)决明子作为种子类药材,不用切(3)桑叶作为叶类药材,切丝(4)黄姜作为根茎类药材,切片(三)干燥将切好的药材放入托盘中,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温度控制在50~80℃,并定时翻动至全部;干燥时,取出放凉。
实验二清炒法一、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成品的质量标准。
(3) 掌握三种炒法的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炒炭存性的含义。
二、实验内容1 .炒黄:王不留行、槐花、麦芽、槟榔、酸枣仁2 .炒焦:山楂、槟榔、栀子、麦芽3 .炒炭:荆芥、槐花、茜草、白茅根三、实验工具、设备电磁炉、铁锅、铁铲、炊帚、托盘、筛子、台秤、喷壶、竹匾等。
四、实验过程( 一 ) 炒黄1.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 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2.槐花取槐花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并透出固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表面深黄色,具有香气。
3.麦芽取净麦芽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棕黄色,鼓起并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筛去灰屑。
成品性状:炒麦芽形如麦芽,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裂隙,偶见焦斑,有香气。
4.槟榔取净槟榔片适量,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时,取出放凉,筛去灰屑。
成品性状:炒槟榔表面微黄色,气微,味涩微苦。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专业课程标准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1.《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中药炮制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中药学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在学习完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中药材加工养护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所进行教学的一门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中药方向的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研究性加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以及炮制的基本方法等,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待疑点。
(三)课程设计思路《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总学时为102学时,理论44学时,实践58学时,学分6分,在第6学期开设。
为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药类中药炮制学课程标准

江西省医药学校教学文件
类别:课程标准类(普通中专)文件编号:普专KC20008
中医药类专业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起草人陈焱日期 2012 年 6月 20 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编写人:陈焱
1、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中药类专业中药炮制的相关知识,能根据中药的性能与特点运用不同的中药炮制技术和工艺对中药进行加工炮制;学会处理各种中药炮制工艺操作时易出现的问题;学会检验中药炮制品质量。
为中药炮制工、中药调剂工、中药制剂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四级)打好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医药科技出版社唐廷猷主编
2、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进程与安排表
1)按平时成绩50%,考核成绩50%比例计分,总分为100分,计学分2分;
2)平时成绩以实训室纪律(20%)、实训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50%)、实训操作中的小组协作精神(10%)、实训结果(20%)为比例计分,满分50分。
3)考核成绩以实训室纪律(20%)、实训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50%)、实训结果(30%)为比例计分,满分50分。
中药炮制学授课进度计划进度表
审批签字。
《中药加工炮制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加工炮制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实验学时] 18 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加工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操作注意事项,掌握中药炮制品的性状、特征。
掌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加工炮制的方法。
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中药加工炮制学这门专业知识。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中药加工炮制这项传统的制药技术中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同时,加深对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加工炮制的能力。
为探讨中药炮制机理,促进中药加工炮制工艺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提高中药药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清炒法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的不同火候。
2、实验内容(1)炒黄:王不留行、牵牛子、牛蒡子、薏苡仁、莱菔子。
(2)炒焦:山楂、栀子、槟榔、川楝子、麦芽。
(3)炒炭:干姜、蒲黄、荆芥、槐米、小蓟。
注:每种操作方法从中选择2味中药。
3、实验仪器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喷壶、筛子、温度计、烧杯、铜冲等。
4、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二加固体辅料炒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的火候及操作注意事项。
2、实验内容(1)麸炒:苍术、枳壳、枳实。
(2)米炒:党参、斑蝥。
(3)土炒:山药、白术。
(4)砂炒:鸡内金、穿山甲、骨碎补。
(5)蛤粉炒:阿胶、鹿角胶。
(6)滑石粉炒:刺猬皮、水蛭。
注:选择5~6种操作方法,每种操作方法从中选择1~2味中药。
3、实验仪器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筛子、温度计、烧杯等。
【技术】教案中药炮制大专

1、净选加工的操作方法;
2、净选加工的类型、技术标准。
教学难点
精选加工操作方法。
教学地点
中药炮制实训室
教学方法与资源
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视频演示法等;
多媒体、《中药炮制技术》,张中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案例等。
教
学
内
容
一、麻黄、艾叶制绒 45min
二、茯苓、灯芯草拌衣 45min
总结
思考
选取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合格产品进行讨论。
总结
思考
选取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合格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中药炮制技术》教案
模 块
加辅料炒法
项 目
麸炒、米炒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炮制的分类方法;掌握各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的炮制作用。熟悉加辅料炒法的定义;掌握麸炒、米炒的定义、炮制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炮制药材及其炮制作用。
《中药炮制技术》教案
模 块
切制
项 目
饮片切制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饮片切制的工艺流程、饮片类型、干燥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饮片切制的操作方法及干燥方法
素质目标:树立“药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操作规范,依法炮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炒黄药材的炮制作用。
教学地点
中药炮制实训室
教学方法与资源
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视频演示法等;
多媒体、《中药炮制技术》,张中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案例等。
教
学
内
容
一、清炒法的定义、炮制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10min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概况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概况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是中医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为学生提供中药炮制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课程涉及中药的选择、炮制方法、炮制设备、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中药炮制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中药炮制技术课程通常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炮制方法的分类和要点等知识;实践部分则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和工艺流程;3.熟悉中药炮制的设备和器械的使用;4.具备中药炮制质量控制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内容1.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中药炮制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原理,以及中药炮制方法的分类和主要特点。
2.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和方法:详细介绍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的选择、处理、炮制的步骤、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等。
3.中药炮制设备和器械:介绍中药炮制所需的常用设备和器械,如药材破碎器、炒药机、蒸馏器等,以及其操作和维护方法。
4.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介绍中药炮制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药材质量的评价、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中药成品的质量评价等。
5.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中药炮制的过程,掌握中药炮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中药炮制技术课程通常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理论授课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分析案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药炮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将实际操作中药炮制的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确保学生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就业方向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学专业的重要技能之一,毕业生可以在药店、药品生产企业、中药炮制企业等单位从事中药炮制工作。
《中药炮制技术》考核标准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一、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多元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根据学生完成学习情境下各项能力训练项目的情况,以“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为依据,从技能操作考核(包括实施前准备、实际操作过程、结果和小结)、素质考核(出勤、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知识考核(单元知识目标检测)等3个方面,采用学生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分,取平均分作为能力考核成绩,使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知识考核成绩。
总评成绩为=∑各学习情境成绩×60%+技能训练考核×10%+期末考试成绩×30%图1 各学习情境占考核成绩百分比学习情境二15%学习情境三15%学习情境四25%学习情境五20%学习情境六10%学习情境七10%学习情境八5%表1 各学习情境具体考核评价表二、考核标准依据国家劳动部“中药炮制工”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等炮制法规标准,结合各技能训练项目的内容,制定了12项“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1 净制(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 ]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2 切制(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 ]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3 清炒法(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 ]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4 加辅料炒法(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 ]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5 炙法(先加辅料后炒药法)(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 ]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6 炙法(先炒药后加辅料法)(100分)注:分值项中()内数字为机器操作考核分值;[ ]内为手工操作分值,其他为共用分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专业
课程标准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录
1.《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中药炮制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中药学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在学习完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中药材加工养护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所进行教学的一门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中药方向的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研究性加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以及炮制的基本方法等,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待疑点。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总学时为102学时,理论44学时,实践58学时,学分6分,在第6学期开设。
为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能辨认常用中药各种炮制品。
3.了解中药常用炮制机械的性能与工作原理,历代炮制著述和中药炮制的现代化研究。
(二)技能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实验操作,对中药材炮制火候能够准确的控制。
2.学会利用外观、色泽对不同的炮制品种进行鉴别。
(三)素质教学目标
1.具有对中药炮制品的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利用中药炮制技术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中药学专业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2.熟悉中药炮制技术的起源、发展概况;
3.了解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
第二章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炮制目的;
2.熟悉炮制对药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炮制与临床疗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2.熟悉炮制如何影响临床疗效;
3.了解传统制药的原则。
第四章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炮制对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及无机化合物等主要成分的影响;2.了解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五章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的作用;
2.熟悉中药炮制的各种分类方法,了解炮制常用辅料的一般用量;
第六章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2.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及贮藏保管法。
第七章净选与加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净选加工的操作方法;
2.熟悉净选的目的与意义。
第八章饮片切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饮片切制目的;
2.熟悉饮片软化、切制、干燥、包装要点;
3.了解切制有关机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第九章炒制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炒制技术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及炮制作用;
2.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清炒及各种辅料炒的含义。
(二)工作任务
学会炒黄、炒焦、炒炭、麸炒、米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各种方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及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第十章炙制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炙制技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炮制作用、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2.熟悉炙制技术的炮制目的及现代研究概况;
3.了解炙制技术的含义。
(二)工作任务
学会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与油炙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第十一章煅制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煅制技术的操作要点、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2.熟悉煅制的目的及明煅与扣锅煅的区别、现代研究概况;
3.了解各种煅制技术的含义、特点。
(二)工作任务
学会明煅、煅淬、扣锅煅等三种煅制技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知道明煅和暗煅的区别,煅淬辅料的选择及用量。
第十二章水火共制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水火共制技术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成品质量和注意事项;
2.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3.了解蒸、煮、燀法的含义及目的。
(二)工作任务
学会蒸、煮、燀法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知道辅料的选择与用量。
第十三章复制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制方法、炮制作用、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2.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3.了解复制技术的含义与目的。
第十四章发酵、发芽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制备的条件、炮制作用、方法、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其炮制目的;
3.了解发酵、发芽的含义。
第十五章制霜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制霜方法、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2.熟悉制霜目的。
了解制霜法的含义。
第十六章其他技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其他制法技术的炮制方法、操作要点、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其炮制作用与炮制目的及现代研究概况;
3.了解烘、焙、煨、提净、水飞、干馏技术等含义。
四、课程标准说明
(一)教学要求
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中药炮制技术的实际问题;熟悉: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和会应用所学的技能;了解:指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记忆和理解。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标准力求体现卫生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努力与执业中资格考试内容接轨,并参照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的考纲要求,突出中药炮制技术的技能性、实践性,着重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2.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科学素质和职业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通过单元测验、课堂提问、实验操作、流程设计、作业或实验报告和考试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培养的需要。
制定该课程标准小组成员签名:王云峰
教研室审核者签名:
系审核者签名:毛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