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12 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和观察1
植物减数分裂制片观察

汇报人:XX
目录
• 引言 • 植物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 • 制片前的准备工作 • 制片过程详解 • 观察与记录 •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 • 注意事项与实验技巧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植物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
减数分裂是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减数分裂的观
结果分析与讨论
染色体行为异常与遗传变异
在实验中观察到部分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异常,如染色体不分离、落后等,这些异常行为 可能导致遗传变异。
纺锤丝的作用机制
纺锤丝的形成与微管蛋白的聚合有关,其牵引力确保了染色体的正确分离。纺锤丝的异 常可能导致染色体分离错误,进而引发遗传问题。
细胞质分裂与细胞壁形成的调控
1 2
染色体形态和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经历了浓 缩、配对、交换、分离等一系列形态和数量上的 变化。
纺锤丝的形成与作用
纺锤丝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牵引染色体向细 胞两极移动,确保染色体的正确分离。
3
细胞质分裂与细胞壁形成
在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细胞壁在赤道板 位置形成,将母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其他辅助器材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其他辅助器材,如吸水纸、擦镜纸 、计时器等。
04
制片过程详解
Chapter
取材与固定
选择适当材料
选用分裂旺盛的植物组织,如洋葱根尖、小麦幼穗 等。
固定液选择
常用Carnoy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或FAA 固定液(福尔马林:冰醋酸:50%乙醇=5:5:90)。
观察顺序
02
按照减数分裂的时期顺序进行观察,有助于理解整个分裂过程
小鼠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及观察(“减数分裂”相关文档)共7张

动物生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雌雄小鼠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模式对比
滴片,Giemsa染色,镜细检。线期
偶线期
2、 使用油镜找出减数分裂各时相,着重观察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形态变化。
低倍镜: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 ×lO(μm)= μm
小甲鼠醇减 :数冰分醋裂酸标(本3:的1制)备固及定观。察
通雌过雄小数鼠鼠生丸殖细胞的减体数外分培裂养模以式增对加比减数分裂相,获得分裂较高的标本
【实验内容】
一、标本制备过程
1. 处死动物,剥离睾丸。2. 取部分睾丸组织,匀浆取上皮细胞悬液。3. 悬液加入培 养液小瓶,置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4. 培养终止前4小时,加入秋水仙素。5. 收
三、计算人口取腔细上胞皮细低胞渗的核处质理比。例。6. 1000rpm离心8分钟,取沉淀。7. 甲醇:冰醋酸(3:1)固定。 后中掌期期握II减::二数同四分源分、裂8染体.过标色排滴程体列本中片移在各向赤的,期两道G染观极面i色;上e察体m;的s形a染态特色征,镜检。 减Ex数pe分ri1m裂、e是nt二1精3倍体原生细殖细胞胞在有形丝成配分子时裂的中一种期特殊相的,细胞明分裂确形小式。鼠染色体数目40条。 中期I:2四、分体使排用列油在赤镜道找面上出;减数分裂各时相,着重观察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形态变化。 掌10握00减rp前数m离分期心裂I8过:分程钟细中,各线取期沉染期淀色。;体的偶形态线特期征 ;双线期;终变期。
Experiment 13
小鼠减数分裂标本 的制备及观察
【实验目的】
1. 理解小鼠睾丸组织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技术
2.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二倍体生殖细胞在形成配子时的一 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形式。通过小数鼠丸细胞的体外培 养以增加减数分裂相,获得分裂较高的标本
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注意事项

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注意事项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材料的准备:选择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减数分裂观察。
比较常用的实验材料有酵母菌、果蝇、线虫、水蛭等。
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型。
2. 适当处理样本: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适当的样本处理。
比如使用适当的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使得实验材料处于最佳状态,以便观察其减数分裂现象。
3. 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根据实验材料的特点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减数分裂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可以使用普通显微镜或者荧光显微镜。
对于不同的实验材料,有时还需要使用特殊的染色技术来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4. 基本的观察过程:进行减数分裂观察时,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细胞进行观察。
可以根据细胞的特征,如大小、形状等进行初步筛选。
然后,使用显微镜对选定的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染色体的核型变化等。
5.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观察实验完成后,需要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根据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组的观察结果,寻找规律和差异。
同时,需要合理地呈现实验结果,可以使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将结果展示给他人。
6. 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在进行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要进行多次观察,确保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可能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7. 注意安全问题: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
根据实验材料和操作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8. 扩展实验内容:减数分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分裂过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可以探究减数分裂的调控机制、减数分裂异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总之,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准备、适当处理样本、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基本的观察过程等方面。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又开始明显缩短,而其包含的两条染色单体 分得很开,只是着丝点仍然没有分裂。 中期Ⅱ: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出现纺 锤体。 后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纺 锤体的牵引下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Ⅱ:染色体分别到两极后,又重新出现核仁和核膜,同 时细胞质分裂为二,从而使一个母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 称为四分体(四分孢子),每个子细胞内只含有原来母细胞 的半数的染色体(n)。
中期II染色体呈菊花状。 后期II染色体呈四堆。
七、实验作业 1. 制作具减数分裂图象的细胞学片子至少2
张。 2. 绘制精原细胞的分裂相2个。
实验报告 封面源自实验名称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简要操作步骤
四 实验结果
五 讨论
注意事项:
1)染色充分 1)制片时敲打均匀。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1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2
蝗虫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观察
雄蝗虫的二倍体细胞为23条染色体, 性染色体为XO型。精原细胞:呈圆形 或卵圆形,核大色深,染色质呈团块状, 不规则排列。 减数分裂I
第一次减数分裂可分为前期Ⅰ、中 期Ⅰ、 后期Ⅰ和末期Ⅰ。 前期I:根据核的形态变化可以划分为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 变期。
中期II:
后期II:
末期II:
中期Ii 极面观
后期II:
精细胞
减数分裂完成
精细胞与精子
三、实验材料
雄蝗虫精巢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多媒体显微演示系统、显微镜、电子天平、 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 水纸、解剖针
实验二.植物花蕾减数分裂制片及观察

实验材料
大葱花序 2n=16
实验方法
1、取材:采集刚现蕾的花序置于固定液内固定24 小时后。分别放入95%、80%的酒精中依次脱水, 于70%的酒精中保存。 2、水洗花药:分别取大葱花序的上、中、下三朵 小花,放在培养皿中水洗。
3、取花药: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用滤纸吸取多 余水分,用镊子和解剖针取出花药,每朵小花中有6 个花药,弃去其余部分。每一部位小花分别制片一张。
4、染色:在花药上滴加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边 用镊子夹碎边染色10分钟,弃去其余残渣,盖上盖 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5、压片:用滤纸包住盖玻片和载玻片,大拇指压片 或用镊子轻匀敲片; 6、镜检:先在低倍镜找到有分裂相的细胞,再用 高倍镜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作业及思考题
1、制作大葱花序减数分裂玻片(上、中、下三个 部位)。 2、画出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Ⅰ 、末期Ⅰ 、中期 Ⅱ、后期Ⅱ、末期Ⅱ六个时期染色体形态图。 思考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与遗 传 学三大规律之间的联系。
实验二 植物花蕾减数分裂制片及观察Fra bibliotek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减数分裂玻片的制备方法和 技术; 2 观察高等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各 个时期的特征以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实验原理
减数分离是生物体在性母细胞成熟时, 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 裂。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 一半。 偶线期:联会 粗线期:交换 双线期:交叉
减数分裂标本的制作与观察

1.取材和固定
野外捕捉成体雄性蝗虫,浸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或摘去头部浸泡在生理盐水内。
2.解剖精巢。取出蝗虫,用剪刀剪去头胸部,然后在腹部两侧各剪一刀,掀开背板,取出消化道背面两条黄色的团块即是精巢。它是由许多精小管组成。
3.染色及压片。
1)用镊子取一小段管状精巢(长度最好不超过1mm),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精小管纵向挑开,滴加适量的醋酸洋红液(改良中性红液),染色15~20min。
五、作业
1. 根据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典型细胞,侧重于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绘成见图,并加以注释。
2. 列表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3)依次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来回移动几次轻微加热,同时用解剖针轻微拨动花药以促进着色,进一步去除残存的花药壁,滤纸吸去多余染液。
4)加盖玻片,在盖玻片上覆以滤纸,用拇指均匀用力压下,勿使盖玻片移动或压破。
4. 镜检。先在低倍镜下寻找花粉母细胞,一般花粉母细胞较大,圆形或扁圆形,细胞核大,着色较浅。而一些形状较小,整齐一致着色较深的细胞是药壁体细胞,一些形状处于中间略呈扇形的细胞是从四分体脱开后的小孢子或幼小花粉粒。如形状较大,内部较透明并具有明显外壳的细胞则是成熟的花粉粒。观察到有一定分裂相的花粉母细胞后,用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特征。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药品
1. 材料 植物花及花序,性成熟的蝗虫
2.用具 显微镜 、剪刀、镊子、单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等
3.药品 卡诺氏固定液、醋酸洋红染色液
四、实验步骤
(一)பைடு நூலகம்药涂压法
1. 取材:选取适当大小的花蕾,是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关键步骤,减数分裂时的植株形态和花蕾的大小,依植物种类和品种不同,须经过实践记录,以备后来参考。通常应从最小的花蕾起试行观察,在花冠现色和花药变黄(或红、紫)之前为好。凡是白天开花的,可在上午7—10时固定。
遗传实验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装片制作与观察1 引言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时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形式。
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称作单倍体(haploid)细胞。
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使得合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从而保证了子代与亲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而另一方面,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时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使得染色体上的基因得以重组,因而后代的表型更具多样性。
减数分裂相与又是分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减数分裂可划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具有较长的前期,可划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浓缩期(终变期)。
在该时期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2 实验材料及器材雄性蝗虫一只(每组一只)、显微镜、解剖针、解剖剪、载玻片、盖玻片、平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生理盐水、吸水纸3 实验步骤1.取材取雄性蝗虫,从尾部两侧剪开体壁,直至双翅基部,掀开背板露出内部器官。
可见一对淡黄色的精巢位于消化管背面。
用镊子取出精巢置于平皿中,滴数滴生理盐水以保持湿润。
用镊子或解剖针将精巢分离开,可见大量细条状的精细小管。
2.制作装片从盒中取出载玻片,尽量擦干。
用镊子夹取1-2条精细小管置于载玻片上,用吸水纸将水小心地吸干,注意不要将精细小管吸走。
在精细小管上滴加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室温下染色10-15min。
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垫1-2层吸水纸,一手稳住载玻片和盖玻片防止发生滑动,另一只手用解剖针柄敲击盖玻片以使精细小管中的细胞分散。
3.镜检先用4倍或10倍物镜观察,当找到良好视野后换40倍物镜或100倍物镜(需要使用镜油)。
寻找和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并选择两个典型的细胞分裂相进行手绘。
4 实验结果从显微镜下寻找到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前期Ⅰ细线期:染色体呈细纤维样,虽然已经完成复制,但看不到成双的染色体。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但此时四分体的结构并不清晰可见。
【VIP专享】小鼠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小鼠细胞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a)掌握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b)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
c)观察腹水瘤细胞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a)减数分裂(Meiosis)是发生于生殖细胞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
减数分裂远比有丝分裂复杂,经两次细胞分裂,分别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两次分裂间又一个较短的间期,这个间期DNA不复制。
b)雄性动物精子发生于睾丸曲精细管的生精上皮细胞,由其中的精原细胞经多次有丝分裂和生长,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成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变化成精子。
c)因此,通过分离曲细精管、剪碎并加入液体吹打,可使官腔各种细胞游离出来,然后经过低渗、固定、染色等过程就可制成包含减数分裂各期的标本。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a)材料:成年雄性小白鼠b)用品:注射器、平皿、尖头镊子、剪刀(普通剪刀、眼科小剪刀)、吸管、离心管、离心机、玻片等。
c)试剂:1、100μg/ml秋水仙素。
2 、2%柠檬酸钠溶液3、 0.075M的KCI4、3:1甲醇:冰醋酸及1:1甲醇:冰醋酸(应现配)5、PH6.8,0.01M的PBS缓冲液6、Gimesa原液7、Gimesa工作液:1份Gimesa原液加9份PH6.8,0.01M的PBS缓冲液,混匀。
工作液应现用现稀释。
四、实验步骤a)细胞收集i.小鼠精巢细胞收集1.注射秋水仙素,增加中期分裂相。
(试验前4-5小时,小鼠腹腔注射秋水仙素0.5ml(100μg/ml)。
2.取睾丸并清洗。
断颈处死小鼠,剖开腹部,取出肾形睾丸,放入盛有4-5 ml2%柠檬酸钠溶液的平皿中,洗去污血,去掉胞外脂肪等物。
3.挑出曲细精管并剪碎。
弃污液,另加柠檬酸钠溶液1 ml,用尖头镊尖将曲细精管拉出,并用眼科剪尽量将其剪碎。
4.游离并收集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
取上述制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找到染色体 后,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明确小鼠染色体数目40条
实验结果
使用油镜找出减数分裂各期相,着重观察初级精母细
胞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形态变化。
前期I: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中期I: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I: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遗传学实验
实验1:小鼠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2: 性染色质标本制作和观察
实验3:PTC尝味实验 实验4: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人类指纹的分析
东南大学医学院
赵主江
验目的
了解小鼠睾丸组织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技术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1.
绘出你所看到的减数分裂图像,注明时期。
实验讨论
实验讨论
1. 请你试着分析在本实验中染色体标本制做不佳的
原因可能有哪些?
2. 本实验中,对由小鼠精巢而来的染色体标本进行
镜检时, 发现染色体数有的为40条,而有的则为 20条,为什么?拥有20条染色体的单倍体细胞会 是什么细胞?
实验原理
哺乳动物在性成熟以后,雄
性个体精巢内的配子(精子) 分批分期相继不断地成熟。 因此,小鼠精巢进行一定技 术处理,随时都可以获得减 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染 色体标本
实验方法和步骤
预固定
取材
低渗
固定
制片
染色
镜检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 ②
③
取材: 性成熟小鼠处死前3小时注射秋水仙素。 断髓法处死,剥离睾丸,置于盛有柠檬酸钠溶液 的培养皿中,剥去外膜散出曲细精管,更换一次 柠檬酸钠溶液。 剪碎曲细精管,置于离心管中,加9ml柠檬酸钠溶 液,打匀,静置10分钟后,取上清移入另一离心 管中,2000rpm离心3分钟 。
末期I
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并相互缠绕,其上常
见染色粒。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态仍较细长。
粗线期: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四分体形成,染色体变得粗短,同源染色
体开始分开,其间开始发生交叉。
双线期:染色体继续变粗变短,同源染色 体开始分离,只在交叉部位联在一起。核 仁显著变小。
3. 根据你本次实验的经验,请问染色体标本制作的
关键要点有哪些?
思考题
1. 2.
秋水仙素的作用 实验步骤中低渗、预固定、固定的作用
减数分裂(Meiosis): 是指有性生殖生物在配 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 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Meiosis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只复 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 果形成的生殖细胞只含有单倍数 的染色体(n),其数目是体细胞 的一半,故称为减数分裂。由于 这种分裂方式发生在生殖细胞形 成的成熟期, 故又称成熟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色体发生配对和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重新组合,同时还会发生部 分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结果 使生殖细胞的遗传基础多样化, 既保证了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又使遗传基础发生许多新的变异。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细 胞学基础。
终变期:染色体更粗短,相互排斥而分离, 四分体出现 “X、 +、8、0” 等形状,核仁、 核膜消失。
中期I: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
末期I:同源染色体到达两极,新核形成,
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实验结果
第二次减数分裂
第二次减数分裂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 形成精细胞的过程,在这一期无染色 体数目的变化(但DNA的量有变化), 与一般的有丝分裂很相似。 (1)前期Ⅱ( Prophase Ⅱ) (2)中期Ⅱ(Metaphase Ⅱ) (3)后期Ⅱ(Anaphase Ⅱ) (4)末期Ⅱ(TelophaseⅡ)
实验方法和步骤
低渗:去上清,加8ml 37℃ KCl,吹打混匀,处理15分钟。 预固定:直接加1ml固定液,吹打混匀,2000rpm离心3分钟 , 去上清。 固定:加5ml固定液,吹打混匀,静置20分钟, 2000rpm离心3 分钟 ,去上清。 制片:加1ml固定液,吹打混匀,滴片、干燥 。 染色:Giemsa染色8分钟 。 镜检:取分散适中,染色体形态良好的分裂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