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肥料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肥料归还学说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学说主动吸收被动吸收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养分离子间的协助作用质流扩散必需营养元素非必需营养元素有益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根截获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生理酸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根际营养根外营养矿质营养元素气态营养元素硝化作用氮肥利用率硝化作用长效N肥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闭蓄态磷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枸溶性磷土壤养分的化学固定土壤养分的生物固定微量营养元素间接肥料直接肥料单元肥料二元肥料多元肥料复合肥料复混肥料专用型复合肥料有机肥料饼肥厩肥堆肥沤肥绿肥生物固氮共生固氮作用种肥基肥追肥联合固氮作用二元复合肥料三元复合肥料二、填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有:、提高产量、和改善环境。
李比西提出的植物营养三大学说分别是、归还学说和。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大量营养元素有,共9种。
植物的微量营养元素有,共种。
作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分别是和。
通过质流迁移到根表的养分数量多少与和有关。
通过扩散迁移到根表的养分数量多少与和有关。
土壤养分向根迁移的主要途径有、扩散和。
在植物吸收养分时,养分之间一般存在有和两种相互作用。
按照养分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多少,一般可将其分为元素和元素。
低温影响氮的吸收,其中影响的吸收远大于。
有些作物种子小,幼苗期少,吸收氮的形态以为好。
植物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的需求数量,但,一般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初期。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对养分的需求数量,一般发生在植物生长。
土壤反应偏性时,有利于根系对阳离子的吸收;土壤反应偏性时,有利于根系对阴离子的吸收。
根系的阳离子代换量(CEC)与养分吸收关系密切;CEC大的则吸收离子多,CEC小的则吸收离子多。
在植物的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根据其作用的大小又可将其分为营养元素和元素。
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态是和。
低温影响阴离子的吸收较阳离子,可能阴离子的吸收以为主。
植物生长的初期蒸腾作用,离子向根部迁移主要靠。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1. 土壤有机质 2.土壤腐殖质 3. 矿化作用 4. 腐殖 化作用 5. 腐殖化系数 6. 激发效应
( 二)问答题
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影响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3、试述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4、禾本科作物秸秆还田时为什么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5、有机肥施用前为什么提倡先行堆沤? 6、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 7、C/N意义
=0.208+0.24=0.412(卡/立方厘米.度)
甲土含水量高,热容量大;乙土含水量低,热容量小。
若接受同样的辐射量,?土温度容易上升。
乙土!
第7页/共14页
小结
土壤固相重量(干重)g=土壤体积cm3×土壤容重g/cm3 总孔度v% = (1-容重/密度) ×100 固相v% =(容重/密度) ×100 液相v% =(水分重量百分率×容重) ×100 气相v% =总孔度-液相v % 水v%=水w%×土壤容重×100 水 mm = 水v% × 土层厚度(mm) 非活性孔度=凋萎系数×容重 毛管孔度=毛管持水量 ×容重 通气孔度=总孔度-非活性孔度-毛管孔度
第2页/共14页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容重 4. 土壤质地 7. 吸湿水 10. 毛管上升水 13. 凋萎系数 16. 相对含水量
2. 土壤孔度 5. 土壤结构体 8. 风干土 11. 毛管悬着水 14. 田间持水量 17. 土水势
19.土壤呼吸强度 20.土壤热容量
3. 土壤颗粒组成 6. 土壤结构性 9. 烘干土 12. 吸湿系数 15. 毛管持水量 18. 水吸力
第4页/共14页
7. 吸湿水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8. 土壤水含量表示方法有哪些? 9.3,计算其含水量为25%时的固、 液、气三相比。(比重2.65) 11.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组成上有何差异?为什么?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

《⼟壤学II》复习思考题《⼟壤学II》复习思考题绪论⼀、名词解释:1、⼟壤:是地球陆地表⾯上,能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
2、⼟壤肥⼒:指⼟壤为植物⽣长供应和协调养分、⽔分、空⽓和热量的能⼒。
它是⼟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简答:1、⼟壤肥⼒的四⼤因⼦是什么?⽔、肥、⽓、热是其四⼤肥⼒因素,彼此并不孤⽴,⽽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2、⼟壤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个学派?1、西欧⼟壤学派:(1)农业化学⼟壤学派(2)农业地质⼟壤学派2、俄国⼟壤发⽣学派及其发展:3、美国⼟壤学派及其发展:4、中国⼟壤学的发展:3、⼟壤肥⼒与⼟壤⽣产⼒的关系:⼟壤肥⼒是指⼟壤为植物⽣长供应和协调养分、⽔分、空⽓和热量的能⼒;⼟壤⽣产⼒是由⼟壤肥⼒与发挥肥⼒作⽤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肥⼒只是⽣产⼒的基础,⽽不是全部。
所谓发挥外界条件指⼟壤所处环境、⽓候、⽇照状况、地形、供⽔、耕作等4、⼟壤学的研究内容⼟壤学就是研究⼟壤性状、⼟壤发⽣、⼟壤分类和分布的科学,并且也是研究⼟壤调查、利⽤和改良的科学1、⼟壤发⽣的研究2、⼟壤的组成、性质和形态的研究3、⼟壤分类和类型的研究4、⼟壤分布规律的研究5、⼟壤资源的利⽤与保护第⼀章⼟壤母质与⼟壤的形成⼀、名词解释:1、⼟壤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绝对年龄:从开始形成⼟壤时起,直到现在。
相对年龄:指⼟壤的发育阶段或⼟壤的发育程度,⼀般⽤⼟壤剖⾯分异程度加以确定。
2、腐殖质化过程:指在各种植物作⽤下,在⼟体中,特别是⼟体表层进⾏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的结果,是使⼟体发⽣分化,往往在⼟体上部形成⼀暗⾊腐殖质层。
3、粘化过程:指⼟体中粘⼟矿物的⽣成和聚集过程,常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物⽓候条件下,⼀般在⼟体内部(20—30厘⽶)发⽣强烈的原⽣矿物分解和次⽣粘⼟矿物的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机械地淋洗。
4、富铝化过程:是⼟体中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脱硅),铁铝的富积(富铁铝)的过程,也称脱硅富铝化过程5、潜育化过程:指⼟体中发⽣的还原过程。
《土壤肥料学》绪论 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绪论课后思考题解析1、如何理解土壤肥料在农林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是所占有的位置和所应有的作用?土壤肥料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制定农林业技术措施的依据;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陆生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
2、什么是土壤和肥料?土壤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存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肥料是指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土壤的本质特征:“陆地表层”说明土壤的位置,“疏松”指其物理状态,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
土壤之所以“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主要由于土壤具有肥力。
任何一种土壤都有一定的肥力,只是高低不同,所以,土壤的概念与土壤肥力的概念是分不开的,肥力是土壤的本质。
3、怎样区别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土壤养分是指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是评价土壤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是土壤本身的属性。
4、李比希、法鲁和道库恰耶夫对土壤肥料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作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中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
推动了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土壤科学的发展;法鲁提出了“土壤矿质淋溶学说”,认为土壤是岩石矿物的风化碎屑,土壤中可溶性物质在风化作用下会不断淋溶丧失,土壤肥力不可避免地要逐渐下降。
推动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库恰耶夫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研究,认为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其主要观点在土壤学的发展史上有积极的影响。
5、土壤肥料在未来面临哪些主要任务?有7大任务。
进行土壤普查的土壤普查成果应用;测土配方与合理施肥;重点搞好中低产田的利用和改良;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生态平衡;增辟肥源和调整氮磷钾比例;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滥占耕地;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课后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课后思考题解析1、试比较不同类型风化作用的特点。
物理风华是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过程。
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
物理风化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有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引起化学风化的因素有水、CO2和O2等大气因素。
经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等作用后,进一步分解岩石,彻底改变原来的岩石内部矿物的组成和性质,并产生一批新的次生黏土矿物。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和矿物在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
特点是植物营养元素在母质表层集中,同时积累了有机质,发展了肥力。
2、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岩石是指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母质是指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
土壤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架。
岩石经风化作用后形成母质,继续在有机物作用下形成土壤。
3、试比较不同土壤质地分类和特点。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是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种粒级的含量将土壤分四类12个质地名称。
卡钦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黏粒的含量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将土壤划分为三类9级。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经过进一步演变,将土壤类型分为三类12级。
4、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捍卫砂粒多,黏粒少,粒间多为大孔隙,透水排水快,因而土壤持水量小、抗旱能力差;主要矿物为石英,养分贫乏,因缺少黏土矿物,保肥能力弱,养分易流失。
黏质土含砂粒少,黏粒多,毛管孔隙特别发达,大孔隙少,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排水不良,不耐涝,因水分损失快而耐旱能力差;含矿质养分较丰富,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淋失,肥效来得慢,平稳而持久。
壤质土由于所含砂粒、黏粒比例较适宜,因而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小苗等优点,又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的优点。
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doc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类。 水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一普通过磷酸钙
弱酸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钙镁磷肥
难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一磷矿粉
施用微杲兀索肥料时应注 意哪些问题?
(a)有很强的针对性,植物缺什么施什么。
(b)施用前应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索的丰缺状况及植物对微最元索的反应。
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
(1)有巨大表面枳和表面能。(2)带有电荷。(3)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土壤是山哪三相物质组成 的?各相都包括什么?
土壤是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 是土壤水,气相是土壤空气。
土壤水分包括哪些类型? 为什么说毛管水最重要?
土壤水包括(1)毛管水(2)吸湿水(3)膜状水(4)重力水四种类型。 靠土壤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叫毛管水,它运动较快,不再受 土粒引力作用,是可以移动的自山水,是植物用水的主要來源,因此对植物來 说它最重要。
A.容易移动B.不容易移动C.植物不能吸收D.易挥发
B
绿肥最适宜的翻压期是()。
A・成熟期B.苗期C.开花期
C
沙化土壤的特点是()。
A.土壤板结B.土壤有机质含最低C.土壤质地细
B
施用微量元索肥料的主要原则是()。
A.缺什么施什么B.种类越全越好C.一次用足,以后就不施了
A
土粒粘着于外物的性质称为土壤的()。
简述我国土壤资源的特 点。
我国耕地只有19.5亿亩,人均只有1.5亩。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3。草地面积 也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林地血积只有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5。人均资源最 少。
而且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胡加。土地退化严重,土壤沙漠化、草地退 化严匝,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的面积也很大。
《土壤肥料学》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思考题解析

《土壤肥料学》第二章土壤有机质课后思考题解析1、什么是矿质土壤和有机质土壤?矿质土壤简称矿质土,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其特性主要由矿物质所决定的土壤.通常含有不到20%的有机质,具有30厘米厚的有机质表土层.有机质土壤是指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
2、不同土壤中的有机质的来源途径有哪些?对于原始土壤来说,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自然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地面植物残落物、根系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其次来源于生活在土内的动物和微生物。
农业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入土壤的各种有机肥料,植物遗留的根茬、还田的秸秆以及翻压的绿肥等有机物质。
3、什么是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土壤腐殖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不仅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可以重新合成更为复杂而且比较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物,即腐殖质。
4、含氮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具体阶段的条件、过程、结果如何?含氮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水解过程、氨化过程、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
水解过程是,蛋白质在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简单的氨基酸类含氮化合物。
氨化过程是经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的过程,条件是在好气、厌氧条件下均可进行,只是不同种类微生物的作用不同。
硝化过程是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氨化作用产生的氨气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成硝酸。
反硝化过程是硝态氮在土壤通气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受反硝化细菌作用还原成气态氮(N2,N2O)的过程.5、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经历哪几个阶段?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经历两个阶段,为动植物残体分解阶段和新高分子有机物合成阶段。
6、土壤腐殖质酸的组分和性质如何?腐殖酸的主要组成是胡敏酸和富里酸,通常占腐殖酸总量的60%左右。
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2018.05

一、名词解释
肥料利用率
植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所施肥料中总养分的百分数。
肥料三要素
植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较大,但土壤中含量又比较少,常常需要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需要,因此,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素。
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叫复合肥。
(1)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性不因植物对其需要量的多少而有差别,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
(2)各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其独特专一功能,其它必需营养元素不能代替。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哪三种类型?举出各类的代表品种。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类。
水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普通过磷酸钙
土壤都是由粒径不同的各种土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叫土壤质地。常见的土壤质地类型有砂土、壤土和粘土。
什么是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和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吸收的养分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上虽不多,但很迫切。这个时期缺少这种养分时,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
(1)有巨大表面积和表面能。
(2)带有电荷。
(3)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土壤是由哪三相物质组成的?各相都包括什么?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是土壤水,气相是土壤空气。
通常采用什么措施来调节土壤水分?
(1)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包括合理耕翻,等高种植,改良表土质地和结构等。
简述防治土壤沙漠化的主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是露岀地表的岩石,在各种自然因素
(如日晒、风吹、雨淋、冰冻、根系穿插等)的作用下而发生变化,形成大小 不等、形状各异的矿质颗粒,即“成土母质”。岩石风化为母质后,变得疏松
多孔,具有了通气透水和保水等性能,也逐渐释放岀某些可溶性物质,为低等 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成土母质进一步在自然成土因素生物、气候、地形和 时间的作用下,特别是在以生物为主导的综合因素作用下,逐渐释放和积累了 各种养分,逐渐形成了自然土壤。
哪些?
(1)铵态N肥深施覆土,减少NH3的挥发。
(2)因植物施肥:根据植物需氮规律施氮肥
(3)因土壤施肥:高肥力地块少施,中、低产田多施。
(4)根据肥料特性施肥,采用相应的施肥技术。
(5)合理的施肥量
(6)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维持养分平衡
土壤肥力因素包括哪些?
土壤肥力因素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为植物提供扎 根条件、土壤中无有毒物质等。
《土壤肥料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肥料利用率
植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所施肥料中总养分的百分数。
肥料三要素
植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较大,但土壤中含量又比较少,常常需要通 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需要,因此,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素。
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叫复合肥。
A•土壤板结B•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土壤质地细
B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主要原则是()。
A.缺什么施什么B•种类越全越好C•一次用足,以后就不施了
A
土粒粘着于外物的性质称为土壤的()。
A.粘结性B.粘着性C.可塑性D.耕性
B
土壤的热容量大小主要决定于()。
A.土壤空气含量B.土壤含水量C.土壤有机质含量
B
(c)要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d)准确的施用浓度和施用量,防止中毒。
什么是根外营养?它有什
么优缺点?
植物通过根以外的器官吸收养分叫植物的根外营养。
优点:
(1)直接吸收,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损失。
(2)供给养分及时,体内运转快。可及时防治某些缺素症。
(3)促进根部营养。
四问答题
氮肥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类使用时 应注意的问题
氮肥的种类:
(1)铵态氮肥,代表品种如硫酸铵。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通过深 施覆土减少氮素氨挥发损失。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各种必需营养元素,但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 量最小的养分,植物的产量随最小养分的提高而提高。
、选择题
选择题
答案
当植物缺氮 磷 钾时,一般缺素症从()开始表现。
A.下部叶片B•上部叶片C•茎D•果实
A
当植物缺铁、锌时,一般缺素症从()开始表现。
A.下部叶片B•上部叶片C•茎D•果实
什么是最小养分律?它对 指导施肥有什么意义?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每种必需元素,但决定植物产量(生物量)的是土壤中相对 含量最小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最小养分,植物的产量才会提高。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在施肥时要首先满足最小养分,即优先施用植物最缺的 养分。只有这样植物的产量才会提高。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有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哪 三种类型?举岀各类的代 表品种。
磷肥按其水溶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类。 水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一一普通过磷酸钙
弱酸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钙镁磷肥
难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磷矿粉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应注
意哪些问题?
(a)有很强的针对性,植物缺什么施什么。
(b)施用前应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及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反应。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 贡献?
(1)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性。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共有多 少种?它们分别是什么?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7种,它们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
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镍。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且含盐B.降雨量少C.土壤母质中含盐D.土壤肥力低
A
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3)。
A.真菌B.放线菌C.细菌D.藻类
C
下列氮肥中适宜做种肥的是()。
A.碳酸氢铵B.尿素C.硫酸铵D.硝酸铵
C
以下四种土壤有机质存在形态中,以()对土壤最重要。
A.新鲜有机物B.半分解有机物C.腐殖质D.动植物活体
土壤胶体具有哪些特性?
(1)有巨大表面积和表面能。(2)带有电荷。(3)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土壤是由哪三相物质组成 的?各相都包括什么?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 是土壤水,气相是土壤空气。
土壤水分包括哪些类型?
为什么说毛管水最重要?
土壤水包括(1)毛管水 (2)吸湿水 (3)膜状水 (4)重力水四种类型。 靠土壤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叫毛管水,它运动较快,不再受 土粒引力作用,是可以移动的自由水,是植物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对植物来 说它最重要。
土壤退化的类型包括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盐碱化和贫瘠
化等。
土壤质地
土壤都是由粒径不同的各种土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 合叫土壤质地。
团粒结构
土壤中近于圆球状的小团聚体叫团粒结构,其粒径为0.25-10mm
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上虽不多,
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其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它们对植物的作用 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功能都不能被另外一种元素所代替。
包含2方面含义;(1)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性不因植物对其需要量的多少而有 差别,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2)各种必需营养元素都
有其独特专一功能,其它必需营养元素不能代替。
(3)副成分少。
缺点:
(1)化成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需要。
(2)难于满足施肥技术的要求,所含的各种养分只能采用同一时期、同一方 法、同一深度施用。
简述防治土壤沙漠化的主 要措施。
(1)250mm以下降雨地区还林还草。
(2)生物改良措施:固沙植被、防沙林
(3)工程措施:沙障
靠土壤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叫毛管水,它运动较快,不再受 土粒引力作用,是可以移动的自由水,是植物用水的主要来源,因此对植物来 说它最重要。
重力水可以被植物吸收,但很快会下渗,因此不能持续被植物吸收利用。
简述我国土壤的分布规 律。
东南沿海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长江流域有黄壤,华北平原的褐土, 东北的黑土、黑钙土,辽宁、山东的棕壤,西北的黄土、灰漠土。
简述我国土壤资源的特 点。
我国耕地只有19.5亿亩,人均只有1.5亩。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3。草地面积 也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林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5。人均资源量 少。
而且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土地退化严重,土壤沙漠化、草地退 化严重,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的面积也很大。
简述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 重要和不可代替律内容的 含义。
但很迫切。这个时期缺少这种养分时, 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
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和不
可代替律
植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其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它们对植物的 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功能都不能被另外一种元素所代 替。
最小养分率
土壤毛管水
靠土壤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叫毛管水,它运动较快,不
再受土粒引力作用,是可以移动的自由水。是植物用水的主要来源。
土壤通气性
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 动的性能。
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包括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两方面。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
个土体的毁失。质量降低表现为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质量下降。
简述土壤耕性的含义和内 容。
土壤耕性指土壤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包括(1)耕作难易程度(2)耕作质量
好坏(3)宜耕期的长短
简述土壤水的类型和各类 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包括(1)吸湿水(2)膜状水(3)毛管水(4)重力水四种类型。 吸湿水不能以液态水自由移动,不能被植物吸收,是无效水。
膜状水只有一部分是有效的。
什么是土壤质地?常见的 土壤质地类型有哪些?
土壤都是由粒径不同的各种土粒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叫
土壤质地。常见的土壤质地类型有砂土、壤土和粘土。
什么是植物营养的最大效 率期和植物营养的临界 期?
植物吸收的养分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发
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上虽不多,但很迫切。这个 时期缺少这种养分时,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 正或弥补,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A.积累了大量腐殖质B•土壤中含大量黑色矿物C•长期淹水D•气候干燥
A
红、黄壤是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A.湿润且寒冷B•高温多雨C•干旱少雨D•寒冷且干旱
B
磷肥在土壤中的特点是()。
A.容易移动B•不容易移动C•植物不能吸收D•易挥发
B
绿肥最适宜的翻压期是()。
A.成熟期B•苗期C.开花期
C
沙化土壤的特点是()。
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 长植物的未固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