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ppt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北美貿易區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由於區域經濟體締約國間多以排除彼此間之關稅障礙
及非關稅障礙為目的而相互結合,各締約國間之多數 貨品遂因優惠關稅或零關稅而得以大量流通,對於非 締約國之貨品乃造成貿易排擠效應。美國是我國當時 最大之出口市場,且台灣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始終偏 高,自從 1994 年 1 月 1 日起 NAFTA 正式實施之後,由 於北美三國間之進口關稅水準逐年降低, NAFTA 便 逐漸對我國之進出口貿易與一些重要的出口產業產生 影響力,就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之經濟而言,已產生 相當程度之負面衝擊。 NAFTA 是對我國出口貿易造 成負面影響最大之區域經濟體。
NAFTA-宗旨
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商品和勞務在締約國
間的流通;改善自由貿易區內公平競爭的
環境;增加各成員國境內的投資機會;在
各成員國境內有效保護知識產權;創造有 效程序以確保協定的履行和爭端的解決; 建立機制,擴展和加強協定利益。
NAFTA-協定準則
該協定使自由貿易區內國家的貨物可以相互
流通並免除關稅,並規定三國須在15年內撤 除所有貿易障礙,包括非關稅貿易障礙,如 配額( quota)、進口許口證(import license)、 進 口 保 證 金 ( import deposit ) 、 外 匯 管 制 (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等。但對貿易區 以外的國家,則可以維持關稅及障礙。
由此可知,企業想僅利用墨西哥廉價勞力,而在 墨設廠以享有 NAFTA待遇的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 主要係需注意各項產品在 NAFTA條款下所設定的 『本地製造比例』之規定,否則即使在墨設廠亦 是無法享有NAFTA待遇的。
感謝您的觀賞!
以下例舉原產地規定當中的兩項條款供參考︰ 1.除了國際調和關稅分類制度第六十一章至第六十三章內所列 之貨品外,在一個或多個締約國內所完全生產之貨品,其所 用之一種或多種非原產地原料,符合本章規定而未改變其關 稅分類編號時,且該貨品亦符合本章之其他所有規定,其區 域產值含量(regional value content. RVC)以下述之交易價值 法(transaction value method)計算時不少於百分之六十者, 或以淨成本法(net cost method) 計算時不少於百分之五十者。 2.在一個或多個締約國內所生產之貨品,其所用之每一種非原 產 地 原 料 , 必 須 經 過 附 錄 401 中 所 述 之 關 稅 分 類 (tariff classification)的適當轉換,而且該貨品須符合本章之其他所 有規定。但微量條款第 405 條另有規定當來自於非 NAFTA 國家之原料或零件含量不超過其產品價值之 7%時,可不需 稅則號列轉變直接視為NAFTA之產品,惟不適用於第1至27 章之農產品。
美国北美贸易协议书英文版

美国北美贸易协议书英文版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is a landmark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Mexico. Signed in 1994, it has been in effect for over two decades and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conomies and trade relation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This essay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NAFTA agreement, its key provision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involved nations.The main objective of NAFTA is to promote free trad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Mexico. The agreement eliminates most tariffs and trade barriers o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d between the three countries. This reduction in trade barriers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rade volume between the three nations, with the NAFTA area becoming one of the largest trading blocs in the world.NAFTA covers a wide range of sectors, including agricultur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It includes provision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vestment, an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of NAFTA is the elimination of tariff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has led to increased agricultural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It has also opened up new opportunities for American and Canadian companies to invest and operate in Mexico, and vice versa.NAFTA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nomie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It has contributed to increased economic growth, job creation, and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NAFTA has led to anincr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GDP by 0.5% to 0.9% and has created thousands of jobs.However, NAFTA has also faced criticism from various quarters. Critics argue that the agreement has led to job losses in certain sectors, particularly manufacturing, as companies moved production to Mexico where labor costs are lower. They also claim that NAFTA has le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a decrease in labor standards. In response to these concerns,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Mexico renegotiated the agreement and agreed to 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 in 2018.The USMCA addressed some of the concerns raised about NAFTA. It includes provisions on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require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automotive components to be produced within North America, and provides increased market access for cert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USMCA also includes a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one in NAFTA but with some modifications.The USMCA was ratified by the three countries and came into effect on July 1, 2020. It is expected to further promote trad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the three nations. The new agreement is also expected to bring about changes in certain industries, such as the automotive sector, where companies will need to adjust their supply chains to comply with the new rules of origin.In conclusion, NAFTA and its successor, the USMCA,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in North America. The agreements have promoted free trade, economicintegration, and increased economic growth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Mexico. While there have been criticisms of NAFTA, the renegoti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MCA address some of these concerns and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continued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three nations. The future of North American trade will depend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USMCA and further efforts to deepe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国际关系中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演变

国际关系中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演变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NAFTA)是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协议,它对北美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影响,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背景介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1994年签署的一项重要协议。
该协定的目标是促进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最终实现三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自签署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推动北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演变过程1.初始阶段:1994年签署协定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三国之间进行协商和协调,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制度。
在此期间,三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幅增长,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
2.调整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三国之间进行了多次协商和谈判,对协定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这些调整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强环境与劳工标准等。
3.深化阶段:近年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入了深化阶段。
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贸易,还包括了投资、服务、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此外,三国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影响分析1.对三国经济的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促进了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降低了贸易壁垒,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这使得三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幅增长,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
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促进了三国之间的投资流动,推动了三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2.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美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不断增强,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这使得北美地区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简称NAFTA)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于1994年8月12日签署的一份贸易协定。
该协定涉及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贸易和投资的规范,旨在实现贸易自由化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北美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及相关服务的开放,促进北美经济的发展和北美的竞争力。
NAFTA的核心措施是让参与国家在贸易和投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消除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实现启动和实施经济活动所需的国际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措施是商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NAFTA提倡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实行“以让与从”的原则,即在两个国家或者地区间贸易和投资活动应当以自由为基础,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实现以让与从的最大限度。
首先要谈的是NAFTA的商品贸易自由化措施。
NAFTA确立了三个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自由化框架,具体内容包括:(1)取消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对离岸国家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2)各国政府及行政当局之间签署关税谅解备忘录;(3)建立有助于国际贸易的技术标准;(4)建立反倾销和反补贴条款;(5)建立有助于区域内贸易的服务贸易规则;(6)建立有助于国际投资的框架;(7)加强专利、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
其次是NAFTA推行的投资自由化措施。
在投资领域,NAFTA确立了一个投资者在各成员国进行投资和投资活动的国际法律框架。
其具体内容包括:(1)取消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投资的任何限制和障碍;(2)投资者和投资者的财产及财务行为应受到保护、尊重和投资法的监管;(3)投资者在各成员国和第三国之间进行投资;(4)投资者可与接受投资的国家领导人就投资项目达成协议;(5)投资者可在各成员国之间转移利润、营业收入及其他经济利益;(6)投资者可自由地在三国间进行帐户转移和资本流动;(7)投资者可在各国获得投资者投资应有的投资保护,并可以在各国按常规程序获取合法的资格资质等。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立经过】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northa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naFTa)。
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总统同时宣布,三国政府代表从同年6月开始就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展开谈判。
经过14个月的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
【宗旨】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务在缔约国间的流通;改善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加各成员国境内的投资机会;在各成员国境内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有效程序以确保协定的履行和争端的解决;建立机制,扩展和加强协定利益。
【协定总则】该协定的总则规定,除墨西哥的石油业、加拿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美国的航空与无线电通讯外,取消绝大多数产业部门的投资限制。
对白领工人的流动将予放宽,但移民仍将受到限制。
任何一成员国在6个月前通知其他成员国后,即可脱离该协定;协定还允许接纳附加成员国。
总则还规定各成员国政府的采购将在10年内实现全面开放,由于墨西哥为本国的公司保留了一些合同,因此,该协定将对墨西哥产生主要影响。
此外,协定还规定由执行协定而产生的争执,将交付由独立仲裁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解决;如果大量进口损害一国国内的工业,将允许该国重新征收一定的关税。
在产业方面,该协定规定,美墨之间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将立即取消,其余6%的产品包括玉米、糖、某些水果和蔬菜的关税,将在15年后全部取消,进口配额在10年内消除。
对于加拿大,现有的与美国签定的协议全部适用,汽车工业10年后将取消关税,美加在1998年之前取消相互间的全部关税。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简称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的一项贸易协定,于1994年8月15日在墨西哥城生效。
NAFTA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协定,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北美三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是一项国际贸易协定的基础,NAFTA明确规定北美三国之间的进口征税和关税减让。
NAFTA的减税和关税减让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或取消进口商品的关税,确保各方的进出口商品得以公平对待,加强临界点贸易的贸易便利化,建立各贸易合作伙伴之间的尊重等。
另外,NAFTA还规定了投资自由化、服务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
NAFTA可以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贸易环境,让北美三国的居民受益,有利于其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
此外,NAFTA还规定了协调各国的劳动力市场和环境保护,以及规范各国政府采购和补贴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目前,NAFTA 正在努力加强三国之间的相互合作,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和生活水平,为NAFTA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总之,NAFTA是一项充满未来蓝图的重要协议,它将会极大地推动北美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利益,为北美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创造可持续的发展机会。
它将会使北美国家间的贸易额、投资额和技术移民等都进一步增加,对维护北美国家的贸易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立经过】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northa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naFTa)。
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总统同时宣布,三国政府代表从同年6月开始就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展开谈判。
经过14个月的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
【宗旨】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务在缔约国间的流通;改善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加各成员国境内的投资机会;在各成员国境内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造有效程序以确保协定的履行和争端的解决;建立机制,扩展和加强协定利益。
【协定总则】该协定的总则规定,除墨西哥的石油业、加拿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美国的航空与无线电通讯外,取消绝大多数产业部门的投资限制。
对白领工人的流动将予放宽,但移民仍将受到限制。
任何一成员国在6个月前通知其他成员国后,即可脱离该协定;协定还允许接纳附加成员国。
总则还规定各成员国政府的采购将在10年内实现全面开放,由于墨西哥为本国的公司保留了一些合同,因此,该协定将对墨西哥产生主要影响。
此外,协定还规定由执行协定而产生的争执,将交付由独立仲裁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解决;如果大量进口损害一国国内的工业,将允许该国重新征收一定的关税。
在产业方面,该协定规定,美墨之间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将立即取消,其余6%的产品包括玉米、糖、某些水果和蔬菜的关税,将在15年后全部取消,进口配额在10年内消除。
对于加拿大,现有的与美国签定的协议全部适用,汽车工业10年后将取消关税,美加在1998年之前取消相互间的全部关税。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名词解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的贸易协定,于1994年8月12日生效。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旨在创建一个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经济大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该协定规定了一系列可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安排,包括规定不得对贸易商品进行非关税收费、不得对投资有歧视性待遇、促进三国之间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实施其他措施,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首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关税贸易自由化,该协定要求三国除了少数特定商品之外,要消除对其他商品的关税限制,从而实现三国间货物和服务的免税贸易。
三国各自要尊重和承认另外两国的商品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在全面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能因其不同的质量控制标准而损害另外两国的利益。
另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要求三国实行对投资的平等对待原则。
就是说,所有三国的公民、公司和投资机构,在三国的任何投资领域,都要受到平等的对待,不得受到歧视性的对待,无论它们来自哪国。
此外,三国政府要允许企业实施跨国企业形式,消除对跨境投资有歧视性的限制,以及实施其他措施,以促进三国间投资自由化。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要求三国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说,各国政府要允许外国服务提供商在本国开展服务活动,并允许外国服务提供商在本国开展服务业务。
此外,三国政府也要接受互相承认的其他经济运行规则,并尽可能地消除经济活动中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的情况。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扩大,贸易总额以及三国之间的投资均显著增加。
但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后果,尤其是美国制造业的离岸外包,导致美国就业人数减少。
同时,三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不完全消除,贸易在部分领域受到限制。
至于今天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它取得了很多成就,有助于促进三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拉动了三国的贸易和投资,也有利于改变三国之间的贸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國對外貿易統計資料顯示:北美自由貿易區自1994年成立後,不但成為全球最 大自由貿易區,至2000年,美國與墨西哥兩國進口貿易總額每年均呈顯著的成 長,惟美國輸往加拿大的成長,在四年前呈大幅增加,自1998年開始呈遞減的 趨勢,美國、墨西哥之間因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得墨西哥出口至美國受惠最大。
在權利方面,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減免關稅, 但對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障礙。 自由貿易區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由於科技的高速發展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性的不斷增強,區域內數個 國家和地區聯合起來統一對內對外經濟貿易政策、消除各種貿易壁壘 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因此而層出不窮。
美墨農業協定的整體效應是具有爭議的,墨西哥並未具備競爭化 所需的基礎建設投資,諸如完整的鐵、公路運輸系統,這使得該 國的貧窮民眾陷於更困難的環境之中。不過,有認為造成農村貧 窮的原因不能歸咎於NAFTA,事實上,墨西哥的農業出口從1994 到2001年間每年平均增加了9點4個百分點,相對於此,進口僅增 加了百分之6點9。
• 墨西哥的玉米產量在NATFA實施之後雖然有所增加,但
是,該國內部對於玉米需求程度超出了可以供應的範圍, 使得進口變得迫切,遠超過墨西哥最初所協商的農業配 額。Zahniser與Coyle指出,墨西哥的玉米價格,受到國 際價格的影響,呈現戲劇化的降低,然而,由於前總統 Vicente Fox的補貼政策,彌補實質所得的損失,使得 玉米的產量自2000年以來仍然維持穩定的局面。
• 對於墨西哥農民的衝擊
美國於西元2000年時對於美國玉米農民的補貼達到101 億美元,多達墨西哥政府當年農業預算的10倍。不過, 也有研究認為NAFTA並非造成玉米農窮困的原因,指出 這種情形早在簽訂NAFTA的十年前就已存在,反而玉米 的產量於於1994年NAFTA生效後有所增加,並且,美國 補貼政策是否對墨西哥玉米價格造成可得計算的影響也 不明確,儘管多數認為美國取消農業補貼政策是有利於 墨西哥農民 。
非成員國的統一關稅,實現商品、勞動力、資本等的自由流動,例如 歐洲共同市場 。
• 5. 經濟同盟:即各參加國不僅實現商品和生產素的自由流動,還制
定和執行統一對外的共同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逐步廢除政策方面的 差異,使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從商品交換擴展到生產、分配乃至整個國 民經濟,例如目前仍在發展中的歐洲聯盟。目前,建立自由貿易區已 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也是世界各國尋求發展本國經濟、 抵禦經濟衰退的一項重要措施。毫無疑問,自由貿易區本身對非成員 國具有歧視性,非成員國不能享受各種優惠待遇,這明顯不符合世貿 組織(WTO)的基礎原則——最惠國待遇。但由於自由貿易區的積極作 用,世界貿易組織《關貿總協定》第24條對其作了特別規定從而使自 由貿易區成為最惠國待遇原則的例外,並明確允許各成員國或各成員 在其領土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目前,實踐證明,自由貿易區對於多 邊貿易體系並未構成重大威脅;相反,由於它的目標是區域內的貿易 自由化,可以率先在區域實現內部貿易自由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與 多邊貿易體系具有互補性,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的 發展。因此,自由貿易區和多邊貿易體系可以共存,事實上世貿組織 的很多成員同時也是各自由貿易區的成員。
而自由貿易區的產生和迅猛發展有著其
深刻歷史、經濟、政治、文化原因
• 第一,與多邊貿易體制相比,區域內國家易於就自由貿易區達成協議並產生實效。同
時,現有的自由貿易區大多富有成效,也激發了更多國家參加自由貿易區。
• 第二,就地區或鄰近國家而言,自由貿易區有利於進一步發揮經貿合作的地緣優勢。
鄰近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區具有人員往來與物流便利、語言文化相近、生活習慣類似等
• 3.關稅同盟:即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完全取消關稅或其他貿易壁壘,
並對非同盟國家實行統一的關稅稅率而結成的同盟,其目的在於使參 加國的商品在統一關稅內的市場上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排除非同盟 國家商品的競爭,例如歐洲聯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 。
• 4.共同市場: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完全取消關稅於數量限制,建立對
北美自由貿易區經濟概況
• 成立之初,它就擁有3.6億消費者,其國民生產總值總計超過6萬億美
元。可以說,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它力圖以自由 貿易為理論基礎,以自由貿易區的形式來實現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全 面自由化,進而帶動整個北美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尤其是對於墨西 哥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入這一協定包含了各方面的機遇和風險, 對其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非常深遠。
北美自由協定的基本內容
• 第一,在墨西哥占有勞動力優勢的紡織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
分產品的關稅外,對於墨西哥生產的符合原產地規則的紡織品和成衣, 美、加取消其配額限制,並將關稅水平從45%降到20%。
• 第二,對於汽車產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對墨西哥製汽車徵收的關稅,
其中輕型卡車的關稅從25%減到10%,併在5年內全部取消;對於重 型卡車、公車、拖拉機的關稅則在10年內取消。墨則將在10年內取消 美、加汽車產品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其中對輕型卡車在5年內取消關 稅。
•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第一條有明確規定,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根據關
稅和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原則,正式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其成立宗旨 是:取消貿易障礙,創造公平競爭的條件,增加投資機會,對知識產 權提供適當的保護,建立執行協定和解決爭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進 三邊的、地區的以及多邊的合作。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 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 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
• 而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日
本對美、加市場也採取了咄咄逼人的進攻策略,美、加兩 國在國際的經濟地位和競爭優勢相對減弱,這使雙方都意 識到進一步加強雙邊經濟貿易關係的必要性。 1980年雷根 在競選美國總統時就提出一個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及加勒比海諸國在內的“北美共同市場”的設想。加拿大 1983年也提出了關於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區的設想。 1985 年,美、加兩國開始進行有關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談 判。 1988年6月2日,美加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1989 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在1989 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基礎上的衍生。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一項國際協議,與條約非常的類似。 在美國法律中,它被作為國會-行政協定。
具體來說,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1.優惠貿易安排:是在實行優惠貿易安排的成員國間,通過協定或其
他形式,對全部或者部分商品規定特別的關稅優惠,例如歷史上的大 英帝國特惠制 。
• 2.自由貿易區:是指簽訂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所組成的經濟貿易集
團,在成員國之間廢除關稅和數量限制,使區域內各成員國之間的商 品可以自由流動,但各成員國仍保持自己對非成員國的貿易壁壘,例 如北美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是一種比較基本的區域貿易合作形式, 一般具有兩個方面的特徵:一是在成員國內部取消貿易障礙,實現自 由貿易,但沒有共同對外關稅;二是通常採取原產地規則。
區經濟合作的制度化。1997年的東南亞經濟危機證明,在同一地區國家之間,危機蔓 延的速度往往更快,相互影響也更為強烈。因此,加強地區內經貿合作不僅有助於防 範新的危機,而且也有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自由貿易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於國際貿易和成員國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一般認為,在區域內建立自由貿易區可 以促進成員國內部經濟貿易的增長,加快區域內部國際分工的深化和合作,促進各成 員國貿易自由化的程度,吸引和擴大對外投資,增強成員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談 判力量,從而最終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因此,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各國為了實 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制度性安排。
多種有利條件。因此,鄰近國家和地區間具有更多的有利條件來擴大和加深經濟合作
以獲得互利雙贏的效果,其效果比參加多邊貿易體系帶來的利益要更明顯一些。
• 第三,在加入多邊合作機制的同時,締結自由貿易區有利於推動各成員國內的經濟結
構改革,從而可以藉助更多外力來推進國內改革。
• 第四,20世紀90年代一再發生的地區性經濟危機的教訓,也促使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地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
1992年8月12日簽署了關於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 議。與歐盟性質不一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不是 凌駕於國家政府和國家法律上的一項協議。北美 自由貿易協議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並同時 宣告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 在當時擁有3.6億人口,僅次於歐盟的3億7千萬人 口。國民生產總值約6.45萬億美元,年貿易總額 1.37億美元,其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超過歐洲 聯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 織。
• 一般而言,戰後出現的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等形式的區域經濟組織,
其成員國一般是經濟水平相近的國家。 ,北美自由貿易區由兩個屬於 七國集團成員的發達國家和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組成,它們之間在 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因此,北美自由貿易區是通過垂 直分工來體現美、加、墨三國之間的經濟互補關係,促進各方經濟發 展。 。因此,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區域內組成 自由貿易區的第一次嘗試,其成敗對於世界範圍內的區域經濟合作都 有很大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北美自由貿易區運行的基本模式是美 國和加拿大利用其發達的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通過商品和資本的 流動來進一步加強它們在墨西哥的優勢地位,擴大墨西哥的市場;而 墨西哥則可利用本國廉價的勞動力來降低成本,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 產品,並將商品出口到美國,同時還可以從美國獲得巨額投資和技術 轉讓以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本國產品的更新換代,在垂直 分工中獲取較多的經濟利益,三國之間密不可分的經濟關係成為它們 合作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