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9实现的两位数加减乘除计算器

8279实现的两位数加减乘除计算器
8279实现的两位数加减乘除计算器

中国矿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硬件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0级02班

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

成员:刘伟李伟大张伟

指导教师:周杰伦职称:副教授

2012年1月12日

简单计算器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2. 8279可编程设置型键盘/显器介绍………

1 8279特点………………………………………………………………..

2 8279引脚说明……………………………………………………………

3 8279结构…………………………………………………………………..

4 8279的控制字………………………………………………………………

3.硬件连接及初级设计说明……………

1 硬件连接……………………………………………………………………

2 计算功能…………………………………………………………………..

3 输入功能…………………………………………………………………

4 三个模块…………………………………………………………………..

5 LED发光显示…………………………………………………………….

4.程序流程图…………………………………

1 键盘读数流程图……………………………………………………………..

2 程序处理流程图……………………………………………………………..

3 显示程序流程图……………………………………………………………..

4 计算过程流程图………………………………………………………………

5 总程序流程图………………………………………………………………..

5.程序设计…………………………………..

1 代码…………………………………………………………………………

6.收获与会…………………………………..

7.参考文献……………………………………

硬件课程设计总体报告

选题:电子计算器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概况

1设计人员:

2设计目标:通过汇编语言编程,再利用硬件课程实验箱实现计算器功能。包括带符号的两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主要工具:硬件课程设计实验箱(8279),HK88TE软件等。

4设计思路:了解设计软件,学习8279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硬件课程设计试验箱,编写代码,联机,实现计算器,调试,总结。5学习交流

1.2设计需求分析

1计算器基本功能为:

1具有加、减、乘、整除的基本计算功能;

2完成两位数运算

3能够显示按下的数字及计算结果,运算数和结果应小于255;

4应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计算及排错功能的实现由计算程序模块实现,显示按下的数字和结果由键盘录入程序模块和显

示程序模块实现,各个模块由主程序联系在一起。

5实现简单报错功能,包括数据溢出报错、不符合计算逻辑报错、输入报错,除法报错;

6能够完成负数运算。

2特殊说明

2.2.1该计算器只针对两位整数设计,并且不能显示算式,不支持

连续输入,对于除法运算,只取整除商和余数,不显示小数。

2.2.2.使用人员需了解一定的汇编知识。

1.3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芯片8279控制键盘和LED,对每一次的键盘输入检查其对应的字符并作出相应操作,其结果体现在LED。比如:用户输入连续数字时,按用户输入的顺序依次显示在LED上;当用户输入加法操作时,LED不变化;当用户再输入第二个数时,再次依次体现在LED上;按“等于号”时其运算结果显示在LED上。

其操作过程与体验与现在普遍使用的计算器相同。

2. 8279可编程设置型键盘/显器介绍

1.1 1. 8279特点

(1)可同时进行键盘扫描及文字显示;

(2)键盘扫描模式(Scanned Keyboard Mode);

(3)传感器扫描模式(Scanned Sensor Mode);

(4)激发输入模式(Strobe Input Entry Mode);

(5)8乘8键盘FIFO(先进先出);

(6)具有接点消除抖动,2键锁定及N键依此读出模式;

(7)双排8位数或双排16位数的显示器;

(8)右边进入或左边进入。16位字节显示存储器。

1.2

2. 8279引脚说明

<1>DB0~DB7:双向数据总线。在CPU与8279间做数据与命令传送。

<2>CLK:8279的系统时钟,100KHz为最佳选择。

<3>RESET:复位输入线。输入HI时可复位8279。

<4>CS:芯片选择信号线。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可将命令写入

8279或读取8279的数据。

<5>A0:缓冲器地址选择线。A0=0时,读写一般数据;A0=1时,读取

状态标志位或写入命令。

<6>RD:读取控制线。RD=0时,8279输送数据到外部总线。

<7>WR:写入控制线。WR=0时,8279从外部总线接收数据。

<8>IRQ:中断请求。平常IRQ为LO,在键盘模式下,每次读取

FIFO/SENSOR RAM的数据时,IRQ变为HI,读取后转为LO;在传感器模式下,只要传感器一有变化,就会使IRQ变为HI,读取后转为LO。

<9>SL0~SL3:扫描按键开关或传感器矩阵及显示器,可以是编码模式

(16对1)或解码模式(4对1)。

<10>RL0~RL7:键盘/传感器的返回线。无按键被按时,返回线为HI;

有按键被按时,该按键的返回线为LO。在激发输入模式时,为8位的数据输入。

<11>SHIFT:在键盘扫描模式时,引脚的输入状态会与其它按键的状态

一同储存(在BIT6),内部有上拉电阻,未按时为HI,按时为LO。

<12>CNTL/STB:在键盘扫描模式时,引脚的输入状态会与SHIFT以及

其它按键的状态同一储存,内部有上拉电阻,未按时为HI,按时为LO。在激发输入模式时,作为返回线8位数据的使能引脚。

<13>OUTA0~OUTA3:动态扫描显示的输出口(高4位)。

<14>OUTB0~OUTB3:动态扫描显示的输出口(低4位)。

<15>BD:消隐输出线。

1.3 3. 8279结构

I/O 控制和数据缓冲器

双向的三态数据缓冲器将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DB0~7相连,用于传送CPU 和8279之间的命令、数据和状态。

控制逻辑

控制与定时寄存器用以寄存键盘及显示器的工作方式,锁存操作命令,通过译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使8279的各个部件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

定时控制含有一些计数器,其中有一个可编程的5位计数器,对外部输入时钟信号进行分频,产生100kHz 的内部定时信号。外部时钟输入信号周期不小于500ns 。

扫描计数器

扫描计数器有两种输出方式。一种为外部译码方式,计数器以二进制方式计数。4位计数状态从扫描线SL0~SL3输出,经外部译码器译码出16位扫描线;另一种是扫描计数器的低二位译码后从SL0~SL3输出。

注意:当采用译码输出时,显示只能显示低四位字符。 键输入控制

这个部件完成对键盘的自动扫描,锁存RL0~RL7的键输入信息,搜索闭合键,去除键的抖动,并将键输入数据写入内部先进先出(FIFO )的RAM 存储器。

FIFO/传感器RAM 和显示RAM

8279具有8个先进先出的键输入缓冲器,并提供16个字节的显示数据缓冲器。

CPU 将段数据写入显示缓冲器,8279自动对显示器扫描,将其内部显示缓冲器中的数据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移 位

/选通

RL 7~0 SL 4~0

BD

OUTA 3~0, OUTB 3~0

芯片接口控制逻辑

实现8279和单片机接口的内容归纳为芯片接口控制逻辑,主要包括:数据缓冲器

I/O控制电路

中断请求产生电路

键盘接口控制逻辑

按功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扫描电路

扫描回送电路

去抖动及键码生成电路

键盘存储区FIFO RAM

时序和控制逻辑

1.4 8279的控制字

8279共有8条命令字,其格式与功能如下:

(1)键盘/显示方式设置命令:

D7、D6

D4、D3为显示方式设定位,共有以下四种显示方式,见下表:

表6-5 8279显示方式

D2、D1、D0为键盘/显示工作方式设定位,共有以下7种工作方式见下表:

表6-6 8279键盘/显示工作方式

(2)时钟编程命令:时钟编程命令字格式及功能说明如下:

D7、D6、D5为001,是时钟编程命令特征位。

D4、D3、D2、D1、D0用于设定对CLK输入端输入的外部时钟信号进行分频的分频系数N。若外部时钟频率为2MHz,PPPPP被设置为10100(N=20),即可产生8279内部要求的100KHz基本时钟信号。

(3)读FIFO/传感器RAM命令:读FIFO/传感器RAM命令字格式及功能说明如下:

D7、D6、D5为010,是读FIFO/传感器RAM命令特征位。

D4(AI)为自动递增设定位。当该位为0时,每次读完传感器RAM的数据后地址不变;当该位为1时,每次读完传感器RAM的数据后地址自动加1,下一个数据便从下一个地址读出,不必重新设置读FIFO/传感器RAM命令。

D2、D1、D0为FIFO/传感器RAM地址。

(4

D7、D6、D5为011,是读显示RAM命令特征位。

D4(AI)为自动递增设定位。该位为1时,每次读数后地址自动加1。

D3、D2、D1、D0为显示RAM的存储单元地址。

(5)写显示RAM命令:该命令字格式及功能说明如下:

D7、D6、D5为100,是写显示RAM命令特征位。

D4(AI)为自动递增设定位。该位为1时,每次写入数据后地址自动加1。

D3、D2、D1、D0为待写入显示RAM的存储单元地址。

(6

D7、D6、D5为101,是显示禁止写入/消隐命令特征位。

D3、D2为A、B组显示RAM写入屏蔽位。当D3=1时,A组的显示RAM禁止写入,从CPU写入显示RAM数据时,不会影响A的显示,这种情况通常用于双4位显示器。当D2=1时,可屏蔽B组显示器。

D1、D0为A、B组的消隐设置位。D1(或D0)为1,则对应的A(或B)组显示输出熄灭,该位为0,则显示恢复。

(7

D7、D6

D4、D3、D2为清除显示RAM方式设定位,工作方式见表6-7。

表6-7 清除方式设定

D0为总清除设定位。该位为1时,清除全部显示器RAM及FIFO RAM。

(8

D7、D6、D5为111,是结束中断/出错方式设置命令的特征位。

D4为1时,N键轮回工作方式可工作得特殊出错方式(多个键同时按下);对传感器工作方式,此命令使IRQ变低,结束中断,并允许对RAM进一步写入。

(五)8279状态字

8279的FIFO状态字主要用于键盘和选通工作方式,以指示数据缓冲器FIFO/传感器RAM

D7

示RAM操作无效。

D6为传感器信号结束/错误位。在传感器工作方式时,S/E=1表示传感器的最后一个信号已进入传感器RAM;在特殊错误方式中,D6=1表示出现了多键同时按下错误。该位在执行CF=1的清除命令时被复位。

D5为FIFO/传感器RAM溢出标志位。当FIFO/传感器RAM写满时,若再写入数据,则该位置1。

D4为FIFO/传感器RAM空标志位。当FIFO/传感器RAM已置空时,如果CPU企图读出数据,则该位置1。

D3为FIFO/传感器RAM满标志位。D3=1表示FIFO/传感器RAM已满。

D2、D1、D0表示FIFO/传感器RAM中字符的个数。

在本试验箱中,8279和键盘、LED的连线如下图:

我们发现,原理上8279可以同时控制8个LED和8列键盘,但本试验箱只有6个LED和6列键盘,这是通过少用两根线来实现的。上图74LS138的2号、3号输出线悬空,其余六根线接到了LED和键盘,在写程序时必须要有特殊的处理。虽然我们没有接2、3号LED,但是8279并不知道这件事,还是会向相应的RAM 里送数据,在写程序时,应该人为跳过这两位。同样的,对应的2、3列的键盘也要特殊处理。

不幸的是,我们的试验箱的六个LED和原理图相比是反向连接的:

原理图上位于最左位的LED在实验箱上位于最右边,次左位的位于次右位,也就是说是互为对称的,这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因为不能利用8279出色的控制LED 的功能。举例如下:

假设8279选择左端输入方式,此时显示RAM的第一个单元存有‘1’的七段码,理论上LED最左端会显示1,其余位熄灭,而在本试验箱最右端会显示1,其余熄灭,现在有键按下,比如说是‘2’,如果将其七段码存入显示RAM的第二位,理论上LED最左端会依次显示1、2,其余熄灭;而在本试验箱上从左往右看,前4个LED熄灭,第五个是2,最后一个是1。这样,显示的顺序不能真正代表输入的顺序。要想使显示的顺序真正代表输入顺序,每输入一个字符后都要重新改变显示RAM的每一位,这实际上就是直接操纵LED,也就丧失了8279作为键盘接口的优越性。

3.硬件连接及初级设计说明

3.1硬件连接

这个电子计算器只用到试验箱提供的8279芯片。硬件连线很简单。将8279的地址连到210h即可。过程:从键盘输入,在led 灯显示

2.初级设计说明

3.2.1.计算功能

计算器实现的运算功能如下:

以模块化结构设计为基本思想,将程序分为初始化、读入数字、

加减乘除运算、输出结果4个模块。程序将键盘字符进行分析,将数字依次存入开辟的内存空间并记录次数,根据次数来调整数字相应的大小(例如,输入一个数字则直接保存,在输入一个数字则要把保存的数字乘以10再加上刚刚输入的数字,以此类推)。

遇到操作符后将其先保存到操作判断寄存器中,然后再执行相应的计算或操作。

3.2.2 输入功能

本实验仪提供了一个6×4的小键盘,向列扫描码地址(0e101H)逐列输出低电平,然后从行码地址(0e103H)读回,如

果有键按下,则相应行的值应为低,如果无键按下,由于上拉的

作用,行码为高.这样就可以通过输出的列码和读取的行码来

判断按下的是什么键。在判断有键按下后,要有一定的延时,防

止键盘抖动。列扫描码还可以分时用作LED的位选通信号。

3.2.3.实验程序可分成三个模块:

1、键输入模块:扫描键盘、读取一次键盘并将键值存入键值缓冲单元;

2、显示模块:将显示单元的内容在显示器上动态显示;

3、主程序:调用键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3.2.

4. LED发光显示

本实验仪提供了8段码数码管LED显示电路,只要按地址输出相应数据,就可以实现对显示器的控制。显示共有6位,采用动态方式显示。8段数码管是由8155的PB0、PB1经74LS164“串转并”后输出得到。6位位码由8155的PA0口输出,经uA2003反向驱动后,选择相应显示位。

74LS164是串行输入并行输出转换电路,串行输入的数据位由8155的PB0控制,时钟位由8155的PB1控制输出。写程序时,只要向数据位地址输出数据,然后向时钟位地址输出一高一低两个电平就可以将数据位移到74LS164中,向显示位选通地址输出高电平就可以点亮相应的显示位。

本实验仪中数据位输出地址为0e102H,时钟位输出地址为0e102H,位选通输出地址为0e101H。本实验涉及到了8155 I0/RAM扩展芯片的工作原理以及74LS164器件的工作原理。

七段数码管的字型代码表如下表:

3.3键盘布局

3.4显示结果

4.程序流程图1.控制原理图

2.输入模块流程图

流程图用到的控制字

控制字00H:键盘/显示方式设置命令,8字符显示,左边输入,编码扫描键盘,双键锁定输出

控制字0D1H:清除命令,将显示RAM全部清0

控制字40H:读写FIFO/传感器RAM命令

控制字0C2H:清除命令, 清空FIFO RAM

3.显示函数流程图

流程图用到的控制字

控制字0D1H:清除命令,将显示RAM全部清0

控制字40H:读写FIFO/传感器RAM命令

4.总体程序流程图

5.程序设计

(最终代码)

Z8279 EQU 212H

D8279 EQU 210H

LEDMOD EQU 00000000B ;左边输入,八位显示,外部译码八位显示DATA SEGMENT

DATA1 DB 0,0,0,0,0 ;第一个数据(作为被减数)

DATA2 DB 0,0,0,0,0 ;第二个数据(作为减数)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CS

POP DS

PUSH CS

POP ES

MOV DX,Z8279

MOV AL,LEDMOD

OUT DX,AL

;---------------------------------------------------------

MOV DX,Z8279 ;清FIFO RAM寄存器

MOV AL,0D1H

OUT DX,AL

KAISHI: MOV SI,OFFSET DATA1

MOV BX,10

Q1: MOV BYTE PTR[SI+BX-1],'0';数据区清零

DEC BX

JNZ Q1

CALL SHURU ;读取第一个字符;;;;;;;;;;;;;;;;;;;;;;;;;;;;;;;;;;;

MOV [SI],AL ;存入第一个字符

MOV BX,1

CALL DISPL

CALL SHURU ;输入第二个字符 ;;;;;;;;;;;;;;;;;;;;;;;

CMP AL,'0'

JB T1

MOV BL,BYTE PTR[SI]

MOV BYTE PTR[SI],AL

MOV BYTE PTR[SI+1],BL

MOV BX,2

CALL DISPL

CALL SHURU

T1: PUSH AX ;存入运算符

MOV DX,Z8279

MOV AL,0D1H

OUT DX,AL

WAIIT6:

IN AL,DX

MOV BL,AL

AND AL,80H

CMP AL,80H

JE WAIIT6

CALL

SHURU ;;;;;;;;;;;;;;;;;;;;;;;;;;;;;;;;;;;;;;;;;;;;;;;;;;;;

MOV SI,OFFSET DATA2

MOV BYTE PTR[SI],AL ;输入第三个字符

MOV BX,1

CALL DISPL

CALL

SHURU ;;;;;;;;;;;;;;;;;;;;;;;;;;;;;;;;;;;;;;;;;;;;;;;;;;

CMP AL,'='

JZ T99 ;计算跳转

MOV BL,BYTE PTR[SI] ;输入第四个字符

MOV BYTE PTR[SI],AL

MOV BYTE PTR[SI+1],BL

MOV BX,2

CALL DISPL

CALL

SHURU ;;;;;;;;;;;;;;;;;;;;;;;;;;;;;;;;;;;;;;;;;;;;;;;;;;;;;; T99: JMP JISUAN

;--------------------------------------------------------------

SHURU PROC ;输入函数

MOV DX,Z8279

MOV AL,0C2H

OUT DX,AL ;置空FIFO寄存器

WAIIT:

NOP

IN AL,DX

MOV BL,AL

AND AL,80H

CMP AL,80H

JE WAIIT ;FIFO正在清除期间则跳转等待

MOV AL,BL

AND AL,0FH

CMP AL,00H

JE WAIIT ;无键按下则等待

MOV AL,40H ;写读FIFO RAM命令字

OUT DX,AL

MOV DX,D8279 ;读入FIFO RAM内容

IN AL,DX

NOP

CMP AL,11

JNZ T101

MOV DX,Z8279

MOV AL,0D1H

OUT DX,AL ;置空FIFO寄存器

WAIIT1:

IN AL,DX

MOV BL,AL

AND AL,80H

CMP AL,80H

JE WAIIT1

JMP KAISHI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第11章 数的开方知识点总结

第11章数的开方知识点总结 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的________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__________. 2,那么________叫做________的__________. 即如果a x ★2.数的开方: 数的开方是一种运算,它包括开平方和开立方. (1)开平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开立方: 求一个数的________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平方根的特征: (1)正数的平方根有________个,它们互为________; (2)0的平方根只有________个,是________,即它本身;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 ★4.平方根的表示: 非负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__________.其中a叫做__________,对a 的要求是________. ★5.算术平方根 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_______. ★6.关于算术平方根 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________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负数没有平方根,当然也就没有____________.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个,是________.

★7.()0≥a a 具有双重非负性: (1)0≥a ; (2)0≥a . ★8.非负数的和为0的问题 若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个非负数分别等于________. 若02=++C B A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重要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a (2)()=2a ________,()=-2a ________. (3)若A B B A --与都有意义,则____________. ★10.新概念---完全平方数 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么这个数就叫做_______,如0、1、4、9、16、25、36、49、64、81、100等. 完全平方数可以用于估算某些无理数的值,即开方开不尽的数. ★11.易错题 例1. 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 例2. 81的平方根是________,81的平方根是________. 例3. ()2 4-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例4. 如果()=-=a a 则,6.12 2________. 例5. 25 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用数学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例6. 若某个数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则这个数是______.若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和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________.

七级数学上册2.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如何使用计算器素材新版华东师大版02062113

如何使用计算器 一、了解计算器 1.计算器的类型和面板的组成 按照功能,计算器可分为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几种类型,计算器的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器两部分组成. 2.各个键的功能. (1 (2 (3 3.使用方法 然后按算式书写的顺序输入数据, 二、操作应用举例 1.基本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72.6+3.83. 分析:按照计算器的计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但要注意按健的顺序. 计算器显示结果为127.472,所以72.6+3.83 =127.472. 例2 .利用计算器计算:2 2 ) 16 .2 ( 4 ) 88 .3 29 .4( 3 1 - + ÷ - 两键. 所以2 2) 16 .2 ( 4 ) 88 .3 29 .4( 3 - + ÷ -=4.6741416. 2.探究规律 例3.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多选几个数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你的理由. 解:在利用计算器帮助运算的基础上,如果输入的数字是5,按照做一做步骤得到的结果就是555555555,换几个数试一试,仍然有类似的规律,因为12345679×9=111111111,所以输入5就得到555555555. 3.实际应用 例4.探究数字“黑洞”: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体积小,密度大,吸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譬如: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T= ,我们称它为数字“黑洞”,T为何具有如此魔力?通过认真地观察分析,你一定能发现它的奥妙! 分析:利用计算器,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求和,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数,经过运算这个答案应该是几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解:由题意:如135,13+33+53=1+27+125=153,13+33+53=1+27+125=153. 再如:927,93+23+73=729+8+343=1080,13+03+83+03=513,53+13+33=125+1+27=153 13+53+33=153.所以这个数字“黑洞”T=153.感兴趣的同学请你继续探究一下:在非3倍数的数中是否也有“黑洞”的魔力呢?

华师大八年级上数学《第12章数的开方》单元试题

第12章 数的开方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14 的算术平方根是 ( ) A 12 B 12- C 116 D 12 ± 2.若一个数的平方根为2a+3和a-15,则这个数是( ) A -18 B 3 2- C 121 D 以上结论都不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 3是9的平方根 ② 9的平方根是3 ③ 4是8的算术平方根 ④ 8的平方根是4± ⑤2(4)-的平方根是4±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 ) A 0 B 1± C 0和1 D 0 或1± 5.估算出126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应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 ) A 10~11之间 B 11~12之间 C 12~13之间 D 13~14之间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各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 0.101001- , 14 , 2π- , 722 , 0 , 0.35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下列命题中,错误的命题个数是:( ) (1)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2)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 一对应 (4)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5)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6)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 A .1 B .2 C .3 D .4 9.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 0.3= B 43 =±

C 4=- D 11=± 10.81的平方根是 ( ) A 9 B 9 C 9± D 3±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4的立方根是-4 B -64的平方根是-8 C 8的立方根是±2 D 3)3(--的立方根是-3 1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3>5 B -7>-11 C -17>-4 D 32<23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3.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 14.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 15.绝对值不大于5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 16.x_________时, 有意义 17. 在实数2 1-,∣-3∣,9,32,316,π5中,整数有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 分数有____________ 无理数有____________ 18.若2(1)0a b -+=则a=_________b=__________ 三计算(每题5分,共40分) (1)169± (2)36.0 (3) (4 (5)-8000 (6)-3.94(精确到0.001)(7)343.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8+

第12章 数的开方

第12章 数的开方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是8的算术平方根 (B )16的平方根是4 (C) 是6的平方根 (D )-a 没有平方根 2.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3.若 x 2=(-0.7)2,则 x =( ) (A) -0.7 (B) ±0.7 (C) 0.7 (D) 0.49 4. 的平方根是( ) (A )6 (B )±6 (C ) (D ) 5.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B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 )负数没有立方根; (D )一个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零的立方根是零。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 )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D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7、 是无理数,则a 是一个: ( ) (A )非负实数 (B ) 正实数 (C )非完全平方数 (D ) 正有理数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 ) 是无理数 (C ) 是实数 (D ) 等于1.414 9、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 (A )无理数 (B )实数 (C )整数 (D )有理数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0 (B )平方最小的实数是0 66.036.0±=±6.036.0=.21-44.1-=.2144.1±=3666±a 2222

(C )算术平方根最小的实数是0 (D )立方根最小的实数是0 二、填空题 1. 和 统称为实数. 2. 绝对值是 ,相反数是 ,倒数是 . 3.下列说法:(1)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在实数范围内,一个数不是有理数,则一定是无理数,不是正数,则一定是负数。其中错误的有 ______个。 三、应用 1、若x 、y 都是实数,且 ,求x+3y 的平方根 2、已知 3、 4、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 2+y 2的平方根 5、如果 是a+b+3的算术平方根, 是a+2b 的立方根,求M -N 的立方根。 1233+-+-=x x y 的立方根。 求已知 y x x x y x 63, 039 22 +=--++的立方根。求 已知y x x x y x 63,039 22 +=--+ +b a b a M -++=33 22+-+=b a b a N 的值求 c b a c b a +=++++-,01)5(3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 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38+27=30×18=)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8279实现的两位数加减乘除计算器

中国矿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硬件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0级02班 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 成员:刘伟李伟大张伟 指导教师:周杰伦职称:副教授 2012年1月12日

简单计算器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2. 8279可编程设置型键盘/显器介绍……… 1 8279特点……………………………………………………………….. 2 8279引脚说明…………………………………………………………… 3 8279结构………………………………………………………………….. 4 8279的控制字……………………………………………………………… 3.硬件连接及初级设计说明…………… 1 硬件连接…………………………………………………………………… 2 计算功能………………………………………………………………….. 3 输入功能………………………………………………………………… 4 三个模块………………………………………………………………….. 5 LED发光显示……………………………………………………………. 4.程序流程图………………………………… 1 键盘读数流程图…………………………………………………………….. 2 程序处理流程图…………………………………………………………….. 3 显示程序流程图…………………………………………………………….. 4 计算过程流程图……………………………………………………………… 5 总程序流程图……………………………………………………………….. 5.程序设计………………………………….. 1 代码………………………………………………………………………… 6.收获与会………………………………….. 7.参考文献……………………………………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38 +27 = 3018 = )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实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 2011 -- 2012 年度第 2 学期) 实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体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概要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详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源程序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1 概述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完成所有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旨在深化学生学习的汇编语言课程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设计内容 能实现加、减、乘、除的计算;该程序接受的是16进制数;执行时,需要在文件名后直接跟上计算表达式,如在命令提示符下执行结果如下: c:\tasm>js 3+2 5 2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目标 本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一个简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每运行一次可执行程序,可以实现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比如,十进制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我们曾经学习过两个具体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简单计算器用汇编语言实现难点在于这两个要做运算的数是未知的,是由自己调用中断输入到屏幕上并要用程序存储起来的数,然后才能对这两个数进行运算,而且做的是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还是除法运算也未可知,为此我们还要判断用户所输入的运算是四则运算中的哪一个运算。此外,运算过程中的进位或是借位,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输出,如何实现清屏等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主体功能 系统分析主要包括设计的功能分析和系统的流程,功能分析放在首位,每一个软件都要能满足一定的功能才有使用价值。根据功能需求来创建应用程序。 本设计的功能如下: 1、输入2个数,先判断是加减运算还是乘除运算,再进行计算 2、判断符号是否为运算符 3、回车为换行符 4、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输出运算结果 开发环境 集成环境 3 系统概要设计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本题目实现的模块图如图3-1所示

第11章数的开方单元检测A卷

第11章 数的开方单元检测 A 卷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3.14 , 2 _, 3.212212221…这些 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2. 16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A. ± B. 一 4 C. 4 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B C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 A. x V 2 B . x < 2 5. —的平方根是( ) A. 2 B. - 2 6. 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小的是( A. B. 2 7. 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 0.37 B. 3.14 8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A.整数 B.分数 9. 在实数0, — , -1,-、 2中,属于无理数是( ) 10 3 一 A. 0 B . C . -1 D . 、、. 2 10 10. 比较 2、.2 , 3, .7的大小,正确的是( 、单选题 C .x > 2 D .x > 2 C .±2 D .4 ) C. 2 D. 1.4 ) 兀 C. — D. 0 2 ( ) C. 有理数 D. 无理数 ) D. 5 D. 、两个无理数的积是实数 、两个有理数的商有可能是无理数 1 在-1.414 , 4.若式子、、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 ,7 V 3 V 2.2 B 2,2 V .. 7 V 3 11 . 计算'一 9的结果是() A. 3 B. 3 C. -3 _ 、填空题 C. 2 2 V 3V、7 D 的算术平方根是__,—的立方根是D. 81 12 . 绝对值是_______

第12章数的开方2

第12章 数的开方(平方根与立方根) 一、知识点归纳: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a 的平方根记作:a 2±±或a 。 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平方根的性质 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 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3)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算术平方根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非负数a 的正的平方根。 一个非负数a 的平方根用符号表示为:“a ”,读作:“根号a ”,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 (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①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②0的算术平方根是0;③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重要性质:a a =2 ,() )0(2 ≥=a a a 3、立方根 (1)立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三次方根)。如果x3=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3a x = ,读作“三次根号a”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2)立方根的性质 ①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即若a>0,则 03 >a ②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即若a<0,则03

重要性质:3 3a a -=- (3)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二、典型例题: 例1、x 为何值时,下列代数式有意义。 (1)x 23+ (2)x x -+ -22 (3)32+x (4) 1 31-x (5) 1 1 -+x x (6)2)1(--x 例2、已知2a-1的算术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2b 的平方根。 例3、若x 、y 都是实数,且233+-+-= x x y ,求x+3y 的平方根。 例4、如果3a b M a b -=++是a+b+3的算术平方根,3 22+-+=b a b a N 是a+2b 的立方根, 求M -N 的立方根。 例5、已知,,a b c 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22 ()a a b c a b c --+-+- 第12章 数的开方(无理数与实数) 一、知识点归纳: 1、实数的定义: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不能开尽方根的根号式及π. (2)无理数与有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 ?? ??????????????? ????????? ??正无理数 无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自然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 ?? ?????????????????? ?负无理数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 正无理数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正实数实数

初中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教案

初中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教案 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能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能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的运算。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这就要求使用科学计算器。因此,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就成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科学计算器。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一、从问题情境入手,揭示课题。 (出示幻灯一) 在棋盘上放米,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

放22粒米,然后是23粒、24粒、25粒……一直到64格,你能计算第64格应放多少粒米?有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带着问题引入本节课题:板书: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积极回答。通过师生的相互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学会使用计算器的必要性,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活动一一、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出示幻灯二) B型计算器的面板示意图如下: 教师结合示意图介绍按键的使用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使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按键操作,熟悉计算器的程序设计模式。 探究活动二二、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出示幻灯三) 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 (2)51.7(-7.2) 解:(1) (-3.75)+(-22.5)=-26.25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使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数的开方 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11章数的开方 11.1 平方根与立方根 1.平方根 【基本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理解平方运算与开平方的互逆关系. 3.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 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概念;会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教学难点】 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与算术平方根的特征.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2013年6月17时38分神十成功发射,其飞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v1,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v2,v1,v2满足v12=gR,v22=2gR,要求v1与v2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教科书导图提出的问题,( )2=25.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用平方运算求平方根. 【教师活动】自学课本P2到例1止,什么是平方根?我们是根据什么求25的平方根的?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后,代表发言. 【教学说明】教师板书平方根概念 并强调:弄清楚“谁”是“谁”的平方根,且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平方根.在此基础上完成例1,并注意学生利用平方运算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时语言的规范性. 2.算术平方根 【教师活动】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a,正数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是0,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学生活动】完成例2. 【教学说明】教师强调用平方运算求平方根,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平方根,用 表 示算术平方根. 3.利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学生活动】用计算器操作. 【教学说明】教师强调:正确的操作程序与精确度.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堂练习部分,教师根据完成情况指导小组进行点评,特别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 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 例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且2a -+|b-3|=0,c 为偶数,求△ABC 的周长. 【分析】2a -表示a-2的算术平方根,故a-2≥0,即2a -≥0,而|b-3|≥0,利用非负数和为0,则分别为0,求出a 、b,再由三边关系求解. 【答案】△ABC 的周长为7或9. 【教师点拨】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非负数和为0,则各非负数为0. 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3a-2的平方根是它的本身,b+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则a= ,b= . 2. 16的平方根是. 3.n 为整数,331m n n =-+-+ ,则m+n= . 【答案】1. 2 3 -1或0 2.±2 3.3或4 【教学说明】从跟踪练习中,查漏补缺、并注意审题准确.如16先转化为4,再求4的平方根. 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有何困惑?并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教案_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教案_答题技巧 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能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能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的运算。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这就要求使用科学计算器。因此,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就成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科学计算器。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一、从问题情境入手,揭示课题。 (出示幻灯一) 在棋盘上放米,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22粒米,然后是23粒、24粒、25粒……一直到64格,你能计算第64格应放多少粒米?有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带着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积极回答。通过师生的相互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学会使用计算器的必要性,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活动一一、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出示幻灯二)

B型计算器的面板示意图如下: 教师结合示意图介绍按键的使用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使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按键操作,熟悉计算器的程序设计模式。 探究活动二二、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出示幻灯三) 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 (2)51.7(-7.2) 解:(1) (-3.75)+(-22.5)=-26.25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使学生熟悉计算器的用法。 探究活动二(2) 51.7(-7.2)=-372.24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计算,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探究活动二例2 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 (-0.45)5 (-0.45)5-0.018 相互讨论,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探究活动二

简易加减法计算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加减法计算器 一、设计课题:简易加减法计算器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用于两位以下十进制数的加减运算。 2、以合适方式显示输入数据及计算结果。 三、原理电路设计 1、方案的比较 对于简单加减计算器可有三种不同的方案 ①用数/模转换,与模拟电路中的加减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计 算。先用74LS147二-十进制优先编码器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输A,然后数模转化模拟信号,进行加减计算后,转化为数字信号输 出。 此方案思路较明确,但经过二次数模相互转换,精确率较低; 具体输出时的负数效应,与单输入的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时电 路较复杂,无成块的集成电路,致使误差率较大。 ②可用数字电路中4位超前进位加法器74LS283与方案一输入相 同;后用三态输出CMOS门电路进行选择输入,进行加法运算

后输出,输出时,注意负数的问题与在输出中2进制与10进制关系的问题。还有寄存器的问题。 此方案思路明确,比较精确,此中的2进制与10进制问题需复杂门电路解决无现成集成元件,存在太多的散元件。减法运算需要反码进行运算,况且在其触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同步问题。 ③可运用数字电路中的单时钟同步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LS190 进行加减计算。方案以上升沿进行输入,触发加减计算。本方案输入方式不同于一般输入方式,需要有所改进。但思路明了,不十分复杂,对于负数运算较复杂,可集成程度较高。 终上所述,最好是相互结合,以③为本。 2、单元电路设计

3、元件的选择

对于计数器来说需要选同时可以进行加减计数的计数器进行 加减,因此选用单时钟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LS190. 其电路图及功能表如下: 中间由于1/0的输出不能够持久的进行保持,因此可用RS触 发器进行保持。对于加/减,等于触发需要74LS194进行触发 保持 4、整体电路(见附图) 5、工作原理 主要运用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LS190加/减计数功能与74LS194的触发 功能。 六、设计总结 我们以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别人,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激情永远还会结束,

第11章数的开方

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题 第 1页,共9页 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题 第2页,共9页 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题第3页,共9页 乡)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宜宾县2018—2019学年上期单元检测题 八年 级 数 学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 (检测时间:100分钟; 全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4的算术平方根是 ( ) A .±2 B .-2 C .2 D .16 2.25的平方根是 ( ) A .±5 B .-5 C .5 D .± 5 3.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的立方根是 ( ) A .±2 B .±4 C .4 D .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3)2的平方根是-3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 .0的平方根是0 D .16的平方根是±4 5.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 A .-3 B .-π C .0 D . 4 6.在﹣,,,﹣,2.12112111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7.如图,四个实数m ,n ,p ,q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 ,N ,P ,Q .若n +q =0,则m , n ,p ,q 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 ( ) A .p B .Q C .m D .n 8.如图,长方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2和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2 B .2- 2 C .4-22 D .2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1的立方根是____。 10. 若x 2=4,则x=________。 11. 如果 =9,那么a= 。 12. 若x ,y 为实数,且|x +2|+y -2=0,则??? ? x y 2018 的值为________。 13. 计算:922- +22= 。 14. 当x= 时,式子+有意义。 15.若一正数的平方根是2a ﹣1与﹣a+2,则a= 。 16. 小娟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的运算程序如下,当输入x 时,则输出的数值为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10分)计算: (1) + (2) 327 10225.204112121-+- 18.(10分)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 4x 2-9=0 (2) 27(x+1)3 +125=0 输入x 2x 1- 输出

第12章 数的开方 导学案

第12章 数的开方 第一课时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1)(P2—P3) 学习目标: 1.从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进平方根概念,体现从实际到理论、具体到抽象这样一个一般的认识过程,初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从求二次幂的平方运算引出求平方根的运算,突出平方运算和开平方运算的互逆性; 3.扣住定义去思考问题,重视解题技巧;正确区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衔接回顾 1.说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23 ; =-2)3( ; =2)52( ; =-2)5 2 ( ;=20 . 2.填空:9)(2= ;25 4)(2= ; 36.0)(2= ; 0)(2= 3. 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cm 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二)、新知自学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 等于a ,那么 叫做a 的平方根, a 的平方根记作 。 2、平方根的性质: ①正数a 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互为 ,记作 ②0 的平方根有 个,就是 ; ③负数 平方根。 3、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 的运算,叫作开平方。开平方的结果是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三)、探究 合作 展示 1、试一试 (1)4的平方根是 (2) 0的平方根是 (3)254 的平方根是

(4) -4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5)3的平方根是 2、求100的平方根. 解:因为( )2 =100,(-10)2 =( ),除了10和-10以外,任何数的平方都不等于100,所以100的平方根是( )和( ),也可以说,100的平方根是±( ). 3、交流互动 (1) 正数的平方根是什么?(2) 0的平方根是什么?(3) 负数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请同学概括有理数的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4、 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1)-64;(2)0;(3)(-4)2. 分析 因为只有正数和零才有平方根,所以首先应观察所给出的数是否为正数或0. (四)、巩固训练 (A ) 一、1、一个正数如果有平方根,那么有几个,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2、如果我们知道了两个平方根中的一个,那么是否可以得到它的另一个平方根?为什么? 3、0的平方根有几个?是什么数? 4、负数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5.平方和开平方运算又有联系,二者互为 逆 运算. 二、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1、64 2、0.25 3、49 81 4、0.09 (B) 填空题 (1).x 2 =(-7)2 ,则x=______. (2).若2+x =2,则2x+5的平方根是 ______. (3).若14+a 有意义,则a 能取的最小整数为____.(4) 16的平方根是___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十进制四则运算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十进制四则运算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1.问题描述 (1)题目描述:在以二叉树表示算术表达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十进制的四则运算计算器。 (2)基本要求:实现整数或浮点数的四则运算。 (3)测试数据: 12 - ( - 4 ) * ( ( 20 + 3 / 5 ) * 8 / 5 ) * ( - 4 ) # = -515.36 - ( 22.7 - 4208.3 ) / ( ( 2.4 + 1.6 ) * 12 ) + 4.4 - 2.9 # = 88.7 10 - ( - 3 ) * ( ( 21 + 3 / 5 ) * 8 / 3 ) * ( - 2 ) # = -335.6 2.需求分析 (1)程序实现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有效的表达式,求出其值并输出 (2)程序运行后,会提示用户输入表达式,并判断是否有效,并返回值 3.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程序功能,用二叉树存储表达式,然后从二叉树按后序遍历的方式取出数据,进行运算,运算时用堆栈存储数据。 (1)二叉链表的定义 ADT BinaryTree{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关系R: // 若D=Φ,则R=Φ,称BinaryTree为空二叉树; // 若D≠Φ,则R={H},H是如下二元关系; // (1)在D中存在惟一的称为根的数据元素root,它在关系H下无前驱; // (2)若D-{root}≠Φ,则存在D-{root}={D1,Dr},且D1∩Dr =Φ; // (3)若D1≠Φ,则D1中存在惟一的元素x1,∈H,且存在D1上的关系H1 ?H;若Dr≠Φ,则Dr中存在惟一的元 素xr,∈H,且存在上的关系Hr ?H; H={,,H1,Hr}; // (4)(D1,{H1})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二叉树,称为根的左子树;(Dr,{Hr})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二叉树,称为根的右子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