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分数日期着装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1. 洗手、戴口罩2. 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治疗车上层:化验单,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棉签、血气针2 个或 5ml 注射器+ 肝素液、橡皮塞、砂轮;弯盘、快速消毒液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锐器盒3. 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1. 核对医嘱、检验条码2. 携化验单至床旁,查对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及吸氧情况,呼吸机参数,避开吸痰前后 30 分钟;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如何配合3. 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4.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语言规范、态度和蔼;环境安静、清洁、舒适3 523 32 2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未洗手扣 3 分物品缺一件扣 1 分未口述扣 2 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未查对患者扣 3 分未评估局部皮肤情况扣 2 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1 分未评估环境扣 2 分未核对医嘱扣 2 分51.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患者,向患者解释2. 协助患者取舒适正确卧位3. 注意保暖并保护患者隐私4. 根据情况选择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遍,直径在 6-8cm 待干5. 再次核对检验条码、患者6. 取血气针或用 5ml 注射器抽取 1ml 肝素液湿润后排尽肝素液备用7. 安尔碘消毒操作者左手中指和示指8. 再次出击动脉搏动,在搏动最强处进针(桡动脉 450 进针,股动脉 900 进针),同时嘱患者深呼吸环节疼痛和紧张情绪,勿活动肢体。

见到回血后固定枕头,血自然顶入针筒内 1ml 左右,用干棉签边按压边拔针。

拔针后请住手持续按压 5-10 分钟,操作者应先用无菌干棉签抵住针头,垂直向上排气后刺入橡皮塞中(因此难以一手完成)。

再次核对患者,嘱患者穿刺肢体 2 小时内勿多活动9. 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液充分均匀,立即送检10. 再次核对患者、化验单11. 贴条码,立即送检1.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2. 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3. 洗手,记录1. 操作方法规范、熟练,动作轻巧、准确2. 患者感觉舒适,痛感较小3. 操作时间 3 分钟431533666222433未核对一次扣 3 分卧位不舒服扣 3 分污染一次扣 2 分消毒不规范扣 2 分消毒后未待干扣 2 分违反无菌原则一次扣 3 分进针角度、深度不正确扣 3 分未交代注意事项扣 3 分按压不正确扣 2 分未刺入橡皮塞扣 2 分穿刺失败全扣为再次核对扣 2 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操作不熟练扣 4 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操作时间每延长 30 秒扣 2 分动脉采血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 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穿刺,因股动脉穿刺垂直进针时易伤及髋关节3. 拔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或沙袋加压止血,以免出血或形成血肿根据回答正确程度评分,扣 1-5 5分。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操作流程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操作流程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1)首先,检查标本采集器械是否齐全,包括动脉血集血针、采血管、注射器、无菌纱布、消毒液等。

(2)还需要检查采血针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能够正常伸缩。

2.患者准备(1)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采集动脉血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选择卧床位或者坐位。

(3)选择采集位置,一般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

3.皮肤准备(1)穿戴手套,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选择采集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酒精或碘酒。

(3)消毒完后,要用无菌纱布擦干皮肤上的消毒液。

4.针头插入(1)操作手套的手指都应放入采血手套指孔,并将其余掌心及指部皮肤抓住握紧。

(3)进行控制手的手腕操作,让针自动插入至动脉内,一旦插入动脉,血液就会快速吸入采血管中。

(4)插入时注意避免抵抗过大,避免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

5.采血(1)当血管内有血液进入采血管后,应暂时停止进针,借助血液自身压力使动脉血自流入并充满采血管中。

(3)采血完毕后,要小心控制好血管出血,将采血针缓慢拔出,同时用干净的无菌纱布按压采血点。

(4)拔针时注意角度,尽量保持针眼平行于皮肤表面,以避免针眼伤到动脉内壁。

6.标本处理(1)采集后的动脉血标本尽快送至检验室分析检测。

(2)将采集的动脉血标本注射到相应的采血管中,并涂上标记,以便后续实验室处理。

(3)废弃物的处理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

7.完善术后工作(1)收集完标本后,将采血点用无菌纱布擦拭干净,然后敷上透明敷料。

(2)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如不要用力握拳,保持伤口清洁等。

以上就是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的操作流程,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可以提高采集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试管
1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物分类处理
并洗手,尽快送检血标本
13.洗手,记录
5
5
3
5
5
5
10
3
5
5
5
5
4
查对内容缺一项扣1分,解释不
全扣1分,物品检查每一项扣1
分,未查对扣5分,查对方式错
误扣3分
选择血管不当各扣1分,未松止血
带扣1分,备物一项不符合扣1分
扎止血带过紧、时间过长、位置
不正确各扣1分
3
2
未指导患者扣5分,指导不全扣2
分,不符合要求扣5分
整体
评价
10分
无菌观念,动作熟练程度,操作中注意
关心、体贴患者
10
不符合要求扣1—10分
科室——姓名——分数——日期——
握拳
5.消毒皮肤,直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m,待干
6.再次核对患者
7.检查采血针,根据静脉穿刺部位选择
进针角度,见回血后输液贴固定采血
针,遮盖穿刺点,插入真空采血管
8.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
9.迅速拔除针头,按压穿刺点及上方皮肤
10.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勿用力震荡
11.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化验单、采血
消毒不符合要求扣1分,皮肤未干
扣1分
污染扣2分,污染不更换扣5分
所采血量与实际相差±0.5ml扣1
分,土1ml扣2分,未松止血带、
松拳各扣2分,一次不成功扣10分
未按要求处理血标本扣5分
未核对扣4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指导
患者
5分
1.告知患者血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配合方
法,如需空腹采血应提前告知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 目
标准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3
-2
评估
8
未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
未评估是否吸氧、体温是否正常
未解释需要注意事项
各-1
各-2
-2
用物
6
少一件
摆放乱
各-2
-2
操作步骤
查对
6
未查对
-6
安全舒适
4
选血管不当
消毒范围小、不规范、未消常
●向患者解释目的和配合方法
●询问患者有无特殊需要
●再次硷对患者
●选取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 cm,同时消毒操
作者左手示指及中指
●用已消毒好的示指、中指摸清动脉搏动,并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在两
指之间垂直进针或沿动脉走向与皮肤呈45°角进针,针头一旦刺人血管,
血液即可进入采血针内
●采集到l.5~2 ml血液后迅速拔针,立即刺人橡胶塞内,轻转注射针管
●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分钟,禁揉搓
●苒次查对后,立即送检,注意轻轻转动注射器,避免血液凝固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洗手,记录
(2)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 考核老师_________ 考核成绩_________
-2
选动脉
4
选血管不当
-4
消毒
6
消毒范围小、不规范、未消毒手指
各-2
查对进针
11
未查对

采集动脉血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采集动脉血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12 动最明显处,采血针与皮肤呈 45°~90°角度缓 慢进针。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固定采血器,待动脉血液
3 自动充盈到预设位置。 采血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棉签或纱 布按压,指导患者按压采血部位,按压止血 6 5~10min,至不出血为止。 拔针后立即插入橡皮塞,将针头与橡皮塞一起丢 入锐器盒,立即套上专用安全针座帽隔绝空气, 6 封闭样本。 轻柔颠倒混匀 5 次,再将针筒在掌心来回搓动 5
2
2
操作前准备 核对、检查
3.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洗手、戴 3
口罩。 4. 用物准备: 治疗盘、动脉采血针;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无 菌纱布;皮肤消毒液、速干(免洗)手消毒剂;
7 医嘱执行单(或 PDA)、检验申请单、标签或条 形码;锐器盒;止血带、小垫枕;医疗垃圾桶、 可回收物桶。 核对确认医嘱:患者床号、姓名、医嘱时间、处
4 秒以充分混匀抗凝剂。
再次事项→协助患者置于舒 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按规范处理→ 4 洗手。
记录采血时间,签字→血标本立即交接,送检。 2
关爱患者,护患沟通有效。
3
操作者逻辑性、熟练程度。
2
每项 4分
每项 3分
3
6
每项 2分 每项 4分
3 每项 1分
2 3 4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8cm,稍用力由 4
内向外环形消毒,自然干燥(或等待约 30 秒)。 再次核对医嘱、检验申请单、标签(吸氧患者条
3 形码上需注明氧浓度、发热患者注明体温)。
每项 2分
4 3
再次消毒
进针 固定
拔针
抗凝 再次核对 观察、整理 记录、送检 综合评价
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8cm,稍用力由 内向外环形消毒,自然干燥(或等待约 30 秒) →打开采血针外包装,将橡皮塞、安全针座帽开 8 口端朝上放置备用,将针栓推到底部,再拉到预 设位置 1.6ml。 洗手,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已戴无菌手套的手 指定位动脉,另一手以持动脉采血针,在动脉搏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新、选)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新、选)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一、含肝素液的采血注射器准备1、稀释肝素液的配置方法及浓度:现用现配。

用1ml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0.2ml加入100ml0.9NS溶液中摇匀。

浓度为:12.5-125U肝素/ml。

2、用5ml注射器吸2ml稀释肝素液市容注射器内壁,使稀释液充分与注射器内壁接触,然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和稀释肝素液,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二、影响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1、患者情绪。

患者呼吸急促或瞬间屏气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应避免因消极的语句引起患者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

在采血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使之处在情绪稳定状态下进行,如果不是卧床患者还应在采样前让患者卧床休息3-5min。

2、温度。

不同温度将会影响血气标本的监测结果。

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测量体温并注明。

3、吸氧浓度。

在采集标本时应根据病人当时的用氧情况计算氧浓度并注明。

计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 21 + 吸入氧流量(L/min)×4。

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做到:1)停止吸氧30min后再采集标本。

2)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 min再采血。

3)机械通气病人采血前30 min呼吸机设置保持不变,保证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呼吸状态。

4、药物。

部分药物会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

1)含脂肪乳剂。

尽量在输注乳剂前取血,或输完12h后采血。

2)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输入后短期内引起酸碱平衡变化。

采血应在用药前30 min进行。

3)使用呼吸兴奋剂,应在用药后30 min再采血。

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注意事项。

1、采血注射器内壁与稀释肝素液充分接触,防止标本凝固。

2、注射器内不得留有空气,血标本抽出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之与空气隔绝。

3、血液是活的组织,即使抽在注射器内,它也继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血气标本宜立即送检。

一般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不超过30min。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评分标准
4
13.整理床单位,礼貌告退。
2
14.正确处理用物,洗手。
2
评价
(10分)
1.有爱伤观念,沟通有效,操作者言行、举止规范。
2
2.操作前、中、后均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操作熟练、轻巧、规范。
4
3.物品放置合理,省时、省力。
2
4.无并发症。
2
总评
操作时间: 实得:
考核者 年 月 日
2
2.核对病人,告知目的,指导病人配合,取出体温计,查看体温并记录。
6
3.选择合适的部位:首选桡动脉。
2
4.放置小垫枕,铺治疗巾。
2
5.消毒穿刺部位,消毒操作者的手(左手食指及中指)。
5
6.核对病人。
2
7.拆开采血针外包装,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动脉,两指固定在动脉上,右手持采血针在脉搏搏动最明显处成40-45角度缓慢进针。
1
4.环境评估:环境是否整洁、宽敞、明亮,符合动脉穿刺的环境要求。
1
准备
(8分)
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
2.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棉签、碘伏、弯盘、锐器盒)、一次性肝素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检验单、小垫枕、体温表,笔。
5
3.环境准备:清洁、整洁、适合无菌操作。
1
实施
(70分)
1.正确查对医嘱,贴条形码于采血管上,携用物至床旁。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评分标准(100分)
项 目
操 作 标 准 要 求
分值
扣分
评估
(12分)
1.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腕带、检验单。
2
2.患者评估:诊断、病情(监测体温)、治疗(氧浓度)、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情况(桡动脉需做Allen试验)、心理状态,了解目的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护理年终考核完整版)

动脉采血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护理年终考核完整版)

10.用手转动注射器以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避免凝血
11.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化验单及动脉血标本
12.将条形码标签粘贴于动脉采血器后1/3处
13.告知注意事项(穿刺部位禁止热敷;当日避免洗澡;穿刺同侧避免拎重物;若 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时通知护士)
1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洗手、并记录
穿刺动脉的搏动最明显处
操 作 中
60
7.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45度角刺入动脉,动脉血自 动顶入血气针内,至Iml—1.5ml迅速拔针
8.用无菌棉球垂直按压穿刺点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可嘱患者或另一人帮助
按压)
9.拔出注射器立即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与空气隔绝(保持注射器无气泡)
动脉采血技术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项分 目值
操作要点
仪 表
5 口述:(接到医嘱经双人核对)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
1.评估环境、询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及吸氧状况 (若刚饮热水、洗澡、
运动等30分钟后采血)
评 估
15 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做血气分析了解体内酸碱状态和氧饱和度,判断机体有 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取得患者配合
321
处理血标本方法正确 核对正确 粘贴位置正确
432 531 420
告知内容全面
531
卧位安全舒适
操作结束洗手、记录
标本及时送检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521 521 521 531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21
核对正确、标签内容全面 4 2 1
患者体位摆放正确,选择 动脉方法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一、含肝素液的采血注射器准备
1、稀释肝素液的配置方法及浓度:
现用现配。

用1ml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0.2ml加入100ml0.9NS溶液中摇匀。

浓度为:12.5-125U肝素/ml。

2、用5ml注射器吸2ml稀释肝素液市容注射器内壁,使稀释液充分与注射器内壁接触,然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和稀释肝素液,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二、影响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1、患者情绪。

患者呼吸急促或瞬间屏气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应避免因消极的语句引起患者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

在采血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使之处在情绪稳定状态下进行,如果不是卧床患者还应在采样前让患者卧床休息3-5min。

2、温度。

不同温度将会影响血气标本的监测结果。

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测量体温并注明。

3、吸氧浓度。

在采集标本时应根据病人当时的用氧情况计算氧浓度并注明。

计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 21 + 吸入氧流量(L/min)×4。

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做到:
1)停止吸氧30min后再采集标本。

2)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 min再采血。

3)机械通气病人采血前30 min呼吸机设置保持不变,保证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呼吸状态。

4、药物。

部分药物会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

1)含脂肪乳剂。

尽量在输注乳剂前取血,或输完12h后采血。

2)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输入后短期内引起酸碱平衡变化。

采血应在用药前30 min进行。

3)使用呼吸兴奋剂,应在用药后30 min再采血。

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注意事项。

1、采血注射器内壁与稀释肝素液充分接触,防止标本凝固。

2、注射器内不得留有空气,血标本抽出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之与空气隔绝。

3、血液是活的组织,即使抽在注射器内,它也继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血气标本宜立
即送检。

一般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不超过30min。

若无法及时送检,最好将血标本立即置于冰箱保存,温度为0-4℃,但不可直接放置于冰中。

冰箱保存不应超过1h。

4、有动脉穿刺管者可从该管内抽取血标本。

方法为先抽出相当于动脉置管容积的3-6倍血
液(约6ml),再采集标本。

1、穿刺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在同一区域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
肿。

2、尽量不用负压抽取血液,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检验结果。

3、穿刺点按压5min以上。

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