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13年计算机考研专业课《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

合集下载

│山东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山东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东科技⼤学参考书⽬│┌────────────────────────────────────────┐│⼭东科技⼤学参考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14经济法学:《经济法》潘静成等,中国⼈民⼤学出版││社,1999;444法学综合(含法理和民法):①《法理学》张⽂显,⾼等教育、北京⼤学出││版社,1999②《民法》魏振赢等,⾼等教育、北京⼤学出版社,2000。

环境法学:│学》&zuozhe=&xuanzhe=2 target=_blank>《环境法││学》⾦瑞林,北京⼤学出版社,1999;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江伟,⾼等教育、北京││⼤学出版社,2000;⾏政法学:《⾏政法与⾏政诉讼法》姜明安,⾼等教育出版社,2000。

││050211外国语⾔学及应⽤语⾔学: 315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①│》&zuozhe=&xuanzhe=2 target=_blank>《英语写作⼿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②《⾼级英语(1-2)》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③《实⽤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④《⽂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⑤《英汉对⽐研究》连淑能,⾼等教育出版社,2001;4││45英语综合:①《英国⽂学史及选读(上下册)》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②││《美国⽂学史及选读(上下册)》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③《语⾔学教程》││(修)胡壮麟,北京⼤学出版社,2002。

││070101基础数学: 310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三版)华东师⼤编,⾼等教育出版社││,2001;401⾼等代数:《⾼等代数》(⼆版)北⼤数学系编,⾼等教育出版社,1988。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考研真题2017—2019年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考研真题2017—2019年

同步与互斥活动,并说明所定义的信号量的含义。要求用伪代码描述。
(12 分)
《数据结构》部分
一、简答题(30 分,每题 5 分) 1、串、数组、广义表从元素间关系上可以看成线性结构,它们与 一般意义上的线性表相比有何特殊性? 2、借助栈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操作,请简述如何利用栈实现对表达 式中括号是否匹配的检验。 3、基于关键字比较的查找算法所能达到最优时间复杂度是?能否 设计一种与问题规模无关的查找算法?请给出基本思路。 4、图的广度优先遍历与树的何种遍历策略相似?请给出简单解释。 5、《数据结构》中经常采用“树形化组织”的方式来整理数据, 比如折半查找表、二叉排序树、大顶堆/小顶堆等,请简述这样 做的优点。 6、何为稳定的排序方法?何为不稳定的排序方法?哪些排序算法 是不稳定的?
①请画出该图; ②给出从顶点 3 开始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 ③给出从顶点 4 开始的广度优先遍历序列。 3、假设有一个 10000*10000 的稀疏矩阵,期中 1%的元素为非零元 素,要求构造一个哈希表,完成以下任务。 ①设计哈希函数(根据给定非零元素的行值和列值确定其在哈
希表的位置); ②给出处理冲突的方法; ③简要分析该哈希表的查找效率。 4、设待排序的关键字序列为{13,7,16,45,36,27,17,6, 12,56},试分别完成以下任务: ①建小顶堆; ②给出以 13 为枢轴进行一趟快速排序的过程。 三、算法设计题(20 分,每题 10 分) 1、已知链表 A 和 B 分别表示元素递增的两个集合,试写一算法求 两个集合的交集,结果存放于链表 A 中。 2、已知二叉排序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试写一高效算法从小到大 输出二叉排序树中所有值小于 X 的结点的数据。
(2)如果在第一个时间单元(也就是到达时间为 1.0)期间,CPU 被

山东科技大学 操作系统试卷(A,2012-2013(II))

山东科技大学 操作系统试卷(A,2012-2013(II))

山东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操作系统》考试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由()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B.多道程序C.对象D.磁盘2、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 )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B.运行态→就绪态C.运行态→阻塞态D.阻塞态→运行态3、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

A.I/O管理B.文件管理C.处理机管理D.存储器管理4、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D.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5、临界资源是()的资源。

A.非共享B.任意共享C.互斥共享D.同时共享6、在采用动态优先权的优先权调度算法中,如果所有进程都具有相同优先权初值,则此时的优先权调度算法实际上和()相同。

A.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D.长作业优先调度算法7、把逻辑地址转换程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8、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9、设主存容量为1MB,辅存容量为400M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寄存器有24位,那么虚存的最大容量是()。

A.1MB B.401MB C.1MB+224B D.224B10、从下面描述中正确的一条描述是()。

A.顺序文件必须采用连续分配方式,而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则可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B.显式链接文件将分配给文件的下一个盘块的地址登记在该文件的前一个物理盘块中。

C.顺序文件适合于建立在顺序存储设备上,而不适合建立在磁盘上。

山东省考研计算机专业复习计划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

山东省考研计算机专业复习计划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

山东省考研计算机专业复习计划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为山东省考研计算机专业的考生提供一个复习计划,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

一、复习计划概述1. 概念理解与基础知识回顾(2天)在开始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前,考生应该首先回顾概念和基础知识。

了解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基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2. 链表与树(5天)链表和树是数据结构中最基础的组成,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它们的实现原理和常见操作。

重点掌握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二叉树等数据结构的构建和操作方法,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3. 栈与队列(3天)栈和队列是比较常用的数据结构,考生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实现它们的基本操作,并了解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作用。

4. 排序与查找(4天)排序和查找是算法的重要部分,对于考生来说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重点学习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以及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常见的查找算法。

5. 图与图算法(4天)图是计算机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图算法通常用于解决网络相关的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图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基本操作,掌握图的遍历、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等常见的图算法。

6. 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4天)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是常见的优化算法,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考生需要掌握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思路,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7. 复杂度分析与算法设计(3天)复杂度分析是衡量算法性能的重要方法,考生需要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此外,还应该学习常见的算法设计方法,如递归、分治、回溯等。

二、复习方法与技巧1. 学习参考书籍参考书籍是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重要资源,考生可以选择《算法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等经典教材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

2013年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真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部分一、简答题(10分,每题5分)1、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有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6)解: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有四种不同的表示方法:(1)顺序存储方法。

数据元素顺序存放,每个结点只含有一个元素。

存储位置反映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存储密度大,但有些操作(如插入、删除)效率较差。

(2)链式存储方法。

每个结点除包含数据元素信息外还包含一组指针。

指针反映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这种操作不要求存储空间连续,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等操作,但存储空间利用率较低。

另外,由于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上不一定相邻,所以不能对其进行随机存取。

(3)索引存储方法。

除数据元素存储在一地址连续的内存空间外,尚需建立一个索引表。

索引表中的索引指示结点的存储位置,兼有动态和静态特性。

(4)哈希(或散列)存储方法。

通过哈希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将关键字散列在连续的有限的地址空间内,并将哈希函数的值作为该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

其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只能按关键字随机存取,不能顺序存储,也不能折半存取。

2、对于堆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和归并排序法,若仅从节省存储空间考虑,则应该首先选取其中哪种方法?其次选取哪种方法?若仅考虑排序结果的稳定性,则应该选取其中哪种方法?若仅从平均情况下排序最快这一点考虑,则应该选取其中哪些方法?(P289)答: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二、应用题(55分)1、证明:同一棵二叉树的所有叶子结点,在前序序列、中序序列以及后序序列中都按相同的相对位置出现(即先后顺序相同)。

(8分)(例如先序abc,后序bca,中序bac。

)(P128) 答:【答案】先序遍历是“根左右”,中序遍历是“左根右”,后序遍历是“左右根”。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07-08,2010--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07-08,2010--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四、[15分]采用链表作存储结构,编写一个采用选 择排序方法进行升序排序的函数。
五、[15分]采用二叉链表存储树,试写一算法,实现 对树的层次遍历。
六、[15分]设计一个算法,判断无向图G是否一棵树。
操作系统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总计12分)
1:线程
2:死锁
3:虚拟存储器 4:中断 二:简单题(每题5分,总计20分)
2、[10分]设有一有向图G如下图所示:
1
2
6
5 3
4
(1)、画出图G的邻接表存储表示(邻接顶点请以顶 点序号递增序排列,以使答案唯一)。
(2)、写出从顶点1开始按深度优先遍历G得到的顶 点序列。 3、[10分]已知待排序的三个整数a,b和c(a≠b≠c≠a), 可能出现的六种排列情况的概率不等,其概率如下 表所示:
1、[4分]为什么要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4分]简述代码区、全局数据区、栈区、堆区
在程序运行时的作用。 3、[4分]求模式串s=’aaaabc’的next及nextval
函数。 4、[4分]证明根据森林的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
可以唯一确定一个森林。 二、综合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分]推导满k叉树上的叶子结点数n0和非 叶子结点数n1之间的关系(即用k和n1表示n 0)。
下表中等待访问磁盘的序列:
请求序列
1 2 34 5 67 8
将要访问的柱面号 36 192 41 57 121 66 64 100
请按两种磁盘调度算法 SCAN 算法(也称电梯调度算法)和最短寻道时间优先调度算 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分别给出请求序列的柱面号处理次序;(2)比较两种 算法的优缺点。
A. 4 B. 3 C. 2 D. 1

山东省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山东省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山东省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山东省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中,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考生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复习大纲山东省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复习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概念:掌握算法、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基本概念。

2. 线性表:了解顺序表、链表、栈和队列等线性表的定义、基本操作和应用。

3. 树与二叉树:学习树和二叉树的定义、遍历方式、线索二叉树和平衡二叉树等概念。

4. 图:了解图的基本概念、遍历方法和最短路径算法等。

5. 排序与查找:学习各种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和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等)。

6. 动态规划:掌握动态规划的思想和基本操作,了解常见的动态规划算法。

二、复习方法为了更好地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掌握基本概念:首先要对算法、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基本概念进行充分理解和记忆,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学好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键。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编程练习相结合,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运作原理。

3. 大纲重点突破:根据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重点复习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高频考点。

4.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日的复习时间和内容,保证复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复习技巧除了以上复习方法,下面还介绍一些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技巧,帮助考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1. 多做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的能力。

2. 总结归纳:将不同类型的算法、数据结构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框架。

3. 举一反三:遇到新问题时,不仅要掌握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还要思考是否能将其与已知的方法和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07,2008,2010--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07,2008,2010--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试卷
数据结构部分
注意事项:
1、算法应说明基本思路,应对主要数据类型、
变量给出说明,所写算法应结构清晰、简明易懂,
应加上必要的注释。

2、算法可用(类)PASCAL语言、(类)C语言等你
所熟悉的高级语言编写,但要注明语种。

一、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4分]为什么要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4分]简述代码区、全局数据区、栈区、堆区
在程序运行时的作用。

3、[4分]求模式串s=’aaaabc’的next及nextval
函数。

4、[4分]证明根据森林的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
可以唯一确定一个森林。

二、综合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分]推导满k叉树上的叶子结点数n0和非
叶子结点数n1之间的关系(即用k和n1表示n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科技大学13年计算机考研专业课《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90
一、简答题(10分,每题5分)
1、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有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2、对于堆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和归并排序法,若仅从节省存储空间考虑,则应该首先选取其中哪种方法?其次选取哪种方法?若仅考虑排序结果的稳定性,则应该选取其中哪种方法?若仅从平均情况下排序最快这一点考虑,则应该选取其中哪些方法?
二、应用题(55分)
1、证明:同一棵二叉树的所有叶子结点,在前序序列、中序序列以及后序序列中都按相同的相对位置出现(即先后顺序相同)。

(8分)
2、设有正文AADBAACACCDACACAAD,字符集为A,B,C,D,设计一套二进制编码,使得上述正文的编码最短。

(10分)
3、对于下图完成下列指定操作。

(12分)
(1)从顶点A出发,求它的深度优先生成树。

(2)从顶点E出发,求它的广度优先生成树。

(3)根据普利姆(Prim) 算法,求它的最小生成树。

4.设哈希(Hash)表的地址范围为0~17,哈希函数为:H (K)=K MOD 16, K为关键字,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输入关键字序列: (10,24,32,17,31,30,46,47,40,63,49)构造哈希表,试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画出哈希表示意图。

(2) 若查找关键字63,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比较?
(3) 若查找关键字60,需要依次与哪些关键字比较?
(4) 假定每个关键字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5.奇偶交换排序如下所述:对于初始序列A[1],A[2],…,A[n],第一趟对所有奇数i(1<=i<n),将A[i]和A[i+1]进行比较,若A[i]>A[i+1],则将两者交换;第二趟对所有偶数i(2<=i<n),将A[i]和A[i+1]进行比较,若A[i]>A[i+1],则将两者交换;第三趟对所有奇数i(1<=i<n);第四趟对所有偶数i(2<=i<n),…,依次类推直至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10分)
(1) 分析这种排序方法的结束条件。

(2) 写出用这种排序方法对35,70,33,65,24,21,33进行排序时,每一趟的结果。

三、算法设计题(25分)
答题要求:
①用自然语言说明所采用算法的思想;
②给出每个算法所需的数据结构定义,并做必要说明;
③用C语言写出对应的算法程序,并做必要的注释。

1、编程实现单链表的就地逆置(额外存储空间只能使用指针)。

(10分)
2、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设计算法统计二叉树的深度(二叉树的最大层数)和宽度(二叉树中所有层中结点的最大个数)。

(15分)
操作系统部分 60
一:简单题(共27分)
1: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并请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小题3分)2:请简述进程和程序的差异、进程和线程的差异。

(本小题6分)
3: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并请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本小题4分)
4:“根据链接时间的不同,可把链接分为三种”,请问是哪三种?并请分析DLL 方式的优点。

(本小题4分)
5:什么是SPOOLING技术?一个SPOOLING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本小题4分)
6: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是外存管理中常用的分配方式。

请分析三者的优点和缺点。

(本小题6分)
二:算法和计算题(共33分)
1:设A、B两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进行通信,A向Q写入信息,B则从Q读出信息。

为了保证进程A、B之间的通信顺利进行,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算法,该算法使用一个信号量S进行进程A、B之间的同步。

请问,该算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请指出原因并予以改正。

(本题10分)
2: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1KB,而主存为16KB。

假定某时刻系统为用户的第0、1、2、3页分配的物理块号为5、10、4、7,而该用户作业的长度为6页。

请问:(本题总计10分)(提示:请注意逻辑地址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1)十六进制的逻辑地址(也称为虚拟地址)0A5C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2
分)
2)如果要访问的十六进制的逻辑地址是103C,那么会出现什么现象?操作系统
是如何处理这种现象的,并请说明处理过程。

(6分)
3)如果要访问的十六进制的逻辑地址是1A5C,那么会出现什么现象?(2分)3:假设磁盘有200个磁道,磁盘请求队列中都是随机请求,它们按照到达的次序分别处于55、58、39、18、90、160、150、38、184号磁道上,当前磁头在100号磁道上,并向磁道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请给出按着FCFS、SSTF算法进行磁盘调度时的次序,并计算平均寻道长度。

(本题7分)
4:随着CPU速度的不断提升,IO设备的速度逐渐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之一。

请分析、说明现代操作系统是如何缓解这一问题的,并列举多个解决方案。

(本题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