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事迹材料 王文远针灸

合集下载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ppt课件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ppt课件

20
课件
第三节 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一、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的治疗方法简介 1、针刺体位:患者取坐位。 2、针刺角度:直刺角度 3、针刺方法:以肩痛穴(BP-LE6)为主穴,采 用3寸无菌性毫针,直刺4cm(2寸)左右。局 部常规消毒后,采用28号3寸毫针一支,行直 刺法,进针约2寸左右,可行大幅度提插捻转, 以泻为主,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不留针。
26
课件
四、主治
颈源性肩周炎、外伤性肩周炎、偏瘫穴肩周 炎、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落枕 等。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高血压、高血 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 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 瘫痪、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中暑、休克、 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27
1、肩痛穴定位:位于足三里穴下2寸,偏于腓侧 1寸。 2、交叉取穴,即右侧肩痛取左侧穴位,左侧肩 痛取右侧穴位。 3、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0角向下直刺1.5 寸左右。 4、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
25
课件
三、功能
止痛消炎,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 调节神经,调节胃肠,调节内分泌。
23
课件
7、疗程:每日1次,21天为一疗程。 (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针 刺肩痛穴,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 (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针刺肩痛穴, 每日一次,21次为1疗程。 (3)晚期患者,即发病1个月以上者,针刺肩痛 穴,每日 1次,28次为1疗程。
24
课件
二、技术关键环节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1
第一节 概 述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 一、技术持有人
针灸中心主任、教授、博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用法附图2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用法附图2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用法附图2王文远1.痛经穴(BP-A1)定位:在胸骨柄正中线1/2处,相当于四肋间隙。

局解::在胸骨体中段,布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支及第四类间神经前皮的内侧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类间静脉的前皮脂的内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法,待针体进入一定要求深度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

针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并向腹部和下腹部放射。

功能:止痛退热,抑菌消炎,温中散寒,活血化淤。

主治:原发通经,继发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临床还可用于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泌尿系感染。

按语:痛经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病。

特别对经前期综合症、原发性痛经疗效更理想,但在临床中中此穴应用较少,主要是取穴不方便,第二可以胃痛穴代替。

歌诀:痛经穴位与膻中,定位取穴四肋经。

向下凭此三厘米,经前紧张痛经灵。

(三寸毫针向下平刺二寸)2.面瘫穴 (BP-A2)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斜向上二寸。

局解:布有斜方肌和颈浅动静脉及锁骨上间神经。

取穴原则:面瘫,乳突炎以交叉取穴为主,胆囊炎以同侧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锁骨上间动静脉出现得震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可滞针。

针感:放射性针感向颈部面部放射,或局部酸麻胀。

功能:缺风通络,活血化瘀,调节神经,促进神经修复,消炎止痛。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还可用于治疗乳突炎,流行性腮腺炎,胆囊炎。

按语:曾用于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特定穴。

越是发病时间短,治疗效果更加。

对发病2小时以内者,一针治愈率可达70%。

发病时间长,效果越差。

治疗期间应减少寒冷刺激,忌食鱼虾蟹,及辛辣之物。

此穴因为位于肺尖部,为了安全,临床多以鼻炎穴,牙痛穴,明目穴代替。

可以不用面瘫穴,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歌诀:面瘫肩中交叉点,乳突痉挛和面瘫。

交叉取穴锁神经,对侧压痛腮腺炎。

(1寸毫针,针尖向颈部方向成45度角斜刺0.5-1寸)3.神衰穴(BP-A3)定位:位于脐窝正中。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口味异常的中成药疗法)本文引用自一叶知秋《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共9穴)1.升提穴(BP-HNl)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王文远平衡针灸讲稿

王文远平衡针灸讲稿
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 出人体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 内的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 中枢。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 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 性转归。同时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 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良性刺激。因此,人体出现 的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 衡的反应。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病人的疾 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 患者自身调整达到恢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 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充分地发挥了机体 自身调节平衡的独立性,同时产生异向思维,将过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 衡取穴方法。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4 快速针刺 亦称三快针法,即进针 快、找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 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如果人体解剖层 次清楚,针刺穴位准确,不足3秒钟即 可出针。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穴位 选择不一定都那么准确,因此留出3秒 钟的时间把穴位找准确。 因为不同穴 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 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老年 人、慢性疾病患者,如不怕针刺而喜 欢留针,可以给予留针,以满足患者 的心理要求。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9 突出安全无副作用 安全无副作 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 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 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 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 所以患 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迅速退出, 针体出来以后患者立即解除了紧 张害怕心理。针刺过程中常见的 医疗事故是刺伤脏器,而平衡穴 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
王文远平衡针灸讲稿
王文远介绍
王文远,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 平衡针灸专家,我国平衡针灸学 科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 药传承先进个人,全军中医技术 能手。先后获得18项科技进步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实用技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实用技

肩痛穴
• 体表定位: • 此穴位于腓骨小头下方与外踝连线的上 三分之一处。 • 解剖定位: • 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 短肌,布有胫前动脉、静脉肌支和腓浅 神经。
• 取穴原则: • 交叉取穴。左侧肩痛取右侧穴位,右侧 肩痛取左侧穴位,双侧肩痛取左侧穴位, 双侧肩痛取双侧穴位。 • 神经定位: • 腓浅神经。
• (2)即时效应,就是一针见效, 要求90%以上的病人3秒种内出现不 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 (3)三快针法:即进针快、找针感快、 出针快,要求3秒钟内完成一个针刺过程。 平衡针灸只强调提插不强调针刺手法。
• (4)强调针感效应:这是区别穴位针刺 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其针感因针刺的 不同的神经而出现酸、麻、胀、痛、传 导、放射等不同的自我感觉。针感的实 质是指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 的结果。
第 二 讲
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实用技术
腰腿痛常用平衡针灸穴位
颈痛穴
• 体表定位: • 此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 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 解剖部位: • 在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间背侧肌中,布 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背静脉网、 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 有神经。
中国中医药报:平衡针灸学科 创始人 2009年8月6日
新华 每日电讯 军中名医王一针 1998年4月16日
王文远发明的平衡针灸 技术在20多个国家传播2005年8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张汉卿平衡针灸工作室
张汉卿简介
平衡针灸学科为全军争得五个第一
• 平衡针灸学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和总后卫生部,北京军区卫生部、北京 军区总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科同 志的积极努力, 2005 年以来,北京军区 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中心主任王文远教 授创立的平衡针灸创新学科为全军中医 学科在国家级科教研平台上争得了五个 第一。

京华_王一针_记平衡针灸学创始人王文远_王纯

京华_王一针_记平衡针灸学创始人王文远_王纯

辛勤探索 传承创新“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就是由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The First Acupuncture of Beijing京华“王一针”——记平衡针灸学创始人王文远文/本刊记者 王纯提名焦点人物小档案:王文远,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平衡针灸专家,我国平衡针灸学科的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先进个人,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全军中医技术能手,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奖章。

先后获得18项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平衡针灸技术,经王文远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地在神经上发现大脑中枢调控下的38个平衡穴位,可治疗临床800多种疾病。

形成一人一针、一穴多病、三秒钟90%以上见效的特色。

诊疗中只需一根银针、一团酒精棉球,无需大型设备与能源消耗,绿色环保。

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廉、易学实用、适于推广的特点。

入选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国家973项目,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分别列为“农村、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全军基层部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目前在全国4000多家医院临床推广,并被广东省中医院确定为120急救首选方法。

经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委会审议,王文远获得“2009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提名。

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名曰“平衡针灸”。

他用一根银针为无数身患疑难杂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一病一穴,3秒见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一针”。

王文远出生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幼酷爱中医, 1961年16岁时,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

虽然年纪小,但在众多师兄弟中却是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他白天和其他学徒一样帮着师傅抄方、拿药、进药、加工药,晚上他刻苦用功,在几年时间里通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内科杂病论》等多部中医典籍和包括本刊记者 彭剑楠 摄妇、外、针灸、儿科与瘟病等在内的大量中医专科书籍,至于像《药性歌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舌诊》等中医歌赋,更是倒背如流。

京华“王一针”

京华“王一针”

京华“王一针”作者:王纯来源:《绿色中国》2010年第01期辛勤探索传承创新“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就是由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数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名曰“平衡针灸”。

他用一根银针为无数身患疑难杂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而且一病一穴,3秒见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一针”。

王文远出生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受齐鲁文化影响自幼酷爱中医, 1961年16岁时,师从鲁南名医刘春启。

虽然年纪小,但在众多师兄弟中却是成绩最优秀的一个。

他白天和其他学徒一样帮着师傅抄方、拿药、进药、加工药,晚上他刻苦用功,在几年时间里通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内科杂病论》等多部中医典籍和包括妇、外、针灸、儿科与瘟病等在内的大量中医专科书籍,至于像《药性歌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舌诊》等中医歌赋,更是倒背如流。

悟性加勤奋,他长进飞快,学徒两年后,当师傅有事外出时,就允许他独立给患者开方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地爆发脑炎,由于缺医少药,王文远目睹一些乡亲们不幸离去,年少的他被深深刺痛,立志要学针灸。

“一根银针就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反复使用,价格低廉,最适合贫苦人治病。

”这就是王文远最初学针灸的动机,这个简单的想法成了他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

1975年,已经成为军医的王文远考入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开始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第一次接触到“神经”的概念,为以后在针灸领域的中西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书上的神经分布图比较粗,有时候在自己身上扎二三十针都找不到神经位置所在。

有的战士本来就害怕扎针,要是找不准就更增加其恐惧感,于是王文远就在自己身上体会针感。

经过千万次的亲身试验后,逐渐找到感觉了,直到一针一穴丝毫不差。

五分钟治好肩周炎的奇穴中平穴(亲身验证与体会)

五分钟治好肩周炎的奇穴中平穴(亲身验证与体会)
(手机用户,如果看不清下面的内容,将手机横着看,即可看清)
为了加深各位网友对“中平穴”的理解,特别我2013年在一个论坛看到的那篇文章附在后面,供各位网友参考,原文如下 中平穴治疗肩周炎——五分钟治好
西医治病快,中医治病慢的说法确实武断。在某些病,中医比西医见效还要快的多,尤其是一些疼痛病。 一天,诊室来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性患者,自述左肩痛十几天。她肩背时尚挎包,体态丰满、端庄文静。衣着也很得体,不是堆满大街却又俗不可耐的时装加牛仔裤,精心的搭配不禁让我想起了欧洲的油画,举手投足间尽显她知识女性的高贵和优雅。虽已有四十多岁,但看起来却很年轻,像三十岁的人,眼角仅有几道浅浅的、不易被人察觉的皱纹。可以断定此人一向注重保健,善于养生。因为肩痛数月经多家西医院治疗无效,经朋友推荐来到我这里。通过问诊,得知她左肩痛无创伤史,无明显的劳损,无颈椎病,也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初步断定是风湿性疼痛,中医叫“痹证”,“冻结肩”“肩凝症”,西医称之为“肩关节周围炎”,也被称作“五十肩”,名称虽多但只说明三个问题,1、此病多为受风寒引起。2、此病可以使肩关节活动受限。3、此病多发于五十岁左右,女性多见。肩周炎发病初期仅为疼痛,病人由于疼痛所以就不敢多活动肩部。这样更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肩部缺乏运动,很快肩关节周围的筋膜、韧带发生粘连,最终导致肩部运动障碍。手臂不能洗脸,不能梳头,不能把手背到后背,很是痛苦。生命在于运动,正常人的手臂如果一个月一动不动,同样也会发生粘连,也能让手臂冻结,想动也动不了。很多骨折患者打上石膏,几个月后,骨折处长好了但是关节却不能动了。病人自述也确有受寒史,大概十几天前,她洗完头后用吸尘器清理房间,出点汗,又到楼下晒衣服。深秋的风已初现凉意,已具备了折伤人体的能量,尤其是在人出汗的时候,全身毛孔张开,风寒更容易侵入人体,更是避寒的关键时刻。但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早晨醒来发现肩部已经开始疼痛。好在他健康意识很强,没有等到关节粘连的地步就来求诊了。我在病人腿上施术,她是左肩痛,我就在他右腿上交叉取穴。在足三里下一点五寸处左右找到了中平穴,然后施点穴手法,我手一按下她觉得很痛,而左侧同样的部位她感觉却不是很痛。我告诉他:“痛就痛吧,咱们不是治病嘛,保健按摩倒是舒服,但治不了病啊!这个穴位特别的痛,说明这里和你疼痛的肩部有关系,是你的敏感点,这里就是疏通你肩部经络的按钮儿,这里不痛了肩部就不痛了”。为了缓和气氛让她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治疗,我还开玩笑的说:“遇到我你很幸运了,不是每个大夫都知道这个穴位的”。随后,我右手拇指在她中平穴施按压,点次,旋转,我知道她腿很痛,看她皱着眉头的样子,知道她在强忍着痛苦、悲怆和无奈,但我却依然没有手软。几分钟后,我停止了手部的操作,让它活动一下左肩,她大叫一声:“哎呀!好了,不痛了”!我看着她满是问号和惊讶的脸得意地笑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肩周炎发展到关节粘连的程度就不是一次可以治好的,除了必要的治疗,自己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必不可少。这时候千万不要性急,将患侧肢体抬起手掌贴在墙上,另一手压在患侧肩与臂的交接处,由轻到重一点一点的、一次一次的用身体的力量下压肩部,然后把身体侧过来也这样做,每天都做几分钟,1—3个月肩臂的功能就能恢复正常。关节粘连是力学问题,发展到这地步就不能光靠药物和手法了,这样做可以用最小的痛苦换来最大的成果。骨科医院那种骨折后期被动的康复治疗,实在不敢恭维,每天都是狼哭鬼嚎的,跟刑场有的一拼。中平穴为肩痛的特效穴是一个新发现,针灸学教课书上是没有记录的。这个穴位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分院、全军平衡针灸培训中心主任、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王文远教授在中平穴的基础上经过三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以及近千次的针感体验,国内外二千多家医院三十八万人次的临床验证,成功创立的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既有中医的手法、穴位,又有西神经调控学影子。正合了“大道至简”,平衡针灸几乎一个病就刺一个穴位,而且见效快,百分之九十五的病人一针刺下去就见效。疗效也好,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九,很多病人一针就可以治愈,故有“一针灵”之称。平衡针灸的创立无疑对全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增添了新动力,功不可没。 一位同仁使用中平穴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事迹材料王文远针灸
他为了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以身试针、体验针感,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他的平衡针灸治疗方法3秒见效,成为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他举办学习班、培养技术骨干,把自己的看家绝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只为造福更多的病人。

他,就是 ___总医院针灸专家王文远。

王军医,我终于找到您了。

我可是找了您40年!在 ___总医院东区平衡针灸专家接诊室,一位花甲妇女紧紧地握住王文远教授的手。

老人天津大港油田,40年前生完孩子后落下月子病,正赶上王文远所在 ___下来巡诊。

王文远在她的额头扎了一针,腰立刻就不疼了。

您那一针让我记了半辈子,今天我就是奔着这一针来的。

王文远, ___总医院专家组专家、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

经过40余年潜心钻研,他创立了平衡针灸新理论、新方法、新穴位,形成了安全简便、一人一针、一穴多病、3秒见效的中医特色技术优势。

以身试针,寻找新穴位
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
1964年,王文远应征入伍。

当时,步兵战士中肩、腰、肘、膝等伤痛现象极为普遍, ___、吃药都不管用,王文远就用针灸为战士们治疗。

但是,传统针灸治疗伤痛有40多个穴位,一扎一大片,疗效也慢。

能不能找到几个特别管用的穴位,一两针就见效呢?王文远在思索。

有一年,王文远到河北承德雾灵山巡诊。

那里的山民由于 ___从事砍柴、运货等工作,得肩周炎的非常多。

王文远采用传统针灸治疗,发现有的病人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

带着这个疑问,我就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体验针感。

几年下来,王文远全身被扎得千疮百孔,有时候因为针感过强疼出一身冷汗,甚至出现晕针现象。

但是,他从未放弃探索。

他希望能突破传统中医经络体系,在外周神经上寻找新穴位以更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1972年的一个冬夜,王文远又像往常一样,在自己身上一针一针地试验。

突然间,在扎到小腿腓浅神经时,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触电般针感,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后来经过反复试针,他发现 ___这个神奇的穴位,能使臂膀疼痛顿消。

于是,一个新穴位诞生了,王文远将其命名为肩痛穴。

此后,王文远陆续在神经干和神经支上找到了能够治疗全身疾病的38个穴位。

创新疗法,打通人体高速路
他创造的平衡针灸定位神经,传导速度快,如同人体高速公路
王文远创造的平衡针灸是利用人体自我平衡功能,通过 ___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的整合下,达到对病变靶位的修复平衡。

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治疗疾病,而是让病人自己治疗自己。

那么,平衡针灸3秒见效的奥秘何在呢?王文远说,神经干、神经支传导速度快,以每秒钟100米的速度进行传导,如同走人体信息高速公路。

传统针灸是 ___经络,传导速度每秒钟0.1米,必须留针30分钟,如同走人体信息县级公路。

因此,平衡针灸可使90%以上的病人3秒见效。

为证实这一研究成果,中国中医研究院曾进行多次动物实验。

结果表明, ___该穴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xx年,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试验证实,平衡针灸的疗效是在大脑中枢的调控下,释放了大量
的神经递质产生镇痛效应。

经全国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平衡针灸技术对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膝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神经性耳鸣、面瘫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 ___在全国 ___平衡针灸技术。

xx年,平衡针灸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针灸专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程莘农认为:平衡针灸的理论是新的,方法是新的,每个穴位是新的,形成了中医的重要技术优势,是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创新。

不遗余力, ___针灸绝技
我就是想让这样的中医绝技广泛传播,造福更多的病人
我入伍40多年,就做了一件事:用平衡针灸技术诊疗 ___训练伤。

王文远说。

近年来,他深入全军7个战区和海军、空军、二炮、总装系统的2000多个连队,治疗训练伤10余万人次。

平衡针灸技术实用、简便、易学、价廉,深受广大基层官兵的欢迎。

王文远一生追求事业,淡泊名利。

曾有人想买断他的技术,还有人高薪邀请他去开诊所,王文远都拒绝了。

几年来,他把自己的技术
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先后举办军内外学习班200期,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骨干。

只有把好的医疗技术留在基层,才能更好地为
___官兵服务。

王文远说。

有人提醒王文远:平衡针灸是你的看家绝技,不要轻易外传。

王文远却说:我就是想让这样的中医绝技广泛传播,造福更多的病人。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平衡针灸治疗中心,召开了四届平衡针灸国际会议,平衡针灸成为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典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