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嫩枝扦插理论

合集下载

沙棘嫩枝不同部位对扦插育苗的响应

沙棘嫩枝不同部位对扦插育苗的响应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08):52-56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e Sciences 沙棘嫩枝不同部位对抒插育苗的响应白晓霞,艾海舰,张静,乔楠(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摘要:为深入了解沙棘嫩枝不同部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抒插育苗的响应机制,以当年生沙棘嫩枝为研究对象,选用4种不同处理(100mg-L"-ABT1.100mg-L1-ABT2.200mg-L1-ABT1.200mg-L1-ABT2)对嫩枝不同部位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叶片生长量、腋芽数、根系生长量、成活率等指标在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处理下,沙棘嫩枝不同部位的抒插育苗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成活率、主根生长数表现为:上位枝条>中位枝条〉下位枝条;②嫩枝上位枝条在抒插过程中叶片不易脱落且保持正常颜色,下位枝条叶片则容易变黄、脱落;③腋芽的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下位枝条,中位枝条,上位枝条;④100 mg-L1-ABT2处理对沙棘嫩枝抒插育苗的贡献最大,能显著提高各部位枝条的成活率,还可有效促进上位枝条主根及叶片的生长量并提高叶色指数。

关键词:沙棘;不同处理;嫩枝不同部位;扌千插育苗;响应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雌雄异株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适应环境能力强,抗风沙、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瘠薄,也耐水湿和盐碱,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也是西北地区荒山、荒滩造林的先锋树种。

目前西北地区沙棘造林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播种育苗和打插育苗%播种育苗的缺点在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因此难以保证沙棘品种的优良性状&1"'%打插育苗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育苗方式,它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品种性状的稳定性,缩短育苗周期,增加沙棘苗木产量;同时,合理搭配雌雄株比例,可提高造林质量%但在实际的研究中,缺乏沙棘不同部位对打插育苗的响应研究,特别是针对嫩条不同部位的打插实验报道较少%笔者主要研究当年生嫩枝条的不同部位插穗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产生的生长发育效应,这对于提高沙棘综合品质、加快沙棘资源培育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榆阳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棘中心苗圃,该苗圃基地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海拔高1090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7j,极端最高气温为38.9j,极端最低气温为-29j,年降水量412-4mL%无霜期150d左右%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93.5-2914.2h,年辐射总量53838.4-60317.4MJ-m「2%区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200~2000mL之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5%,干旱指数为3.08%2试验方法2.1插穗的采集及处理2.1.1插穗采集插穗采集于榆阳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棘中心苗圃,品种为“蒙X中”杂优沙棘“杂优10号”,于2018年6月底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选取当年生长嫩枝条进行采枝,采枝后及时用塑料袋包裹,以防脱水%制穗在室内进行,剪取插穗前先去除纤细分枝及枝刺,然后依次选取嫩枝的上、中、下部位置,分别剪成4~4.5cm长的插穗,插穗上切口保持平滑,剪取位置距插穗上部叶芽1~2cm,带3片叶片,下切口剪成斜口,以利于插穗吸收水分和养分,最后将采集好的插穗分别泡入水中备用%2.1.2插穗处理使用不同浓度的ABT1号和ABT2号生根粉(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对采集的插穗进行分组处理,每30株为一组,共形成100mg-L"1-ABT1、100mg-L-1-ABT2、200 mg-L_1-ABT1、200mg-L-1-ABT24个实验组,每组材料用溶液浸泡2h,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收稿日期:2020-01-06修回日期:2020-02-10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专项项目(18JK0901);陕西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19JQ-904)(榆林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18-cx-2)(陕西省生态恢复与重建实验室开放项目(KFXM-201803)%第一作者简介:白晓霞(1984-,女,陕西省榆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及园林植物应用%・52・白晓霞,等:沙棘嫩枝不同部位对抒插育苗的响应处理。

大果沙棘露地嫩枝扦插技术

大果沙棘露地嫩枝扦插技术

大果沙棘露地嫩枝扦插技术大果沙棘露地嫩枝扦插技术沙棘全光雾露地嫩枝扦插技术就是在全光照条件下, 利用沙棘半木质化嫩枝插穗和排水通气良好的露地插床, 结合现代化的喷雾技术, 进行的高效率规模化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整个育苗体系具有成本低、生根迅速、成活率高等优点, 解决了沙棘实生苗木苗期雌雄难辨、温室育苗高成本、易交叉感染等问题。

下面从5 个方面对这一育苗技术进行具体介绍。

1 . 苗床制备沙棘全光雾露地嫩枝扦插苗床采用的是高筑床, 苗床制作高度需达25 cm, 床宽1 m, 周围设置排水沟。

以细沙作表层,施以稀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厚5 cm 左右, 以腐殖土( 或团粒土壤掺入有机肥或化肥) 作基质层, 表层细沙主要功能是为插条前期提供通气、容热条件, 基质层为插条成活提供养分。

2 . 扦插先进的扦插技术是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

( 1) 穗条的选择: 穗条应采自品质好、树龄小、生长势较好的采穗母株, 穗条半木质化, 长度不低于20 cm, 茎粗0. 40 cm 以上。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重点项目( ZD200904) ,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大果沙棘优良引进品种产业化示范( 2009GB24320470) . 资助。

作者简介: 王雪萍, 黑龙江省孙吴县林业局沙棘办副主任, 工程师,主要从事沙棘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 2) 采条及制穗: 在黑河地区的最佳采条季节为7 月上中旬, 采条时间应选在阴天或早上, 穗条要保持叶面不失水, 选在阴凉处制穗, 去掉下部叶片, 保留顶部4 ~ 5 叶片, 去除已木质化的侧梢, 按50~ 100 根1 捆、下端整齐捆好, 采用ABT1 号生根粉进行浸泡8~ 12 h 或速蘸, 浸泡深度3 cm, 亦可用生根粉和多菌灵混合液浸泡。

( 3) 扦插: 扦插时间在黑河地区最佳时间为7 月上中旬, 过早插条过嫩, 木质化程度不够, 过晚插条生长后期温度偏低, 根系不能木栓化, 致使不能越冬。

关于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论文

关于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论文

关于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论文关于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论文摘要: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有嫩植扦插育苗和硬枝扦插育苗2种形式,分别介绍了其育苗技术,以期为大果沙棘的苗木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果沙棘;嫩枝;硬枝;扦插育苗大果沙棘是100多个抗寒、抗病、少刺或无刺、果大、高产、工艺品质好的优良沙棘品种的统称。

目前,大果沙棘繁育园地面积小,母树少,远远满足不了各地对大果沙棘种苗的要求。

因此,只有加速大果沙棘苗木繁育,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才能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

在繁育方法上,改过去以种子繁育实生苗为主的方式为扦插育苗方法,成活率高、繁殖系数大,成本相对较低,且能控制雌雄株比例。

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有嫩枝扦插育苗和硬枝扦插育苗2种形式,现分别介绍如下。

1嫩枝扦插育苗技术1.1苗床建立育苗沙床是保证插条水分、养分供应及保持温度的基础,沙床的基质必须具备通气、渗水、容热等功能,才能保证插穗生根。

育苗沙床的结构一般分3层:下层(基础层)卵石,厚度15~20cm;中层豆沙,厚度10~15cm;上层河沙(沙土),厚度15~20cm。

扦插前床面沙土要进行消毒,减少病虫害对扦插苗的危害(消毒时用稀高锰酸钾溶液)。

1.2采穗1.2.1采穗时间。

采穗一定要选择一年生生长旺盛期的半木质化枝条。

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天当中,早晨带露水采穗最佳,采后盖塑料薄膜,避光剪穗。

1.2.2插穗规格和剪切方法。

插穗长度一般7~11cm,茎粗0.3~0.5cm,用嫁接刀或单面刀削出斜切口,切口要平滑,在距切口上边缘0.3~0.5cm处留1个芽,以便早生根。

剪好插条将顶部生长点及3~5个叶片留下,其余叶片剪掉,修剪好的'插条应及时将切口部位浸放在盛水容器中,以免失水。

1.3扦插扦插密度与深度是插条成活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提高扦插成活率就必须选择合理的扦插密度和深度。

扦插密度以株行距2cm×7cm、扦插700条/m2为宜;扦插深度以3~4cm左右为佳;一般在太阳落山时扦插,边插边喷水,插满苗床后,开喷雾装置。

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底 采 条 , 选择 枝 条 半 木 质 化 的 中部 做 插 穗 , NAA 0mg I 或 I 0 g I 且 用 5 / BA 1 0r / 处理 1 a 6h后 , 在 沙 和 土 ( 1 基 质 上扦 插 生根 效 果好 , 穗 生根 率 高达 8 6 3: ) 插 O /以上 。 9
列伊 、 楚伊 、 太阳、 浑金 、 优胜等优 良品系【 。大果沙棘共
同特 点 是 无 刺 或 者 少 刺 , 量 高 , 性 强 , 实 大 , 采 产 抗 果 易
摘 。其 中 的阿 列 伊 为 雄 性 授 粉 品 种 , 株 生 长 强 , 刺 , 植 无
122 扦插 及插后 管理 ..
水把剩 余 的高 锰 酸 钾 冲 掉 , 后 用 直 径 6 nn 长 之 ~8r", l
1 m 粗 的硬 木 棍 , 盘 面 湿 润 时 成 排 打 孑 , 扦 穗 放 5c 趁 L将
繁殖方法均采用扦插技 术 , 普遍存 在苗木扦 插成 活率 但
低 的问 题 , 直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解 决 , 为 困扰 沙 棘 生 产 一 成 的主 要 问 题 。该 试 验 针 对 影 响 扦 插 生 根 的 主 要 冈 素 进 行 探 索 和研 究 , 为大 果 沙 棘 的 扦 插 繁 殖 技 术 提 供 理 论
结 果 表 明 , 定 浓 度 的激 素 处 理 插 条 均 比对 照 生 根 率 有 一
实 验基 地 棚 内进 行 。
1 2 试 验 方 法 .
所 提高 , 所有 处理 与对 照 比较 均达 到差 异极 显著 水平 。 在棚内作 1mX2I 的畦 , I 1 选用 的
在 沙棘 扦插前 用 0 3/ . 高锰 9 6
花芽很大 , 可产生 大量 花粉 , 为授 粉树 使用 可 以在 不 作

沙棘嫩枝扦插技术

沙棘嫩枝扦插技术

沙棘嫩枝扦插技术大果沙棘的育苗方法有嫩枝扦插、硬枝扦插、种子育苗等,为了保证种苗质量和提高成活率,我们采用了嫩枝扦插。

一、嫩枝扦插育苗设施:采用中型塑料大棚,配70%遮阳网。

将大棚内土地深翻、清杂、整平后,上层覆盖8~10cm厚的干净河沙。

中间覆盖18~20cm细土,底层覆盖18~20cm的农家肥。

插条采集:时间以枝条半木质化(柔软,折而不断,易撕开嫩皮,内部出现木质部)时为宜,阿合奇县本地一般在6月上中旬。

采集时要带水桶,随采随竖放到水里,防止萎蔫,最好是带回室内进行插穗修理。

采集树冠中上部位带顶尖,粗度为0.3cm以上的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

将采下的枝条剪成长15~25cm的插穗,上切口为平茬,距上芽1cm,下切口位于芽下0.3~0.5cm处,斜切,切口平滑,呈马蹄形。

留顶芽及1~2片小叶,剪去多余叶片和侧芽,用清水洗净,再在200mg/L的ABT-l生根粉中浸其基部3~5cm约25分钟,以促进生根。

苗床处理:每666.7m2随粪施入地中净1kg,消灭土壤害虫。

扦插前床面用40%的多菌灵400倍液浇灌,密闭大棚3~5天灭菌。

扦插:插条剪截、处理后立即扦插。

扦插时间为早晨未出太阳前或傍晚太阳落山后,集中进行。

扦插株行距5cm×10cm,插深4~5cm(插穗不倒即可)。

插后管理:插后每隔10天喷1次40%的多菌灵400倍液,防止病菌感染。

温度控制在20~30℃,适当通风,中午光强时遮阳,湿度保持在90%以上。

叶面水珠稀少时,立即喷雾,少量多次,防止积水。

8~12天生出不定根、20天内插穗不落叶即成活。

扦插后第10天开始,每隔10天喷1次0.5%尿素溶液。

定期观察苗木,发现害虫(主要是蚜虫)立即用烟熏剂及时防治,否则易造成苗木大量死亡。

随着苗木长大,气温逐渐下降,苗木生长缓慢,木质化程度增高,叶片制造的营养物向根部转送,管理上减少浇水,加大放风时间,临冬里落叶,可就地培土越冬。

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试验

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试验
剪 切 的 同时 , 把穗 条 2 / 3以下 的叶 片全部去 掉 。穗 条剪 好后 , 每5 0根或 1 0 0根 捆 成 1捆 , 将捆 好 后 的穗条 放 人 用不 同激 素 、 不 同浓度 配好 的溶 液 中进行 处 理 , 浸 基 部 不 同时 间后捞 出扦插 。
度1 . 0 1 1 , 土壤 p H值为 7 。 主要植被有落叶松 、 油松 、 辽 东栎 、 白桦 、 山杨、 沙棘 、 绣线菊 、 黄刺玫 、 榛子、 荚迷 、 忍
( 1 ) 基 质 消毒 。先 对 插 床基 质 进行 消 毒 , 2 ~ 3天后
0 2 ” , 海拔 1 5 4 1 m, 年平均气温 6 ℃, 极端最低气温一 3 O ℃, 无霜期 1 2 0 天, 年均降水量 6 0 0 m m, 且 多集 中在 7
月、 8月 、 9月这 3个 月 。苗 圃地 土壤 为沙 壤 土 , 土层 厚


沙棘嫩枝全光雾插育苗试验
本刊 E — m a i l : s x k j z z s @1 6 3 . c o n r
科 技论坛
了防止扦插穗的腐烂 , 扦插后每周喷 1 次多菌灵药液 ,
喷雾 量 以经 常保 持 叶 片覆 盖一 层 水膜 为 宜 ,生 根 后 根
条 不 同部位 对平 均 根 长和 最长 根 长 的影 响差 异 极为 显
( 3 ) 扦插及插后管理 。 采用随处理随扦插随喷雾 的 方式进行 , 扦插深度为 4 c m, 扦插株行距为 3 c u r x 5 c m 。 每次扦插完毕后用 8 0 0 倍液的多菌灵药液 喷 1 次, 为
53 Βιβλιοθήκη 床中心用水泥基座固定双臂喷管底座。 扦插基质的要 求: 插床底层铺 2 0 c m厚 的河卵石 , 上层铺 3 0 c m厚的

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作者:吴建华施月萍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04期摘要:结合近几年来三工苗圃沙棘种植繁育工作的实际,分析了沙棘的生物学特性、功效和用途。

从沙棘嫩枝扦插育苗、苗床的准备与处理、插穗的采集与扦插、苗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沙棘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关键词:沙棘;特性;效益;栽培技术;扦插育苗1 引言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耐严寒,抗干旱,抗风沙,耐高温,在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水湿、盐碱、贫瘠,能在山地草甸土和重碱性土(pH值9.5)以及含盐量达的盐碱土地生长,但不耐过于粘重的土壤[1]。

其根系发达,生长较快,主根浅,萌蘖力强,有根瘤菌,是防风固沙、保土、保水和改良土壤的造林优选树种。

沙棘是喜光树种,也能生于疏林下,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枯枝落叶量多,能提高土壤氮磷含量。

枝叶稠密,萌芽力强,耐修剪。

花期4~6月,果实成熟期9月,3~4年开始结果。

果实颜色多为深橘黄色。

2 效益分析2.1 经济效益2.1.1 食品加工沙棘果汁富含VC、VE和多种氨基酸,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强精养神的滋补饮料。

原料可制成多种饮料、果酒、罐头、果酱、果丹皮等。

盛夏饮用可消食、生津、解渴、防暑。

用沙棘叶制茶,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2]。

2.1.2 医药保健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化瘀等药理功能。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宫颈糜烂、烧伤、烫伤、刀伤和冻伤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对肿瘤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1.3 轻工及其他沙棘提取物能滋养皮肤,促进细胞代谢,具有抗过敏、抑菌、和保护皮肤自然色泽的作用。

沙棘的木质坚硬,发热量高,可做燃料。

2.2 生态效益沙棘能涵养水分,改善生态,调节微域气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很强的萌蘖能力和极强的拦蓄径流、拦洪落淤、稳定坡面、固土防冲,建立水土保持林,防止水土流失和改良土壤具有重要的作用。

沙棘还具有极强的抗逆性,使其成为干旱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首选树种之一。

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

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

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摘要】: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能保持单株的优良种性,提前2年结实,并能提高繁殖系数20倍以上,所以为当今生产上所惯用。

无性繁殖又分3种方法: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蘖苗分株繁殖,蘖苗分株用的很少。

但硬、嫩枝扦插存在的缺点是,一年一次,插穗20cm长左右,株入选的优良无性苗,需3年以后才能有限的剪枝扦插繁殖,繁殖系数低,极大的影响了优种的快繁推广,品种区域化试验和丰产采果园的建立。

因此,硬、嫩枝扦插的繁殖方法和速度,已严重的限制了沙棘优种的扩繁和沙棘产业的发展。

所以,研究新的沙棘无性快繁方法已成为当前生产所极需。

本实验将沙棘枝条从顶端依次向下剪取5段,每段3cm。

选用5种生根素(ABT1、ABT2、GGR6、GGR7、硝普钠+ABT1)对3cm的沙棘腋芽微型枝处理,并采用3种育苗方式(土培、水培、沙培)进行微扦插以及生根机理的实验。

结果表明:土培、水培、沙培的生根率依次为50%、65%、80%。

5种生根素处理的沙棘腋芽微型枝生根率,以GGR6处理的枝条生根率最高,土培、水培、沙培依次为:55%、83.5%、96.8%。

不同生理插穗段的生根率,在土培、水培、沙培中,都是以第3芽段生根率最高,依次为:67.36%、73.75%、84.33%。

新根长度,依次为:1.9cm、3.6cm、6.45cm;根的数量依次为:2.1条、2.75条、4.45条;根的直径依次为:2.35mm、2.6mm、3.25mm。

对沙棘腋芽苗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的部位研究发现,不定根发生的部位可以是在叶、茎、根、愈伤组织处。

不定根大都由根、茎形成层,叶主脉形成层处先形成根原基,然后再分裂分化发育成不定根,位置是随机的,所以,沙棘不定根的发生是属于诱导型。

在愈伤组织中根原基可直接通过愈伤组织细胞分化形成不定根。

利用Ellisa植物激素试剂盒,检测了与不定根发生有关的插穗14种生理生化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棘嫩枝扦插原理与生产中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结合沙棘嫩枝扦插的科学程序和几个关键问题,在理论上分析了沙棘嫩枝扦插的成活原理和环境条件,并论述了嫩枝扦插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理论研究对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沙棘,嫩枝扦插,,不同处理,成活原理,辩证分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示码:文章编号:沙棘,已被世界认可的第三代水果,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神奇的生态价值逐渐走进生态学家和医药学家的视野。

目前沙棘幼苗的最主要繁殖方式是嫩枝扦插育苗,“沙棘全光照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但是在理论上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在自然科学的研究的道路上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

本文主旨即通过对沙棘嫩枝扦插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分析,在理论和实践层次分别讨论沙棘嫩枝扦插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以其指导生产实践。

一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科学程序和几个关键问题1.1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的科学程序沙棘嫩枝扦插育苗主要由苗床的修建与消毒、插穗的选取与制备、扦插时间与方法和苗木后期管理等几个环节组成。

它们彼此不是互相独立的关系,而是一个统一整体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只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沙棘嫩枝扦插的效果良好、培养的苗木质量好、等级高。

首先是苗床的修建。

苗床的修建是嫩枝扦插的第一阶段。

苗床分为两种:裸地扦插盘和沙盘。

裸地插盘修建时要选择离水源电源较近,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壤为沙壤土的地方修建苗床。

首先进行细致整地,并施用有机肥铺撒在地表,使土粪搅拌均匀。

整平耙细后,修成高床,苗床的长宽高要适宜,床面铺5cm的纯鲜河沙。

利用相邻两床间隔铺设作业道,床周边修排水沟。

沙盘修建时苗床要按喷雾装置要求,插床设计为圆形,床底铺垫25cm厚河卵石(直径8cm~12cm),然后用大粒河沙垫平(厚5cm),上面铺15cm鲜河沙。

基质试验部分在插床上用砖隔离,铺垫所需材料厚15cm。

苗床修好后要对扦插苗床消毒。

扦插前l~2d用0.2%~0.3%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淋床面,用量68/m2,喷后24h用清水充分淋洗。

一般淋洗3~4h后即可扦插。

其次是插穗的选取与制备。

在扦插前1~2年建立采穗圃,良种采穗圃不仅为扦插育苗提供大量的穗材,而且直接影响嫩枝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采穗圃的株行距一般1m×2m,株高控制在1.5m以下。

使用3年后,采取稀疏和强度修剪,加强肥水管理,以施磷、钾肥为主要措施,保证采穗圃始终有较大的产条量。

采穗时间因各地气候差异,沙棘新稍开始生长的时间不同,应根据当地枝条发育状态而定。

应在阴天和早晚剪取半木质化枝条。

制穗应避免阳光直射,宜在室内进行。

穗径在0.3cm以上,穗长10~15cm,剪口平滑,防止劈裂,剪去插穗下端5cm长度的的叶片,按100~150根一捆,堆放在阴凉处喷水或穗材立放下端浸水保湿。

插穗制成后可以用生长激素对其进行处理,这可促进插穗内部新陈代谢作用,呼吸作用增强,水分吸收能力提高,储存物质迅速转化,促进可塑物质在插穗下部积聚,形成层细胞分裂,加速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

然后是扦插时间和方法的确定。

早晨未出太阳前采条,白天在室内制穗和处理,太阳落后集中进行扦插,边插边用水壶喷水,或暂停利用喷雾设备进行喷雾。

扦插方法,扦插前将插床喷透水,直接扦插即可。

扦插密度400株/m2左右,扦插方式可随机进行扦插,使插穗在床内均匀分布。

在不降低单位面积产苗量,不增加育苗成本的前提下,也可采取适度聚集式扦插模式(即2~3株簇状),使苗木的生长更近自然生长状态,有力提高苗木成活和质量。

最后是苗木的后期管理。

扦插后苗期管理是育苗成败的关键,首先苗期的喷雾量要根据白天日光温度、风力大小、仪器的雾化指标、不同时期等调整喷雾频率。

一般情况下应掌握白天频率大一些,阴天和晚问小一些,有风或日光强大一些,反之小一些。

其次嫩枝扦插处在高温季节,频繁喷水苗床湿度较大,插穗易受细菌的侵入,使插穗易受病害和腐烂,影响扦插成活。

要求每床插完后,立即用多茵灵500—800倍液进行喷洒灭菌,以后5~6d打药一次,直至苗木全部生根后(根系近木质化,约40~50d)为止。

插穗离开母体后至生根前依赖自身储藏养分维持生命,碳水化合物、氮和磷是沙棘生根的主要能源。

因此扦插后3~5d开始叶面追肥,以满足生根的需求。

1.2 几个关键问题扦插最佳时间的选择、扦插最合理密度的确定、肥料品种与施肥量的多少等都对沙棘嫩枝扦插成活率与苗木生长有重要影响,笔者曾做过不同处理对沙棘嫩枝扦插效益的影响试验,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试验共设置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密度、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期、不同施肥量和对照试验六个影响因素。

不同扦插时间试验根据插穗的木质化程度,选择木质化初期、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的向阳沙棘为穗材进行试验。

通过观察2009a建平地区的向阳沙棘6月13日开始木质化,6月20日进入木质化中期,即半木质化时期,6月30日苗木已经完全木质化,所以设置6月13日、6月20日和6月30日三个水平;不同密度试验选择半木质化向阳沙棘插穗,分四种密度处理:200株/m2、300株/m2、400株/m2和500株/m2(其余试验为生产中扦插密度);不同肥料试验选择半木质向阳沙棘插穗,肥料选择生产中最常用的二胺和复合肥,分别于扦插苗生根根后均匀撒施在苗床上(180g/m2);不同施肥期试验选择向阳沙棘作为穗材,肥料选择尿素,共设置5天、8天、12天三个水平,在扦插后5天、8天、12天分别施等量尿素于苗床上(180g/m2);不同施肥量试验肥料选择尿素,设置90g/m2、180g/m2、270g/m2三个水平;最后是对照试验分三个水平。

以上试验每个水平60株,三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密度、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期和不同施肥量对沙棘嫩枝扦插的高生长量和鲜重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不显著,而对地径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效果却极为明显。

插穗的木质化程度影响成活率,木质化初期至木质化中期以前的插穗成活率和生长量都要好于完全木质化的插穗;不同密度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200-300株/m2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地径也比较粗壮,苗木质量非常好,在生产中应该推广此种密度;二胺和复合肥是生产中常用的两种肥料,使用二胺对苗木的地径生长效果较好,而使用复合肥则对苗高生长有更有优势,对成活率和生物量无明显差异;不同施肥期对扦插苗的影响不大,但是由表一可以看出5-8天左右施肥对苗木更为有利一些,因为扦插后5-8天苗木已经长出愈伤组织,且已经过了缓苗期,适时补充肥料对苗木生根有利;尿素的不同用量对苗木生长有很大影响,其中90g/m2对高、地径、成活率和鲜重的影响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地径的促进更为明显,这对培养根茎比例协调、粗壮的优质苗木有启示作用,在生产中应该大力推广。

二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的原理分析2.1 沙棘嫩枝理论的成活原理嫩枝插条育苗是用半木质化的绿色枝条做插穗进行育苗。

所以又叫绿枝插条育苗。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难生根的树种如银杏、落叶松、板栗、侧柏等的营养繁殖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嫩枝插穗在插条时没有无根原始体。

扦插后从插穗切口先形成愈伤组织,并诱生根原始体而生出新根。

插穗能够成活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树木的嫩枝中的生长素含量高;其二是半木质化的半木质化的枝条的氮元素含量高,组织幼嫩,酶的活动旺盛,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都较为有利。

2.2 沙棘嫩枝生根的环境条件沙棘的苗木繁育技术主要有播种育苗、硬枝扦插育苗、嫩枝扦插育苗以及试验中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而在生产中还未推广开来的水培育苗四种方法。

与其它三种相比嫩枝扦插育苗有着省材料、成活率高、周期短、繁殖系数大等优点。

但嫩枝扦插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要高一点。

温度:嫩枝生根的适宜温度为20—23℃,超过25℃插穗就容易腐烂,所以我们在嫩枝扦插过程中要选择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之前(北方地区)。

湿度:嫩枝插穗对湿度的要求最为关键。

湿度过大,插穗容易腐烂,并且形成愈伤组织和生根的时间都要延长,而湿度过小插穗则会因为失水过多而形成生理干旱而死亡。

经笔者多年的嫩枝扦插实践经验,最为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80—90%。

光照:光照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很大。

插穗内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一是靠插穗体内储存的营养,根主要的是靠光合作用形成的。

光照不足,插穗生根缓慢,死亡率大。

所以在嫩枝扦插中要不遮阴或弱度遮阴,这对提高成活率较为关键。

三沙棘嫩枝扦插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分析我国的沙棘开发利用事业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经历了很多挫折。

沙棘的育苗技术经历了传统育苗阶段(播种育苗)、现代育苗阶段(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以科技为支撑的水培育苗阶段。

沙棘嫩枝扦插的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对立统一。

沙棘的嫩枝扦插育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通过系统的观点来认识。

嫩枝扦插过程可以分为扦插苗床的修建及消毒、插穗的选取和制备、扦插时间与方法和后期管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每个层次又无限可分,我们只有充分认清每个阶段、每个层次之间以及同一层次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其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即保证沙棘苗木繁育的的数量和质量。

也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扦插育苗实践把每个无限可分小环节之间的联系弄清楚,再结合理论研究进一步弄清它与这一层次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而逐步把整个系统的结构、层次、内在联系认识清楚。

在这过程中理论研究和具体生产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我们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经历了实践与理论的模糊统一阶段、生产实践迅猛发展阶段和理论指导之间阶段。

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

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我们认识沙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认识规律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关键是要服务于生产实践。

通过嫩枝扦插实践活动,我们认识各个环节之间的外部联系,在进一步通过我们的分析、总结初步得出沙棘苗木繁育的规律。

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然而我们的目的不止于此,而在于利用我们总结的规律来指导沙棘的生产实践活动。

目的是检验我们总结的规律是否与客观规律相符合,不符合客观的地方加以改正。

通过反复的实践与总结,深化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用以来指导我们的沙棘事业一定能取得成功。

这是唯物辨证论的认识论,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