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三角胶带传动实验报告(1)

实验一三角胶带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
2、测出带传动弹性滑动系数、效率和负载的关系 绘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掌握转速、转速差和转矩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效率测量:,2、滑动系数测量:带传动时由于有弹性滑动,所以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故弹性滑动系数:3、绘制曲线图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包括实验系统框图)工作时电动机通过V带传动把动力传给发电机,发电机把所得到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使作为负载的发热丝绕组升温。
若改变发热丝的电流强度,即可改变负载大小。
载荷不同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程度也不同,由装在发电机端部测转差盘上的光轴(由五个发光二极管沿径向排列而成)发转速度之快慢显示出来。
根据光轴逆转速度和电动机转速之比即可求得滑动系数。
发电机工作时对电动机产生阻转矩T2,它与其角速度之积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2,而P2与由电动机输出的功率P1之比值就是带传动的效率。
1. 动力及传动系统电动机拖动发电机靠V带传动。
主动轮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轮装在发电机轴上,主、从动轮直径相等,V带一根,它的张紧是靠砝码力拉紧钢丝绳,使电动机及其支撑罩沿滚珠导轨移动来实现。
2. 负载调节发电机之激磁绕组两端接在外界直流电源上,电路接通后,激磁绕组获得0-2.5A的可调电流,改变激磁电流可使发电机的发热丝负载盘电流获得调节,从而实现负载值改变。
3. 弹性滑动显示装置装在电动机主轴另一端的圆盘周边上鋃有一颗磁钢,正对该圆盘的下方在实验台机座上装有一个舌簧管,装在发电机主轴另一端的测转差盘沿径向排列了五个高频发光二管迅即闭合五个二极管同时发光,形成“一”字形光轴。
当磁钢转离舌簧管上方,电路断开,光轴熄灭。
就这样主动轮每转一周,舌簧管闭合一次,光轴亮一次。
由于带传动有弹性滑动,当磁钢第二次到达舌簧管正上方时,光轴则滞后于先前位置发光,每转都这样滞后某一角度。
高速运转时,由于视觉暂留所致,观察者会看到光轴是连续地向后飘移,其逆转速度快慢显示了带的弹性滑动程度。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防护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2004),实验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如管理员、标准用户等。
更改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密码有效期等。
启用账户锁定策略,设置锁定阈值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2、防火墙配置打开 Windows 防火墙,并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
允许或阻止特定的应用程序通过防火墙进行网络通信。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检查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 Windows 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配置自动更新选项,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并安装更新。
4、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并启用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
进行全盘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软件。
(二)Linux(Ubuntu 2004)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和组管理创建新用户和组,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归属。
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如密码强度要求等。
2、文件系统权限管理了解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如读、写、执行权限。
设置特定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
3、 SSH 服务安全配置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
更改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增强安全性。
禁止 root 用户通过 SSH 登录。
4、防火墙配置(UFW)启用 UFW 防火墙。
添加允许或拒绝的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1、账户管理成功创建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权限设置。
严格的密码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被破解的风险。
账户锁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暴力破解攻击。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
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一、引言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应变的传感器。
它由一层金属箔制成,可以通过测量箔片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来推算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金属箔式应变片,了解其原理并掌握测量材料应力和应变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通过实验,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器材1.金属箔式应变片2.可调节力臂的托盘3.数字万用表4.检测电缆5.基板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在基板上,确保其与基板良好接触。
(2)将检测电缆与金属箔式应变片焊接连接,确保连接良好。
(3)将托盘放在平稳的台面上,并将托盘的力臂调整至合适位置。
2.实验测量(1)将标准质量放置在托盘的力臂上,记录下其质量数值。
(2)通过将标准质量增加或减小,使得金属箔式应变片在不同的载荷下产生不同的应变。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金属箔式应变片上的电压输出值,并记录。
3.实验数据处理(1)将实验得到的电压输出值与标准质量进行对应,得到应变值。
(2)通过计算应变的变化率,得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线性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电压输出值和标准质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应变的变化率。
将应力与应变关系绘制成图表,通过拟合得出了线性程度。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稳定性,并分析了其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程度和稳定性,并得出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可以有效测量材料的应变,并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材料应变的测量。
实验一 光合作用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LICOR6400便携式光合蒸腾仪测定光合速率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氧气的生成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生成量来表示。
该仪器采用气体交换法来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通过测量流经叶室的空气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叶室内植物的光合速率。
中CO2三、实验材料、设备1.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小麦活体叶片2.设备和仪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四、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将LICOR6400光合仪打开预热30分钟,目的使LICOR6400光合仪性能更加稳定。
分析器调零2.CO2按照显示器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待数值稳定后按确认键确认分析器调满3.CO2标准气接出来的管子,接上“IN”并确认,把管子接有把已知浓度的CO2分析器校准界面下按照显示器上的提示进行调瓶子的的那头放到室外。
然后在CO2满操作,输入气源浓度360ppm。
4.选择开路测量方式,把安装叶室手柄上的两个管子分别与仪器面板上对应的接口相连,然后把叶室手柄上的传感器电缆插头插到面板上的“手柄接线”插座上并拧紧。
选择手动测量方法,按确认键。
5.记录实验数据五、结果处理1.实验结果2.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1)小麦净光合速率的计算去掉一个最大值2.93(umol/ m2﹒s)一个最小值-0.25(umol/ m2﹒s)后计算Pn=(0.46+0.48+0.76)/3=0.567(umol/ m2﹒s)(2)实验结果分析由于当天的环境条件不稳定且阴天,利用的人工光源光强度较弱,所以测定的结果不具有可靠性。
出现了一个最大值表明光合速率旺盛,出现了一个负值表明小麦的光合作用小于其呼吸作用。
影响其光合作用主要的因素有①光照②温度浓度③大气湿度④CO2六、注意事项1.本仪器使用前必须预热,以保证仪器性能的稳定性。
2.本仪器在每次开机测量时,都要先对CO2分析器进行调零,调零工作在测定一段时间后也要进行。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的实验,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如何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计算机2.MATLAB软件3.稳态平台三、实验原理系统的响应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反应。
在控制系统中,动态性能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系统响应的速度和稳定性。
首先通过给定的输入信号,将其输入到待测系统中,并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然后,通过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产生过大的波动。
一般通过稳定度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而稳定度又可分为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两种情况。
在稳定度分析中,通常使用稳定图的方式进行。
四、实验步骤1.运行MATLAB软件,打开控制系统实验模块。
2.设计一个给定的输入信号。
3.将输入信号输入待测系统中,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4.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5.通过稳态平台绘制系统的稳定图,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并绘制了系统的稳定图。
根据动态性能参数和稳定图来评价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价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为日后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实验一:
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
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
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
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实验性空气栓塞实验时间:成绩:实验目的:了解空气栓塞对机体的影响实验材料:家兔,20ml注射器及针头,解剖刀,剪,镊子,面盒,浸有二甲苯的棉球若干等实验方法(简要说明):1.先观察家兔的一般状况:活动状态、呼吸频率、嘴唇颜色及瞳孔大小等。
2.用浸有二甲苯的棉球涂擦一侧耳廓,使局部血管扩张,便于穿刺注射。
3.用注射器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10~15ml,记录时间,并注意观察家兔的表现。
4.待家兔死之后剖创胸并剪开心包,观察左、右心有无泡沫状血液,在胸腔内注入水使之淹没心脏,先后剪开左、右心室,观察有无空气泡逸出。
实验结果(报告的主要部分):1. 注射空气后家兔的表现:开始活动增多,呼吸频率加快→继而活动减弱,嘴唇发绀→接着全身抽搐→死亡。
2. 剖胸后心腔内的改变:右心房内有泡沫状血液,剪开右心房后有气泡逸出。
讨论与结论(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果中所能验证的概念、理论,作出简明的概括和总结):注射的空气进入耳缘静脉以后,迅速到达右心,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将空气和血液搅拌成大量的泡沫血,当心肌收缩时可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使血液不能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机体缺氧→活动增多(烦燥),呼吸加深加快予以代偿→由于是泡沫血→缺氧继续存在→活动减弱,嘴唇发绀,最终致死。
观察病变(2~4种)实验名称:慢性肝、肺淤血及肝脂肪变性的切片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的淤血,脂肪变性的形态变化。
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等。
实验时间:成绩:观察内容(切片名称):①慢性肺淤血切片②慢性肝淤血切片③肝脂肪变性切片观察结果:①慢性肺淤血:⑴低倍镜下肺组织的肺泡松实不一,肺泡壁多,许多肺泡腔内见有均匀一致的淡红色的物质(即水肿液)及少许红细胞。
⑵高倍镜下肺泡壁血管充血,有的血管壁增厚,肺泡壁纤维组织丧生,肺泡腔内除有红细胞外,还有许多散在或成堆的吞噬细胞,这些细胞胞浆内充满了棕褐色的颗粒(含铁血黄素),此即所谓的“心力衰竭细胞”,肺泡壁上也可见到散在的“心衰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细菌的革兰染色、培养和分布
实验报告
一、细菌的革兰染色:
1、革兰染色的操作步骤:
1)初染:加染色,染色时间为,水洗。
2)媒染:加染色,染色时间为,水洗。
3)脱色:加脱色,时间为,水洗。
4)复染:加染色,染色时间为,水洗。
5)干燥,油镜镜检。
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革兰染色结果
1)根据油镜所观察的结果绘图,绘图要求用红蓝铅笔,着重绘制出细菌的染色、排列和大小特点,请勿只绘制单个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1 000倍)(×1 000倍)
2)描述革兰染色的结果:
镜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色,为革兰性菌,呈状排列;
镜下的大肠埃希菌为色,为革兰性菌,呈状排列;
二、简述学习细菌分布的意义
三、细菌特殊结构染色的示教
根据油镜所观察的结果绘图,绘图要求用红蓝铅笔,着重绘制出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特点,请勿只绘制单个细菌。
变形杆菌的鞭毛产气荚膜梭菌的荚膜
(×1 000倍)(×1 000倍)
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幽门螺杆菌
(×1 000倍)(×1 000倍)
肉毒梭菌的芽胞(×1 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