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高粱

合集下载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红高粱为象征,讲述了一个家族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起伏沉浮。

下面是红高粱故事的一部分课文原文。

第一章 红高粱是我家这片边远地方的一种传统农作物,是我们家族生活的象征。

在那遥远的年代,红高粱的栽种是我们家族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我们家祖上土生土长的红高粱种植户,因此,我们家族的传统也是围绕着红高粱展开。

我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也就注定了我的一生与红高粱紧密相连。

红高粱这种农作物,是我们这个地方人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每到丰收季节,我们家族的农田都将迎来满载的红高粱。

在我们家族,红高粱的种植有自己的一套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耐心地挖沟,整理土地,用心种植每一颗红高粱种子。

然后,我们要科学施肥,定期浇水,保证红高粱能够生长茁壮。

最后,在收割的时候,我们需要众人的力量一起努力,将庄稼收入囊中。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项艰苦的体力活,还要靠智慧和技巧,因为每一棵红高粱的收获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每年的红高粱收获季节,整个村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人们打扮一新,一起来到农田,忙碌而欢快地收割红高粱。

金黄色的高粱穗一片片向地面倾斜,仿佛在向我们致敬。

红高粱的香气四溢,混合着人们的欢笑声,使整个收割场景显得更加喜庆。

而在红高粱故事中,我家的一位家族老人是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他年近古稀,依然坚持亲自种植和收割红高粱。

他是这片土地上最有经验的红高粱种植专家,负责处理红高粱庄稼的各项事务。

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艺,耕种出世界上最好的红高粱,他种出的红高粱收成多,质量好,为整个家族赢得了丰厚的收益。

正是因为他对红高粱的坚持,我们家族才能在这个地方稳定生活下去。

红高粱不仅仅是我们家族的象征,也象征着这片土地的幸福和繁荣。

红高粱给这个贫瘠的土地注入了生机与希望。

它们像一团团火焰,燃烧着我们的梦想。

而我们,则是红高粱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讲述了一个家族与红高粱紧密相连的故事。

小学语文《高粱情》课件示例

小学语文《高粱情》课件示例

小学语文《高粱情》课件示例最新小学语文《高粱情》课件示例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是东星资源网整理分享的最新小学语文《高粱情》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最新小学语文《高粱情》课件[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

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

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二、学习3——5自然段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尤其)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1)长着许多气根。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语文课文原文
红高粱是一种特殊的农作物,它受到了国人的深深关注和热爱。

在中国的农村,每年到了秋天,一片片金黄色的红高粱都会屹立在田间地头。

红高粱是一种抗旱、适应性强的作物,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所以它被许多贫困农民视为希望和福音。

红高粱的种植需要农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他们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做好耕种工作,并且要耐心等待,直到红高粱成熟。

红高粱既需要阳光和温暖,又需要合适的水分才能生长。

农民们要经常检查红高粱的生长情况,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侵扰。

虽然种植红高粱需要付出辛苦,但是当丰收的时刻到来时,农民们的努力和辛勤终于得到了回报。

红高粱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很多文人墨客都以红高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和小说。

红高粱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的艺术载体。

这种农作物象征着中国农民的困苦与辛酸,也象征着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红高粱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尤其在中医药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中医认为红高粱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健脾养胃,对于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有着一定的疗效。

同时,红高粱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红高粱是中国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

它在中国的农村,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红高
粱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符号,它让人们想起种满希望的田野,亦或是悲喜交加的生活。

对外贸易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商品学教案:第八章 酒类01

对外贸易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商品学教案:第八章 酒类01

第八章酒类学习要点: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酒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最常见的是在商业经营酒类批发和零售中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和配制酒及国外蒸馏酒。

2、酿酒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淀粉糖化过程和酒精发酵过程。

3、白酒的酿造原料有主要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酿酒工艺主要有固态法和液态法两种。

对白酒通过感官检验及理化指标的控制及良好的包装和保管来保证其质量。

4、啤酒的酿造原料有大麦、酒花、辅助原料、啤酒酵母、水等。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啤酒有许多种类。

5、黄酒、葡萄酒和果酒的酿造原料与白酒及啤酒有所不同,酿造工艺也有各自的特点。

6、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和果酒各自又包括不同的种类,都有许多名酒及其特点。

第一节酒的分类及酿酒的基本原理一、酒的分类(一)按酿造方法分类1.酿造酒(或称压榨酒):原料经糖化(或不经糖化)发酵后采用压榨方法使酒与酒糟分离制成的酒。

这类酒成品酒中酒精含量低,刺激性小,营养成分含量高,如啤酒、黄酒、果酒等。

2.蒸馏酒:含淀粉或糖较多的物质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采用蒸馏的工序制成的酒。

酒中酒精含量高,刺激性大,如白兰地、白酒3.配制酒:用成品酒或食用酒精作为酒基,再配以香料,中草药和添加适量的糖和食用色素配制成的酒。

如竹叶青、五加皮、青梅酒等。

(二)按酒中酒精含量分类1.高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40%以上,用蒸馏制成的酒,如白酒、威士忌等。

2.中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20—40%之间。

如青梅酒、人参酒、莲花白等。

3.低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20%以下。

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

(三)按糖分含量分类1.干型酒:葡萄酒中的糖经发酵后,绝大部分成为酒精,酒中含糖量0.4克/100毫升以下;如民权干葡萄酒、沙城白葡萄酒。

黄酒中含糖量0.5克/100毫升以下,如元红酒。

2.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5克/100毫升以上,如中国红葡萄酒、烟台红葡萄酒等;黄酒中含糖量10克/100毫升以上,如香雪酒。

第八章 高粱

第八章 高粱

第八章高粱第一节概述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 属于禾本科(Grammeae)高粱族、高粱属植物,又名蜀黍、芦粟、秫秫等。

一、高粱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 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

2. 高粱是高产、稳产的作物。

他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

3. 高粱适应性强。

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

4. 高粱子粒食用和饲用价值较低。

高粱子粒淀粉含量为75%左右,蛋白质为9%左右,粗脂肪为3%左右。

高粱子粒中含有少量的单宁,影响了品质;子粒中含有较多难消化的醇溶蛋白质,且赖氨酸的含量较低,使其食用和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

5. 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

既可作干草又可作青贮和青饲。

特别是甜高粱作青贮喂养奶牛,可明显提高产奶量。

6. 高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

7. 高梁的茎秆表皮硬,机械性强,是农村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蔬菜架材。

8. 高粱茎秆的外皮可用于编织,花序可制扫帚、炊帚及工艺品等。

二、高梁的起源与分类1、多数学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经驯化后先传人印度,后传入我国及远东。

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

高粱属有许多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种,染色体数2N=20。

2、高粱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形态变异多,非洲、印度和中国都是高粱多态性丰富的地区。

3、高粱按用途可分4类:3.1粒用高粱:以子粒为主。

分蘖弱,穗密而短。

茎髓含水较少。

子粒品质较佳,成熟时常因子粒外露,较易落粒。

按子粒淀粉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粳型与糯型。

3.2糖用高粱:茎高,分蘖力强。

茎内富含汁液,随着子粒成熟,含糖量一般可达8%~19%。

茎秆节间长,叶脉蜡质,子粒小,品质欠佳。

茎秆可做甜秆吃、制糖或制酒精等。

3.3帚用高粱: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达而长,穗下垂。

子粒小并由护颖包被,不易脱落。

《作物栽培学》习题

《作物栽培学》习题

《作物栽培学》习题第一章绪论1.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任务是什么?2.简述作物的概念。

3.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结合分类方法作物可分为哪几类?4.研究栽培作物的起源问题,实质目的是什么?5.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存在那些差异?6.三大粮食作物指什么?7.双低油菜指什么?8.提高粮食总产的途径有哪些?9.作物分类部分有关作物的记忆。

10.作物栽培的研究法有哪些?11.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种哪些传统和经验值得我们继承?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1.解释概念:生长,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发育,生育时期,生育期,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同伸关系,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最适叶面积指数,叶龄指数,光合势(LAD),净同化率(NAR),反馈2.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是什么?关系如何?3.简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4.作物生长的“S”型曲线分为几个时期?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时如何运用?5.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的概念是什么?6.作物的种子与植物学上通常指的种子有何不同?7.举例比较说明单子叶与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区别。

8.作物花器官分化有何特点?影响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和种子果实形成的因素有哪些?9.解释作物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这“三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10.作物个体与群体关系如何?如何协调二者关系促进作物高产?11.研究作物的器官同伸关系有何实际意义?12.作物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生长有何依赖关系?13.如何理解“作物群体是一个生产系统”?第三章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1.解释概念: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源,库,流,食品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加工品质2.试述主要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3.简述“源、库、流”理论在作物高产栽培中的意义。

4.光合生产潜力如何估算?5.目前限制光能利用率的原因有哪些?6.通过哪些途径使实际的产量不断向产量潜力的高限迈进?7.简述玉米、大豆、棉花、薯类和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

《高粱》教学教案设计

《高粱》教学教案设计

《高粱》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产量和种植技术的描述。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实践的方式,了解高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增强对农业科技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高粱》的基本内容。

(2)高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句式的理解。

(2)高粱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高粱的特点和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高粱》,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高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5. 实践操作: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了解高粱的生长过程;观看种植高粱的视频,了解种植技术。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高粱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的掌握情况。

4. 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高粱图片和种植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农田之中,激发学生对高粱的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成功的高粱种植案例,让学生了解高粱种植的成功经验和注意事项。

3. 对比分析:将高粱与其他农作物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高粱的特点和优势。

《高梁情-》

《高梁情-》
第三段(第6自然段)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我前进。(板书:激励前进)
四、深入理解课文
1.作者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里神圣应怎样理解?(意思是极其崇高而神圣)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呢?
(从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杆子,硕大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上地的根)这就是高粱在作者心目中的印象,看投影,观察这是怎样的杆子?怎样的穗头?怎样的根?作者还想到了什么?(读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格。)
(5)概括本诗的主旨.
乡愁
自主预习2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再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画出最能体现高粱特点的句子。
3.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的特点,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高粱在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板书:神圣地位)
第二段(3-5自然段)具体讲高粱的特点。(板书:根的特点)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自主预习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高粱第一节概述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属于禾本科(Grammeae)高粱族、高粱属植物,又名蜀黍、芦粟、秫秫等。

一、高粱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

2.高粱是高产、稳产的作物。

他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较高。

3.高粱适应性强。

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特性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

4.高粱子粒食用和饲用价值较低。

高粱子粒淀粉含量为75%左右,蛋白质为9%左右,粗脂肪为3%左右。

高粱子粒中含有少量的单宁,影响了品质;子粒中含有较多难消化的醇溶蛋白质,且赖氨酸的含量较低,使其食用和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

5.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

既可作干草又可作青贮和青饲。

特别是甜高粱作青贮喂养奶牛,可明显提高产奶量。

6.高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

7.高梁的茎秆表皮硬,机械性强,是农村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蔬菜架材。

8.高粱茎秆的外皮可用于编织,花序可制扫帚、炊帚及工艺品等。

二、高梁的起源与分类1、多数学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经驯化后先传人印度,后传入我国及远东。

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

高粱属有许多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种,染色体数2N=20。

2、高粱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形态变异多,非洲、印度和中国都是高粱多态性丰富的地区。

3、高粱按用途可分4类:3.1粒用高粱:以子粒为主。

分蘖弱,穗密而短。

茎髓含水较少。

子粒品质较佳,成熟时常因子粒外露,较易落粒。

按子粒淀粉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粳型与糯型。

3.2糖用高粱:茎高,分蘖力强。

茎内富含汁液,随着子粒成熟,含糖量一般可达8%~19%。

茎秆节间长,叶脉蜡质,子粒小,品质欠佳。

茎秆可做甜秆吃、制糖或制酒精等。

3.3帚用高粱: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达而长,穗下垂。

子粒小并由护颖包被,不易脱落。

3.4饲用高粱:茎秆细,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生长势旺盛。

穗小,子粒有稃,品质差。

茎内多汁,含糖较高。

三、世界和我国高粱生产概况1、高粱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种植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苏丹、尼日利亚和美国。

近几十年全世界高粱播种面积稳中有降,下降最快的是亚洲。

2、2000年,中国高粱播种面积88。

96万hm2,总产258。

2万t。

由于改进了栽培技术,并普遍推广了杂交种,单位面积产量逐渐上升,2001年为2903kg/hm2。

3、辽宁省是全国栽培高粱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省份。

高粱种植面积较大的其他几个省区包括内蒙、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北,播种面积均超过7万hm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瘠薄、涝洼、盐碱地区和饲料基地,发展高粱生产,既可利用其他作物适应不了的自然条件,又能收到投入少收益高的效果。

第二节高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高梁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高粱的生育期:栽培种的生育期一般在100 ~ 150d之间。

极早熟品种:生育期≤100d早熟品种:生育期在100~115d中熟品种:生育期在116~130d晚熟品种:生育期在131~145d极晚熟品种:生育期≥146d2.高粱的生育时期:根据植株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发育的状况,可分为苗期、拔节期、挑旗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成熟期等几个主要生育时期。

3.高粱的生长阶段:3.1营养生长阶段:高梁自种子发芽,生根出叶到幼穗分化以前。

该阶段形成了高梁的基本群体,是决定每公顷穗数的时期,同时也为穗大粒多创造物质基础。

3.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幼穗分化,到抽穗开花。

它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并为争取粒重奠定基础。

3.3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开花到成熟。

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二、高粱器官形态与建成(一)根1.组成: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和支持根所组成。

1.1初生根:种子发芽时,首先长出的一条根。

1.2次生根:幼苗长出3~4片叶时,由地下茎节长出第一层次生根,以后由下而上陆续环生6~8层,总根量达到50~80条。

抽穗时根系纵向伸长至1。

5~2m,横向扩展达0。

6~1。

2m。

1.3支持根(气生根):抽穗前后至开花灌浆期,在靠近地面的地上1~3个茎节上长出几层根。

可吸收养分和水分,并有支持植株抗倒伏的作用。

2.根系特性2.1吸水吸肥力强:由于高粱根系发达,入土深广,其根细胞渗透压高(为1。

2~1。

5MPa),吸水吸肥力强。

2.2抗旱能力强:高粱根的内皮层中有硅质沉淀物,使根非常坚韧,能承受土壤缺水收缩产生的压力。

因此,高粱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2.3耐涝能力强:在孕穗阶段,根皮层薄壁细胞破坏死亡,形成通气的空腔,与叶鞘中类似组织相连通,起到通气的作用,这是高粱耐涝的原因之一。

(二)茎1.类型:高粱茎节间的多少和长短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

株高变化范围63~450 cm之间。

类型节数类型株高类型株高早熟种10~15矮秆型1~1.5m粒用杂交种2m左右中熟种16~20中秆型1.5~2m饲用杂交种≥3m晚熟种≥20高秆型≥2m2.节间数目:茎的地上部有伸长节间10~18个,地下尚有5~8个不伸长的节间。

3.生长和长相:高粱茎秆生长最快的时期是挑旗至抽穗,每昼夜可生长6~15cm,开花期茎秆达最大高度。

一般茎秆粗壮,且基部和穗下节间较短,上下粗细均匀,是一个丰产长相,其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大而重。

4.茎秆特性:高粱生育的中、后期,在茎秆表面上形成白色蜡粉,能防止水分蒸腾,增强抗旱能力;在淹水时又能减轻水分渗入茎内,提高抗涝能力。

另外,茎的表皮由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组成,其外部硅质化,致密、坚硬,不透水,也增强了茎秆的机械强度和抗旱、涝能力。

(三)叶1.组成:叶互生,由叶片、叶鞘和叶舌三部分组成。

叶片一般呈披针形,中央有一较大的主脉,颜色有白、黄、暗绿三种。

2.生长:抽穗开花期是高粱叶面积最大的时期,高产高粱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为4~5。

形成高粱子粒产量的光合产物主要来源于植株上部的6个叶片。

3.叶片特性:高粱叶片的上下表皮组织紧密,分布的气孔体积较小,能有效地减少水分的蒸腾;进入拔节期以后,叶面生有一层白色蜡粉,具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叶上有多排运动细胞,在叶片失水较多时,使叶片向内卷曲以减少水分的进一步散失。

这些是高粱抗旱的叶部原因。

高粱叶鞘中的薄壁细胞,在孕穗前后破坏死亡,形成通气的空腔,与根系的空腔相连通,有利于气体交换,增强耐涝性。

(四)穗1.组成1.1花序:圆锥花序。

中间为穗轴,在穗轴上生4~10个节,每节轮生5~10个分枝,称为第一级枝梗。

第一级枝梗上长出第二、第三级枝梗。

1.2穗形:第一级枝梗长度及其在穗轴上着生的部位不同,形成了形状各异的穗形,如纺锤形、牛心形、筒形(棒形)、伞形、帚形等。

1.3穗型:根据各级枝梗的长短、软硬以及小穗着生疏密程度不同,还可将穗子划分为紧穗、中紧穗、中散穗和散穗四种穗型。

1.4小穗通常成对着生于圆锥花序的第二级或第三级枝梗上。

成对小穗中,较大的是无柄小穗,较小的是有柄小穗,位于无柄小穗一侧。

1.5在第三级枝梗的顶端,一般并生三个小穗,中间小穗无柄,两侧有柄。

无柄小穗外有二枚颖片,将发育成壳。

无柄小穗内有两朵小花,上方的为可育花,下方的为退化花。

有柄小穗比较狭长,成熟时或宿存或脱落。

有柄小穗亦含两朵小花,一朵完全退化,另一朵只有雄蕊正常发育,为单性雄花,开花较与之相邻的无柄小穗小花晚2~4d。

2.幼穗分化2.1生长锥伸长期:茎顶端生长锥膨大,变尖,由半圆球形变为圆锥体。

这时植株茎基部第一伸长节间开始伸长,进入拔节期。

2.2枝梗分化期:首先在生长锥基部产生突起,由下而上不断分化,为向顶式分化,这些突起便是将来穗轴上的一级枝梗。

当顶端一级枝梗即将分化完毕时,基部一级枝梗两侧分化出二级枝梗。

二级枝梗的分化也是向顶式进行。

生长锥上部二级枝梗尚在分化时,中部二级枝梗开始分化三级枝梗,然后向上下两端推移。

枝梗分化期,约经历4个出叶周期,10~12d。

枝梗分化期是决定枝梗数与穗大码密关键时期2.3小穗小花分化期:小穗小花分化是由穗上部二、三级枝梗开始,逐渐向下推移。

小穗先分化第一颖片原基,然后在其对侧又产生第二颖片原基,接着分化出小花的外稃和内稃,内侧是小花原基。

每个小穗内有两朵小花,其中先分化的第一朵小花体积很小,不久即退化消失;第二朵小花可发育结实。

2.4雌雄蕊分化期:花原基顶端分化出三个小圆形突起,以后发育成雄蕊。

不久,在三个雄恋中央隆起一个体积较大的雌蕊原基,以后发育成子房。

2.5减数分裂期:雄蕊增大呈四棱状,花粉囊内形成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进一步发育形成花粉粒。

同时,雌蕊体积增大,顶端形成二裂柱头,花部各器官迅速扩大。

减数分裂期是决定结实率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高粱挑旗期。

2.6花粉粒充实完成期:四分体散开,花粉粒内容物逐渐充实,颜色由绿变黄。

花丝伸长,柱头上开始出现羽毛状突起。

幼穗分化发育完成,植株抽穗开花。

(五)子粒形成与成熟5.1高粱抽穗后,2~4d开始开花。

开花的顺序由穗顶部开始向下进行,呈离顶式。

开花受精后18d,子粒已基本形成,随着养分不断充实最后形成成熟的子粒。

5.1成熟过程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

乳熟期植株制造的光合产物迅速向子粒运输,子粒内含物由白色稀乳状慢慢变为稠乳状。

蜡熟期子粒含水量显著降低,干物质积累速度转慢,干重达到最大值,胚乳由软变硬,呈蜡质状。

三、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一)干物质积累与分配高粱全株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

研究表明,茎秆干重与子粒产量成显著正相关。

受精后,子粒体积和鲜重增长较快,但干重增长缓慢。

子粒干重在开花后15~35d增长迅速,以后增长速度下降。

器官的发育依叶、鞘、茎、粒的先后次序进行而又有不同程度的相互重叠,形成各时期的生长中心,干物质分配中心也随生长中心更替而不断转移。

(二)产量形成1、子粒产量来源:一部分是开花后生产的光合产物,占80%;抽穗前营养器官贮积物质的转移,占20%。

前期培育壮秆,贮积更多的干物质,后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2、高粱经济系数:一般为0.35~0.45。

高秆品种经济系数低,矮秆品种经济系数高。

但不同株高的高粱茎、叶、鞘干重在蜡熟期后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尤以茎秆干重回升较多,限制了经济系数的提高。

如果通过育种或栽培手段,使生育后期重新积累到茎、叶、鞘中的干物质转移到子粒中去,即可提高经济系数和子粒产量。

四、高梁的品质1、食用高粱:要求子粒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适口性。

要求单宁含量在0。

2%以下,出米率在80%以上,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赖氨酸含量占蛋白质的2.5%以上,角质率适中,不着壳。

2、酿造用高粱:要求子粒淀粉含量不低于70%,其中支链淀粉比例占90%以上,子粒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