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71页)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含义,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能够正确分类和识别各种角,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定义,锐角、直角、钝角的识别,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难点: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人一套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3. 课堂讲解:讲解角的定义,演示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4.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跟随讲解,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3. 度量: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测量下列角的度数,并分类。

(1)30°的角(2)90°的角(3)120°的角答案:(1)锐角(2)直角(3)钝角2. 题目:判断下列各角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秒的认识课型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难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学案自主预习独立尝试自主学习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我还知道1时=()分1、看教材2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 、()、8 、()、()、5 4、()、()、1 。

2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5、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学习研讨交流解惑展示合作探究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

秒针走()圈,分针走()。

2、秒针走()小格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能写()、能算()。

(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5、6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汇报展示1、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2、今天学会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1)、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15秒能由1写到()。

从1数到30用了()秒。

(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

从1数到30用了()秒。

反馈测评过关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2、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拓展延伸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 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时间的计算课型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年级数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归一)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归一)导学案

《用乘除法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内容:教材71页(例8)教学目标:1、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2、能够根据题意正确的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3、能够用逆推的方法检验。

4、建立求总价用乘法,求数量用除法的模型。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题意正确的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预学(一)复习1、计算(乘除混合运算,让同学说运算顺序)3×9= 5×8= 15÷5= 14÷2=56÷7÷2= 3×5×4= 30÷(15÷3)= 7×(5×6)= 32÷8×6= 2×9÷3= 20÷(2×2)= 4×(56÷8)= 2、列式计算(1)小明买了3支同样的圆珠笔用了15元,每支圆珠笔多少钱?(2)每本笔记本5元钱,买8本同样的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师: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二)自主探究:1、认真读题,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3、你准备怎样解决?尝试列式计算并检验。

4、试一试: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二、互学(一)小组交流。

要求:组长分工,每人交流一个问题,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形成统一意见。

(二)班级展示,教师点拨质疑。

点拨预设:(1)买3个碗用了18元,买8个碗要多少钱?(2)A.画图 B.摆小棒(3)要求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先要求出1个碗的价格。

分步解答:①:一个碗多少钱。

18÷3=6 (元)②:买8个碗多少钱。

6×8=48(元)综合算式:18÷3×8=6×8=48(元)(4)检验:可以想8个碗48元,每个碗48÷8=6元,3个碗就是3×6=18元。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本1-14页教学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

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校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

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课题一毫米、分米的认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会用他们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内容】:课本2、3、4页【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上)。

要达到目标,还要靠大家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2-3页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三.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五.学习时间: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 300厘米=()米 5米=()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0、第71页的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第70页例6引导学生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采用1∶1的比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为1分米即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此类推。

设计理念与思路1.充分体现现实问题的需要,使学生理解学习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当小面积单位不适合描述操场、学校甚至更大的面积的时候,、使学生理解需要引入大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创设动手操作平台,使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变得直观,使得面积单位变得明朗具体,从而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平方千米时,也有了想象的依据。

3.让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会了像1平方米包含100个1平方分米这样的换算关系,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从而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

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重点难点1.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2.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投影仪。

导学过程一学前准备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预设: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其他几个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为十;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实用文档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实用文档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实用文档之"课题一: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二:分米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三:千米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四: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五:吨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课时1课时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四: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五: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郝云丽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402-358= 501-157=三、我来闯关: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2、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Unit 1: Hours。

Minutes。

and SecondsLesson 1: Understanding SecondsXXX:1.To help students recognize the time unit of seconds and understand that 1 minute = 60 seconds.2.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preliminary concept of 1 minute and 1 second.Key Points: Understanding the time unit of "seconds" and knowing that 1 minute = 60 seconds.I。

Independent Learning1.Look at page 2 of the textbook。

This is the scene of the Spring XXX。

Can you tell everyone what time it is based on the clock on the wall。

( ) hour ( ) minute。

Let's count down together: 10.( )。

8.( )。

( )。

5.2.The New Year's bell will ring in ( )。

For measuring short ds of time like this。

we need to use a unit smaller than minutes。

which is ( ).3.Can you think of places where we also use the time unit of seconds ( )。

( )。

( )?4.Which clocks do you think can measure "seconds"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一: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二:分米的认识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三:千米的认识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四: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五:吨的认识
班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班级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课时 1课时
课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时 1课时
课题: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班级课时 1课时
课题四: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 1课时
课题五: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班级课时 1课时
的退位减法。

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
便宜(
课题:加法验算班级课时 1课时
课题:减法的验算班级课时 1课时
课题:四边形的认识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可按分分……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周长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估计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一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三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秒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时间的计算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时间的计算练习课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
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1:连续进位乘法
班级三(2)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