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毒制剂奥绿一号乳油对秋甘蓝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
甘蓝类蔬菜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甘蓝类蔬菜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甘蓝类蔬菜苗期病虫草害防治秋季花椰菜、卷心菜等甘蓝类蔬菜正处于苗期,此时出现高温多雨天气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治。
病害:苗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黑腐病、霜霉病等。
防治常采取温汤浸种后拌药的方法处理种子,即将种子放入50℃温水中浸泡10分钟,捞出后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或75%百菌清拌种。
苗期霜霉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可用58%甲霜灵·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
害虫:苗期危害甘蓝类蔬菜的害虫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蚱蜢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防虫网覆盖育苗,防止害虫进入危害。
发现害虫,用高大(8%氟啶脲·高氟乳油)1500倍液或10%除尽20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
移栽前1-2天用好起身药。
草害: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是有效防除苗期草害的重要措施。
一般在播种盖土后,每亩用20%敌草胺150-200毫升,或33%施田补60-80毫升,或96%金都尔40-5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防除。
第1页共1页。
蔬菜主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生活习性】
发育起点温度:卵、幼56.4日度,217日度,150.1日度
发育历期:卵、幼虫、蛹发育历期4-8天、11-22天、5-16天。成 虫寿命5天左右。
环境条件:菜青虫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76%左右,若气温 高于32 ℃时幼虫则大量死亡。此虫适宜阴凉的气候条件,每年夏、秋 两季发生最重。
蔬菜的商品价值。
2
㈠、蚜虫的为害
桃蚜(烟蚜、桃赤蚜、菜蚜、
腻 虫 ) [myzus persicae
(Sulzer)] 在蔬菜上主要为害白菜、 甘蓝、萝卜、芥菜、油菜、芸苔 、 甜椒、辣椒、菠菜、番茄等十字 花科、茄科蔬菜。
萝卜蚜(菜缢管蚜)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主要为害白菜、
色或银灰色防虫网,能够阻止蚜虫的飞入。
银灰膜避蚜: 蚜虫对不同的颜色的趋性差异很大, 银灰色对传毒蚜
虫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在棚室周围用10-15厘米宽的银色膜条带“挂 条”,每亩用膜1.5千克
15
㈣、菜蚜的防治
3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有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瓢虫等, 它们对蚜虫有不 可替代的灭杀作用。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使蚜虫的种群控制 在不足以为害的数量之内。
16
㈣、菜蚜的防治
4 、药剂防治: 在点片发生期用药。施药时应做到细致、周到、均匀 地喷雾。保护地可选用烟雾剂或常温烟雾施药技术。 可选用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0.5%阿维菌素乳 油或微乳剂1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0%速灭杀丁 2000倍 液、 2.5%溴 氰菊酯 2000倍 液、 50% 辟蚜雾 WP2000~3000倍液等。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摘要:昆虫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致使昆虫个体活动能力下降或死亡,从而导致种群灭绝的一类特异性杀虫剂。
本文综合介绍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详述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种类及其开发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毒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目前研究表明该类药剂对害虫具高效,对环境污染小,保护害虫天敌,具有明显的选择活性。
昆虫生长调节剂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毒理机制;研究应用1.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是通过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抑制蜕皮、抑制新表皮形成、抑制取食等导致害虫死亡的一类药剂。
1967年威廉姆斯提出以保幼激素(JH)及蜕皮激素(MH)为主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第三代杀虫剂。
1985年赵善欢认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包括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及其类似物、抗保幼激素(JH)、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植物源次生物的拒食剂、昆虫源信息素、引诱剂等干扰害虫行为及抑制生长发育特异性作用的缓效型“软农药”,从而拓宽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范畴。
由于应用此类药剂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符合人们保护生态要求,曾一度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行开发研究。
后因第二代有机合成杀虫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高效、经济地防治害虫,致使昆虫生长调节剂步入低谷。
但随着“农药万能论”思潮的蔓延,“3R”不断加剧,人们对农药的概念又从“杀生物剂”转向寻找“生物合理农药”或“环保和谐农药”的新型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重新得到重视。
由于其作用机理不同于以往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传统杀虫剂,毒性低、污染少、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影响小,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因此被誉为“第三代农药”、“二十一世纪的农药”、“非杀生性杀虫剂”、“生物调节剂” ,“特异性昆虫控制剂”,由于它们符合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迎合各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所关注的农药污染的解决途径这一热点,成为全球农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领域。
几种药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表 1 各参试药剂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
虫口 药后 1d
药后 3d
药后 7d
处理
基数 活虫数 防效 活虫数 防效 活虫数 防效
(头) (头) (%) (头) (%) (头) (%)
0.3%印楝素乳油 133 79 40.6Aa 36 72.9Ab 30 77.4Bb
1.8%阿维菌素乳油 135 75 44.4Aa 35 73.1Aab 27 80.0ABb
参试药剂为 0.3%印楝素乳油,成都绿金生物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乳油, 浙江升 华 拜 克 生 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1% 甲 维 盐 水 乳 剂 , 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生产;100g/L 虫螨腈悬 浮剂,山东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供试作物为白 菜,品种为辽白 7 号。施药器械为台州市黄岩澄江禾 丰植保器械厂生产的 18L 八角电动喷雾器。 1.2 试验设计
施 药 当 天 为 多 云 天 气 ,风 力 2~3 级 ,平 均 温 度 为 22.1℃,最 高 温 度 为 28.3℃,最 低 温 度 为 17.5℃, 相对湿度为 65%。 药后 7d 内无降雨, 均为晴好天 气,日平均温度为 22.5℃,最 高 温 度 为 33.9℃,最 低 温度为 15.4℃。 1.4 调查统计方法
查各小区甘蓝菜青虫幼虫虫口基数, 药后 1d、2d 和 6d 调查残存幼虫数量,共调查 3 次。 每小区采用对 角线法取 5 点,每小区共调查 25 株。 采用 DPS 数据 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在 1%和 5%水平上 进行 Duncan 法差异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 1 可知, 喷药 1d 后,4 种药剂对甘蓝菜青 虫的防效在 1%和 5%水平上未出现明显差异 (P> 0.05), 但与清水对照比较,4 种药剂均抑制了甘蓝 菜青虫的发生, 除 1%甲维盐水乳剂防效为 53.8% 外,另外 3 种药剂的防效保持在 40%~50%之间。 清 水对照虫口数上升。 喷药 3d 后,4 种药剂对甘蓝菜 青虫的防治效果均有所上升, 并且在 5%显著水平 上出现显著差异 (0.01<P<0.05),1%甲维盐水乳剂 对 甘 蓝 菜 青 虫 的 防 效 较 高 ,达 到 84.6%,高 于 其 他 3 种 农 药 的 防 效 ;100g/L 虫 螨 腈 悬 浮 剂 的 防 效 其 次,0.3%印楝素乳油较低。 同时,清水对照虫口数 量继续增加。 喷药 7d 后,4 种药剂对甘蓝菜青虫的 防 治 效 果 仍 有 所 上 升 ,1%甲 维 盐 水 乳 剂 对 甘 蓝 菜 青虫的防效仍然最高,达到 90.8%,极显著(P<0.01) 高于其他 3 种农药的防效,0.3%印楝素乳油的防 效最低,仍有 77.4%。 同时,清水对照虫口数量大幅 增加。
18种甘蓝病虫害

18种甘蓝病虫害1.甘蓝霜霉病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白天光照不足,多雨露天气,土壤黏重,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
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球。
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
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可用霜霉威盐酸盐或烯酰吗啉浸种;也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或甲霜灵、恶霜灵·代森锰锌拌种。
(2)发病初期烯酰·丙森锌;甲霜·霜霉威;丙森·霜脲氰;恶酮·霜脲氰等药剂。
(3)发病普遍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烯酰吗啉+百菌清;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百菌清;丙森·异丙菌胺等药剂。
2.软腐病主要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多在包心期发病。
症状特点:多从外叶叶柄或茎基部开始侵染,形成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
后迅速发展,使根茎、叶柄、叶球腐烂变软。
有时可以看见茎基部有乳白色菌脓,而且有恶臭味。
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播前用中生菌素拌种(2)发病初期氧化亚铜、氢氧化铜、代森铵、松脂酸铜、络氨铜、叶枯唑、噻菌铜等。
(3)发病普遍噻唑锌、水合霉素等。
3.黑腐病症状特点:幼苗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
成株多为害叶片,呈“V”,字型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
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
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琥珀肥酸铜、络氨铜、代森铵浸种。
(2)发病用药水合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春·氧氯化铜等药剂。
4.黑斑病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叶片。
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渐变成灰褐色近圆形小斑,边缘常具暗褐色环线。
后向外发展形成浅色或浸润状暗绿色晕环。
随病害的发展,病斑呈同心轮纹,最后发展成略凹陷较大型斑。
甘蓝常见虫害

甘蓝常见虫害【甘蓝小菜蛾】【为害特点】以幼虫剥食或蚕食叶片造成为害,初龄幼虫嗜食叶肉,残留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斑;3-4龄幼虫将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呈网状。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翅展12-16mm,触角前伸,两翅合拢后在体背具3个相连的土黄色斜方块,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触角丝状,褐色有白纹,静止时向前伸。
雌虫较雄虫肥大。
卵椭圆形,稍扁平,淡黄色。
幼虫刚孵化时为深褐色,后变为绿色,性情活泼。
雄虫在腹部第6-7节背面具一对黄色性腺。
末龄幼虫体长10-12mm,纺锤形,体上生稀疏长而黑的刚毛。
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两个“U”字形纹。
蛹长5-8mm,在灰白色网状茧中,茧呈纺锤形,体色变化较大,呈绿、黑、灰黑、黄白色等。
【发生规律】在东北一年发生3-4代,华北5-6代长江流域9-14代以蛹或成虫在植株上越冬,翌年在田间发现越冬代成虫。
在北方5-6月及8-9月呈现两个发生高峰,以春季为害重。
成虫昼伏夜出,黄昏后开始活动、交配、产卵,以午夜为最多。
成虫产卵对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有较强的趋性,卵常产于叶背面靠近主脉处有凹陷的地方。
成虫飞翔能力不强,但可借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
幼虫共4龄,发育适温为20-26℃,幼虫期12-27天,幼虫活泼,受惊吐丝下坠;老熟幼虫在被害叶背或老叶上吐丝作茧化蛹,也可在叶柄叶腋及杂草上作茧化蛹,蛹期约9天。
小菜蛾抗逆性强,长期施用一种农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多不便。
在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的地区,小菜蛾常泛滥成灾。
【防治方法】1、合理安排茬口,常年发生严重地区,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
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可消灭大量虫源,减轻为害。
2、生物防治。
保护菜田中的天敌种群,发挥自然天敌控制作用至关重要。
小菜蛾天敌主要有小黑蚁、草间小黑蛛、丁纹豹蛛、瓢虫、黑带食蚜蝇、菜蛾啮小蜂、菜蛾绒茧蜂,还有蛙、蟾蜍等,也采用性诱剂来诱杀雄性成虫。
(整理)甘蓝病害及防治

甘蓝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1.甘蓝霜霉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面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魄至灰白色霜状霉层(图15-1)。
严重时也为害叶球(图15-2)。
图1-1 甘蓝霜霉病为害叶片症状图1-2 甘蓝霜霉病为害叶球症状病原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菌丝无色,不具隔膜,吸器圆形至梨形或棍棒状。
孢囊梗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
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
卵孢子球形,单孢,黄褐色,表面光滑,胞壁厚,表面皱缩或光滑。
发生规律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里、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越冬。
翌春由卵孢子或休眠菌丝产生的孢子囊萌发芽管。
经气孔或表皮细胞间侵入春菜寄主,春菜收后,病菌以卵孢子在田间休眠两个月后侵入秋莱。
借助风雨传播,使病害扩大和蔓延。
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白天光照不足,多雨露天气,霜霉病最易流行。
菜地土壤黏重,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
防治方法适期播种,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
小水勤灌,雨后及时排水。
清除病苗,拉秧后也要把病叶、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用5 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恶霜灵·代森锰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发病前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预防保护。
9月中旬发病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N7 00倍液、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齐U400~600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溶性液N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有效手段

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有效手段甘蓝菜青虫是甘蓝菜田间常见的害虫之一,对甘蓝菜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甘蓝菜青虫,提高甘蓝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有效手段。
1. 农业机械防治农业机械防治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防治方法。
通过机械清除青虫,可以将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常用的机械防治方法包括手工捕虫、喷洒农药等。
手工捕虫需要精细的操作技巧,农民可以利用指甲剪或者其他工具将甘蓝菜青虫逐一剪除。
喷洒农药应注意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自然敌害因素,来控制甘蓝菜青虫的数量。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捕食性昆虫、放养寄生虫等。
例如,可以引入瓢虫、蚂蚁等昆虫来捕食甘蓝菜青虫,或者放养寄生性蜂类或姬小蜂,通过寄生虫寄生于甘蓝菜青虫体内来控制其繁殖。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防治方法,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甘蓝菜青虫的数量。
在使用杀虫剂时,应注意药剂的选择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合理的药剂选择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喷洒药剂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并按照药剂说明进行操作。
4. 旋转种植和合理规划旋转种植和合理规划是一种长期有效的防治手段。
通过合理布局甘蓝菜的种植位置,能够有效减少甘蓝菜青虫的发生和传播。
合理的轮作计划可以使土壤中的病虫害减少,避免连作难题。
同时,合理规划种植间距、密度和工序等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生态控制生态控制是一种综合的防治措施,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来抑制甘蓝菜青虫的繁殖。
例如,适时修剪和清除废弃植株,清除杂草,保持农田干净整洁,有利于降低虫害的发生。
6. 定期监测和预警定期监测和预警是及时掌握甘蓝菜青虫发生情况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通过田间巡查、黄板诱虫、性信息素捕捉器等方法,及时了解虫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病毒制剂奥绿一号乳油对秋甘蓝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摘要研究了昆虫病毒制剂奥绿一号乳油对秋甘蓝田害虫和天敌群落的影响。
结果表明:奥绿一号乳油可有效抑制秋甘蓝主要优势害虫斜纹夜蛾的优势度,对甘蓝田害虫和天敌群落的丰富度有一定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群落的均匀度,有助于加强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因此,使用奥绿一号符合害虫生态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昆虫病毒制剂奥绿一号;甘蓝田害虫;天敌群落;影响中图分类号S43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127-02Effects of Insect Virus Insecticide Aolu No.1 Treatment on Major Insect Pest and Natural Enemy Communities in Autumn Cabbage FieldsMIAO Xin-wei WANG Wan-qun(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Chuzhou City in Anhui Province,Chuzhou Anhui 239000)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insect virus insecticide Aolu No.1 treatment on insect pest and natural enemy communities in autumn cabbage fields were studied in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olu No.1 treatment reduced effectively the dominance of major insect pest Prodenia litura in autumn cabbage fields.Aolu No.1 treatment had some effects on species richness,but raised significantly the evenness,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autumn cabbage fields.Therefore,Aolu No.1 treatment wa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natural control effects on natural enemies on insect pests and accorded with the demands of insect pest ecological control.Key words insect virus insecticide Aolu No.1;insect pest in cabbage field;community of natural enemy;effect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将实现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再向保健型的转变。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蔬菜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性远高于其他农产品,国内外对蔬菜害虫生态控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十分重视[1]。
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往往喷施大量化学农药,致使菜叶上农药残留严重。
我国学者已经十分重视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来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十字花科植物中含有芥子油苷等次生化合物[2],其对大多数害虫具有忌避作用。
由于人们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导致蔬菜生产中“3R”(害虫产生抗药性、害虫再猖獗、农药残留)严重[3],迫切需要转向以生态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4]。
生物农药指“可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
奥绿一号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杀虫剂[5-6],呈乳白色悬浮状,溶解性能好,对人畜和作物非常安全,克服了一般生物杀虫剂对害虫杀伤力缓慢的缺点,适用于防治蔬菜、烟草等经济作物上的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棉铃虫、烟青虫等。
目前在防治蔬菜主要害虫中使用的奥绿一号、武大绿洲系列等均属于昆虫杆状病毒,对作物没有任何药害。
由于昆虫病毒杀虫剂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害虫一旦感病后一般都滞食或停止取食,直至死亡。
目前在全国各地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形势下,积极推广昆虫病毒杀虫剂有积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滁州市琅琊区城郊蔬菜田进行,试验田面积为677 m2。
供试药剂为奥绿一号乳油,该药由安徽绩溪奥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甘蓝品种为超级夏光,该品种系原上海农科院选育的杂交1代夏甘蓝。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奥绿一号乳油使用剂量150 mL/hm2(A),喷清水作对照(CK)。
将试验田块以50株为一组,划分小区,中间设保护行,共设2个小区,分别为药剂处理小区和对照小区。
1.3 试验实施甘蓝播种育苗期为2014年6月20日至7月28日,移栽期为8月19―23日。
当甘蓝达到防治指标(蚜虫5~10头/株、菜青虫200~300头/百株)开始施药。
处理A按设计药量对水量45 L/hm2,小区施药量为5 mL;CK喷等量清水。
试验期间按常规措施管理,除供试药剂外不使用任何杀虫药剂。
1.4 调查与分析方法从甘蓝移栽成活后开始调查,连片调查50株,每2 d 调查1次,调查时将甘蓝平均分为心叶、内层叶反面(内反)、内层叶正面(内正)、外层叶反面(外反)、外层叶正面(外正)5个部位,分别调查记载各部位节肢动物物种的数量。
遇雨天调查时间顺延。
调查至本季甘蓝收获前,详细记载各处理区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同时分析各处理区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动态和群落主要特征指数及其动态[7-8]。
群落特征指数取物种丰富度(S)、均匀度(E)和多样性(H′)3个指标[9]。
使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公式H′=-∑PilnPi (Shannon-Wiener)计算群落多样性;采用公式E=H′/lnS (Pielou)计算群落均匀度。
2 结果与分析2.1 奥绿一号乳油对秋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特征指数的影响由表1可知,CK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较多,在时间过程中比较稳定。
处理A对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时间较短,10 d左右后基本上恢复到CK水平。
处理A显著提高了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和多样性[10],因此有助于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和加强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11-14]。
2.2 奥绿一号处理对秋甘蓝田害虫及天敌主要优势种的影响由图1、2可知,在9月中下旬,CK菜蚜优势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斜纹夜蛾优势度呈逐渐上升趋势,10月15日后斜纹夜蛾取代菜蚜成为首位优势种;处理A菜蚜和斜纹夜蛾的优势度在时间过程中波动方向相反,此消彼长,菜蚜在10月4日后始终为首位优势种。
与CK相比,处理A是斜纹夜蛾的优势度受到抑制,改变了秋甘蓝生长后期的害虫相,有利于减轻斜纹夜蛾对秋甘蓝生长后期的危害。
3 结论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是菜蚜和斜纹夜蛾。
在自然状态下,9月25日前菜蚜优势度大,但此后斜纹夜蛾优势度迅速上升,取代菜蚜成为首位优势种。
由于斜纹夜蛾危害较大,其优势度上升将造成甘蓝生长后期的较大损失。
奥绿一号乳油处理区菜蚜和斜纹夜蛾优势度在时间过程中变化方向相反,菜蚜优势突出,而斜纹夜蛾优势度受到控制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奥绿一号乳油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斜纹夜蛾优势度上升,降低斜纹夜蛾对甘蓝生长后期的危害。
奥绿一号处理对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有短期影响,对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有明显提高作用,主要是因为降低了害虫的优势度。
因此,使用奥绿一号有助于加强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符合害虫生态控制的要求。
4 参考文献[1] 庞雄飞.植保保护剂与植物免害工程[J].世界科技与发展,1999,21(2):24-28.[2] 庞雄飞,张茂新,侯有明,等.植保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108-110.[3] 戈峰,李典谟.可持续农业中的害虫管理问题[J].昆虫知识,1997,34(1):39-45.[4] 戈峰.害虫生态调控的原理与方法[J].生态学杂志,1998,17(2):34-42.[5] FAUST R M.Content of nucleic acid in intact nuclear polyhedral bodies isolated from virus-infected beet armyworms,Spodoptera exigua(Lepid-optera:Noctuidae)[J].J Invertebr Pathol,1996,8(2):273-274.[6] BUD H M,D C KELLY.The DNA contained by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 isolated from four Spodoptera spp.(Lepidoptera,Noctuidae);genome size and configuration assessed by electrom microscopy[J].J Gen Virol,1997,37(1):135-143.[7] 侯有明,尤民生,庞雄飞,等.菜田节肢动物的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29(3):323-328.[8] 侯有明,庞雄飞,梁广文.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3(1):27-30.[9] 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 王成树,陈树仁.蔬菜害虫及天敌昆虫群落多样性和相关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7,7(2):106-111.[11] 王金福,李真峰.杭州市郊区主要蔬菜害虫群落结构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8,8(1):78-85.[12] 侯有明.菜田生物群落叶与叶菜类主要害虫生态控制研究[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1999.[13] 郑宪清,范晓芬,张翰林,等.威廉环毛蚓耕作时间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6):596-602.[14] 王卫光,张永强,侯美珍,等.南宁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22(4):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