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新诗-课件(PPT·精选)
合集下载
第四章二十年代新诗

一、20年代新诗
李金发的诗集有《微雨》、
《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 歌》,是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 代表。 在诗歌的形式上,李金发追求 新奇、怪异和突兀;在意象上 追求奇特意象组合的暗示的力 量;艺术上重视诗歌的表现; 情感上具有浓烈的颓废情绪。
《微雨》初版
一、20年代新诗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蒋光慈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他 这一时期出版诗集《新梦》、《哀中国》其中大多 是政治抒情诗。他的诗具有雄强豪放的气势和强烈 的政治鼓动性。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一方面沿袭了胡适等早期 白话诗歌直露、平实特点和郭沫若自由诗直抒胸臆 的情感表现方式,另一方面以无产阶级解放主题、 集体主义主题取代了五四新诗个性解放主题,体现 了新诗的另一种发展走向。
《女神》的时代精神与艺术风格 《女神》以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其精义。 大胆 的夸张、奇异的想象凸显了诗歌的浪漫激情 。 《女神》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体运用得心应手, 在新诗史上开创了自由体诗风。 《女神》的创作广泛接受了泰戈尔、雪莱、海涅、 歌德、惠特曼以及波特莱尔、魏尔伦等外国诗人的 影响,尤其深受惠特曼式豪放诗歌的影响。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三、徐志摩 、闻一多
三、徐志摩 、闻一多
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人。著有诗集《红烛》、 《死水》及诗论 《诗的格律》 。他具有鲜明的东 方绅士气质,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他对传统有 着深切的依恋,又对传统有着多方的怀疑。 深沉、激越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及爱情是闻一多 诗歌的重要内容。 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新格律诗主张,具有绘画美、 建筑美与音乐美。
20年代新诗-PPT课件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呼“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新青年》1918年)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李金发《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1,30
凤凰涅槃
序 曲
除夕将尽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
凤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
1、崭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现代“自 我” 《女神》唱出了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 时代最强音,是诗化了的“五四”精神。 “我”是 “自由”、“强力”的化身,表现出与传统 士大夫 和早期白话新诗中抒情主人公截然不同的现 代品格,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是 现 代新人的典型。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呼“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新青年》1918年)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李金发《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1,30
凤凰涅槃
序 曲
除夕将尽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
凤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
1、崭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现代“自 我” 《女神》唱出了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 时代最强音,是诗化了的“五四”精神。 “我”是 “自由”、“强力”的化身,表现出与传统 士大夫 和早期白话新诗中抒情主人公截然不同的现 代品格,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是 现 代新人的典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二十年代新诗PPT学习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二十年代新诗
会计学
1
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轮廓
白话新诗(尝试期) 自由诗——小诗运动——格律诗——象征诗
(成熟期)
第1页/共29页
一、“五四”新诗运动——诗体大解放
梁启超与黄遵宪的“诗界革命” 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旧风格、新意境加上一两个新名词。 “诗界革命”最终停留在模仿宋诗的地步。
我不知道风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第19页/共29页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第20页/共29页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第21页/共29页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第2页/共29页
二、早期白话诗(尝试派诗群)概貌
代表诗人 代表诗作
特点
胡适
《尝试集》
第一首白话诗集,直接描写、 用比喻、象征手法。
沈尹默 《三弦》
好以旧诗音节入新诗,托物寓 意、寓情于景。
俞平伯 《冬夜》集
人生哲理、新旧语言杂糅。
康白情 《草儿》集
善于在诗中叙述描写(写景、 记游)。
刘半农 《扬鞭集》、《瓦釜集》 “平民诗人”民歌入诗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会计学
1
20年代新诗的发展轮廓
白话新诗(尝试期) 自由诗——小诗运动——格律诗——象征诗
(成熟期)
第1页/共29页
一、“五四”新诗运动——诗体大解放
梁启超与黄遵宪的“诗界革命” 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旧风格、新意境加上一两个新名词。 “诗界革命”最终停留在模仿宋诗的地步。
我不知道风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第19页/共29页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第20页/共29页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第21页/共29页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第2页/共29页
二、早期白话诗(尝试派诗群)概貌
代表诗人 代表诗作
特点
胡适
《尝试集》
第一首白话诗集,直接描写、 用比喻、象征手法。
沈尹默 《三弦》
好以旧诗音节入新诗,托物寓 意、寓情于景。
俞平伯 《冬夜》集
人生哲理、新旧语言杂糅。
康白情 《草儿》集
善于在诗中叙述描写(写景、 记游)。
刘半农 《扬鞭集》、《瓦釜集》 “平民诗人”民歌入诗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四讲 二十年代新诗

第一节
二十年代新诗概述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蛇》
第一节
二十年代新诗概述
《一念》
胡适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 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第六章 20年代新 诗

四、冯至抒情诗及叙事诗创作 鲁迅誉其为“中国最为杰出的 抒情诗人”,他对现代新诗的贡献 主要在于抒情诗和叙事诗。 1927年出《昨日之歌》诗集; 叙事诗《帏幔》《蚕马》《吹箫人 的故事》。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止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三)歌咏青春和光明 在《青春》一诗中,诗人唱道: “青春象只唱着歌的鸟儿,/ 已 从残冬窟里闯出来,/ 驶入宝蓝的 穹窿里去了。/ 神秘的生命,/ 在 绿嫩的树皮里膨胀着,/ 快要送出 带鞘子的/翡翠的芽儿来了。/ 诗人 啊,揩干你的冰泪,/ 快预备着你 的歌儿,/ 也赞美你的苏生 罢!„„”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若尔尔者?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 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 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 改前非,重新做人。
(一)徐志摩是新月派的 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 人。 他有四本诗集: 《志摩的诗》(1925) 《翡冷翠的一夜》(1927) 《猛虎集》 (1931) 《云游集》 (1932)
第二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 作
一、创造社诗人 强调“情感”与“想象”的诗 歌创作。 郭沫若“诗=(直觉+情调+想象) +(适当的文字)”,1921年出代表 诗集《女神》。
二、湖畔诗人 汪静之、 冯雪峰、应修人、 潘谟华清新自然的爱情诗创作,都 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点。 1922年出四人合集《湖畔》, 1923年出四人合集《春的歌集》; 1922年出汪静之《蕙的风》。
20年代新诗-PPT课件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闻一多
诗人、学者、斗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 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者 代表诗作: 《红烛》、《死水》
死
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弃妇》解读
诗中的弃妇,既可以理解为生活 中真实弃妇的写照,更可以在象征意 义上将她解读成世俗社会的游离者或 对立者,因而被放逐、遗弃,犹如弃 妇。苦难的弃妇在根本上是人生的象 征,这种人生充满孤独、哀怨、丑恶、 恐怖、绝望,死亡是它的归宿。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
《女神》的艺术成就
《女神》一问世,便以其情感 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 坛上“胡适的时代”的结束,真正 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与 中国传统诗歌和早期白话新诗相比, 它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体现 “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 形象。
20年代新诗

第四章 二十年代新诗
第一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年代新诗概述 • 一、 初期白话诗 胡适与《尝试集》
胡适的新诗观念 ——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1919-8-1)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 1919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认定一个主义: 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 , 认定一个主义 : 若 要做真正的白话诗,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 要做真正的白话诗 , 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 。 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 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 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 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锁镣铐 , 一切打破 : 有什么话 , 说什么话 , 话怎 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 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
• 沙扬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二、闻一多生平与创作概述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 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新格律诗 理论的奠基者。 主要作品: 诗集 《红烛》(1923) 《死水》(1928)
• 形式上 形式上——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雪花”、“白莲”“碧螺烟”(《她是睡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雪花” 白莲”“碧螺烟” ”“碧螺烟 着了》) 着了》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抱韵(ABBA)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抱韵(ABBA) 抱韵 交韵 (ABAB)。 (ABAB)。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 369句 短则4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句,短则4句 辞藻华美,风格明丽。 浓得化不开” 4、辞藻华美,风格明丽。“浓得化不开”
第一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年代新诗概述 • 一、 初期白话诗 胡适与《尝试集》
胡适的新诗观念 ——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1919-8-1)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 1919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认定一个主义: 我到北京以后所做的诗 , 认定一个主义 : 若 要做真正的白话诗,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 要做真正的白话诗 , 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不可 。 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 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 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 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锁镣铐 , 一切打破 : 有什么话 , 说什么话 , 话怎 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 样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
• 沙扬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二、闻一多生平与创作概述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 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新格律诗 理论的奠基者。 主要作品: 诗集 《红烛》(1923) 《死水》(1928)
• 形式上 形式上——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雪花”、“白莲”“碧螺烟”(《她是睡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雪花” 白莲”“碧螺烟” ”“碧螺烟 着了》) 着了》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抱韵(ABBA)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抱韵(ABBA) 抱韵 交韵 (ABAB)。 (ABAB)。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 369句 短则4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句,短则4句 辞藻华美,风格明丽。 浓得化不开” 4、辞藻华美,风格明丽。“浓得化不开”
第五讲:20年代诗歌

二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创造社诗人强调“情感”与“想象”的 诗歌创作 郭沫若“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 文字)”,1921年出代表诗集《女神》。 2、湖畔诗人(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 潘谟华)清新自然的爱情诗创作,都带有历史 青春期的特点。 1922年出四人合集《湖畔》,1923年出四人 合集《春的歌集》;1922年出汪静之《蕙的 风》。
闻一多(1899—1946)前期新月派的 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
1、他的两部诗集《红烛》(1923)和《死 水》(1928)表达了浓烈真挚的爱国情思, 1931年发表的《奇迹》是其诗歌封笔之作, 闻一多被朱自清称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 爱国诗人”。
死水
2、“三美论”
闻一多在1926年5月发表《诗的格律》一 文,提出新格律诗理论主张,核心是讲究诗的 “三美”——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 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指节与节 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从诗的整体 外形上看有整齐之感。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闻一多是继郭沫若 后又一位对新诗做出重大贡献的诗人。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BACK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2、早期象征派诗歌创作 李金发(1900—1976)早期象征派诗歌创作 代表。在中国新诗坛上最早介绍法国象征诗 派,被称为“诗怪”。出版诗集《微雨》 (1925)《为幸福而歌》(1926)《食客与 凶年》(1927)。诗歌受到外来影响,多 “远取喻”,发现事物之间的新联系;在诗 的组织上常用省略法,将最鲜明的感官形象 推到最突出的位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