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创业板的市场数据

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创业板的市场数据

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创业板的市场数据赵莉莉【摘要】IPO抑价是资本市场的研究热点,也是不解之谜。

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较为明显,其次是信息不对称因素。

而承销商声誉和信号理论则影响并不显著。

文章提出了完善证券市场、突出承销商的保荐责任、加强发行人的监管、投资者要加强风险意识等方面的建议。

%IPO underpricing is a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capital market as well as a myster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he paper finds out that investor sentiment plays an obvious role in affecting China's GEM IPO underpricing, and the second influential factor comes to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whereas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erwriter's reputation and signal theory is not significant.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sug gestions concerning the perfec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 highlighting the underwriter's sponsor responsibili ty,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the issuers, and raising investors"awareness of risk.【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7)005【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IPO抑价;创业板;证券市场【作者】赵莉莉【作者单位】徐供集体资产运营中心财会部,江苏徐州 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32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在证券市场上向广大投资者销售本公司一定股份的行为,即IPO。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民营企业IPO抑价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民营企业IPO抑价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民营企业IPO抑价的影响
陈静楠;张敏微;付壟钰
【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
【年(卷),期】2016(0)9
【摘要】IPO抑价现象被看作金融学界一大谜团.投资者情绪被认为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作为IPO抑价率较高的国家,创业板新股抑价程度尤为明显.本文选取创业板市场2010-2014年320家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市场层面和公司层面探究投资者情绪对民营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无论在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对民营企业IPO抑价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投资者情绪越高涨,IPO抑价程度越高.
【总页数】5页(P68-72)
【作者】陈静楠;张敏微;付壟钰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研究——来自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J], 王栋;王新宇
2.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r——基于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ZHANG Qian-cheng;CAO Na
3.投资者情绪、新股超募的交互作用对IPO抑价的影响——基于创业板市场的数据研究 [J], 王丽媛; 李纪生
4.投资者情绪、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的影响——基于深圳创业板的实证研究 [J], 何巍巍
5.投资者情绪、新股超募的交互作用对IPO抑价的影响--基于创业板市场的数据研究 [J], 王丽媛; 李纪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的创业板自2009年成立到现在已7年有余。

截至到2016年底,总计共有587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超3000亿元,创业板企业总市值已接近60000亿元。

创业板的设立在推动一批高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为投资者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成果提供关键渠道的同时,也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及经济转型升级等国政方针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业板市场的健康运行已然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向好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不同,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自开市以来就伴随着独有的“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和高超募金额。

与“三高”现象并存的还有一个困惑理论及实务界已久的现象——“高IPO抑价率”。

IPO 抑价现象在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尤为严重,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及一系列改革的深入,IPO抑价率虽有放缓的趋势,但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曾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但鉴于研究时间段的不同、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及制度背景的差异等原因,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

在我国IPO审核加速、注册制呼之欲出及证券法进一步修改等背景下,进一步探究IPO抑价问题有利于明确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保障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创业板企业IPO及上市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方有承销商、投资者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国内外诸多研究也表明,以上各方是影响创业板企业IPO抑价率的关键因素。

鉴于此,本文以上述各方为切入点,选取了2009-2016年的创业板市场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Stata 13.1软件详细分析了承销商声誉、投资者情绪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持股行为对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承销商声誉能显著降低IPO抑价率;第二,投资者情绪能显著影响IPO抑价率,其中: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新股网上发行中签率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第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介入能显著提高IPO抑价率,且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持股时间越长,IPO抑价率越高。

中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创业板自2009年6月发布实施规则以来,成为了中国股市中新增长性最强的板块。

创业板为科技、文化等新兴产业的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创业板IPO市场也存在大量的抑价现象,即新股发行价格低于初步询价结果和招股书预期价格的现象。

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且规模巨大,给创业板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存在原因、规模大小、企业和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中国创业板IPO市场抑价现象的成因,探讨市场机制和监管问题;2. 探讨抑价现象对新股发行企业价值的影响,评价抑价策略的有效性;3. 研究抑价现象对投资者的影响,分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4. 对当前创业板IPO市场监管问题和管理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本次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中国创业板IPO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对抑价现象的存在、成因和规模进行实证研究;其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深入访谈等方法,对抑价策略的有效性、投资者行为和监管问题进行定性研究。

具体研究框架如下:1. 抑价现象的存在和成因通过对创业板IPO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新股全过程中的招股书、询价和发行等阶段,探讨抑价现象的存在和成因。

2. 抑价现象的规模和特征通过计算抑价幅度、发行数量、发行总额等指标,评估抑价现象的规模和特征,比较不同产业和类型公司的抑价情况。

3. 抑价策略的有效性和对新股企业的影响通过对新股发行企业财务指标、股价表现等数据的分析,评价抑价策略的有效性,探讨抑价对新股企业的影响。

4. 抑价现象对投资者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探讨抑价现象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持股比例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创业板的市场数据

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创业板的市场数据

究, 发现 投 资者情 绪对 我 国创 业板 I O 抑 价 影 响较 为 明显 , 次 是信 息不 对 称 因素 。 而承 销 商声 P 其
誉 和信 号理论 则影 响并 不显著 。文 章提 出了完善证 券 市场 、 出承销 商 的保 荐 责任 、 强发行 人 的 突 加 监 管 、 资者 要加 强风 险意识 等方 面 的建 议 。 投
第 2 7卷 第 5期
VoI2 No 5 . 7 .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o Xu h u n t u e f o r a f z o I s i t o Te h o o y ( o il ce c s d to ) t c n lg S ca S in e E i n i
C re n a atr 1 9 ) 出 了 相 同 的 实 证 a tra d M n se ( 9 0 给
结果 。
是 。从某 种意 义 上说 ,P 抑 价是 对 信 息 不 充分 的 IO

种 补偿 。
以往 的承销 商声誉 的定 义 集 中在 分 类 上 , g Me — gn o n is 1 9 ) 出 了不 同 的定 义 。他 们 isna dWe ( 9 1 给 s 用 承销商 承销数 量来衡 量 。这是 对 以往承 销商定 义
( 0 4 。当然 还有 一 些 其他 变 量 也 可 以测 量 , 20 ) 比如 Ri e( 9 4 提 出的股 票 I O之后 的股 票波 动率 。 t r1 8 ) t P 为 了衡 量 事 情 不 确 定 性 对 I O 抑 价 的 影 响 , P
B at n i e ( 9 6 发 现 了 承 销 商 声 誉 在 I O etya dR t r 1 8 ) t P

异质信念和投资者情绪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

异质信念和投资者情绪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
二 、分 析 与结论
供融资平台,但是有的企业已经经营了l多年 ,相 0 对于经 营时 间短 的企业 ,它们 的经 营风 险相对较 低 ,因此 ,A E P 抑价正相关。 G 与IO L G:发 行 与上市 时 间 间隔 。 间隔期越 长 ,投 A
资者 所承担 的风 险越 大 ,同时IO申购成本 也越 P
者 ‘ 殷不 败 ”的先 验乐 观 隋绪越 强烈 ,因此 大量 新
的投资 者 以庞 大的资 金量 积极 参 与 申购 。 U P0 N 2 :上 市 前一 个 月 内 (0 2 个交 易 日 )所 有
1 U PIO 价 率 。IO 价 程度 常用 IO的 . N: 抑 P P抑 P 超 额收益 率来 衡 量 ,即
RE O :净资产收益率。公司未来资产盈利能力 越强 ,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大 ,因此IO P 抑价应越高。
SZ IE: IO发 行 规 模 。 宋 逢 明 和 梁 鸿 昀 P (0 1 、C i Pde 2 0 20 ) h和 agt 05)等认 为 ,大 的 发行 t(
[A E IoNL G+ l E e 3 G + , (A )1l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设 计 9 3L 3F E
.00 O . 9 5l
.5 7 8
.9 15
.4 53 . 0 96
13 0 .2
5 14 .3
18 .43 1O4 . 2
AGE
一o 2 .o
.0 07
一2 5 .8
.7 76
.9 89
11 3 .1

5 ・ 2
IO P 抑价 负相关 。
日首 次公 开 发行 并 已在 深 圳创 业 板 上 市 的普 通 股 ,

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也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板市场我国的IPO市场,目前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十年中,IPO抑价现象在中国创业板市场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并且趋于普遍化,这已成为了学术界和市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现象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解禁和股东套现,也对公司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特点,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影响因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IPO市场与公司特征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分析。

研究市场供求状况、行业发展态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等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

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IPO抑价的影响分析。

分析中国创业板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发行条件、信息披露规则等政策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

3. 研究公司内部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分析。

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资本结构、管理层人员结构等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

4. 研究IPO抑价对公司股东及公司上市后业绩的影响。

分析IPO抑价对于公司股东的解禁和股价波动、公司上市后业绩的表现等方面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文献研究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在实证研究方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等统计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同时,本研究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促进企业管理和财务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IPO抑价影响的因素分析

IPO抑价影响的因素分析

和净资产收益率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与IPO抑价负相关;投资者行为方面,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正
相关,上网发行中签率与IPO抑价负相关,而衡量市场制度的招股开始日期与上市时间间隔与IPO抑价呈正相关。
关键词:IPO抑价 中小企业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a)-089-03
关于IPO抑价的理论机制,外国学者主要提出信息不对 称理论、制度理论、控制权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理论(方梦 婷,2013),其中信息不对称理论最为成熟,该理论认为,股票 首次公开招募时的低价是对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补偿,常 见机制包括“赢家诅咒”(Rock,1986),信号传递理论(Allen & Faulhaber,1989),委托代理假说(Boron,1982)等。而我国学者主 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以上理论在我国金融市场的适用 性及我国市场的特点。陈胜蓝(2010)主要从会计信息披露角度 出发,实证检验得出操控性应计对IPO抑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 结论。张雅慧等(2011)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发现媒体报 道能够通过影响投资者的情绪,进而影响IPO抑价程度。邹高 峰等(2012)采用随机边界方法进行分析,他认为,尽管我国新股 IPO抑价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因素有关,但主要受到二级市场 中投资者情绪和市场状况的影响。于晓红等(2013)则发现除投 资者情绪外,公司内在价值和公司治理对创业板IPO抑价也有 显著影响,但公司所属行业的影响不明显。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探究了IPO抑价影响因素,但较少 从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企业资产价值角度出发,且主要 集中在对主板市场的分析。本文旨在将企业资产情况纳入研 究范围,从企业、投资者和市场三个主体出发,分析我国中小 企业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市 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期目标:
本文根据创业板的实际情况,以2009年10月30日到2011年10月31日所发行创业板股票为样本,期望通过对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研究,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情绪视角出发,建立多因子模型,考察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的各解释变量对初始超额收益率是否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对我国股票市场IPO高抑价现象给予解释,为投资者、发行者、承销商提供合理的建议。
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报告
金融学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IPO抑价是衡量新股发行定价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的抑价能促使一级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但是过度抑价则会损害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市场股票平均抑价率高达106.18%,抑价率最大值为209.73%,高抑价现象使得使得大量资金囤积于一级市场,专门进行IPO申购,也使广大投资者只关心新股的中签情况,而很少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氛围,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我国市场投机氛围特别浓厚的特点,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出发进行解释研究。这种尝试有利于认识我国IPO首日高抑价率的真正原因,也有利于政府在股票市场建设和培养投资者理性心态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得部分份额,而面对定价偏高的股票时却获得全部份额,由于存在赢者诅咒,
如果非知情投资者得不到补偿,将会退出一级市场,所以发行人、承销商不得不以低价发行。Baron(1982)的道德风险假说认为抑价现象是由于发行人无法对承销商的代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造成的。
(2)与股票市场制度相关的制度流派
Tinic(1955),Hug hes and Thakor(1992)和Hensler(1995)的“法律责任”解说指出基于法律诉讼可能造成的损失,IPO抑价可以看成是发行人为规避或降低诉讼风险而购买的“保险”措施。Brennan and Franks(1997)的“控制权收益”解说认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股东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收益,会故意压低IPO股票的发行价格,以此刺激一级市场投资者超额的认购需求,从而管理者就能够有策略性地配售IPO股票,形成分散化的外部股权结构,减轻管理者所面临的外部监督的压力。
庄学敏(2009)通过对深圳中小板市场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上市公司股票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上市首日大盘指数、中签率、发行市盈率、发行规模等因素对抑价现象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上市首日大盘指数和换手率是主要影响因素。倪超(2009)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是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主要影响因素,股权分置改革后IPO抑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投资者情绪、上市前市场收益率、发行中签率和发行市盈率等。石丽娟(2010)以中小企业板块成立以来至2010年4月23日之间上市的IPO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首日换手率和大盘指数是造成抑价现象的主要因素,而股权分置改革后,发行市盈率、发行日距上市日时间间隔和大盘指数是主要影响因素。
日期间的A股市场所有成功发行的工PO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A股市场的IPO抑价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导致抑价现象最重要的因素仍有新股的发行价格、新股的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以及中签率等。张小成、孟卫东和熊维勤(2010)认为机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异质预期导致了IPO的高抑价。
(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现象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IPO抑价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偏重于理论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对IPO抑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三个较具影响力的理论解说学派。
(1)非对称信息流派
信息不对称假说具体表现为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之间以及发行者与承销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Welch(1989)的信号假说(the signalingHypothesis)认为市场上存在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公司,大多数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区分这两类公司的实际情况,而高质量公司为了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的信号,便采用抑价发行的方式。Rock(1986)的“胜者的诅咒” (winner’s curse)假说认为市场上存在知情投资者(informedInvestor)和非知情投资者(Uninformed Investor)两类,通常非知情投资者面对定价偏低的股票时仅能获
国内关于IPO抑价的研究
国内对于IPO抑价原因的研究较少集中于理论方面,近几十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在借鉴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对IPO抑价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1)针对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研究
李金花,黄海滨(2007)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的原因分析,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现象可用投机一泡沫理论解释,并阐述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张银凤(2011)在行为金融的视角下,选用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在深圳中小企业板进行IPO的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假说比信息不对称理论能更好地解释我国中小板IPO抑价现象。王欣(2011)通过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31
(3)行为金融学派
投资者行为假说以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认为是投资者的非理性导致他们的行为偏差。Aggarwal and Rivoli(1990)的“投资者行为假说”把投机泡沫定义为由于部分投资者的过度乐观而导致的暂时的高估者的过度乐观而导致的暂时的高估。新股上市后,股票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投资者的投机欲望使得股票的价格脱离了其内在价值,便产生了高抑价现象。Junqvist,Nand a and sing h(2006)的“投资者情绪假说”指出牛市行情中的IPO抑价是发行人对机构投资者配合其分销策略所承担风险的一种利益补偿,在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上,它将IPO抑价现象的形成归因于散户投资者过度乐观情绪下的非理性行为。Loughran and Ritter(2002)的“前景理论解说”认为拥有信息优势的承销商在确保原始股东满意的前提下,倾向于对股票的发行价格进行低估,由此就形成了大幅度的IPO抑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