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手机游戏媒体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移动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7月目录一、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3)1、行业逐步规范化 (3)2、移动终端游戏产业环境日趋成熟 (4)3、跨平台游戏产品将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 (4)4、移动终端单机游戏和移动终端网游长期并存 (5)5、移动终端网络游戏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5)二、行业壁垒 (5)1、技术壁垒 (5)2、人才壁垒 (6)3、经验壁垒 (6)三、行业监管 (7)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7)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8)四、市场规模 (11)五、行业风险特征 (13)1、行业风险 (13)2、市场风险 (13)3、政策风险 (14)中国移动游戏行业随着终端和渠道的变迁经历了4 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是内置手机游戏,无需移动网络,是纯单机游戏;第二阶段是短信/WAP 游戏,用户的交互性更强,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下载和操作;第三阶段是智能手机游戏的初级阶段,游戏内容更加多元化,操作性更强;第四阶段是以iOS和Android游戏为主,游戏指标向PC 端靠拢,可玩性更强。
目前,国内移动终端游戏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中国的宏观环境对于移动游戏行业的发展起到利好作用。
政策方面,国家各级机关推出宽松适度的政策来规范以及盘活市场;经济方面,中国的经济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环境方面,90后等一批年轻用户的消费观念带动了市场;科技方面,国内智能终端开发不断上新台阶。
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在2013、2014 年经历了大幅爆发,政策经济各方面为移动游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大量企业进入到移动游戏领域,游戏品质不断提高;整个移动终端游戏产业,目前面临较好的政策时机。
一、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1、行业逐步规范化游戏行业的规范化是行业内主流发行商和开发商共同努力的目标,国内电信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对游戏发行商和游戏开发商的管理模式,以推进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相关行业自律组织的组建和发展,。
2016中国手机游戏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2015年3月30日,《梦幻西游》手游正式上线,标志着经典端游IP手游化趋势进入高潮,同时也创下同时在线人数和注册用户
的手游行业记录。
《新仙剑奇侠传》手游正式上线经典IP焕发新生 2015年4月9日,360游戏授权IP手游《新仙剑奇侠传》正式上线。积淀20年的品牌文化和粉丝情怀,让“仙剑”这款经典IP焕 发了新生,游戏首发当月流水破亿。360游戏开创的IP资源利用新模式,也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旗下拥有的《幻城》、 《山海经》、《奇迹世界》、《柯南》等海内外经典IP也全部面向市场开放合作。
2015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
用户红利阶段性见顶,调整后仍有空间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累计已接近5亿。一二线用户增长红利已阶段性见顶, 增速将逐渐放缓。随着智能手机在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手机游戏用户将在2018年接近6亿。
2015年中国手机游戏类型分布
单机类休闲益智为主,网游类角色扮演第一 数据显示,在发行游戏类型方面,单机方面排名前二为休闲益智类和策略类,手机网游方面则 为角色扮演类(RPG)和卡热点
10月24日,由英雄互娱发起,联合完美世界、巨人网络、游族网络、银汉游戏、畅游、恺英网络等游戏公司和熊猫TV、网鱼
网咖等电竞相关企业,外加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联盟等共17家单位组成中国移动电竞联盟,希望通过集结行业顶尖厂商和电竞 行业上下游企业,合力打造系统性移动电竞赛事英雄联赛。分析师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移动电竞行业正式进入规范和 高速发展,已成为继IP手游后另一行业新热点。
2015年单机手机游戏类型分布
其他 角色扮演类 4.0% 射击类 8.0% 3.0%
2015年手机网络游戏类型分布
射击类其他 策略类3.0% 11.0% 3.0%
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移动游戏用户量达到天花板
移动游戏用户总量在 2015 年初到达天花板,随后逐月小幅下滑。截止 2015 年12月,中国移动游戏月度覆盖人数约为 3.95 亿人。在经过 2013 、2014 两年的持续增长之后, 人口红利被消耗殆尽 。在有限的市场中,如何突出重围,如何粘住用 户,是移动游戏厂商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综合企业财报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3
2015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
移动游戏成为网络游戏市场主要增长动力
移动游戏份额增长至 39.2% ,端游份额自今年跌落 50% 以下,移动游戏成为推动网络游戏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整个 市场会在2016 年出现拐点,移动市场份额将首次超过端游,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
2011-2018 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32.27%
538.6 2011
24.56%
670.9 2012
32.90%
891.6 2013
23.92% 1104.9 2014
29.95% 1435.8 2015
27.41% 1829.3 2016e
20.90% 2211.6
2017e
13.76% 2515.9
2018e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亿元)
增长率(% )
注释:1.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统计包括 PC 客户端游戏、 PC浏览器端游戏、移动端游戏; 2.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包含中国大陆地区网络游戏用户消费总金额,以及中国网络游戏企业
在海外网络游戏市场获得的总营收; 3.部分数据将在艾瑞2016年网络游戏相关报告中做出调整。
2016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1 2 3 4 5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态势手游产品向重度化、细分化、电竞化发展手游厂商向研运一体化发展渠道厂商纷纷布局全产业链业务手游市场规模将超端游2016-4-27大数据大价值2智能终端迅速C 应用成熟期VIIIF III 研发成本上升,竞E 2016-4-27大数据大价值3市场认可度A I IV V D B 智能手机兴起,移动游戏迎来发展机遇。
行业发展阶段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移动游戏市场AMC 模型探索期(2009-2012)市场迎来小高潮,中小创业厂商大量涌现,产品数量剧增,品质参差不齐。
渗透,移动游戏概念普及,人口红利凸显,众多中小研发商进入市场。
II 入,小厂纷纷退出,市场盘整。
腾讯全面主宰移动游戏市场。
启动期 高速发展期(2013-2014) (2015-至今)H VII 进入存量市场,行业集中度高,产品进入门槛增高,市场 精细化运营。
细分,产业链完善, G商业模式成熟。
VI主流格局确立,大厂商平台化布局成型,品牌化趋势显现。
争进入白热化,渠道把握市场话语权。
成本继续上升,大厂进讯、网易等大厂商主宰移动游戏市场,移动游戏进入门槛提高,主流格局逐渐确立。
2016-4-27大数据大价值4宏观利好因素促使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快速发展政治环境• 监管机构政策支持:文化部、原信息产业部于2005年7月12日发布了《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网络游戏管理力度、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行为,提高我国网络游戏原创水平,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环境• 移动智能设备普及: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为移动游戏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移动4G网络普及: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
经济环境•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在游戏等娱乐项目上的消费能力提升;• 移动游戏产业链成熟:移动游戏各个产业链发展成熟,大型企业加入推动产业发展,行业趋向于集中化;• 资本催化市场热度:近年资本市场开始向移动游戏企业投入大量资金。
2016年移动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9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3)1、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3)2、行业产业链 (6)3、行业监管体制和相关产业政策 (7)(1)行业监管体制 (7)(2)主要法律法规 (9)二、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0)1、资金壁垒 (10)2、人才壁垒 (11)3、技术壁垒 (11)三、市场规模 (11)1、行业规模和市场容量 (11)2、市场成长性 (13)四、行业风险特征 (14)1、政策监管的风险 (14)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5)3、生命周期较短 (15)五、行业竞争格局 (15)一、行业概况1、所处行业发展阶段1998-2003年,“使用手机玩游戏”这项需求呈现得并不清晰,手机中内置的游戏,通常由手机生产商直接提供,也谈不上任何商业模式,只是为了增添手机的销售卖点。
诺基亚手机搭载的游戏《贪食蛇》是这一时代的手游代表作品,只要使用能够充当方向指令的四个按键,一条胃口永不满足的灵蛇就会吞下面前的每块食物,直至渐长的身体占满屏幕中的全部像素,或是撞到墙壁身亡。
2004年-2007年,随着手机性能的提高,一些具备了简单彩色图形像素的手游开始面向用户,这类游戏大多以JAVA语言编写,实现的效果相对上一个时代提升了许多。
运营商给出了基于话费的扣费方式,在发送定制短信后即可下载游戏到手机上,这充分刺激了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
2008年-2011年,iPhone的诞生,及其开创的触屏潮流,不仅革新了用户操作手机的体验,而且也使手游脱离了物理键盘的局限,有了除“上下左右”之外的新的玩法。
此后涌现出了一批至今都堪称经典的手游作品,比如《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小鳄鱼爱洗澡》等国外作品以及《捕鱼达人》、《乐动达人》、《二战风云》这样的优秀国内作品。
2012年,中国移动游戏产业积蓄已久的势能终于爆发。
从市场规模上看,2012、2013年分别为65亿和112亿,同比增长68.2%和246.9%。
2016年手机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手机游戏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3)1、监管体制 (3)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二、行业发展概况 (6)三、行业上下游情况 (7)四、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8)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1)1、有利因素 (11)(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11)(2)智能手机销量增长的推动 (12)(3)网络基础建设带动游戏产业增长 (12)2、不利因素 (13)(1)网络游戏产品同质化严重 (13)(2)游戏行业人才匮乏 (13)六、行业风险特征 (13)1、市场竞争风险 (13)2、技术更迭风险 (14)3、移动游戏人口红利、换机红利增速下降 (14)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4)1、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2、深圳中青宝互动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5)3、桂林力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1、监管体制手机游戏行业实行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受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监督和管理,行业自律组织是中国软件协会游戏软件分会。
工信部主要负责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行业规划的制定;监测行业的日常运行;组织起草信息化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拟定并组织实施信息产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文化部主要负责拟订游戏产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游戏行业法律法规草案,指导协调游戏产业发展;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批)。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要负责对游戏出版物的网上出版发行进行前置审批和游戏软件著作权的登记管理;负责对互联网出版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是我国游戏行业合法主管协会,为政府主管部门制订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提供咨询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行业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
2016游戏行业现状分析

2016游戏行业现状分析2016年是游戏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下面是对该行业现状的一些分析:1. 国内游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6年,国内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179亿元,较上年增长22.2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游戏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占据整个游戏市场的较大比重。
2. 游戏玩家人数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6年中国游戏玩家总数达到5.8亿人。
尤其是90后玩家的崛起,他们更乐于接受新技术和新游戏形式,推动了整个游戏市场的发展。
3. 移动游戏成为主流。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游戏开始占据游戏市场的主导地位。
移动游戏具有方便、随时随地可玩的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4. 跨界合作频繁。
2016年,游戏行业与文化、娱乐等产业的跨界合作现象更加频繁,如游戏与电影、动漫的结合,共同推出各类衍生品和周边产品。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拓宽了游戏的市场影响力,也为其他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5. 游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游戏市场的不断扩大,游戏公司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自研游戏的研发能力。
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游戏公司开始涌现,提高了整个游戏行业的竞争力。
6. 游戏行业监管加强。
随着游戏市场的迅速发展,游戏行业的监管也变得更加重要。
2016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游戏市场的监管,如加强对游戏内容的审查、限制游戏时间等等,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总体而言,2016年是我国游戏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一年。
随着移动游戏的流行,跨界合作的频繁进行以及游戏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相信未来游戏行业还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加强游戏行业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6年网络游戏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概况81、网络游戏的概念及主要特点8(1)社区互动性8(2)大众参与性9(3)技术领先性9(4)游戏参与的即时性10(5)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相对有效性10 2、网络游戏的细分11(1)按照画面效果分类11①3D 游戏11②非3D 游戏(2D 游戏和25D 游戏)12③3D 游戏与2D 游戏的主要区别12 (2)按照游戏类型分类13①客户端游戏14②网页游戏15③移动网络游戏16④主机网络游戏17二、行业内涵及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181、网络游戏的业务模式18(1)游戏开发18(2)游戏运营19(3)产业型游戏企业—兼具游戏开发和运营202、网络游戏运营的收费模式203、网络游戏行业的产业链分布及上下游行业22(1)网络游戏行业的产业链情况22(2)网络游戏上下游行业情况23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24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24(1)文化部25(2)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5(3)工业和信息化部25(4)游戏工委252、主要产业政策26(1)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出台的产业政策26①《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26②《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7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28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8⑤《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9⑥《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30⑦《文化产业振兴规划》30(2)地方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313、主要法规31(1)互联网行业的相关法规32(2)软件行业的相关法规32(3)网络游戏行业的相关法规33四、行业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41、游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34(1)游戏引擎概述35(2)3D 游戏引擎的先进性和复杂性36(3)游戏引擎的取得方式37①授权取得38②根据开源引擎修改39③自主研发39(4)我国游戏引擎技术水平的现状40①具备完全自主研发游戏引擎能力的公司不多40②自主研发游戏引擎的通用性普遍不强40③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了成熟3D 游戏引擎技术41(5)目前我国游戏引擎应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1①国外游戏引擎在国内的应用将增加42②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或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引擎的意愿强烈42③引擎跨平台研发技术将为游戏市场发展提供动力432、游戏运营的核心竞争力43(1)用户流量的取得方式44①通过游戏推广直接取得44②通过软件平台推广取得44③游戏设备软件前装方式取得45(2)影响游戏用户流量的因素46①游戏运营商本身的用户优势46②游戏产品内容47③游戏运营情况47④游戏产品的后续更新和推广47五、行业市场概况及发展空间481、全球游戏行业概况48(1)全球游戏市场整体情况48(2)全球主要游戏市场概况50①游戏产业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产业51②新兴市场游戏产业发展迅速522、3D 游戏将更多获得用户的青睐533、国内游戏市场概况及发展情况53(1)游戏市场的规模庞大,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均快速增长53 (2)网络游戏市场仍处在快速发展期55(3)客户端网络游戏收入构成了我国游戏收入的主要部分56 (4)角色扮演类(MMORPG)客户端游戏仍是受到最多玩家的青睐57(5)移动游戏市场增长势头迅猛58(6)国内主机游戏发展具有潜力60(7)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已成为市场主流614、我国3D 网络游戏的市场概况62(1)玩家的喜好决定了网络游戏3D 化是大势所趋63(2)客户端游戏3D 化趋势明显,带动整体游戏画面的改良63 (3)玩家的电脑配臵和网络质量水平不断改善64①我国网民拥有的电脑配臵不断提高65②我国网络带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65(4)精品3D 游戏供应将不断增加665、国产网络游戏的海外销售情况67六、我国网络游戏行业的竞争状况681、行业整体竞争格局68(1)网络游戏开发领域69(2)网络游戏运营领域70①市场参与者较多70②游戏开发企业不断提升自我运营实力,进入游戏运营领域71③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游戏运营商以代理运营为主,同时拥有自主研发的实力71④游戏运营格局在不断变化73(3)网络游戏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73①产业型公司向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迈进73②国产游戏画面质量不断提升74③海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75④资本运作将成为行业内的竞争常态762、行业主要公司情况介绍77(1)腾讯控股有限公司77(2)云游控股有限公司77(3)盛大游戏有限公司78(4)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78 (5)畅游有限公司78(6)网易公司78(7)深圳中青宝互动网络股份有限公司79 (8)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9 (9)深圳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79(10)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9 (11)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 (12)游族网络股份有限公司80七、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801、技术壁垒802、资金壁垒813、人才壁垒824、品牌壁垒825、运营渠道壁垒83八、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841、有利因素84(1)行业盈利模式清晰,用户基数庞大84(2)互联网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蕴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84①网民规模的增长空间巨大84②我国网络质量的改善速度加快85(3)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网络游戏产业发展85(4)主管部门加大力度规范游戏产业,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87(5)三网融合将给网络游戏产业更多的发展契机872、不利因素89(1)网络游戏产品同质化严重89(2)侵权行为影响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89(3)专业人才缺乏90(4)移动网络游戏领域发展有失规范90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911、周期性特征912、区域性特征913、季节性特征92一、行业概况1、网络游戏的概念及主要特点网络游戏是指由软件程序和信息数据构成,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提供的游戏产品和服务,玩家可以通过控制游戏中人物角色或者场景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实现娱乐、沟通和交流等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1、行业主管部门 3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二、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5三、行业价值链的构成及上下游关系8四、手机游戏行业发展趋势91、跨平台产品迅速发展92、手机网络游戏成为主流93、分发渠道由分散走向集中104、手机游戏媒体市场拓宽105、产业环境走向成熟116、资本市场热度不减11五、行业风险特征121、政策风险122、市场风险123、版权风险124、人才不足风险13六、行业竞争状况131、北京智汇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32、北京手游达趣科技有限公司143、芜湖魔方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144、芜湖着迷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55、广州联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6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国内手机游戏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工信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工信部主要负责拟订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总体规划和法律法规草案;制定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规范;依法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进行监管,实行必要的经营许可制度以及进行服务质量的监督。
文化部主要负责制定互联网文化发展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监督管理全国互联网文化活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实行备案制度;对互联网文化内容实施监管,对违反国家有关法规的行为实施处罚。
具体到手机游戏行业,其主要负责拟订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以及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全国互联网出版工作,制定全国互联网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互联网出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互联网出版机构实行前臵审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互联网出版内容实施监管,对违反国家出版法规的行为实施处罚。
具体到手机游戏行业,其主要负责对游戏出版物的网上出版发行进行前臵审批。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是我国游戏行业合法主管协会,隶属于工信部,业务上接受工信部、文化部等业务有关的主管部门领导,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配合、协助政府的游戏产业主管理部门对我国从事游戏产品(包含各种类型的游戏机硬件产品和各种类型的游戏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运营、服务、传播、管理、培训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协调和管理,是全国性的行业组织。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二、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手机游戏是指借助手机或者PDA等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设施来提供的游戏应用及服务,是基于移动终端设备而开发的游戏应用,包括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联网游戏。
手机单机游戏指使用一部手机,无需互联网支持就可以独立运行的手机游戏。
手机联网游戏指以手机为客户端,互联网为数据传输介质,必项通过TCP/IP协议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参加的游戏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对游戏中人物角色或者场景的操作实现娱乐、交流等目的。
手机游戏产业自兴起之日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内臵手机游戏,主要以诺基亚手机中的《贪吃蛇》为代表,无需移动网络,是纯单机游戏;第二阶段为短信/WAP游戏,用户的交互性更强,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下载和操作;第三阶段为KJAVA游戏,属于智能手机游戏的初始阶段,游戏内容更加多元化,操作性更强;第四阶段以iOS和Android系统下的游戏为主,游戏指标向PC端靠拢,可玩性更加强。
手机游戏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一部分人的娱乐生活方式。
由于手机可以随身携带,玩手机游戏也就可以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在各个不同场合进行,比电脑游戏具有更大的环境适应性和操作空间。
近年来,得益于智能手机和无线上网的普及,用户对手机游戏的需求越来越大,运营商对手机游戏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探索,手机游戏行业的盈利模式正趋于成熟,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
根据全球首家移动互联网第三方咨询机构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2812亿元。
其中,第四季度的市场规模达839亿元,环比增长55%,虽然市场上新手游发布数量有增无减,但缺少现象级爆品。
同时,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引起的人口红利、换机红利下降,使得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增速有所趋缓。
截至2014年底,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用户规模达474亿人。
其中,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的下滑及新用户导入力度的减弱导致手机游戏用户规模环比增长率下降至26%。
对手游从业者而言,开发精品手游、制定精准营销手段等将成为未来用户增长的关键模式。
2014年,国内732%的手机用户玩过手机游戏,仅有268%表示没有玩手机游戏。
在玩游戏的手机用户中,其中有127%只玩手机单机游戏,140%只玩手机网络游戏,近五成(465%)的手机用户既玩手机单机游戏也玩手机网络游戏。
全民手机游戏的时代即将到来。
三、行业价值链的构成及上下游关系手机游戏行业的产业链上主要包括游戏研发商、游戏发行商、游戏渠道商、游戏服务商和游戏玩家等,具体如下图所示:游戏研发商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品的开发或升级计划,组织策划、美工、程序开发人员等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游戏的初步开发,再经过多轮测试并调整完善后形成正式的游戏产品。
游戏发行商(或称游戏出版商)是出版和发行游戏的公司,有的由游戏开发商发展而来,也有的在其下面设立游戏开发商。
发行是游戏从制作到与玩家见面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上游阶段是游戏制做,下游是游戏发售,游戏渠道商主要在其自身推广渠道(包括Web 门户或社区、WAP 站点、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和平面媒体等)上向游戏玩家提供游戏产品的资讯介绍、下载链接或使用页面等,协助运营商一起进行产品的推广。
四、手机游戏行业发展趋势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范围来看,手机游戏行业都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
未来一段时间里,该行业将可能出现如下发展趋势:1、跨平台产品迅速发展跨平台游戏产品能够实现在PC、手机、电视游戏终端等多种游戏终端和系统平台之间的无缝切换,使用户能够不受持有的终端限制体验游戏产品,因而其具有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
当前跨平台游戏产品已成为全球各大游戏厂商的发展方向之一。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4G网络建设与三网融合的实施将有效推动跨平台游戏市场的发展,产业环境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提出也促使各类游戏厂商进入该细分市场,使其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产品。
其中,跨平台游戏由于具备画面简约、操作方便、不同平台上的体验差异较小、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将成为该细分市场中率先发展的产品类型。
2、手机网络游戏成为主流相比移动终端的单机游戏而言,移动终端网络游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用户群体,提高用户的粘性和付费意愿,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盈利空间。
移动终端网络游戏的盈利主要集中在游戏运营环节,游戏软件一般可以免费下载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游戏产品的破解和盗版。
在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不断优化、游戏产品质量和手机终端性能不断提升的产业环境下,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将逐步加大对移动终端网络游戏的产品开发和运营推广力度,移动终端网络游戏的市场占比将逐步提升。
3、分发渠道由分散走向集中手机游戏分发渠道由乱世逐步经过并购淘汰渐渐趋于集中化、规模化,最后将保留5家以内的核心渠道。
一直以来,作为用户接入门户的渠道商们都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
就具体渠道商而言,iOS市场比较单一,而安卓市场则较为分散。
手机游戏行业的推广重点在于用户的扩张,除了来自于游戏开发商提供有挑战、有目标性的趣味游戏以满足用户口味和抓取用户投入时间外,渠道则是建立用户和游戏的主要衔接地带。
在这一方面,拥有特定用户群体的腾讯、百度、360等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将呈现高度集中化。
4、手机游戏媒体市场拓宽手游媒体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注产业资讯的B2B行业媒体,客户群体一般是手游圈或游戏圈从业人士;另一种是面向玩家的B2C游戏媒体,这种媒体想象空间更大、更受玩家青睐,竞争也异常激烈。
手游媒体的作用在于宣传手游产品,增加各种产品的曝光率。
自2013年开始,资本市场对手游媒体跃跃欲试,使得这个规模尚为有限的细分领域挤满了大大小小数十家公司。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手机游戏媒体的作用将继续增强,并成为一个主要的内容获取和用户获取的渠道。
5、产业环境走向成熟智能手机平台的推出和移动终端硬件的升级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游戏产品的表现效果和用户体验,基于智能终端的逐步普及及对其平台上游戏业务的良好预期,移动终端游戏的各产业环节如电信运营商、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商等均已着手研发智能平台游戏业务的配套技术、探索新技术环境下的商业模式,手机游戏的产业环境已逐步走向成熟,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6、资本市场热度不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移动终端游戏和互联网页面游戏市场的良好前景已在业界达成共识,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不仅使得新生的移动游戏企业大量涌现,也让昔日的老牌游戏企业纷纷扎堆手游产品市场。
许多非游戏企业在快速拓展业务线、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求下,也开始通过重组、并购、新建等方式进入移动游戏领域。
不过,受投资机构青睐的企业会从过去的研发类、渠道类,转变至集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具备横纵整合能力的服务型企业,同时,手游行业与产业之间的渗透程度和结合程度会更高。
五、行业风险特征1、政策风险随着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手机游戏在内的各种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沉迷于游戏而影响学习成绩、游戏中含有暴力色情及拜金情节影响玩家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等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政府不断加强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和立法,尤其是对运营商的资质、游戏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严格的要求,给游戏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2、市场风险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相对较新,并处于不断变化中,随着细分市场的增多,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
首先,大量手机游戏上线,产品类型集中,同质化严重,游戏用户爱好的变化较快,导致市场整体存活率较低。
其次,手机游戏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单款成功产品的可复制性不强,使游戏厂商不具备收益长期稳定的保障,同一家研发商很难拥有同时取得成功的两款产品。
3、版权风险当前国内移动终端游戏市场中,产品的盗版和破解现象依旧存在,使得优质的游戏产品无法得到合理的市场回报,难以实现对游戏内容创生环节的有效激励。
一款成功的手机游戏往往会催生出数个山寨产品,不少厂商抱有投机心态,缺少创新意识,希望通过快速复制模仿获得收益,造成垃圾产品泛滥,妨碍了市场的创新发展。
4、人才不足风险现阶段,我国手机游戏行业内熟悉游戏产品策划、设计开发与市场运作的综合性人才数量较少,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市场也尚未成熟。
国内移动终端游戏和互联网页面游戏市场由于自身的快速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趋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