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针对训练 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逐题解答版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逐题解答版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逐题解答版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斑斓.(lán) 屏障不省.人事(xǐng)春寒料峭B.侍.弄(sì)晦暗前仆.后继(pū)血气方刚C.抉.择(jué) 簇新正襟.危坐(jīng)纷至踏来D.祈.祷(qǐ)摇曳拈.轻怕重(niān) 雕粱画栋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①⑤②3④B.①⑤③②④C.③②⑤④①D.③①②⑤④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精品》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34

《精品》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34

考点技法突破
【考点三】 写赏析性文字 2.[改编] 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亮点,请从下面3个小题中任选 一题,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10分) 【考点二】 拓展延伸——个性化感悟 (3)绘画也是一种创作,在作者的这次绘画经历中你得到哪些有关创作的启示?请列举两条并进行简要分析。
[解析] 根据《灵感忽至》中一件事告 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的事情可知与《小 事蕴理》的栏目很贴切。在表达的过 程中,要注意语言通顺,并且要结合文
章内容,100字左右。c
_想__写__点__东___西__而__灵__感___不__来__,_搁__笔__听__音__乐___却__发__现__了___“__一__块__光__”___。__由____
考点技法突破
【考点三】 写赏析性文字 2.[改编] 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亮点,请从下面3个小题中任选 一题,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10分) 【考点五】 分析主人公的情感 (2)请从艺术创作角度和情感角度,探究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丰富的意蕴。 _从__艺__术__创__作__的__角__度__来__看__,这__篇__文__章__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的__创__作__观__:_创_作__需__要__灵__感__,_灵__感__的__到__来__是__可__遇__不__可__求__的__;但__只__要__ _守__住__自__己__的__信__仰__与__追__求__及_所__爱__,_灵__感__就__会__在__不__经__意__的__时__候__到__来__。__从__情__感__的__角__度__来__看__,文__章__通__过__一__幅__画__的__创___ _作__,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对__温__暖__的__亲__情__、__温__馨__的__友__情__的__珍__视__和__渴__望__,作__者__认__为__,_支__撑__我__们__走__过__困__境__和__苦__难__的__,是__人__间__最__ _温__暖__的__情__和__义__。_______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西通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西通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5 读·思(三)说明:共两大题,9小题,满分9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一、小语段阅读(30分)胖子学裁缝星云有一个胖子,胖到没有一家服装店有适合他穿的衣裤尺寸,他因此非常难过。

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因为穿衣的问题而苦恼,就告诉他:“”他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跑去学裁缝。

几年后,他缝制出心得,想到与他有着相同境遇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于是筹资开设制衣工厂,成立胖子服饰专卖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此举不仅替自己也替别人解决了穿衣的问题,更因此得到了社会的掌声。

成功的人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特质,能够让他们在危机、困难中振作,寻出一条生路,不会让自己沉溺在困境中,不知所措。

生命的智慧,往往在挫折中渐渐被发掘,渐渐成熟,所以不要害怕逆境,《菜根谭》有云:“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生命中每个境遇的出现,必然有它的道理,若有自觉力,就能看出个中端倪,寻出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2年第4期,有删改) 1.胖子的父亲看到儿子的苦恼,告诉了他什么?请你结合语境,补写在文中画横线处。

(3分)2.胖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4分)3.好的故事常常发人深省,使人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阅读上文,你获得的最深感悟是什么?请以此为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10分)写作提示:①观点要明确;②论证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

两只信鸽黄瑞云一个信鸽爱好者驯养了两只很好的鸽子,这两只鸽子多次准确无误地飞回目的地。

但驯鸽者发现,它们总是有先有后,有时这只先回,有时那只先到。

他想:虽然两只鸽子都能飞回目的地,但它们在路上还是因为认错路而多飞了路程。

之所以有时这只先回,有时那只先到,肯定是有时那只飞了弯路,有时这只错了目标,不然一定是同时到达的。

他又想:如果两只鸽子靠在一起,共同辨认方向和目标,那一定能更加迅速、更加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他把这一设想付诸实践:用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把两只鸽子并联起来,然后放它们飞行。

【教育资料】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学习专用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哽咽(yàn) 迁徙怒不可遏(è) 不知所措B.鄙夷(bǐ) 狼籍惟妙惟肖(xiāo) 根深蒂固C.污秽(huì) 忐忑锲而不舍(qiè) 眼花缭乱D.嫉妒(jì) 震撼义愤填膺(yīnɡ) 锋芒毕露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9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2019年中考语文(江西专用)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江西专用)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训练(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全品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微小的成就感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愚笨的人,后来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人如此之多。

“后来你是怎么走出来的?”有人问。

高三那年,课业极其繁重,翻开任何一页习题都是蒙的,我已然从心里彻底放弃了高考。

只是有一天,数学老师开始从头复习高一的数学。

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我什么都学不会,那么高一的数学,以我高三的智商还是都能明白的吧?虽然我并不知道自己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毕竟,整个高中战场兵荒马乱,而我却停下来研究一匹马的长相……很多事情越着急越混乱,反而是彻底放弃之后,心里宁静了。

数学老师每天复习一个小节,于是我就把那个小节的习题用各种方法解决掉,无论多晚。

就在别人纷纷为高考冲刺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注意力花在了高一的数学上。

就这么坚持了一两个星期之后,到了数学的小节考试。

满分100分,我破天荒地得了90分,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了如此多考试上的问题。

虽然同学和老师也曾怀疑我作弊,但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被怀疑作弊也是一种肯定,不是吗?此后的数学测试,每当小节考试,我的成绩就不错,一到月考我的成绩就倒数。

但我知道自己似乎和之前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此前的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成就感,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什么,而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我能把数学的小节考试做得不错,证明再多给一些时间,也许自己是可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的我,敢向老师提问,敢和同学交流,敢在其他科目上相信自己。

高三那年的我,带着这一点火光,吸足了氧气,一路燃烧,终于考上了大学。

后来进了社会,开始北漂,也常会对眼前的生活与未来感到困惑。

大事干不成,我便会埋头寻找任何地方的微小成就感。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参考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参考答案)

江西省2019年初毕业暨等学校招生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卷满分120分,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ABCD2ABCD3ABCD4A5A.仿佛利箭般离弦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D.好似炮弹样出膛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

从较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

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

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

(4分)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

春光好。

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迸发出。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BCD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9ABCD10(1)辄()(2)比()11.翻译文画线句子。

(2分)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江西省2019届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9文学作品阅读

专题训练(九) 文学作品阅读一、[2018·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17分)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而过。

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树绿荫浓,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

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

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

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

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

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

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2019年中考语文(江西专用)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


考点技法突破
第1讲 记叙顺序、拓展延伸、赏析文章、写作手法、分析情感
真题体验
[2018· 山西改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5分) 灵感忽至 ①凌晨时分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扰醒,随后想到今天是元月元日。这一日像时间的领头羊,带着一大群时 光充裕的日子找我来了。 ②我披衣到书房。平日随手堆满了书房的纸页和图书在迷离的晨色里充满了温暖和诗意。这里是我 安顿灵魂的地方。我的巢不是用树枝搭起来的,而是用写满了字的纸和书码起来的。我从中抽出一页素纸, 要为今天写些什么。待拿起笔,坐了良久,心中却一片茫然。一时人像浮在无际无涯的半空中,飘飘忽忽,空 空荡荡。我便放下笔,知道此时我虽有情绪,却无灵感。
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的事情可知与《小
考点技法突破
1.在“读美文· 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灵感 忽至》,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15分) 【考点一】 记叙顺序 (1)请你在这篇文章的第①自然段前写一段话,将本文的记叙顺 序改为倒叙。(不少于60字)(5分) [解析] 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和句子的表 达。倒叙就是把后发生的关键情节或 结果提前叙述介绍,然后回过来按时 间顺序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根据选 文最后一段的叙述和内容加以修改即 c 可。
考点技法突破
⑦灵感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越与升腾。它是上天对艺术家的心灵之吻。在你找它时,它一 定也在找你。当然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就像我在书房原本是想写点什么,灵感没有来,可 是谁料它竟然化作一块灵性的光降临到画案上? ⑧新年初至,灵感即降临我的书房画室,这于我可是个好兆头。当然我明白,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 追求及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考点技法突破
③写作是靠灵感启动的。那么灵感在哪里?它怎么到来?不知道。似乎它想来就来,不请自来,但有 时求也不来,甚至很久也不露一面。我起身打开音乐。我从不在没有心灵欲望时还赖在桌前。如果毫无灵 感地坐在这里,会渐渐感觉自己江郎才尽,那就太可怕了。 ④音响里播放出的歌是前几年从俄罗斯带回来的,俄罗斯最时尚的歌曲的骨子里还是浑厚和忧伤。 忧伤的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就陷入这种情绪里。 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块金黄色的光。它很小,静谧,神秘;它是初升的太阳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9文学作品阅读(含解析)

专题训练(九) 文学作品阅读一、[2018·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17分)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而过。

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树绿荫浓,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

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

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

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

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

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

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8(含详细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8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静谧.(m ì) 蜷伏 颔.首低眉(h àn) 期期艾艾 B. 追溯.(shu ò) 亢奋 相形见绌.(ch ù) 物竟天择 C. 剽.悍(pi āo ) 旁鹜 即物起兴.(x ìn ) 恪尽职守D. 酷肖.(xi ào ) 慰藉 吹毛求痴.(c ī) 不可名状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激活的荧光素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就可以发出光亮。

②发光细胞里还有一些奇妙的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③萤光束接受氧气中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水的作用下,由荧光素酶催化。

④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腹部有层几乎透明的薄膜,其下面是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光细胞层构成的发光器,周围则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

⑤发光还需氧气的参与,萤火虫呼吸时氧气从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

A .④⑤③②①B .④②⑤③①C .⑤②④①③D .⑤②③④①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清晨,淡蓝的轻雾中,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静静立在湖边,它们望着水中的自己的倒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文学类文本阅读◇针对训练◇第一讲记叙顺序、拓展延伸、赏析文章、写作手法、分析情感[全品原创]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7分)明年我回家①十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

没有了父亲,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回到那座围墙内的小楼里。

母亲一人独守这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

②然而,母亲总是隔三岔五地要回老宅去。

“她不听的!风雨无阻!”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

听多了,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往老宅跑了,尤其不能开那“碰碰车”(后来改成电瓶车),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

那天晚上,我陪母亲回老屋,姗姗而行在乡间小路上,观现忆往,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③到了自家院子,母亲掏出钥匙,很用力地将“铁将军”打开——那大门很重,母亲用力时整个身子都往上“跳”了一下,有点“全力以赴”。

我赶紧伸手帮忙,却被母亲阻止:“你挪不动的!”她的话,其实更让我心痛:我一个大男人挪不动,你一个八十五六岁的老太太怎么能挪得动呀!④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

母子俩事先没说一句话,却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

⑤“阿爹,小明回来看你了!”父亲含笑地看着我们,只是那笑一直是凝固的——那是他相片上的表情。

呵,十年了,只是一转眼的工夫!那一年,我带着去采访华西村吴仁宝的任务,顺道赶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当时他无力地朝我挥挥手,说:你的事不能耽误,快去写吧。

吴仁宝是我熟人,我们都是干出来的……这一年,父亲走了。

⑥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我忍不住哽咽起来,像年少时在外受了委屈后回到家的孩子。

⑦“走,看看你的房间。

”母亲怕我太伤感,一把拉我上楼。

⑧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所有的房间内,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还是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与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地放在原位,且整齐而洁净。

“还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⑨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岔五回家就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

”⑩母亲最后把我领进我的房间,一张宽宽的床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而陌生的黑底花被面,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土布是母亲和姐姐亲手织的,摸上去尽管有些粗糙,但它令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与姐姐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书桌,上面的相框内,是父母引以为自豪的他们的儿子在部队时当兵、当军官的照片,以及与他们的合影。

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人多么幸福,好像有我这个当连级干部的军官就知足了!⑪“看,里面全是你的书……”母亲拉开一个个抽屉。

令我惊喜的是,它们多数是我早期的作品,有的我早以为遗失了。

母亲一边唠叨着,一边弓着腰,开始翻箱倒柜。

“这件棉衣,是那年冬天你回家时特意给你缝的。

”“看,这是你爹让你拿回来的解放鞋,还是新的,他都没来得及穿……”都二三十年了,母亲竟一件不少地将我曾经用过和我孩子用过的衣物,一样样保存得如此完好!⑫“你看这个……”母亲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一个暖水袋,说,“还记得那一年你们第一次春节回家,我给小孙女买的这个暖水袋吗?”⑬“记得!怎么不记得呢!”我一把抓过暖水袋,摸了又摸,久远的感动再现,我的眼睛很快模糊了……那一年冬天,我带女儿回家探望父母,遇上特别寒冷的天气。

南方没有暖气,屋子里跟冰窖似的,母亲急得不行,半夜打着手电去镇上敲商店的门,硬是让人家卖给她一个暖水袋。

不想回家途中,雪路很滑,母亲连摔了好几跤,卧床几天后方康复。

⑭“倒上热水还能用。

啥时你带我孙儿们回来?”母亲顺势拿过暖水袋,认真地看着我,“他们都回来你也不用担心,我这里啥都有……”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暖水袋,还有电热毯、铜热炉和夏天用的凉席、毛巾被、竹扇……一年四季所用物品,应有尽有。

我吃惊地张大嘴巴。

母亲喃喃道:“你们要回来,这些都能用上。

”她抱过一床棉被和床单,放在我手上。

⑮柔软软、绵温温的,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我顿觉有一股巨大的热流涌进我身,然后融入血液,一直暖到心窝。

⑯就在这天晚上,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

”⑰母亲惊诧地看着我:“你懂啥了?”⑱我说:“明年我就回家来!”⑲母亲有些不安地笑了。

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选自《读者》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的角度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试着分析文章第②段“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中加点的“我行我素”的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第⑱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全文,分析文中“我”的心路历程。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完本文,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讲段落结构、词句含义、形象刻画、标题作用、内容理解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父亲的空白短信又一次收到家里发来的短信,更准确地说是父亲发来的短信,因为手机是他的。

毫无疑问,打开短信,一片空白。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发了短信。

我能想象出那个场景:父亲坐在后门口,穿着拖鞋,一边抽烟,一边拿着手机把玩。

手机款式简单,老人机,枣红色,还是按钮的,字母不大,每按一下,都会发出相应按钮上面的字母读音,但父亲基本不认得。

我给他手机上存了我的、哥哥的、嫂子的,还有家里座机的电话号码。

他只需要懂得解锁、打开、拨打、挂掉这几个功能操作就足够了,至于发短信这种又需要输入字母又需要选择相应字词的复杂操作,对于父亲来说还是太难了。

而智能手机,父亲更是玩不来。

手机是父亲的玩具,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出来把玩,而我收到的短信常常就是这个时候无意间发出来的。

一开始收到这样的短信,我会非常奇怪,忙打电话过去问怎么了,他会说:“我发短信了?我不晓得啊。

”后来我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空白短信。

看发过来的时间,早上的六七点,上午的十一二点,下午的一两点,晚上的八九点。

基本上可以想象出是父亲的作息时间:早上起来玩玩手机,中午干完活回到家坐下来歇息时玩玩手机,晚上洗完澡躺在床上玩玩手机……我也常常接到电话,父亲慌乱地说没事没事按错了……还曾在深夜接到他的电话,接听时听到他的鼾声。

我猜想情景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知道以后父亲会不会学会发真正的短信,也许不会的。

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在电话手机还不普及时,我还在读小学,哥哥读中专,父亲在堂屋剥棉花,而我坐在房间拿着笔和本子,父亲口述我来写,内容多是让哥哥节省用钱保重身体之类的话。

哥哥也许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能收到父亲这样的信,虽然是由我来代写的。

现在我收到这样的空白短信,就像是父亲隔着遥远的时空吹来的一阵微风,轻轻一拂,心头一疼。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3期)1.联系语境,补写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要求构思合理,行文流畅。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在谋篇布局、形象刻画、情感体现、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哪些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