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纳兰词,并不能好好体会其中深意,因为没有那种人生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纳兰词》读后感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纳兰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纳兰词》读后感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如此至情至深、珠玑透骨,动人心弦的诗词出自“国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之手神笔。
他笔墨函砚,吹花嚼蕊,诗词缠绵悱恻,其代表作《花间词》是那个时代最华丽、最璀璨的瑰宝。
出生于权贵相府的纳兰公子:天资聪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品格高雅;十八岁中举,善骑射,精搏击,是满族正黄旗御前一品侍卫,然而,他武将的骨子里却彰显出一个多情文人的情怀。
金价华殿钟鸣鼎食没有使容若感到快乐,反而成了他最大的负累。
他一生以风雅为性命,落拓无羁,结交世上落落不合的布衣文人。
容若曾说:“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如果可以,他愿意逃离紫禁城的樊笼,远离尔虞我诈的世俗,只做一片云,与心爱的女子在自由的天空相守,看日升月落、看沧海桑田,用深深的爱念、风雅的诗词将珍珠般的岁月串联成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然,造物弄人,短暂人生,几多浓情,终是被这世事吹散,多情词人容若是用生命在歌咏凄美爱情!“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风翘。
”:出身于相府的容若天资聪慧,少有才名,正值青春年华,表妹雪梅走入了容若的内心世界。
表妹因父母去世投奔至舅舅家,表妹雪梅人如其名暗香疏影、冰雪聪明,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容若与表妹一见倾心,情窦初开的青年尝到了爱情的甜蜜,那段日子两人一起读书作诗词无比幸福,一双壁人已相约厮守生生世世。
然而,天不遂人愿,父母为了儿子的大好前程,竟残忍地将表妹送入宫中,他们的缘分终止在深深宫门阖然紧闭的那一瞬,命运残酷竟将相爱的两人生生分开,再不能相见,所有美好的期盼终成泡影,他不得不面对的是“烛花摇影,冷透疏衾”的孤眠之夜;陡然生出深深眷念,一曲长歌,一阵清风,都可以是思念的理由,从记忆缝隙里漏出来的字眼,成了他的词、他的魂、还有他的心,他刻骨铭心的初恋注定落花流水随风去,容若的相思沉重如雪,久久无法释怀。
读《纳兰词》有感

读《纳兰词》有感读《纳兰词》有感1初识纳兰的词应该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当时就觉得诗句好美。
但,那时并不知诗句是纳兰先生所写。
今天有幸读到纳兰先生的《纳兰词》,才发现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纳兰性德在他短短的31年当中,尝尽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论是丧妻之痛还是追爱之苦,相守之难他都有切身的感受,而他所有的感受都体现在他的诗词里,也就是所谓的“纳兰词”。
他的词以“真”来感动世人,在清朝以至整个中国词坛都享有很高的荣誉。
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常侍在君王左右。
可是,他向往的却是平淡的生活,与自己所爱的女子一起终老。
但,他的“早恋”终止于他的表妹入宫;他的爱恋结束于妻子卢氏难产而亡;他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断送在父亲阻挠、互相追寻的途中,让他遗憾辞世,他的一生注定是荣华富贵,繁华著锦,但纳兰性德却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
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
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而无法自拔。
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
”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只能暗自轻叹。
看了这部诗集,纳兰的形象总是萦绕在我心中无法散去。
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
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纳兰词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纳兰词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识的纳兰是一个翩翩公子,温柔婉转。
沉迷于纳兰是被他的哀感顽艳所吸引,因为他的情深、深情,一个风流自赏的贵公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曲浣溪沙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诵。
但是他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容若,这位相国府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词中那斑驳的、刻骨铭心的愁苦却连自己的父亲也是无法理解的。
纳兰出身与贵族家族,少年时聪慧过人,堪称文武全才,仕途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但纳兰公子向往的却是平淡的生活,与自己相爱的女子执手一生。
“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
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十八岁的卢氏嫁给了纳兰,鱼水相欢情无极,却无奈尘缘容易绝。
仅仅三年,卢氏为纳兰生下一子,便离开了人世,只留给纳兰无穷的悲伤。
纳兰将对卢氏的思念比作滴水成冰的.思念,那种辗转反侧的思念,叹一句“书郑重,恨分明”,处处透露着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以及自己所遭受不公的忿忿不平;或许仅仅是容若是断章取义,是自己正在给妻子写信,写得郑重其事,相思之恨甚是分明;或许是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这种“冷”,这种半世浮萍逝水去,哽咽话无情却是有情,卿负几载梦自醒的冷,也只有容若知了。
初读纳兰词,并不能好好体会其中深意,因为没有那种人生

研究感悟初读纳兰词,并不能好好体会其中深意,因为没有那种人生阅历,也无法有这种伤感但后来才咀嚼出一点纳兰的滋味。
现在我们课题小组又是纳兰词,这就让我不得不更深一层地去品味纳兰的痛纳兰的苦。
豪放是外放的风骨,而骨里渗透的是无限的忧伤,《如梦令》中心影摇摇欲坠一句无限风光惊绝,人尚留在心影摇摇欲坠的壮美凄清中未及回神。
纳兰词许多首都是朦胧的也许是写给那青梅竹马的恋人,但一定是一种爱情的回忆。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局淡淡的话语,却透着深刻的意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当时,不同的感悟,我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感悟最深的也就是我似乎读懂了清初第一才子的忧,引起心中的共鸣感叹韶华易逝。
我们小组不止一次一起讨论纳兰容若的词。
从不同人的心里看到了不同的纳兰。
也带动了一些没读过纳兰词的人对纳兰词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
——计超杰胸纳幽兰,神容略若。
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
他是第一才子,既无满人的粗鄙,也无汉人的八股,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直逼李后主,秦少游。
他多情却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爱情因而成为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
他将他的柔情融入了他的诗词,叫人读来怎能不动容。
“人生若只如初见”,仅七个字,包含了多少深意,多少人为这一句叹惋,为之伤神。
喜欢他的人很多,然而真正懂得其词中深意的又有多少呢?——夏蕾起初,虽然知晓有纳兰这一词人,但对他的认知也仅限于“清初第一才子”“饮水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已。
但对于这位风流倜傥的才子,我也怀着几许好奇。
因此,当初欣然加入了这一课题组。
经过几个月的课题研究,纳兰这一形象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渺远到贴近。
对他的词作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一些诗词鉴赏的技巧与表达方法,我相信这对语文的提高兴许也大大有益。
——于卉刚接触纳兰容若,只是因为课题需要,但当我正式读他的词时,才惊讶于他的柔情,他被人记得,不是因为他是权相之子,不是因为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只因为他是一个横绝一代的词人。
纳兰词的读后感

纳兰词的读后感纳兰词的读后感(精选3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纳兰词的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纳兰词的读后感1一、怀人篇一人独坐,思绪万千,看《丰乐亭记》,想环滁之山水,而毫无可乐之趣,亦思纳兰,诗词尽显脑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思至此,但恐触景思人。
纳兰,一介武将,亦知一位感伤词人,众人喜诗,唯他偏爱诗余,有人尝言“容若小词,直追后主”、又言:“北宋至此仅一人而已”。
纳兰尚重感情,一生痴情,但求得一真爱,而人有悲欢离合,仅三年,纳兰卢氏便撒手人寰,往日欢娱尽现脑海“被酒莫惊春意重,煮书销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更添伤感,终日思妻,常作悼念词,以寄思念。
吾常读纳兰小词,且读且泣,至此,已不能言!二、感伤篇又读纳兰,几多见解,但与尔共享。
吾怨其不知怜取眼前人,及卢氏死后,方知其灵慧大方,常作悼亡词,词中之叙大抵是往日与妻欢娱之景,委婉感伤,使人不忍卒读。
世间之人,常忘却当下,多于已逝之物感慨,或喻人之风流倜傥,或喻情之惆怅,或喻花卉之异香,重忆往事才觉草木之凋零,花不复香矣。
吾敬其长情,终日思妇,茶饭不思,更无心进仕,梦妻复生,一身素衣,素未工诗,而得此佳言,叹妻之学,既醒,才知只梦耳。
其后,偶读江南才女沈婉之词作,倾其兰心蕙质,属其兄顾贞观寻其红颜,即而,两人相视,虽素未谋面,已似相识多年之故交。
纳兰终获其爱,然满汉不通亲之言,将其分隔,纳兰只言:一片伤心画不成。
终以三十一之壮龄与世长辞,闻之伤感,而今吾亲视之已泣不成声。
三、励志篇而今又读纳兰,不叹其长情,不悲其早逝,生命亦长亦短,可悲乎?非也。
且只道其才华洋洋也,岂非尔等可及也。
汝知其为感伤词人,大体闻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成圆,夕夕都成缺。
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性德读后感【纳兰性德读后感一】纳兰性德一个无意中听到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那次的无意我也许此生终与这个名字无缘。
纳兰性德一个前清的词人,一个我并不熟悉然的词人。
然尔今天我看了他的词集《饮水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之间是熟悉的,有联系的.一个先我于几百年的人,在读他留下来的文章的那一个刻我知道我懂他.我明白他的词,他的用意,他的感性。
纳兰字容若一个有才华又多情的男子,可谓文武双全,有着令人心痛的名词佳作,也有着令人羡慕的一身好武功.这一切正如书中所说象是一个江湖小说中才有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以写出那种婉约悲谅的佳作呢.那一身英武的装扮之下是怎样的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呀.那英俊的双目里又有怎样一种柔情在里面.然后他却是真实存在的。
读他的词我会心痛。
容若是高贵的,生活在明臣之家天生有着一种贵族的气息。
他聪明,博才,天生透着一种忧郁的美,然尔他又是那个与他自己生活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对还是错。
上天所给他的智慧和丰厚的财富对他来说就是真的幸福吗。
我知道上帝太偏爱他,为了让他更完美上帝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他,可是那些东西又自相矛盾。
如果容若是多情的那么他就应当是一个月下把酒,西湖赏花的翩翩公子。
然后约上三五好友吟诗作对,笑谈一切。
或悲或喜自有诗知。
可他偏偏却有满身武艺而成为皇上一等侍卫。
他的职务与他的性格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他是不快乐的。
也许爱情会让快乐,可他偏偏却爱上了一个贫民女子,爱情路上注定是不幸福的,虽然经历了风雨他们走到了一起,但这种爱情已经是千疮百孔终不能长久.没想到与生俱来的财富与地位却是他在爱情路上的一道劫,此生注定如此.容若是孤独的.此生他终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拥有的他不喜欢,而他喜欢的他注定此生无法拥有.容若知道此生为有用词才能驱散心中的孤独,所以他将所有的感情都放在那他的词中.在那每一句的字里横间我都可以读出一个故事,一段眼泪,一段纳兰无法言说的酸楚. 容若享尽了别人眼中的快乐,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很少有过几回真正的快乐。
纳兰词读后感700字

纳兰词读后感700字
纳兰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展现了纳兰性情的敦厚与深沉,以及对爱情、友情、
人生的感悟。
读完纳兰词,让我感慨良多,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首先,纳兰词中对爱情的描写令人心驰神往。
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不仅仅是诗意的苍凉,更是对人性的深刻体验。
纳兰词中的爱情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真实的感情流露,让人
感受到了爱情之美和坚贞。
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爱人,学会用心感受爱情,
珍惜每一个瞬间。
其次,纳兰词中对人生的思考让我深有感触。
纳兰的生平经历颇为曲折,但他并没有
被挫折打倒,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
他的词中流露出对命运的不屈
与坚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勇敢面对逆境的力量。
纳兰词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教会了我在困境中坚持勇敢前行,珍惜每一刻的光阴。
最后,纳兰词中的笔触清丽动人,意境深邃隽永,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陶醉其中。
他
的文笔纯净而清新,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滋养,让人体味到人生的甘苦和忧乐。
纳兰
词让我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和魔力,启发了我的心灵,让我更加热爱文学,追求诗意
的生活。
总的来说,纳兰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读后使我更加珍惜人生,对爱情、友情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纳兰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宝,它教诲我们怎
样用柔情浸润人生,用淡泊守望灵魂。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阅读纳兰词的过程中找
到自己的心灵归宿,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是道寻常。
初读这本书,便被作者清新雅致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果然不失“落梅风骨,秋水文章”的风范。
然而对于纳兰容若,我却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一朵佛前的青莲,这无可厚非,清丽脱俗,绝世独立,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
他自诩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人间惆怅客。
然而并非如此,他不是君主,却在冠盖如云的文武百官中独自高贵,受尽荣宠。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愁便是闲愁。
大清王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深邃的孤独,一种高贵的寂寞。
那么容若的华贵与冷艳绝世亦是由富贵衬托而成的。
试问,一个布衣百姓,纵使有惊世才华,英俊文雅的外貌,即便风度翩然也会让人有一种穷酸的感觉。
不似骄阳般的康熙,拥有王者的霸气与政治上的谋略,他就像是一颗被闪耀群星环绕的月亮,带着璀璨的光环,夺目又高洁。
命中注定,生性柔软慈悲的他无法成为皇上手中征战杀敌的利剑,而是贴身的美玉,仅供把玩与欣赏。
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位柔情的女子,却又了动人的坚强与抱负,然而那只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成就大事终是靠不住的。
从孩童起,他喜欢的不是燃烧的炽热,而是烟花散尽的薄凉。
他宁可做一枝寒梅,也不要和百花争妍,尽管他有傲视万物的资本。
正因为有了资本,才有权利傲视。
不慕权势,淡泊名利,却依然弃江南水岸的沈婉而回到京城。
因为他放不下,始终放不下荣华富贵,放不下闲来思愁的资本。
后来接回沈婉,亦是弥补他自己感情的空虚,抚慰心灵,用来自救罢了。
不过,也可以换一个角度。
可能那是一个男人的担当,是一个豪门继承者的责任,若他真抛弃父母不管只顾个人悲喜,执意躲避在江南与沈婉厮守终生,我也看不起他了。
家庭的责任,他必须担起。
正如打出生以来就享受雍容华贵,也不是白白给他的,得到了什么,势必会付出些什么,他要付出的便是自由,便是清闲,便是任性。
如此看来容若也不似那么可怜与清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感悟
初读纳兰词,并不能好好体会其中深意,因为没有那种人生阅历,也无法有这种伤感但
后来才咀嚼出一点纳兰的滋味。
现在我们课题小组又是纳兰词,这就让我不得不更深一层地去品味纳兰的痛纳兰的苦。
豪放是外放的风骨,而骨里渗透的是无限的忧伤,《如梦令》中心影摇摇欲坠一句无限风光惊绝,人尚留在心影摇摇欲坠的壮美凄清中未及回神。
纳兰词许多首都是朦胧的也许是写给那青梅竹马的恋人,但一定是一种爱情的回忆。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局淡淡的话语,却透着深刻的意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当时,不同的感悟,我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感悟最深的也就是我似乎读懂了清初第一才子的忧,引起心中的共鸣感叹韶华易逝。
我们小组不止一次一起讨论纳兰容若的词。
从不同人的心里看到了不同的纳兰。
也带动了一些没读过纳兰词的人对纳兰词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
——计超杰
胸纳幽兰,神容略若。
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
他是第一才子,既无满人的粗鄙,也无汉人的八股,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直逼李后主,秦少游。
他多情却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爱情因而成为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
他将他的柔情融入了他的诗词,叫人读来怎能不动容。
“人生若只如初见”,仅七个字,包含了多少深意,多少人为这一句叹惋,为之伤神。
喜欢他的人很多,然而真正懂得其词中深意的又有多少呢?
——夏蕾
起初,虽然知晓有纳兰这一词人,但对他的认知也仅限于“清初第一才子”“饮水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已。
但对于这位风流倜傥的才子,我也怀着几许好奇。
因此,当初欣然加入了这一课题组。
经过几个月的课题研究,纳兰这一形象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渺远到贴近。
对他的词作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一些诗词鉴赏的技巧与表达方法,我相信这对语文的提高兴许也大大有益。
——于卉
刚接触纳兰容若,只是因为课题需要,但当我正式读他的词时,才惊讶于他的柔情,他被人记得,不是因为他是权相之子,不是因为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只因为他是一个横绝一代的词人。
事业上的不得志使他对情越来越执着。
他不经风雨,没有机会去经历坎坷,以至于英年早逝。
有句诗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但他未必想到,直到妻子死去,他才恍悟他亏欠了她多少,从此爱情成为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徐泽良
对纳兰容若最初的印象源于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然后不由自主地参加了这个课题。
通过这个课题,让我更加了解他,也更加了解他的词。
为亡妻所写的哀悼词。
读了很多关于他的书以及解读他词文的文章之后,更加喜欢他的忧愁多情。
最喜欢的是那首“谁念西风独自凉”的浣溪纱。
落寞之意不加渲染透纸而出。
虽然我并不能多体会其中的含义,但还是十分喜欢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希望以后可以了解纳兰容若。
——张雅婷
以前,我同桌就十分喜欢纳兰容若,因而我知道有这个人。
但是说起来可笑的是,我在研究性学习之前,还以为他是个才女,但是他却是清初第一才子,这使得我对我的课题更加有兴趣了。
在组长的带领下,和其他成员的互助下,我虽不能说如同易中天了解三国般了解纳兰容若,但对他的了解也还说的过去。
“人生若只如初见”“饮水词”。
纳兰的才华我领略了不少。
才子古今不少但柔情的才子又有多少呢?通过对纳兰的研究,我对情又深一层了解了一番。
对人的细腻的情感又惊叹了一次。
我享受研究纳兰的一生的过程,受益匪浅。
——倪晓琼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和研究,我总算可以说对纳兰容若有点了解。
王国维说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一人者足以说明纳兰容若的才气不得不受人敬仰。
他原名
成德,字容若,其父明珠是康熙的首辅之臣。
他天资聪颖,博通经史,能文能武,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
可谓平步青云。
可惜,天妒英才,在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英年早逝。
岁生命短暂,但也在历史的画章是刻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这便是纳兰容若。
我们所研习的人。
到此,这个研究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我对他的研习日后还会进行下去。
——孙良
本次我们是关于对纳兰容若及他的词的研究。
通过这次研究,使我从一个不知他是男还是女的井底之蛙迅速转变为他的一个小小的崇拜者,他的生活,他的词,他的情感都深深感染了我。
上天对他是非常眷顾的,锦衣玉食,功名在身。
有爱他的妻子,仰慕他的小妾,至死不渝的情人,相濡以沫的情人,一切的一切,真可谓是羡煞旁人。
但是他不在乎,他勇于追求自己的情感因此被他的父亲所不齿。
然正是他的这种思想和精神,使得他的词才能独具一格,传诵于世。
为他赢的满清第一词人的荣誉。
这次研究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准备,通过问卷,查资料,以及有些组员本身对他的认识构成了这次研究的主体内容,大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