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Porcine Mycotoxicosis)是由猪食物中摄入的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影响了猪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讨论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检查结果:1. 猪的临床表现:受感染的猪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长期受感染的猪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生殖问题。
2. 采集并检测猪食物中的霉菌和毒素:通过采集猪的食物样本,可以进行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霉菌培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 器官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猪的肝脏、肾脏、肠道等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
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移除受感染的食物:发现受感染的食物后,应立即将其从猪的饲料中移除,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中毒。
2. 给予解毒剂:对于已经中毒的猪,可以给予一些有效的解毒剂。
常用的解毒剂包括活性炭、亚硒酸钠、脱氧胆酸、多酚等。
这些解毒剂可以帮助猪体内的毒素排出,并保护猪的肝脏和肾脏功能。
3. 提供营养支持:中毒的猪往往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
可以通过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来补充营养,促进猪的康复。
4. 强化管理措施:为了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管理措施。
这包括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监控饲料的质量、控制饲料的储存时间等。
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预防:1.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干燥程度,避免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猪舍和饲料样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感染的食物。
3. 营养调整:合理配制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清洁消毒: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防止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和传播。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疾病。
曲霉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植物和食品中,容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和产生毒素。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通常是由于猪饲料或食物中受到污染而引起的,在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饲料和食品的质量安全,就容易引发猪黄曲霉毒素中毒。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会造成严重影响,给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毒素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猪肉及其制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针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下文将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各异,受到猪的年龄、性别、饲养管理条件、饲料中毒素含量及中毒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摄食量减少:中毒的猪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食量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
2. 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导致猪的生长速度变慢,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和延迟。
3. 免疫功能下降: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会影响猪的免疫功能,使得猪体内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传染病。
4. 繁殖能力下降:母猪受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会导致受孕率下降,胎儿畸形、早产或者死胎的发生率增加。
5. 其他症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还可能引起瘙痒、皮肤病变、呼吸道疾病、甚至中毒死亡。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 临床症状观察: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猪的饲料摄食量、生长发育情况、免疫功能、繁殖状况等方面的变化来初步判断猪是否中毒。
2. 实验室检测:可以采集猪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样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等技术手段,对饲料或动物体内的曲霉毒素浓度进行准确检测。
目前针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还没有特效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猪舍卫生情况等方法来减轻猪的中毒症状,并预防和控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周保福云南省南华县沙桥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675201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病,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㊁坏死㊁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㊁消化机能紊乱㊁精神沉郁㊁可视黏膜黄染㊁贫血㊁粪便中带有脓血㊁胸腔和腹腔积液㊁出现神经症状及妊娠母畜流产为特征㊂猪一旦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轻者预后良好,重者死亡㊂该病现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以预防为主㊂笔者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原因㊁临床症状㊁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总结,现论述如下,供养殖户参考㊂1发病原因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原因是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㊁饲料原料及其副产品㊂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玉米㊁大豆㊁花生㊁秸秆等㊂2病例介绍2.1病例1发病情况:2011年11月6日,沙桥镇索厂村委会董某饲养的68头猪只(其中能繁母猪19头㊁仔猪37头㊁育肥猪12头)发病32头(其中能繁母猪4头㊁仔猪21头㊁育肥猪7头),发病率为47.1%;共死亡12头(其中仔猪9头㊁育肥猪3头),病死率为37.5%;另有2头妊娠母猪流产㊂主要症状: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不振,口渴喜饮,皮肤发红,皮下出血,呼吸困难,粪便带有脓血,妊娠母猪流产㊂死亡育肥猪中有2头出现肌肉抽搐㊁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㊂病因调查:通过查看饲料发现,饲喂的玉米部分发霉变质,饲喂该玉米后6d猪只发病,发病后3d 出现死亡㊂治疗方法:一是更换饲料中的玉米㊂二是通过胃管投喂 通便散 +板蓝根(煎汁),同时给予充足㊁清洁的饮水,以通便泻下㊁护肝㊁解毒㊂三是对症状较重的病猪,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1次/d,连用3d;同时,用头孢噻呋钠40 m g/k g体重+安乃近30m L,1次/d,连用3d;并于每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700g,饲喂1周,停1周后再喂5d㊂通过上述综合治疗,3d后猪群明显好转,15d痊愈㊂2.2病例2发病情况:2012年10月17日,沙桥镇田心村委会朱某饲养的58头猪只(其中能繁母猪14头㊁后备母猪8头㊁仔猪28头㊁育肥猪8头)有29头(其中能繁母猪4头㊁后备母猪2头㊁仔猪21头㊁育肥猪2头)发病,发病率达50%;共死亡16头(其中能繁母猪1头㊁后备母猪1头㊁仔猪14头),病死率达55%;另有3头妊娠母猪流产㊂主要症状: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不振,口渴喜饮,四肢末梢出血明显,皮肤表面出现紫斑,呼吸困难,粪便带有大量脓血,步态不稳,妊娠母猪流产,猪只死亡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㊂病因调查:调查发现,畜主最近从某粮食收储户中采购了大米和米糠,所购大米和米糠均发生了霉变,且米糠霉变较为严重;饲喂后6d发病,发病后3d出现死亡,且仔猪死亡较严重㊂治疗方法:立即更换饲料原料,同时喂给青绿饲料;全场生猪经胃管投喂 通便散 +板蓝根(煎汁)+蒲公英(煎汁),同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并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40 m g/k g体重+安乃近30m L+黄芪多糖20m L,连㊃93㊃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12期疫病防控收稿日期:2013-11-18周保福,男,1971年生,兽医师㊂用3d;于每吨配料中加入氟苯尼考700g,饲喂10d;每天自由饮用由板蓝根熬制的汁液后,给予大量清洁饮水,连饮5d㊂通过上述综合治疗,3d后猪群明显好转,18d痊愈㊂3临床症状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肝毒物质㊂中毒猪只以肝脏损伤为主,同时伴有血管通透性破坏㊁中枢神经损伤等,因此临床表现为黄疸㊁出血㊁水肿和神经症状㊂由于猪的品种㊁性别㊁年龄㊁营养状况㊁个体耐受性㊁摄入毒素量等的不同,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程度和临床表现也有显著差异㊂猪采食霉败饲料后,其临床表现可分急性㊁亚急性和慢性中毒3种类型㊂急性型常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食欲旺盛㊁体质健壮的猪发病率较高,多数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突然死亡㊂亚急性型病例体温升高1.0~1.5ħ或接近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渴,粪便干硬㊁呈球状㊁表面被覆黏液或血液,可视黏膜苍白㊁后期黄染,后肢无力,步态不稳,间歇性抽搐,严重者卧地不起,常于2~3d内死亡㊂慢性型多发生于育成猪和成年猪,病猪精神沉郁㊁食欲减退㊁生长缓慢或停滞㊁消瘦㊁可视黏膜黄染㊁皮肤表面出现紫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呈现神经症状(如兴奋㊁不安㊁痉挛㊁角弓反张等)㊂4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如消化紊乱㊁排脓血便㊁黄疸㊁出血㊁出现神经症状㊁妊娠母猪流产㊁口干喜饮等)和剖检病变(如肝脏肿大㊁广泛性出血,肝细胞变性㊁坏死,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㊁水肿,肠道中有凝血块,脾脏出血性梗死等)可作出初步诊断,之后要调查所用饲料及饲料原料是否有霉变,结合调查结果可进行确诊㊂5预防1)防止饲草饲料发霉㊂饲草饲料必须充分晒干方能贮存,且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同时要防止雨淋及受潮㊂2)霉变饲料常用去毒方法㊂一是连续水洗法㊂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费时少㊂具体操作是:将饲料粉碎后,用清水反复浸泡漂洗,至浸泡的水呈无色,方可饲用㊂二是化学去毒法㊂最常用的是碱处理法㊂具体操作是:将霉败饲料置于碱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结构中的内酯可被破坏形成香豆素钠盐(溶于水),再用水冲洗可将毒素除去;也可用5%~ 8%石灰水浸泡霉败饲料3~5h后,再用清水淘净,晒干,便可饲喂;还可用0.1%漂白粉水溶液浸泡处理㊂三是物理吸附法㊂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㊁白陶土㊁黏土㊁高岭土㊁沸石等,其中沸石可牢固地吸附黄曲霉毒素㊂6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采取如下措施对症治疗㊂1)一旦发现猪只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应立即更换饲料,并喂给青绿饲料㊂2)对重症病例,首先应清理肠胃,可投喂泻药(如硫酸钠㊁人工盐㊁通便散等)㊂3)静脉滴注10%~2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同时投喂用板蓝根或蒲公英熬制的汁液,以解毒护肝㊂4)肌肉注射抗生素制剂及黄芪多糖,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㊁控制肠炎㊂7小结板蓝根性寒㊁味苦㊁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和凉血止血的作用;而且,板蓝根含吲哚甙,抗菌谱广,对多数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㊂蒲公英性寒㊁味甘苦㊁入脾胃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疏肝力量较大,护肝作用强㊂因此,连续投喂板蓝根(煎汁)和蒲公英(煎汁),可促进黄曲霉毒素中毒猪只尽快痊愈,且后期恢复情况较好㊂(责任编辑:郭会田)㊃04㊃疫病防控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12期。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由于食用了被霉菌污染的农产品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毒性疾病。
猪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青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类和动物都有一定的毒性。
在猪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饲料、饮水等环境条件的不洁净以及饲养管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猪受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
一旦人们食用了受到猪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猪肉或猪产品,就会引起中毒反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一、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中毒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肝损伤、出血性疾病和肾损伤等,慢性中毒表现为免疫功能障碍、神经症状、癌症的发生和发育等。
一旦出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与治疗。
二、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诊断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病史: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特别询问近期是否食用了猪肉或猪制品,以及是否存在食物过敏等情况。
2. 临床表现: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消化道、肝、肾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症状。
3. 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检测,来确定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
三、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一旦确定了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停止摄入受污染的食物:一旦发现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摄入受污染的猪肉或猪制品,避免继续中毒。
2. 胃洗:对于急性中毒的患者,可以进行胃洗,以减轻中毒的症状。
3. 解毒治疗:可以采用一些解毒药物,如活性炭、地塞米松等,来进行解毒治疗,以减轻症状。
4.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症治疗,如对消化道症状、肝损伤、出血性疾病、肾损伤等进行相应的治疗。
5. 免疫增强治疗:对于慢性中毒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免疫增强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症状。
四、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预防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饲料卫生:对于饲料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应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避免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猪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属菌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存在于玉米、豆类等粮食中。
猪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容易引发多种病症,严重威胁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介绍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其防治措施。
1. 中毒早期中毒早期猪只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同时,猪只的皮肤易起皱,体温略有升高,呼吸也变得急促。
猪只进入中毒中期后,消化道症状更加明显,伴随着下泌血或血尿、呕血等现象。
此时,猪只的体重减轻更为明显,扬声器饲料效果显著下降。
猪只进入中毒后期,毒素的积累会引发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抽搐、失重、吼叫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猪只可能因衰竭而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方法1. 黄曲霉毒素检测可通过怀疑样品或疑似猪只的粪便或尿液等生物标本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多样,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可以检测多个种类的黄曲霉毒素。
2. 猪肝脏制片黄曲霉毒素中毒猪只的肝脏可根据组织学改变做出鉴别。
猪肝脏制片检查是唯一能够准确确诊的方法。
三、防治措施1. 建立科学的饲料管理制度通过控制贮存粮食环境和条件,如湿度、温度、通风等,降低其受到霉菌感染的可能。
同时,合理配置饲料,减少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同时增加饲料中抗氧化剂和种子杀菌剂的使用量。
对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空气、水质、饮用水及饲喂器具、饲料输送装置等均得到有效的消毒和清洁。
保证猪只进食的饲料、水源无污染,并及时清理污染物。
3. 疾病治疗一旦发现猪只中毒,应及时联系兽医进行疾病治疗。
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不同的猪只中毒情况调整,同时加强饲料管理。
如果情况严重,及时淘汰相关猪只。
总之,对于养殖业来说,不仅要减少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也应该对养殖环境建立严格的治理制度,才能真正减轻猪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危害,保证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猪的疾病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引起猪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
临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并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类结构极相似的化合物。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污染玉米、花生、豆类、麦类、秸秆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在肝脏,可经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而发生羟化、脱甲基和环氧化反应。
黄曲霉毒素影响DNA、RNA的合成和降解,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代谢,线粒体代谢以及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黄曲霉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
二、病原:黄曲霉毒素三、流行病学:四、临床症状:急性型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病猪精神沉郁、食欲缺乏、消瘦。
可视黏膜苍白,后期黄染。
一般食欲旺盛和体格健壮的猪发病率高。
体温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粪便干硬呈球状,表面被覆黏液和血液。
步态不稳,间歇性抽搐,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
发病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五、诊断鉴别:结合病史和临诊表现(黄疸,出血,水肿,消化障碍及神经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变性、坏死)等情况,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做霉菌分离培养,以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
六、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贫血和出血。
全身黏膜、浆膜、皮下和肌肉出血;肾、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水肿,肝脏肿大,脾脏出血。
急性病例呈急性中毒性肝炎,慢性病例可见肝细胞和间质组织增生。
七、防治措施:(一)治疗无特效疗法。
发现猪中毒时,立即停喂霉败饲料,改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青绿饲料和高蛋白饲料。
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
(二)预防禁止饲喂霉败变质的饲料,防止饲草、饲料发霉。
饲料应置荫凉干燥处,勿使受潮、淋雨。
可通过连续水洗、化学去毒、浸泡等方法而去除霉变饲料的毒素。
如用5%~8%石灰水浸泡霉败饲料3~5h后,即可去除大部分毒物。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作者:刘彬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7期刘彬/重庆市铜梁县巴川畜牧兽医站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它是黄曲霉的一种代谢产物。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各种谷物及其副产品极易被污染,最易感染黄曲霉菌的是植物种子,如是玉米、花生、黄豆等。
尤其是在夏秋梅雨多湿季节以及温、湿度适宜时多发。
如收割、脱粒、贮藏保管谷物不当,霉菌极易繁殖,产生大量的菌丝体,释放出各种黄曲霉毒素。
该毒素稳定,产生后则不易消除,猪若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感染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不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肝脏也不能分解毒素,因而在体内不断蓄积并产生大量的毒性作用,造成猪的黄曲霉素中毒。
(一)发病情况?规模养猪户雷某自述,近日改用了刚在农户家中收购采收的新玉米来喂猪,第一天就发现猪群不喜吃饲料,认为是换了一下玉米属正常情况,可是过了两天就发现猪群中有10多头猪不进食,精神沉郁,检查体温正常,随后的4~7?d中病猪就增至到90多头,且在各种阶段的猪都有猪发病,病为严重的是妊娠母猪和架子猪。
有两妊娠母猪出现了流产,架子猪也发生了4头猪的死亡。
同时自用了-些解热镇痛、抗生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不见效。
(二)临床症状病猪开始食欲减退,喜食生青料和稀食厌食精料,哄地寻食泥土瓦砾等,体温正常,粪便干燥,且直肠出血,偶有猪头触地或头抵在圈墙上的现象。
病情严重者停食,后躯衰弱,黏膜苍白,四肢内侧及耳尖、耳根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
有的病猪眼、鼻周围皮肤发红,随后变呈蓝色。
个别病猪呈现兴奋狂躁不安等神经症状。
病程长短不一,急性病例发病后3~7?d死亡,慢性者也可达2周左右。
除上述症状外,慢性病例还表现离群低头站立,拱背,卷腹等临床症状。
(三)病理剖解变化病死猪四肢内侧、耳尖、尾根和腹部皮肤有紫色淤斑。
体表和各器官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肛门淋巴结最为显著。
胃黏膜出血,有针尖或碗豆大小不等的溃病灶,黏膜易脱,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翁堵镇散养户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翁堵镇散养户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指猪食用了被霉菌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主要通过喂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中毒。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猪的死亡率和生产损失。
一、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1. 急性中毒:猪进食大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短时间内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如厌食、异常腹泻、呕吐、脱水、毛色暗、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病程短暂,多在1-2天内死亡。
2. 慢性中毒:猪长期摄入一定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泻、毛色暗、皮肤瘙痒等。
二、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1. 临床症状:根据猪的临床症状,如厌食、腹泻、呕吐等,结合猪舍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初步诊断。
2. 饲料检测:对疑似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进行检测,判断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和种类。
3. 功能指标检测:如血清学检测、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等,以判断猪体内是否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三、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1. 畅通肠道:使用轻泻剂等药物,促进肠道蠕动,排除体内的黄曲霉毒素。
2. 解毒药物:使用活性炭等解毒药物,可以吸附体内的黄曲霉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3. 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对症治疗:根据猪的临床症状,如脱水、呼吸困难等,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如补液、输氧等。
四、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1. 饲料管理:加强饲料质量监控,严格控制饲料中的霉菌及黄曲霉毒素含量。
2. 环境卫生控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等,减少霉菌的滋生。
3. 饲喂管理: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霉菌及黄曲霉毒素含量,及时更换或处理受污染的饲料。
4. 药物预防:可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严重影响,故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
猪场动力网2014-07-12 08:52:00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误食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的含有毒素的花生、玉米、麦类、豆类、油粕等而引起。
猪误食霉败饲料后1-2周即可发病。
急性病例,多发生于2-4月龄、食欲旺盛、体质健壮的幼猪,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
亚急性病猪,体温多升高到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黏膜苍白,后躯衰弱,走路不稳,粪便干燥,直肠流血。
有的猪发出呻吟或头抵墙壁不动。
育成猪多取慢性经过,走路僵硬,食欲减退,发生异嗜和到处啃吃泥土、瓦砾、被粪尿污染的垫草等。
病猪拱背、蜷腹,粪便干燥,兴奋不安,有的病猪眼、鼻周围皮肤发红,以后为蓝色。
剖检急性病例在胸、腹腔内可见大量出血,后腿前肩等处皮下及其他部位的肌肉处都能见到出血。
肠道内有血液,肝脏浆膜部有针尖样或淤斑样出血。
心内膜与心外膜均有出血,偶见脾脏有出血性梗死。
防治措施
(1)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发霉,严禁饲喂霉败饲料。
轻度发霉(未腐败变质的),应先行粉碎,随后加清水(1:3)浸泡并反复换水,直至浸出水呈五色为止,再配合其他饲料饲喂。
(2)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只能采取投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静脉放血和补糖解毒保肝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