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与 语言生态

合集下载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多元文化的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多元文化的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多元文化的交流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

这里有着汉语、俄语、塔吉克语、乌兹别克语等多种语言的交织,形成了一个独特而鲜活的语言交流的空间。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

由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乌兹别克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这里曾是蒙古帝国、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等多个强大文明的地盘,各种语言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碰撞,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氛围。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文化不仅反映在国家层面上,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同族群的语言交流既是一种必需品,也是一种乐趣。

尤其是乌兹别克语和俄语,几乎是人们必须掌握的两种语言。

这两种语言代表了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密切联系。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还体现在其多元的语言使用场景上。

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商贸交流中,人们可以听到各种不同语言的交织。

当你走进一家乌兹别克斯坦的餐馆,服务员用流利的中文向你推荐当地的美食;当你在市中心的商业区逛街时,无论是俄语、乌兹别克语还是塔吉克语,你都可以感受到激动人心的多语言交流。

在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乃至全球华人和乌兹别克族之间的重要桥梁。

在乌兹别克斯坦,你可以找到各种语言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学习汉语还是其他语言,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享受语言学习的过程。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不仅体现在语言交流的广泛性上,更体现在语言文化的深度上。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乌兹别克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乌兹别克语也是中亚地区使用人数最多、普及面最广的语言之一。

乌兹别克语拥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诗歌和民间传说,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之美,也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

通过语言的交流,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底蕴,了解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和民族特点。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古老诗歌与文化传承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古老诗歌与文化传承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古老诗歌与文化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位于中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语言与文学。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和文学承载着古老的诗歌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多样性以及其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主题。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一个多族裔和多种语言共存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语言多样性。

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3种官方语言,其中最主要的是乌兹别克语。

乌兹别克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交流、沟通的主要语言。

此外,俄语、塔吉克语等也被广泛使用。

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乌兹别克斯坦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学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诗歌和文化传承。

乌兹别克斯坦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品。

其中最闻名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宝——《玛纳斯史诗》。

这部史诗以其壮丽的场面和丰富的情节,被誉为世界文学的明珠。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玛纳斯的故事,以及他与家族、祖国和生活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乌兹别克斯坦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学传统还体现在其他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上。

乌兹别克斯坦的作家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闻名于世。

他们关注人类的命运、自然的美丽和社会的现状,用细腻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生活和人民。

他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还承载着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这些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是文学表达的工具和载体,而文学则通过语言传递和呈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和价值观。

乌兹别克斯坦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生活和遭遇,又传达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然而,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与文学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的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到了外部的文化和语言。

乌兹别克斯坦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愿景的实践

乌兹别克斯坦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愿景的实践

乌兹别克斯坦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愿景的实践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推动。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选择了绿色愿景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首先,乌兹别克斯坦在能源领域的努力值得称赞。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意识到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有限性,并开始积极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乌兹别克斯坦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政府通过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建设了一系列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项目,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且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乌兹别克斯坦在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农业一直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严重。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民的技术培训。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采用更高效的灌溉系统,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还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再次,乌兹别克斯坦还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一个干旱国家,面临着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严峻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大力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于濒危物种和生态景观的保护力度,并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最后,乌兹别克斯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工业领域,乌兹别克斯坦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还可以加强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

总之,乌兹别克斯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并且仍在继续努力,致力于实现绿色愿景。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亚洲之心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亚洲之心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亚洲之心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被誉为亚洲之心。

这个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上。

这个国家涵盖了多个民族,包括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信仰、服饰以及节日庆典。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融合了这些不同民族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乌兹别克斯坦文化。

乌兹别克斯坦的世界文化遗产给这个国家增添了许多的魅力。

首都塔什干的库尔班-希吉孔教堂、布哈拉的亚罗-恩希尔-希尔金宗教体系、撒马尔罕的历史中心等景点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历史建筑物和古迹不仅展示了乌兹别克斯坦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吸引了大量的观光游客。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还表现在其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上。

乌兹别克斯坦的绘画、雕塑、陶瓷、刺绣等传统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乌兹别克斯坦的绘画擅长表现人物形象和民间生活场景,雕塑则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表情。

传统艺术作品通常以明亮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为特点,展现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除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乌兹别克斯坦的音乐和舞蹈也非常丰富多样。

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音乐有着浓厚的东方特色,以乌兹别克民族乐器如三弦、筝、笛子等为主要表演工具。

乌兹别克斯坦的舞蹈以华丽的服饰和快节奏的舞步为特点,能够展示出民族自豪感和活力。

乌兹别克斯坦的音乐和舞蹈不仅在本国内受到赞誉,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还可以从其丰富的美食中体现出来。

乌兹别克斯坦的美食以米饭和面食为主,口味醇厚,具有浓郁的中亚风味。

最著名的乌兹别克斯坦美食之一是“撒马尔罕抓饭”,它是一道包括羊肉、胡萝卜、葡萄、大葱等食材的传统菜肴,非常受欢迎。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还有许多其他道地的美食,如烤肉串、馅饼和酸奶等。

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多样性使其成为了一个独特而魅力十足的旅游目的地。

豪根语言规划

豪根语言规划

豪根语言规划我们曾经从数十年的语言规划文献中提取了30多种定义,通过分析,认为语言规划领域具有这样一些特征:语言规划是人类有意识地对语言发展的干预,是影响他人语言行为的一种活动;语言规划是为了解决语言问题的,所谓语言问题是由语言的多样性引起的交流问题;语言规划一般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语言规划不仅仅对语言本体进行规划,更多的是对语言应用的规划,对语言和人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规划;语言规划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活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是国家或地区社会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规划与语言学其它领域的不同在于,它通过明显的、有组织的人工干预在自然语言中引入“人造”成分。

这基本上是1980年代中后期之前人们对于语言规划的一些看法。

1990年代以来,人们对语言规划又有了更多的认识: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多样性的一种人工调节;语言规划不是要消灭语言的多样性,而是要保护这种多样性;语言规划的目的不再只是解决交际问题了,而是也应该考虑其它非交际的问题,也应该考虑受众的感受,考虑规划行为对整体语言生态系统的影响;语言规划不仅仅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和社会学、政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规划应该被视为社会规划的一部分等。

由此可以看出在语言规划作为一种研究领域出现后的近60年间,学科本身的目标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语言规划的研究者而言,这种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正如埃金顿(Eggington 2005)所说的那样,为了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语言问题,语言规划的作用正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如何在继承语言规划研究者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求更适宜的语言规划架构,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单从数量上说,语言规划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

这些成果大多散落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各种语言学和其他专业出版物中,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学科的多元性及其生命力,另一方面却不利于学科的整合,不利于初学者进入学科,不利于学科的继承和发展。

语言政策与语言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等

语言政策与语言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等

语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因此,语言政策、语言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和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等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语言政策语言政策是指政府在语言使用、语言规范、语言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在我国,语言政策制定主要由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门等负责。

其中,汉语普及推广政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旨在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同时,在保护民族语言方面,政府也积极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发展。

二、语言传播语言传播是指语言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流。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传播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在我国,汉语的传播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汉语国际化,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

同时,汉语教学也成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

三、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是指在境外开展的面向非华裔人士的汉语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掌握商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等。

目前,我国积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为海外学生提供优质的汉语教育和文化体验。

四、国家语言治理能力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是指国家在语言规范、标准化、保护等方面的治理能力。

在我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宣传教育等手段加强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防止语言乱象和语言生态破坏。

同时,政府也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力度,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正常使用和传承。

总之,语言政策、语言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和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等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政府应不断加强对语言的规范化和保护工作,推动汉语国际化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论语言生态与语言国策

论语言生态与语言国策

V0 1 3 3 No . 3
Ma v 2 0 1 3
论 语 言生 态 与语 言 国策
冯 广 艺
( 中南 民族 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
摘 要: 语 言 生 态跟 语 言 国策 的 制 定 紧密 相 连 。 一 个 国 家或 地 区 的 语 言政 策 的 施 行 应 符 合 语 言 生 态 的 实 际 ; 有
语 言生态 的基 本格 局 出发 , 符合 语 言 生态 的实 际 ; 另

同 的 国家 和地 区有 不 同 的 国情 和 区情 , 也 有 不 同 的
方面 , 语言生态的基本面貌、 发展趋势等也必然受
“ 语情” 。一个 国家或地 区的语 言政策的制定 , 必须
从 其 语 言 生态 的实 际 出发 , 不 能脱 离 语 言 生 态 的实
言 变体 , 而要考 虑 到该 社 区 的所有 语 言变 体 , 因为语 言变体是构成 社会语 言库 的成 分 。……第二 , 这意 味 着 我们要认识 到语 言 政策 存在 于一个 广 泛 的人类 社 会 大环境 中 , 这个 环境 由社 会 、 政治、 经济 、 文化 、 宗 教 和意识形 态等元 素 构成 。 ” l 2 语 言 政策 大 多是 在语 言
生态 中出现或存在某 种特殊 的生态现 象时 , 由一个 国
家或地 区有 针对性地 制定 的。
1 .语 言政 策的制 定要 符合 语 言生 态的 实 际。不
语 言推广 、 语 言规 范 等 的总 称 。语 言 国策 的制 定 , 跟
语 言生态紧密 相连 。一方 面 , 语言 国策 的制定应 该从
利于 良好 的语言生 态的构建 , 具有前瞻性 , 并充分 考虑 不 同语 言的不 同特性 。作 为语 言 国策之 一 的语 言推 广 , 既 跟

乌兹别克语自学教程

乌兹别克语自学教程

乌兹别克语自学教程摘要:1.乌兹别克语简介2.乌兹别克语字母表和发音规则3.乌兹别克语语法概述4.乌兹别克语常用词汇和短语5.乌兹别克语自学资源与建议正文:【乌兹别克语简介】乌兹别克语,又称乌兹别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

此外,它还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广泛使用。

乌兹别克语使用人数超过3000 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阿尔泰语系语言之一。

乌兹别克语的字母表采用拉丁字母,共有33 个字母,其中包括21 个元音和12 个辅音。

【乌兹别克语字母表和发音规则】乌兹别克语的字母表采用拉丁字母,由33 个字母组成,其中包括21 个元音和12 个辅音。

乌兹别克语的字母表和发音规则如下:字母表: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发音规则:乌兹别克语的发音规则相对简单,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固定的发音。

例如,字母“a”发音为“啊”,字母“b”发音为“波”,字母“c”发音为“察”,以此类推。

【乌兹别克语语法概述】乌兹别克语的语法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它属于阿尔泰语系,与土耳其语、蒙古语等语言有相似之处。

乌兹别克语的语法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乌兹别克语常用词汇和短语】乌兹别克语常用词汇和短语包括问候语、礼貌用语、数字、时间、日期、家庭、职业、交通等。

例如,你好(saalom aleikum) 、再见(rahat)、谢谢(keesh) 、不客气(afsos) 等。

【乌兹别克语自学资源与建议】如果你想学习乌兹别克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线学习资源:互联网上有很多学习乌兹别克语的在线资源,例如YouTube、Duolingo 等。

2.自学教材:可以选择一些乌兹别克语自学教材,例如《乌兹别克语自学教程》等。

3.寻找语伴:可以寻找一个乌兹别克语母语人士作为语伴,一起练习口语和听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4), 536-539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19.74070An Analysis of Uzbekistan’s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cologyLulu Fe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Received: July 25th, 2019; accepted: August 9th, 2019; published: August 16th, 2019AbstractUzbekistan’s language policy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Because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cology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change of Uzbekistan’s language policy has al-so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language ecology. The study of Uzbekistan's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ecolog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inspir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armonious language ecology.KeywordsUzbekistan,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Ecology, Influencing Factors, Inspiration浅析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冯璐璐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收稿日期:2019年7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16日摘要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历经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因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态息息相关,所以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变迁对语言生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对构建我国和谐的语言生态产生启示。

冯璐璐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语言生态,影响因素,启示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因其盛产棉花,被誉为“白金之国”。

乌兹别克斯坦近年来与我国交流交往甚密。

2005年我国在塔什干建立了乌兹别克斯坦第一所孔子学院——塔什干孔子学院。

这所孔子学院不仅是我国在全球成立较早的孔子学院之一,也是建立在中亚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在沙俄时期、苏联时期、苏联解体后经历了一系列变迁。

因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息息相关,所以在研究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同时,其语言生态也值得关注。

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及语言生态进行研究,对我国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也能产生启示。

2. 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上受突厥、阿拉伯文化影响较大。

从公元10世纪起,乌兹别克斯坦的居民基本皈依伊斯兰教。

14世纪以来,乌兹别克斯坦的居民长期使用的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文。

16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开始征服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就处在其中。

“1891年,整个中亚正式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1]。

沙皇俄国开始在中亚推行俄语。

沙皇俄国在中亚的语言政策并没有推行成功,一是因为中亚的文化水平发展较低,居民识字率很低,二是因为沙皇俄国对中亚没有多重视且沙皇俄国自身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低。

苏联早期在中亚的语言政策是积极鼓励中亚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自我发展。

列宁在1895年提出“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

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推出“当地民族化”的语言政策方针,决定扶持和发展中亚的语言和文化。

1917年11月15日,新成立的苏维埃俄罗斯政府通过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布要保证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平等和独立自由。

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废除俄罗斯化政策的决议、1922年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关于民族和“自治化”的问题》、1923年俄共(布)《贯彻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的实际措施》和1936年苏联宪法都先后规定了各民族语言平等的原则。

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政府开始推行强制中亚居民学习俄语的行政命令。

通过一系列法令,到20世纪70年代末,俄语已经渗透到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各个领域,成为中亚多数人的办公和生活用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时期中亚的文字体系也经历了变迁。

“1926年,第一次全苏突厥学代表大会决定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

1928~1930年,中亚五大民族的语言先后由原来基本以阿拉伯字母为主的文字改成以拉丁字母为主的文字。

1939~1940年,拉丁字母又改成以基里尔(俄语)字母为基础的文字”[1]。

总之,苏联早期的语言政策主要是维护和发展中亚的民族语言和文化,而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苏联开始在中亚推行“俄罗斯化”的语言政策。

苏联时期在中亚的语言政策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利在于苏联早期的语言政策通过扫盲运动和改造中亚文字两方面着手,提高了中亚居民的识字率,促进了中亚文字的自我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在中亚强制推行的“俄罗斯化”政策不仅加强了族际交流,也使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社会文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冯璐璐189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并提出“新思维”和“民主化”。

在这一时期,中亚的民族语言开始复兴。

“1989年10月21日,当时还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兹别克斯坦通过了自己的语言法《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语法》。

根据该法,乌兹别克语被确定为国语,俄语成了族际交际语。

1991年9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宣布独立”[2]。

在1992年的宪法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明确规定乌兹别克语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语。

在1995年颁布的新语言法以及2004年该法修正案中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再次从法律上明确了乌兹别克语的国语地位。

但是这些法令并没有对俄语的地位做出规定,俄语仅仅沦落为一门外语。

另外,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进行了文字改革,乌兹别克语经历了拉丁化的过程。

“1993年9月2日乌第12届最高苏维埃第13次会议通过了卡里莫夫总统《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实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乌兹别克字母表的法令》。

与《法令》同时通过的还有“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关于实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乌兹别克字母表的法令》实施办法的决议”。

《决议》提出:从2000年9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1940年5月8日颁布的《关于由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乌兹别克文转到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新乌兹别克字母表》的法令宣布无效”[3]。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字拉丁化改革已基本完成。

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为了突出新独立国家的主权地位及摆脱苏联的影响,采取了“去俄罗斯化”的政策,在法律上把乌兹别克语规定为国语,通过一系列法令使俄语仅仅沦落为一门外语。

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过分服务于政治,忽略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居民对掌握俄语的实际需求。

可以说,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沦为了政治游戏的工具。

3. 乌兹别克斯坦语言生态的特点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是统一的整体,两者息息相关。

语言政策对语言生态有制约作用。

通过对沙俄时期、苏联时期及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变迁的分析,可以看出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生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语言管理欠佳,二是语言发展不均。

无论是沙俄时期、苏联时期,还是苏联解体后,政府都没有重视语言的实际使用需求,而是把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语言政策当作是政治工具,用于政府本身的政治用途。

在沙俄时期乌兹别克斯坦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低下,沙皇政府在乌兹别克斯坦施行的语言政策没有获得成功,对俄语的推行优于乌兹别克斯坦当地的民族语言,但是沙皇政府既没有在乌兹别克斯坦成功普及俄语,又没有发展好其它民族语言。

在苏联时期,早期是扶持并发展民族语言,后期是强制推行俄语,政府都是单一管理并发展某种语言,对于其它语言管理并不到位,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语言发展不平衡。

在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乌政府为了突出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把乌兹别克语定为国语,俄语成为了一门外语,对于其它民族语言政府也没有很好地管理。

4. 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及语言生态的影响因素影响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至于内部因素,一是民族和人口因素。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由129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主体民族乌兹别克族占80%,非主体民族中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5%、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其他民族合计占2.5%”[4]。

在沙俄时期沙皇政府为了征服乌兹别克族,强制推行俄语。

在苏联早期为了巩固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积极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族语言。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苏联政府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强制命令学习俄语,提高乌国内俄罗斯族的地位。

在苏联解体后,乌政府认为采用主体民族的语言是新独立国家主权的象征,从而提高主体民族的地位,在法律上把乌兹别克语定为国语,不断的排挤和压制俄语。

第二个内部因素是政治因素。

无论是沙俄时期、苏联时期,还是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语言政策的变迁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政府把语言当作是政治手段与工具。

第三个内部因素是经济因素。

沙俄时期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水平低,沙皇政府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冯璐璐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苏联时期,乌兹别克斯坦需要来自苏联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在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稳步提升,为语言政策的改革与实施提供了扎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影响乌兹别克斯坦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态的外部因素主要是近邻国家和远邻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的近邻国家首先是指中亚其余四国,其次是俄罗斯。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受到这些国家的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还受伊斯兰国家(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美国、中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