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鼻肠管和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发并发症的对比分析(精)
胃管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e to e r ugr, eo dAf ie sil Wezo dclC lg, nhu3 52 C i ) D p.fN u srey Scn f ltdHo t o ia pao f nhuMe i ol e Wezo 2 0  ̄ hn a e a
Hale Waihona Puke A pi t no sr u ea d N s -eu a T b ainswi e eeCrno ee rI p lai f c o Ga tcT b n a o jjn l u ei P t t t S v r a i rba i n e h c
I uy A Co aai td f nea Nurin n r: mp rt eS u yo t rI tt j v E i o
养 情 况 , 括 血 清 总 蛋 白 、 白蛋 白 、 红 蛋 白含 量 ; 录 两 组 置 管 1 包 前 血 记 0d内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括 腹 泻 、 化 道 出 血 、 流 、 吸及 吸 包 消 反 误
人性肺炎; 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比较两组患者入住监护病房的时间, 分析经济与效益的关系。 果 置管 结
svr rnoeerlnuy Meh d B sdo d i inn m e, 6 ai t w r dv e t togo p ci u io eeeca i rba i r. c j to s ae na m so u b r 0pt ns ee ii di o w ru st r e entt n s e d n oe v r i truhg r b n aoj ua tb epci l. w ru s uri o dtn, nldn el t r e , ra u i h g  ̄tet eadns-e nlu erset e T ogop ’n ttncn io s ic igsnm t a po i p l m n o i u -j ‘ vy io i u o l tn e b
两种不同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

tb u e,n sle trlt b ipa e inf a ty lwe n ie c e ad n a n e ld so ot P < 0.01 .Tu e dso ain o c re n sx a a—nea u e ds ly d a sg ic nl o ricd n e rg rig ph r g a ic mf r( i y 0 ) b ilc t c urd i i o
现代临床 护
( dr l i l us g 2 1 .( 1 MoenCi c ri )0 09 1 ) naN n
两种不 同鼻饲管行肠 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 比较及护理
李 影 。肖素 文 ( 上海 市 第 六 人 民 医 院 普 外 科 , 海 ,0 2 3 上 203 )
[ 要 ] 目的 摘 探讨 胃切除 术后应用 复尔凯鼻 肠营养 管及 胃管 进行肠 内营养并 发症 的观察及 护理要点 。方 法 选择 20 0 7年 1月一
现 缝 线 断 裂 , 胶 布 固 定 的 6例 出现 滑 动 , 用 胃管 7例 出 现 滑 动 , 组 用 胶 布 固 定 的滑 脱 率 比 较 , >00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组 患 者 堵 两 P .5, 两
管 或不畅发生 率 比较 , P>O 5 差 异无统计 学意 义。 论 胃切 除术后肠 内营养 支持应用 复尔凯 鼻肠营 养管与 胃管是安全 有效 的。 . , 0 结 复尔
胃管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严重烧伤患者的应用比较

分 析 比较肠 内营养并发症 与营养情况 ,现报道如下 。
插管 ,插管成功后 ,管道外 端悬空 约 40cm 固定 于近耳垂部 或
1 临 床 资料
固定于上衣衣领处 。两组 患者均在入 院 24h后给予鼻 饲能全
1.1 一般 资料 选取 2008年 1O月 -2009年 9月在我 院治 力补充营养 ,采用持续 匀速泵入 ,一般 泵人速度 由 50n ̄/h过
药 ,2010,17(16):99. [2] 赵 鲁卿,张声生.中医治疗 功能性消 化不 良经 验与思路 [J].北
京 中医药 ,2011,30(1):32. [3] 迮兴宇.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伴抑郁情绪概况 [J).北京 中
医 药 ,2008,27(5):387—389. 收稿 日期 2013—06—30
对照组显效 l8例 ,有效 11例 ,无效 l1例 ,有效率为 72.5 。两 单纯的治疗 胃,采用多潘立酮片这种药 物 ,提 高 胃动力 ,促进
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O.05)。
消化功 能 ,但是这种 治疗方 法 ,治 标不治本 ,一旦停 药 ,病 症
3 讨 论
容易反复 ,治疗效果差 ,而且有一定 的副作用 。
寒热 错杂型 、饮 食积滞型[2]。肝郁气滞 型 的患 者需要疏 肝解 郁 、理气消痞 ,可 以使用 白芍 、甘草 、柴胡 、炒枳壳这 四种 药材
参 考 文 献
结合治疗 。痰湿 内阻型 的患者 需要 燥湿 化痰 、理 气和 中 ,可 [1] 李汉军.中医治 疗功能性 消化 不 良临床 观察 [J].中国 当代 医
呕吐咖啡样物或排柏油样便大便潜血试验10天营养情况比较10天营养情况g项目例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鼻空肠管组35天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天鼻空肠管组的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均高于胃管组第10天鼻空肠管组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均高于胃管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比较n组别腹泻消化道出血鼻空肠管组35可见
高龄重症患者中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胃肠减压效果的对比研究

高龄重症患者中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胃肠减压效果的对比研究发布时间:2021-09-23T02:14:41.14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麦咏欢[导读] 研究对比鼻肠管与普通胃管对高龄重症患者的胃肠减压效果麦咏欢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梧州 543000【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鼻肠管与普通胃管对高龄重症患者的胃肠减压效果。
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高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奇偶数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
对照组胃肠减压应用的为普通胃管,研究组胃肠减压应用的为鼻肠管,两组对比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不适应、排痰困难、肺部感染、鼻黏膜受损、切口裂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数据上的差异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于普通胃管,鼻肠管可显著提高高龄重症患者的胃肠减压效果,具有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普通胃管;鼻肠管;胃肠减压;高龄重症胃肠减压可谓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高龄危重症患者而言,如果胃肠减压采用的是普通胃管,那么会有恶心、呕吐等不适以及强烈的咽部异物感出现,且机械性刺激会增加呛咳或窒息的可能,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还会使病情加重,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
为使胃肠减压患者的身心痛苦减轻,同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临床方面主张以鼻肠管替代普通胃管为普外科患者开展胃肠减压治疗。
本文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高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样本,现作以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6月-2021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高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奇偶数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
对照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73-98岁间,平均(82.5±2.7)岁;留置胃管时间5-27d,平均(12.8±1.6)d;研究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年龄在74-97岁间,平均(82.6±2.8)岁;留置胃管时间5-28d,平均(12.7±1.5)d。
两种不同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_李影

χ2
11.25
4.04
0.41
2.51
P
0.0008
0.04
0.52
0.11
注 :1) 为 2 / 22,0 / 0, 分 子 为 用 缝 线 固 定 断 裂 例 数 , 分 母 为 用 缝 线 固 定 的 总 例 数 ;2) 为 6 / 16,7 / 25, 分 子 为 用 胶 布 固 定 发 生 滑 脱例数,分母为胶布固定总例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 2007 年 1 月 -2009 年 12 月 本 院 胃 肠 外 科 收 治 的
胃 癌 患 者 63 例 ,其 中 男 38 例 ,女 25 例 ,年 龄 37 - 81 岁 ,中 位 年 龄 61.7 岁 ;手 术 方 式 :均 行 胃 肿 瘤 切 除 术 ,根 治 性 远 端 胃 切 除 34 例 ,全 胃 切 除 29 例 。 吻 合 方 式 :远 端 胃 切 除 患 者 , 毕Ⅰ式 18 例 ,毕Ⅱ式 16 例 ,全 胃 切 除 者 ,食 道 空 肠 Roux-Y
2 结果
两组患者咽部不适、管道滑动或滑脱及堵管或不畅发 生率比较见表 1。 由表 1 可见,两组患者咽部不适比较,
现 代 临 床 护 理 (Modern Clinical Nursing)2010.9(11)
P < 0.001,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复 尔 凯 鼻 肠 营 养 管 咽 部 不 适发生率低于胃管;复尔凯鼻肠营养管 2 例出现缝线断裂, 用胶布固定的 6 例出现滑动,胃管 7 例出现滑动,两组用 胶 布 固 定 的 滑 脱 率 比 较 ,P > 0.05,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两 组 患 者 堵 管 或 不 畅 发 生 率 比 较 ,P > 0.05,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在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在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接受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对我科室接收的64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实施随机分组,32例接受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入选为对照组,32例接受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入选为观察组。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47.38±4.83)g/L、Alb(44.93±5.36)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13%),明显更少,P<0.05。
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接受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吞咽困难;应用价值脑卒中这一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闭塞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使患者产生脑组织损伤,通常是由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构成的。
吞咽困难这一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给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带来严重影响,病情严重者甚至面临死亡情况。
不少研究指出,脑卒中患者受不同程度影响,极易引起进食障碍、吞咽困难、营养摄入异常、意识障碍等问题,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情况,甚至限制患者免疫功能,诱发多种不良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1]。
本文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对我科室接收的64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给予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现报道临床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对我科室接收的64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实施随机分组,32例接受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入选为对照组,32例接受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入选为观察组。
对照组(n=32):男、女分别为19、13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5.73±3.68)岁,按脑卒中类型分,脑梗死17例、脑出血15例;观察组(n=32):男、女分别为18、14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4.82±2.95)岁,按脑卒中类型分,脑梗死20例、脑出血12例。
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老年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比较论文

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老年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老年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各100例;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1.0喂养,保证两组患者日需量供给热量达到1500-2000 kcal,总量为1500-2000ml。
通过hart 腹泻记分法观察喂养第3日起至第7日,两组腹泻的发生情况。
结果:鼻肠管腹泻发生率的比例明显高于鼻胃管组,p0.05)。
1.2 实验方法鼻胃管组患者使用普通硅胶胃管(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进行肠内营养治疗;鼻肠管组患者采用进口复尔凯鼻空肠管(荷兰纽迪希亚nutricia公司生产)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1.3 营养支持方案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1.0(荷兰纽迪希亚nutricia公司生产)喂养,保证两组患者日需量供给热量达到1500-2000 kcal。
喂养第1天输入日需量的1/4,第2天输入半量,第3天起输入全量。
1.4 操作方案喂养速度以肠内营养泵控速至80ml/h匀速鼻饲,统一加温5分钟后启动进入人体喂养,喂养总量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在1500-2000ml,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
观察喂养第3日起至第7日,两组腹泻发生的情况。
1.5 观察指标使用hart 腹泻记分法,腹泻判断标准[3]:对24h 内每次粪便评分的值相加,得到当天的总分值,总分≥12分即认为患者存在腹泻。
1.6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腹泻发生率进行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鼻胃管组发生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肠管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3 讨论3.1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62%[4]。
留置鼻肠管及鼻胃管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dwelling nasointestinal tube and nasogastric tube on enteral
nutrition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status of the body, and promote early recovery.
[ Key words] nasointestinal tube; nasogastric tube; enteral nutrition;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omplications; nutrit发生率为 5 0%,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6 25% ( P<0 05) ; 治疗 7 d 后,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 TP、
Alb、 Hb 均高于对照组 ( P<0 05) 。 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留置鼻肠管有助于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减
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促进早日康复。
[ 关键词] 鼻肠管; 鼻胃管; 肠内营养; 脑血管意外; 并发症; 营养状况
[ 中图分类号] R651
[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753 / j cnki 1008-2344. 2020 02 009
[ 文章编号] 1008-2344(2020)02-0132-03
· 132 ·
沈阳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第 22 卷 第 2 期 2020 年 3 月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鼻肠管和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发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鼻肠管,普通胃管,肠内营养,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鼻肠管与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并发症的优缺点。
方法:将89例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4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
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
结果: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引起食物返流、误吸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所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食物返流、误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
进行肠内营养是指临床上为危重病人、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以及发生了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体外营养的一种常见方法。
可是,由于上述患者易存在腹胀、胃排空障碍及胃食管返流等病症,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呛咳、误吸、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并发症。
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为了验证此学说,我院特对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和用普通胃管行胃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3 讨论
长期禁食可导致患者发生肠黏膜萎缩、肠屏障功能受损和消化道易感部位感染,而进行肠内营养既能支持禁食患者的全身营养又能保护其黏膜屏障, 促进其肠道功能的恢复[3],所以为长期禁食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鼻肠管的优点由于需要禁食的患者多为危重病人(其大多都存在胃排空延迟、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昏迷的现象),而留置胃管会减弱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的舒缩功能和吞咽反射,所以使用胃管会使患者发生返流、呕吐、误吸的几率更高(目前已确定留置胃管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一个高危因素[4] )。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鼻肠管,其管端可通过屈氏韧带,所以患者不易发生返流、误吸和肺部感染(主要由于屈氏韧带的括约肌作用)。
3.2 鼻肠管和普通胃管的相同点进行这两种肠内营养的途径对于患者发生腹胀、腹泻的几率无明显影响。
部分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后出现的吸收不良症状,经调整鼻饲量和鼻饲速度后均能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鼻肠管相对于普通胃管来说具有管径小、刺激性小的特点,使用它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营养液的吸收、不易引起并发症,很适合胃肠功能差、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89例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其中男42例,女47例,年龄为17~89岁。
在此89例患者中,有脑出血患者56例,严重创伤引起ards的患者13例,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9例,老年痴呆患者4例,重症肺炎患者7例。
将此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状态等情况的差异经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进行营养治疗的方法
1.2.1置管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的鼻空肠管(由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由聚氨酯制成,末端呈微螺旋型,管内有不锈钢引导丝,可在胃镜引导下用异物钳将该鼻空肠营养管夹住并将其推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约135~145cm[1] 处。
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普通胃管(由杭州富善医疗器材公司生产)由硅胶制成,前端有2个侧孔,置入长度为人体发际至剑突。
在放置普通胃管前,护士需先用润滑剂将胃管前段润滑,然后再从患者的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50~55cm,待确定胃管处在患者胃里后,固定胃管即可。
1.2.2营养液的选择和剂量两组患者使用的营养液均为能全力、百普力或瑞代营养液(选择哪种营养液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患者使用营养液的剂量应从其需要量的20%~50%逐渐增加至营养指标达标为止。
1.2.3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注意事项:①所有患者均需用鼻饲泵泵入营养液,并用加温器将营养液的温度控制在38oc左右。
②在刚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医生需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o ,并将营养液的输注速度设为30
ml/h。
③在每次输注完营养液后,护士应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
④医生需每6小时抽吸一次患者的胃腔残留液。
如果患者的胃腔内残留液≤200ml,即可维持营养液原来的输注速度或稍减速而增加胃动力药。
如果患者胃腔的残留液
≤100ml,则需增加营养液的输注速度(输注速度可设置为20ml/hr)。
如果患者的胃腔残留液≥200ml,则需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的速度[2],待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后再继续进行肠内营养。
⑤医生需严密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腹胀的症状,医生应为其使用胃肠动力药。
1.3 临床观察指标临床观察的指标有腹胀、腹泻、返流、误吸和肺部感染。
2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欧希龙, 孙为豪, 曹大中等.胃镜辅助放置鼻胃管和空肠营养管[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6):655-658.
[2] 王冰,杨小林.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