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10月信贷结构继续向好,银行业三季度经营数据改善

10月信贷结构继续向好,银行业三季度经营数据改善 银行 事件概述:1)央行发布10月金融和社融数据: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存款减少3971亿元,同比多减6343亿;M2增速10.5%,环比降低0.4pct ,同比提高2.1pct ;M1增速9.1%,同环比分别提高5.8pct 和1pct 。
10月新增社融1.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520亿,月末余额增速13.7%。
2)银保监会公布银行业20Q3监管指标:三季度末,银行金融机构资产315.2万亿,同比增10.5%;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同比降8.3%;ROA0.8%,环比降2BP ;净息差2.09%,环比持平;不良率1.96%,环比增2BP ;拨覆率179.9%,环比降2.52pct 。
分析与判断:► 10月信贷规模略低预期,但结构延续向好:⏹ 信贷小月总量略低于预期,中长贷多增结构延续向好。
10月信贷小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同比小幅多增285亿元,余额增速环比小幅回落0.1pct 至12.9%。
多增幅度有所收敛主要是居民短贷影响:1)居民部门:住户贷款新增4331亿元,同比多增121亿,一方面短贷仅增272亿,同比少增351亿,或因疫情影响下十一假期消费情况不及上年同期;另一方面中长贷新增4059亿,同比多增472亿,但较三季度月均6000亿的水平有一定回落,预计是信贷额度有一定约束、叠加严控地产领域信贷投放,影响按揭扩增。
2)企业贷款:延续改善,单月增量2335亿,与其他小月基本相当,同比规模接近翻倍。
其中短贷虽然负增,但同比少减341亿;中长贷新增4113亿,同比多增1897亿,贡献了主要增量;票据规模延续压降,但低基数下幅度有所放缓。
总体看10月信贷规模略低于预期,但结构上仍然稳固,持续向中长期倾斜。
展望后续,消费修复下居民短贷将逐渐修复,年末企业贷款投放仍有支撑。
⏹ 多因素助力,社融增速再提升至13.7%。
中国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X(0 10 — 0 9 0 0 4 2 2 2 1 )9 0 5 — 6
F n n i l c l , i a c a t u t r n o o c Gr wt i a ca a e F n n i S r c u e a d Ec n mi o h S l
中国金融规模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检验

整更 重要 。本 文所 要研 究 的 问题 是 中 国 银行 业市 场结 构及 其 与绩效 之 间是 否存 在 因果 关系 , 如果存在 因果 关系 , 么是 那 市 场 结构 决定 绩效 ( 佛学 派 的主 要观 哈 点 ) 是绩效 决定市场 结构 ( 还 芝加哥 学派
市场结构 与绩效 的关系有二种截然不
同并由此得出不同政策 主张 的假设 :即传 统的 S P 设 ( C 假 哈佛学派 ) 和有效结构假 设( 芝加哥学派 ) 。传统的 S 假设认 为: CP 在市 场结构、厂商 行为和市场运行绩效之 间存在着确定 的因果关 系, 市场的结构、 行
效率; Z和X 表示一组与银行有关的控 制变 量向量 , 如银行资产规模 、 产权结构等;o 【
利 、瑞 士、西班 牙等银 行业市场结构与市
场绩效 的研究 , 支持 了S { 设 , CPN 因此 , 检 验 S  ̄ 中国银行业是否有效 显然在一 CPN设 定程度上可 以证 明S 范式是否具有一般 CP 解释 性。其次 ,随着我 国市场化导 向的经
济体 制改革的逐步 深入 ,金融 尤其是银行 业的改革已成为关键 ,但中国银 行业 存在
— —
为、 绩效之间存 在的是一种简单 、 向、 单 静
态的因果关系 , 即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 , 从而市场结构通过 厂商行 为影 响经济运行
中 国 银 行 业 市 场 结 构 、 效 率
行 为——绩效” 假说并不适合银行业 ,
和 绩 效 关 系 实 证 分 析
( )变量 的 选 择 一
议 。
利润 并不一定是反竞争定价 的结果 ,完全 可能是高效率 的结果 。他们分析得 出的结
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研报告3篇

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研报告3篇【导语】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以下是悠悠#整理的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一】金融运行形势分析调研报告今年以来,全县金融部门牢牢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总要求,着眼“四个争当”、“三大取向”、“四化同步”目标定位,积极融入新常态、研究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以推动产业转型为主线,以提高创新能力为载体,持续增加“双百工程”、新兴业态、现代农业、民生工程以及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主要金融指标增量、增幅持续向好,全县金融运行形势健康平稳。
一、金融运行主要特点一是城乡居民存款增势强劲。
截至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年内新增亿元,较年初增长%,同比多增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较年初增加亿元,增幅%,同比多增亿元。
居民存款快速攀升,一是与外出农民工返乡过节直接相关,集中汇入款项推高存款规模,其中邮储银行、信用联社居民存款分别较上月增加亿元和亿元;二是投资担保公司兑付风险发生后,撤出资金、手持现金陆续回流银行,银行增存基础趋于稳健;三是个人购买理财产品集中到期,多数理财资金赎回后自动转存银行;四是春节期间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交易趋于活跃,个体商户增存持续向好。
城乡居民存款恢复常态增长,为金融机构做好全年信贷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反映出居民投资渠道单一、消费需求偏低的运行特点,亟待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月末,全县企业存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减少亿元,同比多下降亿元。
从金融角度看,经济下行压力对全县传统产业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资源供给趋紧、国际贸易摩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下游市场重组、产成品占用攀升等多重因素交互叠加,单位存款较年初减少亿元,同比少增亿元。
二是实体经济信贷增速放缓。
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新增万元,同比少增万元,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个百分点。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开始 。银行作 为重要 的金融 中介 ,从一诞生就发挥 着重要 的金融体 系功能 。关 于银行 作用 的阐述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 Sh m e r( 9 2 c u pt 1 1 )对 创 新 的研 究 。 e
他描述 了银行 通过鉴别好 的产业进行投资 ,积极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 长 ;银行 ;市场 中图分类号 :F 6 文献标 识码 :A 01 文章 编号 :10 — 5 X( 0 2)4 0 2 — 5 0 3 8 4 2 1 0 — 0 7 0
产业结构调整 的动因之一是技 术进 步 ,技术进 步对金融创新带来 明显的促 进作用 ,金 融创新促进 经济 增 长 的表现 之 一也 是产 业 结构 调 整 的升级 优
为 垄断性 银行 和竞争性 银行 。 R jn( 9 5 a a 19 )强调 了垄 断性 银行在搜集信 息 、对借款者进 行筛选和监 督 方面具有更强 的激励动机 ,更 易与借款者形 成长 期 合作关 系 ;对 于竞争性银行 ,由于搭便车行 为和 信 息溢出效应 的存 在 ,不能对投 资项 目进行有效 的 筛选 .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 。传 统产业组织理 论则 认 为 ,垄 断性银 行会 产生 x 非效 率 ,容 易导 致信 一 贷配给 、支付较低 利率给储 蓄者 以及 向企业收 取过 度租金等 问题 .对经 济产生 消极 影响 :但是也有研
化 。 自G ls i (9 9 o mt 16 )的经典之作 《 d h 金融结构 和
金融发展》 问世 以来 ,金融结构 与经济增长 的关 系
成为金 融领域研究 的重点① 07年 由美 国次贷危 。2 0 机演化 的全球 金融危 机导致 实体 经济 的严重 衰退 , 再次引发学者对金融体 系结构与实体经 济关系 的讨
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的资本形成与银行业市场结构

王 翔 钱 力 z
( 1上海社会科 学院经济研 究所 , 上海 20 0 ;2安徽省金 融办公 室, 0 00 安徽合肥 20 0 ) 3 0 1
摘 要:本文在金融发展的视角下考察了转 型期 内中国的资本形成 与银行业市场结构之 间的内在联系 , 认 为银 行 业 市场 结 构 的 变 迁 主要 是 中 国国 有企 业 改 革 和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产 物 。运 用 中 国 2 9个 省 19 — 04年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 为银行业市场结构 以非 线性 的方式影响资本形成对产 出需求 的 9220 认 反应 , 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 的融资难 问题没有随着银行业市场集 中度的降低而得到解决。 进而认为 , 应当 大力发展 中小金融 中介机构 , 鼓励合理 的银行业市场竞争 , 通中小企业融 资渠道 , 疏 培育有利于中小企业 发展 的金融环境 , 动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 。 推
文 的研究 就从 中 国的资 本形 成 与银行 业 市场 结构 的变迁 入 手 , 索金 融 发展 、 行业 市 场结 构 和经 济 探 银 增长 之间 的关 系 , 在现有 研究 的基 础上 , 中讨 论 中国 的资本 形成 与银行 业 市场结 构 之 间的 内在联 系 , 集
为丰富金融结构( 银行业市场结构 )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机制提供理论考量和经验证据。具体而言, 本文使用中国 2 个省 19 — 04 9 92 20 年面板数据 , 考察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 中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能 否起 到对 资本形 成 ( 资 ) 投 的带动 效应 。本 文 的第二部 分 是对 相关 文献 的评 述 , 三 部分 为实证 研究 提 第 供 中 国资本 形成 与银 行业 集 中度 两方 面 的特 征事 实 , 四部 分是 实证 分 析 , 五部 分是 全 文 的主要 结 第 第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经营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如银行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创新能力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行业竞争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行业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其次,结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银行内部管理人员对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看法和意见。
最后,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四、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一)内部因素1. 银行治理结构:完善的治理结构能够提高银行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经营绩效。
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
3. 创新能力:在金融创新日益重要的今天,银行的创新能力成为提升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
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外部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2. 政策法规:国家政策、金融监管等法规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
3. 行业竞争:银行业竞争激烈,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五、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建议(一)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总量、结构、价格、就业等方面进行调控和管理,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等目的。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是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对于银行业而言,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银行业的融资成本和释放流动性的影响,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指导和约束。
具体来说:1、货币政策对银行融资成本和流动性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银行的融资成本和流动性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央行会采取收紧货币政策,提高贷款基准利率,这会导致银行融资成本升高,导致银行业的利润率减少。
另一方面,在经济放缓、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央行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增加银行的融资渠道,从而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利润率。
2、货币政策对资金运用的指导和约束货币政策还会通过改变市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辅贷标准等手段,对银行的资金运用产生一定的指导和约束。
例如,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投放规模、贷款结构等,从而实现对金融市场的调控;通过设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银行的存款吸收和贷款投放等,从而实现对银行的约束和引导。
二、财政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税收等手段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对于银行业而言,财政政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银行业的资本运营和收益的影响,二是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影响。
具体来说:1、财政政策对银行资本运营和收益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调整会对银行的资本运营和收益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作为融资渠道的角色尤其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平稳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前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的局面,发展成为现在以国有四大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等多种类银行并存的局面。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其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十分具有典型性。
通过对上海市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上海市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上海市;银行业;集中度;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48-02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
目前经济学界关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
有两种理论模型:局部均衡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局部均衡模型主要研究的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业结构对这种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垄断银行透过借款者甄别、利率水平选择、信贷配给的方式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
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垄断的银行业结构的经济收益高于垄断所带来的成本,所以银行业的垄断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一般均衡模型考虑了银行的信贷行为、居民的储蓄行为以及银行业的结构对于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垄断的银行业结构的经济收益低于其造成的成本,因此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鉴于局部均衡模型与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歧,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银行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ceterelli(1999)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跨国、跨行业的数据,结果发现,较高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提高依赖于银行融资的部门的效率,但是却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的效率,进而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fattoah和deidda(2002)在垄断竞争市场的前提下进行了研究,发现一方面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增加了经济专业化的程度,另一方面,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导致了固定成本的增加,某种程度上不利于金融交易的效率和经济增长;并且在对跨国的工业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较高的银行业集中度不利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却有利到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
国内方面,林毅夫、章奇和刘明兴(2003)通过对全球的制造业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当金融结构和制造业的规模结构能够相互匹配时,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王红(2005)对于1986—2003年中国银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较高的银行业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刘建军和李琼(2005)运用1999、2000年的跨省数据对于我国各地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谈儒勇、范坤祥和叶海景(2006)对于1999—2003年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分区域看,与东部
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银行集中度的降低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林毅夫和姜烨(2006)在对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后,认为如果银行业结构、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三者之间能够达到完全的匹配,那么,银行集中度提高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设基本模型为:
yt=α0+α1·xt+μt
变量解释:y:使用上海市1985—2008年gdp的自然对数值(lngdp)来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x:使用市场集中度来代表上海市银行业的结构。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他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一般的,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实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本文选用1985—2008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总额占上海市贷款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上海市银行业的集中度的指标。
三、计量模型分析
为了防止伪回归,首先使用adf方法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结果如表1。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x与y的二阶差分都是平
稳的,即x与y同为二阶单整,因此可以对x与y进行协整检验,具体方法为对残差项e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t值为-3.245 505,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t的临界值-3.004861,说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x与y具有协整关系,因此可对方程yt=α0+α1·xt+μt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协整方程为:
yt=11.79946-5.881792·xt+μi
(0.1862)(0.2678)
t检验结果显示变量x是显著的,r2=0.956387,拟合优度较高。
由协整方程可知,上海市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上海市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方程中x的系数-5.88179可以视为上海市经济增长关于上海市银行业结构的长期弹性。
由于现实经济中x与y很少处在均衡点上,因此我们实际观测到的只是x与y间的短期的或非均衡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协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误差修正模型。
首先,假设具有如下(1,1)阶分布滞后形式:
yt=β0+β1xt+β2xt-1+ζyt-1+μt
该模型显示出第t期的y值,不仅与第t期的x值有关,而且与第t-1期x与y的状态值有关。
由协整方程可以构建误差修正项:
ecm=et-1= yt-1-11.79946+5.881792·xt-1
进一步构建误差修正模型:
δyt=β1·δxt-λ·ecm
使用最小二乘法,得误差修正模型为:
δyt=-2.299859δxt-0.267244·ecm
(0.690691)(0.122660)
由t检验结果可知,δxt(t统计量-3.329 792)的与ecm的系数(-2.117 873 5)大于t的临界值(-2.068 7)存在显著性,说明短期内上海市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值与经济增长的变化值存在负相关性;误差修正项ecm反映了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其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体现了长期均衡误差项对yt的控制。
还可得:
yt=1.932371-0.020468·xt-0.878041·xt-1+0.849221·yt-1+μt
(0.637777)(0.386340)(0.410658)(0.054138)
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97239,模型拟合程度高。
t检验表明,变量xt不显著,变量xt-1和yt-1显著。
方程表明,短期内,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与当年的银行业集中度无关,与前一年的银行业集中度呈负相关性,与前一年的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四、结论
本文基于上海市1985—2008年相关的经济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于上海市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上海市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关系,且上海市银行业的垄断程度与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呈负相关性;从短期来看,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与上一期银行
业的市场结构和经济增长分别呈负相关性和正相关性,经济增长的变化值与银行业集中度的变化值呈负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