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激素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A 刺激
神经
组织、器官
B 刺激 内分泌腺
血管
组织、器官
C 刺激
神经 内分泌腺
血管
组织、器官
D 刺激 神经 内分泌腺 血管 内分泌腺 血管 组织、器官
(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B_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属于__B_、___C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A__过程。 (4)日照时间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D__过程。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 起体温升高. (中暑)
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不是。在某些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 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感冒时的发烧,低温麻 醉等。
1、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C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 素增加→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炎热
刺激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 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 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B
C 甲状腺
物理 方式 调节
代谢方式调节
((12) )示B人骨意体骼图主肌中 要、字的C母散肾表热上示器腺的官。结是构皮名肤称:。A当下丘人脑体体处温在调4节0中℃枢的、外界环 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汗液蒸发 。
第27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8.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 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 ) A.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 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 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的调节,
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调节 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 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 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考点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 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 节,称为体液调节。
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 质
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血 浆和淋巴) 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1.探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常用的实验方法有 切除法 、饲喂法、注射法等。
(2)完善实验方案
组别 实 ① 验
动物 幼小
2.3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原创)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盐的平衡
Thank You!
2014-9-26
肾上腺素、甲状腺 激素增加,代谢活 动增强
散热量减少
产热量增加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炎热环境
刺 激
温觉感受器
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有关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舒张 汗液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形成(一般了解)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不含蛋白质的滤液)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9%的水、全部葡萄糖、 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举
例
缩手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体温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 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2)体温恒定的原理 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
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
盐的平衡
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正常成年人每天要通过饮食摄入6~ 10gNa+,而且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Na+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 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另外,还有极少数的Na+随汗液和 粪便排出 。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盐的平衡
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4gK+,其中绝大部分被消化道吸收,未被吸收 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K+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长期不能进食 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临床上常把血钾(指血清中的K+)含量作为诊 断某些疾病的指标。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负反馈调节在必修3模块中的体现 结构层次 个体 实例
血糖调节
(1)①⑦在反射弧中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调节过程是?(填图 中相应标号) ③⑤ ⑤代表的激素是? 抗利尿激素 (3)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 图中的内分泌腺为? 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 它们分别分泌哪种激素?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考点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典例2】(2008· 江苏高考)右图为人体 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多选)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答案】 ABD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 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 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答案】 D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感受 传导 分泌 调节 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 使之产生渴觉。 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4.(2010· 福州三中月考)当人体幼年缺碘时, 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曲线分别是( )
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注意: ①体温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
②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分为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③温度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中
写出炎热条件下体温调节的一个反射弧
提示: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
移植法
移植卵巢 切除幼年动物垂体
激发和维持 各自的第二 性征
促进动 物生长
生长停滞
逐渐恢复生长
注射法
注射一定量 生长激素
六、体液调节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 调节因子,如CO2 、H+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 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肝糖原
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归纳: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 液调节发挥作用。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液浓度升高 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 (3)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
激素调节
1、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1)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 流出,不进入血液。 如: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汗腺等 (2)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 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 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岛、胸腺、性腺等
高中生物---学考复习默写26、27(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免疫调节)

课时默写26《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等),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一)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1.人体热量的来源和散失来源:主要是细胞中(尤以和产热最多)。
散失:主要通过、皮肤内、其次还有等。
2.人体体温调节机制正常体温-- ℃人体体温的调节方式: 。
(二)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人体水盐的来源和去向来源:主要是去向:主要随 排出体外,除此之外还可通过 、 排出体外。
部分水分还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2.人体水平衡调节机制体温高于正常值体温低于正常值通过 发送信息汗腺分泌 , 皮肤毛细血管 ; 同时肝脏和肌肉等。
汗腺分泌 , 皮肤毛细血管 ; 同时肝脏和肌肉等。
体温 体温饮水 、体内 或吃的食物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产生渴觉主动 ,补充水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或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做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
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降低。
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和的调节。
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环境的不断变化。
课时默写27《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是由、、组成的。
1.免疫: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等,是免疫细胞、或的场所。
2.免疫: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1)细胞等(2)细胞(位于、和淋巴结中)①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至胸腺中成熟。
第三讲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补充
多肽
垂体
能够促进垂 体合成和分 泌促性腺激 素
注射
多肽
肾小管、 促进肾小管、 集合管 集合管对水 分重吸收
①激素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如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 各激素间 腺激素之间的反馈调节,性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间的反 馈调节。②拮抗关系: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 联系 关系。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 度升高。
3.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 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4.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 著的生理效应。
考点三 模拟尿糖的检测
【基础知识整合】
一、实验目的
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 糖。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 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 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 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 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 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 中葡萄糖的含量。
无色化合物+O―→有色化合物
三、方法步骤: 1.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 样”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 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样品 水 葡萄糖 模拟“尿 模拟“尿 模拟“尿 溶液 样”1 样”2 样”3
颜色 变化
2. 分别用滴管从 5 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 各滴加2滴; 3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 的含量; 4.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寒冷和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机制
4、下丘脑作用总结: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
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 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 产生渴觉。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
比较项目 调节类型
、
H+等),通过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时间短暂 准确、比较局限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比较长 较广泛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时间 作用范围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 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的关系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高三生物组
高 考 要 求
内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等级要求 B A
血糖调节
动物激素的调节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B
B B
研讨问题一: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 及分泌的激素
(1)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出,不 进入血液。如:唾液腺、皮脂腺、汗腺、肠腺、胃腺、肝脏等。 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 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如:垂体、性腺、肾上腺、胰岛 等都属于内分泌腺。 胰腺:一种比较特殊的腺体,其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 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内分泌 部是胰岛,是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孤立的细胞团,其分泌物胰岛 素等激素直接进入其内的毛细血管。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沾化区第二中学2014级高三生物课时学案考向一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1.列出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化学本质、作用、作用的靶细胞(靶器官)。
2.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画图解:激素的分泌调节——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2)激素调节的特点【例1】(2016年海南卷,1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 .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C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D .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变式训练1】(2016届广西北流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生物卷)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 、b 和c 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②通过作用于垂体b ,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 .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C .a 表示垂体,b 表示甲状腺,c 表示下丘脑D .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知识拓展】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如果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之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 ,之前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 ;三个结构所分泌的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如果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则该激素之后的激素分泌要 ,该激素之前的激素分泌要 。
考向二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血糖调节(1)画图解: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画图解:血糖调节过程2.体温调节(1(2)体温调节的原理:通过调节使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过程。
(3)散热和产热的过程:散热途径主要是通过、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产热途径主要是,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在增加产热方面,属于协同关系。
(4)画图解:炎热(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3.水盐调节(1)相关知识总结(2)画图解:水盐调节过程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2)联系①。
②。
【例2】(2016年江苏卷,16)右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尿激素减少【变式训练2】(2017届福建省莆田第十七中学新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有间隔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为接受信息的细胞C.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蛋白质类物质【知识拓展】对机体稳态中下丘脑功能的分析(1)作为感受器:。
(2)传导:。
(3)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①水盐平衡过程中,可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②体温调节过程中,可分泌。
(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同时也受的调控。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又有的功能。
考点速记1.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且由垂体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体温平衡决定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等。
5.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真题演练1.(2016年海南卷,18)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2.(2016年新课标Ⅱ卷,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3.(2016年浙江卷,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 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4.(2016年新课标Ⅲ卷,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5.(2016年四川卷,8)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______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_______运输到达靶器官。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S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_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_____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较___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__作用。
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______。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
模拟回放1.(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烟台冬泳爱好者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祌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2.(2016年长沙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面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注:T 3和T 4A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B .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参与调节TSH 激素的分泌D .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3.(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
a 、b 、c 、d 、e 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
图中除d 、e 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c 、e 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B .a 、b 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 侧重促进发育 C .d 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D .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 、c 4.(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
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A .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 .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C .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加,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5.(2016届湖南高三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理综生物试卷)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 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B 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____(填物质)。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Ⅰ型糖尿病是一种____病,据此推断,该病可通过注射____治疗。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为:将大小、体重等相同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
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
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状态。
(3)日前,中科院陈雁研究组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 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调节机理如下图:小鼠试验发现:饥饿时肝细胞中PPP1R3G 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 )的活性____,从而能够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进食后该基因表达水平则降低。
据此推测PPP1R3G 基因的表达受_______调控。
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
新题预测1.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制造基因表达时能促进化能合成作用合成葡萄糖B .TORC2蛋白分子开关的功能与血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关C .TORC2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D .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TORC2蛋白在体细胞中都存在2.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A .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B .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3.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
下图为进食等量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导致胰岛素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B.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4.下列对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结构,种类多、含量极微B.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C.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5.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细胞,A~D表示不同的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