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诗中的“河”指的是()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历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
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5、唐朝是我国历最繁荣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7、“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A、辽B、金C、蒙古D、唐朝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上午携带纸笔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1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的史学著作。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杨广D. 李旦3. 唐朝的都城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南京4.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确立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3. 唐朝的都城是洛阳。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高宗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______的统治下确立的。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______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 简述唐朝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 简述唐朝的对外交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5. 简述唐朝的衰落及其原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科举制度的看法。
2.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四大发明的看法。
3.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对外交流的看法。
4.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衰落及其原因的看法。
5.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看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说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重视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重视地方整治2.《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A.B.C.D.3.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4.唐太宗和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统治的相似之处是()①实行殿试制度②注重发展农业③爱惜人才④重视减轻人民负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隋朝的灭亡D.唐朝的建立6.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A.五代十国的更迭B.安史之乱的影响C.君主暴政的危害D.黄巢起义的破坏7.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
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军费开支B.减少军队人数C.防止地方失控D.防止武将跋扈8.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设立进士科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D.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10.“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
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2、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3、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段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执政思想是()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C.无为而治D.勤于政事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5、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6、小明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短暂统一的隋朝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统一国家的建立7、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
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
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8、两汉文化看徐州。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9、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重用文臣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3、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史实排序()①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开通②玄奘西行求取佛经精义③我国版图达到历史上最大④我国第一个统一封建国家建立A.①④③②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4、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城于()A.上京B.咸阳C.兴庆D.杭州5、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6、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
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7、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8、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指()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李渊9、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治国措施体现了这一执政理念的是()A.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D.完善三省六部制2、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3、南宋仅占据半壁河山,却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
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辽夏向金称臣 B.金灭辽 C.宋金达成和议 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4、“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5、“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7、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建立了张楚政权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诗词是对哪个朝代苟且偷安的反映?()A.东晋B.北宋C.南宋D.清9、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10、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11、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XXX,使南北重归统一B、XXX的励精图治C、XXX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XXX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XXX,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XXX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XXX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A、XXXB、XXXC、XXXD、XXX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各国人称中国工钱“唐人”的缘故原由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6、下列人物,其汗青贡献与XXX相似的是A、XXXB、XXX、XXXD、XXX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边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太高大的雪山,那边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汗青人物是A、XXXB、XXXC、文成公主D、XXX8、下列佳句中,由XXX创作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可编纂点窜-。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B、位于河西走廊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0、在本期历史研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XXX(jié)利可汗B、XXX(hào)C、XXX(dì)D、XXX(yìn)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限”指的是之间的分界限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2、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3、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A.钟繇B.顾恺之C.柳公权D.王羲之4、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墨子B.孟子C.孔子D.韩非5、下列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7、“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丰饶的粮仓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8、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9、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把耕犁由直辕改成了曲辕,以便于精耕细作(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6、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A、姚崇B、李春C、杜如晦D、玄奘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A、王昭君B、文天祥C、文成公主D、渥巴锡8、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B、位于河西走廊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0、在本期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颉(jié)利可汗B、元昊(hào)C、朱棣(dì)D、赵匡胤(yìn)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之间的分界线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此请回答12-13小题:12、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13、人们认为烟火(如右图)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
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4、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右图)。
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
它应该出自A、越窑B、哥窑C、邢窑D、景德镇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
”这几句词的作者是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苏东坡17、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B、定都大都C、统一蒙古D、建立元朝18、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流求B、夷洲C、琉球D、赤嵌楼19、下列书法作品属于“宋四家”的是20、下列四幅古代绘画作品中,内容题材与当时社会商业繁荣无关的是21、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八股取士B、废除丞相C、设置东厂D、设立军机处22、下列少数民族称谓,出现最晚的应该是A、突厥B、回族C、女真D、满族23、①康熙②戚继光③。
根据你的判断,第三个人物应该是A、郑和B、乾隆C、唐太宗D、郑成功24、符合下列一组关键词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市是A、扬州B、广州C、南京D、北京25、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C、繁荣与开放D、中外交往与冲突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本大题4小题,共4分)26、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2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与科举制有关。
()28、唐朝灭亡,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29、河北的嘉峪关和甘肃的山海关遥相对,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三、列举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30、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本期学过的关于史学、文学、科技方面的古代典籍可以说都属于历史文献。
查阅历史文献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请举出你认为本期学习过的三部重要古代典籍名称,并说明它的内容或地位。
(表述准确,一个2分。
不得照抄答题示例)答题示例:名称:《农政全书》内容或地位: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①名称:内容或地位:②名称:内容或地位:③名称:内容或地位:第Ⅱ卷开卷部分4、开卷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必须把第Ⅰ卷和第Ⅱ卷合并起来按顺序装订好。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31、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见右图)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1分)2)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要求举出两条)(4分)材料二:(见左图)1)材料二中①和②分别为今天的和。
(2分)2)材料二中历史现象的出现有何积极作用?(要求举出一条)(1分)32、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南开。
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
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
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
……──以上材料均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请回答:①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2分)②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2分)③从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请你从其它历史记载或今天日常生活中找出两类例证,用以证明你的观点。
(4分)五、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33、下列两枚邮票,分别是中国人民邮政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和600周年时发行的。
你能否结合课内外知识,根据票面设计内容,给每枚邮票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名:(4分)34、教材中提到:“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请回答:①请说明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或条件有哪些?(7分)35、有人说: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了。
面对这个话题,班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①你认为同学们探讨这个话题有何意义?(2分)②请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以上所说的“主要特点”。
(8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第Ⅰ卷闭卷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判断题(4分)26、√27、√28、√29、×三、列举题(6分)30、(此题要求所列名称应当是“古代典籍”,名称与内容、地位相符可给满分2分。
不相符,若错位或有一方正确,可给1分。
全错0分)第Ⅱ卷开卷部分四、材料解析题(16分)31、(8分)图一:1)现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或答: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唐朝对外交通从海陆均可通往西亚)。
(1分)2)原因:如答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
(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4分)图二:1)①天津②江苏太仓;(2分)2)大大方便了南粮北调(或答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业繁荣)(言之成理,一条给1分)32、8分)①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边境贸易。
(2分)②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时有战争和冲突,马多用于军事需要,因而导致市场缺马。
(2分)③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如南方多雨,所建瓦房一般屋顶坡度大;社会政治因素:如宋朝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经济发展因素:如大力发展畜牧业,使今天人们肉食丰富等等。
(其它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每条2分,此问最高4分)五、问答题:(24分)33、(4分)第一枚邮票:如中华文明远播西亚;(2分)第二枚邮票:如指南针的故乡。
(2分)(其它合适的主题名均可给分)34、(10分)答:①三方面:南方农业发展、南方手工业兴盛、南方商业繁荣(3分)②原因或条件:政治上: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
北方则战乱较多。
自然条件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人口技术上: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新品种在南方的引种和推广;交通技术的发展(如造船与航海技术);商业流通的便利等等。
(概括出一条可给1分,此问最高7分)35、(10分)答:①意义:如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或我们应当自觉从历史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警惕并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等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此问最高2分)②史实说明:a戚继光平息倭患,维护了国家主权;b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c台湾的归顺和加强管理,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d康熙帝时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使中俄双方能平等协商,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e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
(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