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讲义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生态系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首先,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系统。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中的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往往被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基础设施所取代。

这使得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受到极大的削弱,生态平衡容易被打破。

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口密度极高。

大量的人口集中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对资源的需求和废弃物的产生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这给城市的资源供应和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再者,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城市需要从外部输入大量的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同时向外部输出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这种高度依赖外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使得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另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城市中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往往比较单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弱。

二、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空气污染是城市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也是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

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甚至影响到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样不容忽视。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滋生细菌、传播疾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噪声污染在城市中也越来越严重。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各种噪声源交织在一起,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此外,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日益明显。

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城市内部的温度往往高于周边郊区,形成热岛,对城市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生态环境 与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
本节主要内容
一、城市生态系统概述 二、生态城市规划内涵 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控制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城市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一词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于 1865年提出的,他认为动物对于无机和有 机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就叫做生态。
济活动的模式.

1.城市大气环境的控制


所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指从区

域或者城市的大气环境整体出发,针对该

地区大气污染问题,根据对大气环境质量

的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抓住
境 控 制
主要问题,综合利用各种措施,组合、优化 确定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大气污染控制的 措施主要是调整工业结构、推行循环经济、
一 ) 生
城市水环境规划在编制深度方面可分为两 个层次,一是作为一项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
物 规划编制内容中,主要确定纲领性规划建设要
环 求;二是独立编制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城市总
境 体规划的指导下确定水环境具体的建设内容与
控 实施要求,如城市水系功能定位及水系网络布
制 局规划、以排涝防灾为主的水安全规划、以水
3.城市声环境控制
城市噪声控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区 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见表10-1。
适用 区域
特殊 住宅区
居民、 文教区
一类 混合区
昼间 45 50 55
夜间 35 40 45
适用 区域
二类混合区、 商业中心区
工业 集中区
交通干线 或道路两侧
昼间 60 65 70
(二)生物环境控制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论PPT课件第2讲 生态思想与生态学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论PPT课件第2讲 生态思想与生态学
1.概念借用
● 城市生态系统 ● 城市群落 ● 大学群落 ● 生态位
a
2.4.4 生态学的应(借)用方法论
2.关系与系统分析
● 食物链(产业链、职业链) ● 竞争关系分析:如高斯假设--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 城市系统的生态化分析 ●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分析
a
2.5 环境
环境的定义 环境概念的泛函 环境的分类 人与环境的关系
a
2.1 生态思想-“自然的经济体系”
“生态学”这个词直到1866年才出现,而且几乎在 100年后才被广泛运用。然而,生态学的思想形成于它 有名字之前。它的近代历史始于18世纪,当时它是以一 种更为复杂的观察地球的生命结构的方式出现的:是探 求一种把所有地球上活着的有机体描述为一个有着内在 联系的整体的观点,这个观点通常被归类于“自然的经 济体系”。这个短语产生了一整套思想,尔后又形成了 今天这门学科。
生态学关系图
生命系统
生态学
环境系统
社会系统
a
应用生态学
a
应用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产业生态学 管理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
旅游生态学
养殖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有害动物管理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 资源生态学 灾害生态学 自然保护生态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景观生态设计
世界系统的演变过程
物环
(a) 古代文明时代






(b)
(c)
(d)
农业文明时代



(e) 工业文明时代
a.物质生产由环境生产完成 b.人口生产未体现出来 c.人口生产体现,但仍作为物质生产上的一部分 d.人口生产发展成独立的系统而独立出来 e.环境、物质、人口成为独立的系统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讲义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

首先,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人类在城市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都围绕着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利益展开。

这导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

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城市需要从外部输入大量的资源,如食物、水、能源和原材料,同时向外部输出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这种开放性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也增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再者,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往往导致了自然生境的破坏和破碎化,使得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难以在城市中生存和繁衍。

取而代之的是适应人类环境的少数物种,如城市鸟类、昆虫和一些杂草。

此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调节机制相对较弱。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机制,如生物间的相互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往往被削弱或破坏。

这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和压力时,恢复和稳定的能力较差。

二、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

(一)空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影响了城市的景观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水污染城市的污水排放、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使得城市周边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质下降,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等。

如果这些废弃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处置,将会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土壤和水体,传播疾病,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威胁。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讲义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它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系统。

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基础设施等都是人类精心设计和建造的产物。

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发生了改变。

大量的资源从外部输入,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需要输出处理。

再者,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城市中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往往比较单一,生态平衡相对脆弱。

二、城市生态面临的问题(一)资源短缺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水资源短缺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用水需求不断攀升,而水资源的供应却受到限制。

同时,能源短缺也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城市水体受到污染,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3、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生态破坏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系统。

绿地减少、湿地消失、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四)交通拥堵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交通拥堵成为常态。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居民的出行效率,还会增加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城市环境保护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居民健康的保障。

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都依赖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环境保护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

较旧城东农业居民区 ,
西北下风侧为工业发展用 地,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 一主(旧城)、一副(新 区)分列东西两翼,形成 融山、水、田、林、城为 一体的山水城镇景观格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掌或枝状模型

仁寿县城,两山夹峙的谷地。规划区地形起 伏,景观丰富,1995年规划,为避免城市化 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向周边地区任意蔓延 的 “摊大饼式”扩张对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 带来的不利影响。规划以旧城为主体,结合 自然条件,沿213国道成扇形分布五个2-6万 人大小不等的组团,组团之间有河湖水系、 冲沟、农田、园林绿地形成永久性隔离带和 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条件优越的开敞空间,形 成指掌状空间结构形态。
无锡城市枕山滨湖,水网发达,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 分丰富。2001年,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无锡城 市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稳定性、通过生态因子叠加、自然生态资 产评价,绿地形式评价,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价和城市开发度等的 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无锡市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评价图
提出无锡进一步
地貌、地质、河流、气象、土壤、植被等等的 不同、空间分布模式不同、运动过程不同,城市 建设面临复杂的外部条件。 (2)城市与这些自然要素的不协调的后果
轻则:城市紊乱、效率低下。重则:城市灾害 频发。 (3)城市建设必须与这些自然要素相协调 空间布局的协调、城市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协调。
坡地城市:坡、沟、水、路、建筑
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向周边地区任意蔓延的
“摊大饼式”扩张对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规划 以旧城为主体,结合自然条件,沿213国道成扇形分布五个2-6万 人大小不等的组团,组团之间有河湖水系、冲沟、农田、园林绿 地形成永久性隔离带和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条件优越的开敞空间, 形成指掌状空间结构形态。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共31页文档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共31页文档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城市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首先,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环境包括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方面,而人工环境则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园等方面。

生态设计则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可以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自然资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降低城市对环境的负荷,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同时,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如提供清洁空气、净化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从而增强城市的生态韧性。

另外,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园,可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人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可用性,改善交通状况,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出行条件。

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和法规,明确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总之,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
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 景观-
原始自然景观-
城 市 景 观 发 展 变 迁 过 程
自然1→0 人工
欧洲的城市化发展
11
2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 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持续扩大,对城市地区 的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
小不等的组团,组团之间有河湖水系、冲沟、农田、园林绿地形
成永久性隔离带和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条件优越的开敞空间,形成
指掌状空间结构形态。
23
巫山新县城:迁建新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用地破碎,生态脆 弱,三条大冲沟及多处滑坡体给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带来极大难度 在对迁建用地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县城 整体迁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城道路由低到高沿等高线蜿蜒 而上,对三条大冲沟进行治理,形成组团之间的绿色景观带。突出 表现新城整体形象和独特的山水景观格局
城市建设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空间布局、 发展模式、交通建设、生产方式、
城市与环境的协调:环境容量范围内、 3R(ruduce|ruuse|recycle)、高效保护 与利用环境、保障人健康。
30
4、通过示例分析
1、广东小榄镇的生态环境规划 2、重庆市生态环境优化的建议。
5、作业
1、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哪些? 2、城市可以通过哪些规划途径实现生态
18
19
采取生态型的绿心环形结构发展模型和独特的空 间结构形态。
20
生态效应(热岛、污染、交通、人与自然亲近 等)
21
较 旧 城 东 农 业 居 民 区 , 西北下风侧为工业发展用 地,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 一主(旧城)、一副(新 区)分列东西两翼,形成 融山、水、田、林、城为 一体的山水城镇景观格局
主要表现在: (1)城市区域的建设活动中,缺少与自然地貌相适应
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建设中大填大挖,破坏了自然地 貌的平衡与稳定,加速地面侵蚀,水土流失、滑坡、泥石 流、崩塌等地貌灾害在某些地区频繁发生。
12
2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2)城市建设改变了地表水文循环过程,加剧了对地表物 质的冲刷、剥蚀、迁移,加速河湖淤积,同时由于地表水文过 程的改变,形成洪流时间缩短,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性。
规划布局结合自然生 态特点,保留了河流两 侧集水区的农耕地、自 然山林和水系,城市向 两侧高台地上平行发展, 避免洪水淹没的危险。
22
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向周边地区任意蔓延的 “摊
大饼式”扩张对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规划以旧
城为主体,结合自然条件,沿213国道成扇形分布五个2-6万人大
弱,使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面临极大的困难。
14
2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6)许多高速发展的城市和地区,由于人口和工业的高度 集中,出现了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资源、能源消耗巨大,浪 费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致使城市生态系统失衡, 产生诸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 弃物和电磁辐射污染等,促使了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频繁发生。
地貌、地质、河流、气象、土壤、植被等等的
不同、空间分布模式不同、运动过程不同,城市 建设面临复杂的外部条件。
(2)城市通过建设、运行与生态环境发生联 系
介质为: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功能
城市生活

2
1、城市与生态的关系: (3)城市应该: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同时满足一定的舒适度 否则: 轻:城市紊乱、效率低下、不宜居。 重:城市灾害频发(污染、自然灾害)。 (4)城市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要素相协调 空间布局的协调、城市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协调。
28
在城市和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与脆弱生态环 境的维育、城市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存在着突出矛盾。
城市空间结构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与现代生 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起来,建构城市 拓张与自然演进的动态平衡机制,实现城市持 续协调发展。
29
3、城市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要素: 空气环境 、水环境、噪 声、固体废弃物、土壤污染等
提出无锡进一步 发展的星座式城 市结构模型的总 体格局
以 协 调 “ 发 展 ” 和“控制”的矛盾, 重构城市发展与自 然演进的平衡。
27
高山峡谷城市攀枝花市,境内峰峦叠嶂、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 杂,褶皱,断裂发育,城市结构顺应复杂地形,沿金沙江两岸的 河谷地带,形成东西长达55公里的长藤结瓜式带状组团结构。全 市有9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平均8万人左右,组团之间相隔5-10 公里。生产与生活的安排,交通的组织,污染与灾害的防治,环 境的保护,生态安全,是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

15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2、城市生态规划
规划什么: 1、提出符合生态原则的发展模式 2、规划生态要素 如何规划: 1、分析生态要素 2、认识生态要素 3、确定城市空间发展 4、规划绿地、水系、山体等要素。
17
多中心组团
适应了山城、江城和炎热气候条件,以及分 散的自然地理特点
分割,破碎化,绿色空间被挤压,缩小,生物发展受到限制,
生物物种发生变异,动物的迁徙廊道受阻,物种减少,生物多
样性消失,使自然环境的缓冲能力减弱,造成生态环境的脆弱
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城市本身由于人类活动强度过大,非持续的生产模式过
度强化,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使人一地矛盾进一步突出,资
源承载力负荷过重,人工生态环境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大大减
(3)城市建设改变了气候形成的地表因子,以及影响气候 与人类健康的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城市产生了热岛、干岛、 湿岛、雨岛、浑浊岛等效应,形成热岛环流,影响区域气候和 气候变异,使各种洪涝、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13
2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4)城市改变了自然生境条件,原来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被
文明?
31
3
地形要素 坡地城市:坡、沟、水、路、建筑
地质不稳定、滑坡 山洪
4
丘陵城市:水土流失、洪水、滑坡 、 5
山地城市 地质、建筑问题、交通问题
6
河谷城市:景观建设与山体、水系建设与城市、
7
平原城市:空间结构、绿地、水系
8
城市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
9
城市化景观
现代农业景观1950~
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概论
城市:人类一种居住模式,人口、经济密集, 完成生产、生活、交通、休闲功能的场所。
生态:大自然提供的自然要素及相关规律,是 生命的基础
环境:人类外部的一切要素与过程的总和,狭 义的讲人类可以作用的大气、水、土壤、噪声 等。
1
1、城市与生态的关系:
(1)城市建设,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 分丰富。2001年,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无锡城 市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稳定性、通过生态因子叠加、自然生态资 产评价,绿地形式评价,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价和城市开发度等的 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无锡市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评价图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