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束光线与镜面成28°角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为______;若镜面绕着入射点向靠近入射光线方向旋转3°,则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2.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现象3.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____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让旁人看不到它4.如图所示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像(选填“虚”或“实”).5.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 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6.小华站在平面镜前8m远,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向镜面走去,他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他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岸行走时,他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他本人的速度是______m/s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______(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8.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一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一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10.早晨,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显现鲜艳的颜色,且露珠在阳光下呈现的颜色随视线的方向而改变,这是因为()A.露珠晶莹,日光强烈刺眼,使视觉受到影响,看到眼前五颜六色B.光的反射C.发生光的色散时各种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D.视线方向不同,看到了露珠背后不同的颜色11.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三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大于入射角D.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12.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1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和鱼都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4.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15.如图所示是反射过程示意图.MO与NO两镜面的夹角为120°,有一光线射向MO镜面,且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θ角的大小为()A.10°B.20°C.30D.40°16.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17.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18.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所示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A.停车区①B.停车区②C.停车区③D.停车区④1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当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20.秋高气爽的夜里,当你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的自转D.大气的疏密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疏密的变化而变化21.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交成30°角,一束光线垂直射入A镜,那么第一次经A、B两镜反射的反射角分别是()A.90°,60B.90°,30°C.0°,60°D.0°,30°三、作图题(共12分)22.(5分)如图所示,光沿C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请在图中作出光线分别透过平直界面AOB和圆弧形界面AMB时的光路图.23.(7分)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四、实验探究题(共33分)24.(9分)小苗同学利用激光笔等器材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她发现:光在空气中、水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小苗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探究(1)在一杯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不搅拌,这些糖水是均匀水的吗?小苗想到,不搅拌的糖水总是越喝越甜,由此她判断,这杯糖水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于是小苗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图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在______介质中传播会发生弯曲(3)然后把这杯糖水充分搅拌,这杯糖水将变得均匀,再做实验会发现光______传播25.(11分)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26.(1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2)小明让一束光沿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2°130°2.反射折射3.直线反射4.反射虚5.顺时针逆时针6.不变07.左6008. 800 向右9.C 10. C 11. C 12. C 13. A 14. D 15.B 16.B 17. D 18. D 19. A 20. D 21.D22.略23.略24.不均匀不均匀沿直线25.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的棋子26.垂直漫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当成反射角了不合理小明没有把纸板F折转,再次进行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D.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2.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探究的人。
下列关于小孔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D.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只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3.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以下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其成因的是()A.B.C.D.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雨后空中的“彩虹”B.水中的筷子弯折C.“熊猫”的影子D.猫在镜中的像5.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6.如图小明正在照镜子,又远离镜子后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小明远离镜子1m,像也远离镜子1mC.小明离镜子越远,像越小D.平面镜的上端向小明倾斜,像位置不变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上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B.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能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可见光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C.疫情期间测温枪可以快速对人体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它是利用红外线进行工作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二、填空题9.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9·巴彦淖尔)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C ) A .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 .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 .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 .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2.(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B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 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3.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4.(2019·武汉)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将在东湖绿道上进行。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B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5.(2019·黄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 .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6.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
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班级 姓名座号影子的形状,图中正确的是( )7.下列现象中,含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8.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凹凸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的,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
把VCD光盘放在阳光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着光盘能看到自己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B.人对着光盘能看到自己的像,是凹凸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C.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其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9.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10.如图所示是“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11.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12.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初中物理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利用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可以()A.杀菌B.使照相底片感光C.摄像D.验钞2.把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按垂直于镜面的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3.有些动物在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而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这是因为猫头鹰的眼睛()A.不需要红外线也能看到目标B.自身发光,照亮搜索的目标C.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D.可对紫外线产生视觉4.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5.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B.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D.紫外线本身就是紫色的6.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AO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A.猜想B.评估C.设计实验D.实验结论7.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则()A.当人举起南边的手时,镜中的像举起北边的手B.当人向平面镜前走近1m时,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减小2mC.此时站在镜子背后的人也能看到这个人的像D.当平面镜竖直向上运动时,人的像也向上运动8.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9.太阳的热主要通过某种光传播到地球上,这种光是()A.白光B.红光C.红外线D.紫外线10.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1.显微镜最下端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它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12.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 ∠1B. ∠2C. ∠3D. ∠413.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14.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5.戴绿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绿色,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最正确、合理的是()A.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绿色镜片时,被镜片染上了绿色B.眼镜反射的光映绿了白纸C.通过绿色镜片看一切颜色的物体都是绿色D.绿色镜片透过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绿光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 ______ (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 ______ 色.18.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可能是从进入.三、实验题(共3小题)19.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雄鹰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验证衣服的防晒效果好坏是通过 ______ 比较.(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 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20.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 (“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 (“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______ 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 (“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_____ .(“增强”、“不变”或“减弱”)21.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______ 反射.(3)让光线逆着从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______ 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 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表示),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______ .[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1)______ ;(2) 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22.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是11s,这种记录对运动员的成绩会造成什么后果?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多少?23.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24.激光是测量距离最精确的“尺子”,它的射程非常远,利用它可以从地球射向月球,再从月球反射回地球.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已知光速为3×108m/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杀菌是利用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的特点;B、使照相底片感光是紫外线化学作用;C、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与紫外线生理作用强无关;D、利用紫外线验钞,属于紫外线的应用,和生理作用没有关系.2.【答案】B【解析】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像靠近镜面的距离与物体靠近镜面的距离相同.根可以判断,s相同,t相同,速度相同.故当人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时,当然像据v=st也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3.【答案】C【解析】猫头鹰的眼睛可以对红外线产生视觉,所以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4.【答案】C【解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强的特点,所以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红外线来取暖.5.【答案】B【解析】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紫外线灯发出紫外线的同时,也发出紫光和蓝光可见光,所以看上去是淡紫色的.根据紫外线能杀菌制成了杀菌的紫光灯.紫光灯中起杀菌作用的是紫外线.6.【答案】A【解析】小明仅根据这一步骤,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的”.是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的初步判断,他这一提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7.【答案】B【解析】A、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当人举起南边的手时,镜中人的像举起的也是南边的手,所以A不正确;B、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人向平面镜前走进1m时,像也向平面镜前走进1m,此时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减小2m,所以B正确;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虚像,站在镜子背后的人不能看到这个人的像,所以C不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当平面镜竖直向上运动时,人的像是不动的,所以D不正确.8.【答案】B【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都是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扎四个不同形状的小孔,则在墙上会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9.【答案】C【解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其热效应很强,我们感受的太阳的热主要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作用造成的.10.【答案】B【解析】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当然看不见它是否有颜色.烤火炉发出的淡红色的光,是因为它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也发出少量红色的可见光.11.【答案】B【解析】因为凹面镜有聚光效果,增强光感,当用它来作反光镜时,可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从而看的更清楚.12.【答案】C【解析】反射角应当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C选项正确.13.【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一叶障目都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池水映明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水底物体的光由水里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现象造成的.14.【答案】B【解析】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当然看不见它是否有颜色.烤火炉发出的淡红色的光,是因为它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也发出少量红色的可见光.15.【答案】D【解析】绿色的眼镜,只有绿色的光能够透过镜片,其他颜色的光被镜片吸收;白色的纸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当所有颜色的光被白纸反射后只有绿色的光透过了镜片到达人眼,人眼只看见绿光.16.【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原理;变小【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由图可见蜡烛距离小孔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实际烛焰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烛焰距离小孔比原来远了,所以成的像也就变小了.17.【答案】红光;黑【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当红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黑色.18.【答案】(1)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水(或玻璃),空气.【解析】(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入射角由10°增加到40°,折射角由15.1°增加到74.6°,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2)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入射光线可能从水(或玻璃)中进入空气.19.【答案】(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1、2或3、4;(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2)比较实验1、2或3、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3)夏季紫外线照射强,为防止紫外线可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20.【答案】变小;不变;圆;不变;减弱【解析】(1)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光斑面积和孔的面积大小相等,而且亮度与孔大小无关,即光斑亮度不变.(2)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来越小,就会发生小孔成像,地面上就能够得到太阳的像即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因为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与光斑的大小无关,所以白纸上光斑大小不变,但由于透过的光减少,光斑亮度会减弱.21.【答案】漫;可逆;在;不能;不能;同一平面内;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应描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解析】[设计与进行实验](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3)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4)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构成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评估与交流](1)因为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所以应描述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避免结论具有偶然性22.【答案】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0.29s(2)声音传播100m时所用的时间:t=s v=100m340m/s所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23.【答案】如图所示:因为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度,即入射角为30度,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度,由直角三角形OSA可得,S=OS=1.732×OS=1.732×3m=5.196m.故地面上的所成的光点距光源5.196m远.【解析】由平面镜绕绕水平轴转过30°角,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则根据作图可形成直角∠ASO三角形,即地面上得到的光斑A点与S点间的距离为SO距离的倍.=1s,24.【答案】解:光从月球到地球时间:t=2s2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s=vt=3×108m s⁄×1s=3×108m.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3×108m【解析】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1s,所以光从月球到地球一趟的时间是:t=2s2已知光速为=3×108m/s,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s=vt=3×108m s⁄×1s=3×108m.。
《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姓名得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3.如图2-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2中的()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图4表示的是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厚玻璃的光路图,MN是界面,α和β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7. 图5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8.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 30° B. 60° C. 90 D. 120°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用光学知识来解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6所示,字母“F”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哪个图是镜中“F”的像()12.晴朗天空,在树阴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A.太阳的影子 B. 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小水珠闪烁而成的C.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D. 无法确定13.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在路灯下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因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日食的形成是温反射现象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D.当入射角为0°1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5.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能看清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2分)16.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传说中的“天狗食月”的过程,如图所示,其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A.B.C.D.3.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的是( )A.日食现象B.日晷计时C.水中倒影D.小孔成像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冰面倒影。
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中的“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如图,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虚像B.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就远离平面镜C.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就会变小D.演员平行于平面镜移动时,像的大小不变6.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用“光的折射”来解释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D.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7.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A.感应式水龙头B.声光双控路灯C.电焊用面罩D.验钞机8.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如图甲所示,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B.如图乙所示,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C.如图丙所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D.如图丁所示,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9.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填“像”或“影子”)10.图是雨后的太原出现罕见双彩虹的情景,最早研究这类现象的物理学家是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B.钻石D.反光的黑板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②我们可以看到甚至摸到光线③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④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⑤光线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⑥闪闪发光的宝石是光源A.2个B.3个C.4个D.5个3、用蜡烛和扎有小孔的木板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发现可以在墙壁上形成一个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墙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C.若把木板的孔开得稍微大些,墙上烛仍有烛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和亮度都不变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4、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
若要让反射光线射到O点,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D.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5、一只小蜜蜂悬停在平静的湖面上方,它向下看,看到下方有一个与自己相同的“同伴”,于是它飞向湖面迎接“同伴”,在此过程中()A.“同伴”向它迎来B.“同伴”离它而去C.“同伴”逐渐变小D.“同伴”真实存在6、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下图,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
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中国天眼”可以将来自遥远太空微弱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反射会聚起来D.“中国天眼”可以将来自遥远太空微弱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反射会聚起来7、水池的侧壁A点处安装一盏射灯,B点是它在水中像的位置,射灯发出一束光经水面折射后在池底C点形成光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 3分=36分)1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 •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B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 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D. 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2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B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D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3.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C D4. (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 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 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 . 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 ” ••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 .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 .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 •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B .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C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8.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B. 看到的鱼的方向C. 看到的鱼的上方 D .看到的鱼的下方9.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 光斑是()A .树叶的实像B .树叶的虚线A .日环食B .倒影C .海市蜃楼D .手影A .看到的鱼的前方C.太阳的实像D .太阳的虚像10.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 上开车时()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 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 B ,发现() A .蜡烛A 的像总是与蜡烛 B 完全重合 B .蜡烛A 的像总偏向蜡烛B 的上方 C. 蜡烛A 的像总偏向蜡烛 B 的下方D. 蜡烛A 的像与蜡烛B 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X∖X∖∖XXXX∖∖X∖X∖XN∖XX^XX∖X∖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身高 1.80 m ,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 30 CmB. 60 CmC. 90 Cm在晚F 燥的烦音路彌混的冊青席D . 120Cm、填空题(20 × 2分=40分)13. 如图所示,MM 为平面镜,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乂AoM 等于30 •已知M NoB 等于30 NOC 等于45 NOD 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OB' “ O 或” αOD )方向射出,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4•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 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__________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 _____________ (填虚 或实”像.15.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 _________ 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_________________ 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 画面.16.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________________ 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__________ 两侧;上同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分析图 (填空气”或玻璃” •)18.身高1.70 m 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1 m ,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 ,若他远_______ 度。
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CD 的右侧是离平面镜后退0.5 m ,则镜中像高为___________ m.19. 如图,面镜在各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禾U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______ 太阳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填字母)• 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形成的 ________ (填 实”或虚” 像.20.《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 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 B 处后加适量水,从 A 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 E 处,用激 光笔从A 点向 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 A 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变 _________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22. 入射光线AB 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3. 图甲是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人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请在图乙中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中S 点的光路图.观皿平面镜图甲眼睛图乙21.如图所示,一条七彩光带, 这个现象叫24.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空气__________________水四、实验题(5分+4分+6分)25.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 ,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______ 侧(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 _____ 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6.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填字母)•A •光沿直线传播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________ (填 在”或 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 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27.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① 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图I 图2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 0处,激光在0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① 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 2所示安放;② 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 0处,激光在0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 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0°22°35°40°表格一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0°17°24°30°分析以上数据可得:(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⑶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答案123456789101112C C B AD B C C D C C B C二、填空题13. OD、12014. 一定、虚15. 漫反射、各种颜色16. 同一平面、法线、等于17. CD、30、空气18. 2、1.7019. 会聚、虚20. E、变高21. 光的色散、黑色三、作图题22. 23.四、实验题25. (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26. (1)①B②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不再、③27. (1)不改变(2)小于(3)不相等24. 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