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简介
威县

镇政府驻章台村,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30个村委会:大章台、北章台、中章台、南章台、郝家屯、三益庄、西小河、白小河、东柏悦、西柏悦、北胡帐、中胡帐、南胡帐、北杨庄、南章华、西章华、东章华、章华堡、逯家庄、朱庄、宋庄、南镇、章刘、东里、西里、王撞、掌史、潘固、鱼堤、翟庄。
侯贯镇
庄、牙水寨、成志庄、吴家庄、戚家庄、秦李庄、井王庄、北草厂、南草厂、吴王目、王王目、张王目、第四营、董家庄、谭家庄、头百户、管王街、东梨园、西梨园、西古城、东古城、佃尚营、九马坊、杨家庄、胡杨街、南韩庄、司家庄、圣佛堂、良善庄、南林庄、康家洼、马厂、苏庄、芦头、高家、北刘、东盖、西盖、麦子乌营。
固献乡
乡政府驻大葛寨村,面积68.5平方千米,人口3.10万。辖36个村委会:白果树一村、白果树二村,白果树三村、白果树四村、固献一、固献二、固献三、朱家庄、后葛寨、富兴庄、蒋家庄、沙柳寨、陈家庄、南赵庄、赵家庄、中凌头、后凌头、前凌头、前葛寨一、前葛寨二、孙河北寨、马河北寨、刘河北寨、西孙家庄、沙河辛庄、沙河王庄、冯庄、魏家、侯家、黑刘、蔡寨、张庄、杏园、韩庄、郭村、大寨。
威县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威县街景威县属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华北平原南部,属冀南低平原区,总面积994平方千米。辖5镇11乡,522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
中文名称: 威县
别名: 洺阳
梨元屯镇
镇政府驻梨元
屯村,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02万。辖23个村委会:梨元屯、赵家营、西河口、小里固、东王曲、西王曲、南王曲、小王曲、杏园屯、红桃园、王世公、南梁庄、东北街、西北街、祝家屯、西小庄、东赵、孙街、朱街、东街、西街、翟庄、陈固。
威县工业基础良好,形成了机械、纺织、食品、酿酒、橡胶、木业加工等行业。总投资3000万元的邢台橡胶有限公司,已达到年加工 150万条汽车内胎的生产能力;县农药厂生产的对硫磷、敌百虫等农药已打入国际市场;县橡胶厂加入河北鲸鱼集团,达到年产 100万条汽车垫带加工能力;邢台洺水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洺水系列酒,入口绵甜,回味悠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乡镇企业突飞猛进, 形成了皮毛皮革、毛毡、橡塑制品、汽摩配件、造纸、建筑陶瓷等八大行业,年总产值30.4亿元。农业经济实力雄厚,是河北省粮、棉、油主要产区之一,棉花总产连续十五年居河北省第一,素有 “冀南棉海”之称。 科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已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
我的家乡-课件

威县气候特征
威县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侯区,四季分 明。威县年平均气温13.4℃,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 气温27.0℃,最冷月份为1月。威县日照充足,秋霜冻 出现的机率较大,春霜冻出现的机率较小。历年以偏南 风为最多,其次为偏北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 风,春、秋两季为南北风交替出现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威县县城全图
威县义和团纪念馆 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是为 纪念义和团运动100周年投资800多万元修建的。它位 于威县县城的义和广场南端,占地40亩,建筑面积 5447平方米,是一座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现代建 筑格调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物。
河北省威县将境内近万亩河套荒废地改造成 种植莲藕与养泥鳅的“十里荷塘”,融合生态农 业与观光为一体,既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又改 善了生态环境。
梨园屯中学教学课件
我的家乡—美丽的威县
梨园屯中学:胡乐姣
你知道“威县”名称的来历吗?
威县本沿用威州之名。 元
末省洺水县入威州,至明洪武 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始降 威州为县,县袭用州名,故名 威县,即为今县名之由来。
一、悠久的历史
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禹之 前诮先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历史上曾 经为郡、为州、为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 年)始名威县。威县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 期,是冀南行署、冀南军区所在地,刘伯承、 邓小平、徐向前、陈赓、王任重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有5000 多名优秀的威县儿女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 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不朽的
风景名胜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范质墓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和拳议事厅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陵古迹
留学360招收威县美国留学代理

威县,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河北省东南部,属冀南低平原区,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14分之间。
南北长48.2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位于邢台市东部的冲积平原上。
东与清河县接壤,西与广宗县交界,南与临西、邱县毗邻,北与南宫市相连。
2013年威县总人口60万人,面积为1012平方公里。
威县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威县年平均气温13.4℃,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气温27.0℃,最冷月份为1月,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为41.6℃,极端最低气温为-21.4℃。
年平均降水量为497.7毫米,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9天。
2014年,威县完成生产总值完成54.7亿元、比2013年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1亿元、比2013年增长20.2%;全部财政收入4.0019亿元、比2013年增长27.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亿元、比2013年增长41.9%,增速均列全市第一。
互联网免费留学领跑者-留学360非常看重威县美国留学市场,现招收威县美国留学代理:留学360,隶属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领跑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了3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拥有经验丰富的留学咨询专家组成的留学专家团,其中78.6%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系统和安全快捷的后勤保障队伍,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接机及住宿等留学一条龙服务。
历程8年,公司已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留学咨询和院校申请。
留学360为留学代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真实可靠的海外学校合作资源,帮助合作机构和国际院校合作。
合作开展留学推广展览展示活动,定期安排海外学校考试和面试活动。
河北威县:种植梨树成农民致富好项目

河北威县:种植梨树成农民致富好项
目
威县是河北省邢台市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水土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水果梨的重要故乡。
威县的梨,个大汁甜,在我国很多名气。
现在,随着农村电商经济的复兴,威县出产的梨也成为当地的水果明星,并且带领村民们走上一条创业致富之路。
威县的梨明年俺那两亩半的秋月梨就要进入盛果期了,种植技术上可不能出岔子影响了产量。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草楼村65岁的梨农丁灵恩说。
冬季,草楼村所在的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里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不少梨农跟丁灵恩一样,正在忙着为梨树剪枝。
对这里的农民来说,梨树就是他们的“摇钱树”。
去年丁灵恩家的梨树是第一年挂果,今年刚开始上产量,亩产就有3000来斤。
丁灵恩告诉
记者:“因是新品种,上个月梨还在树上时,就被山东的客商预订完了,收购价一斤能到2.8元,今年的收入比前些年翻了好几番。
”威县地处河北省南部的黑龙港流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这里多是盐碱地,土地贫瘠,不适合种庄稼,村民前些年多以种植棉花为生。
2013年初,林果专家、河北省林业厅退休干部曲宪忠经考察发现,威县西沙河流域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梨树生长。
此后,威县邀来国内多位林果专家,实地调查、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该县西沙河流域建设实施10万亩梨产业带。
西沙河流域内的袁庄村村民袁书洲将他家的5亩土地流转,“以前辛辛苦苦种棉花,到头来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土地流转了,每亩地有租金,自己还能在家门口打工,年底还能分红,年收入超过2万元没问题。
”袁书洲跟记者算了一下收成。
威 县 概 况

威县概况威县地处冀南平原,邢台市东部,属黑龙港流域。
南北长48.2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十大优质专用棉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连续30年位居河北省第一,素有“冀南棉海”之称。
一、基本情况(一)行政区划威县现辖1区5镇11乡、522个行政村。
1区为:威县经济开发区;5镇为:洺州镇、梨园屯镇、章台镇、侯贯镇、七级镇;11乡为:第什营乡、方营乡、贺营乡、枣园乡、固献乡、张营乡、贺钊乡、常屯乡、常庄乡、赵村乡、高公庄乡。
(二)人口威县是邢台市第二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5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13万人。
威县是河北省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县内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近百分之一,其中以回民居多。
全县有4个回民聚居村:赵村乡南寺庄村,洺州镇黄街村、王庄村和姜霍寨村。
(三)交通威县是华北南部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106国道、武馆公路、大广高速纵贯南北,青银高速、邢临高速、邢临公路、邢清公路、杨官公路横贯东西,形成了“三纵五横”的交通格局。
全县522个村全部通上了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1444.04公里。
(四)电力、通信电力方面,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24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2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座,容量14.5万千伏安。
2006年,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国能生物发电厂并网发电。
通信方面,县内有邮政、移动、联通、电信等四个通信运营机构。
目前,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每百人26户,因特网用户2.3万户。
二、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4亿元,同比增长13%。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32亿元,可比增长41.7%,改写了我县财政收入不过亿的历史。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同比增长25.7%。
全部工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亿元,同比增长20%。
乡镇 调研报告 威县

乡镇调研报告威县威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
我在近期对威县进行了调研,总结如下。
威县地处京津石三角地区,交通十分便利。
县城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穿越,与周边地区相连。
同时,威县还享有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络,其中包括石太高铁和石济铁路等。
这些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威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这里的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产品如葡萄、苹果、橙子等水果。
农民们通过科学种植和农业技术的引进,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农业,威县还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
工业方面,威县主要有纺织、制造业和建材等行业,其中以纺织业比较具有优势。
服务业方面,威县有比较完善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各种便利。
威县还注重旅游业的开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承德避暑山庄,这里是清代皇帝进行夏季休息和政务处理的地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外,还有山海关、帝王陵园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威县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一些优秀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
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上都有较高的水平,为当地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威县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已有较大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产品的运输;环境保护工作仍需加强,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综上所述,威县作为一个乡镇,在经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相信,随着威县在科技、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提升,它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生态宜居的地方。
威县县情简介

威县县情简介一、威县基本情况威县位于邢台市东部,地处黑龙港流域,辖6镇10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市级园区、522个行政村,面积1012平方公里,人口59.3万,是邢台市第二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威县是冀鲁豫交汇地区高速公路枢纽县,境内有大广、青银、邢临等三条高速、五个出入口,一条国道、三条省道。
境内棉花资源丰富,常年植棉面积80万亩左右,棉花面积及总产连续30年位居河北省第一,是中国棉花之乡、全国十大优质专用棉基地县,素有“冀南棉海”之美誉。
威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冀南党政军三大首府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宋任穷等都在威县战斗和生活过。
现有冀南区委、行署和129师指挥部、冀南报社、冀南书店、宏济医院等革命遗址。
威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中国改革先驱、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故乡,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威县乱弹、梅花拳、梨花大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字八方拳、土布纺织工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县是省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有4个回民聚居村、8000多人;县内五教俱全,是邢台市天主教主教府所在地。
- 1 -二、威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3亿元,同比增长11%;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27.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亿元,增长26.8%。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县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入实施“一把手”离岗招商活动,大力开展高端招商、高层招商,全力推进招大引强。
今年以来,共签约引进项目118个,固定资产总投资226.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226.5%;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10亿元项目6个,1-5亿元项目26个。
应对威县水危机

应对威县水危机【摘要】威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513.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839.9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27.2立方米。
该县50%保证率的总需水量是9949.8万立方米,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已经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浅层淡水枯竭、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针对威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节约用水、多方开源、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资源;节约用水;开发利用一、威县的基本情况威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北长48.2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
东与清河县接壤,西与广宗县交界,南与临西、邱县毗邻,北与南宫市相连。
西距邢台市72千米,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38千米,北距北京市377千米。
威县辖16个乡镇,522个行政村,2012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114.4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01.3万亩,全县总人口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1万人。
201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9.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5元。
威县属华北冲积平原,第四纪松散层覆盖,地表平坦。
耕地的土壤质地大体可分为沙质土、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四类。
土壤质地适中,适合农作物成长。
作物种植以小麦、棉花和玉米为主,兼有大豆、谷子、花生等其他作物。
目前工业已形成了棉花加工、汽摩配件、皮毛加工、建材装饰、橡塑制品、兽药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农业形成了棉花、禽畜、蔬菜、林果四大主要产业。
二、水文水资源情况威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 25.8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513.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276.4毫米。
威县境内有老沙河、清凉江、西沙河、索沪河、古漳河、赵王河六条主要河流和威临渠、东风渠四分干、卫西干三条干渠,常年无水,均是排水为主,排灌两用的季节性河道和渠道。
全县现有机井15964眼,其中深井1761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县简介
威县为“冀南棉海、仲夷故里”。
她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是邢台市第二人口大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县域在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34分之间;南北最长48.2千米,东西最宽32千米,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辖5镇11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22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
威县历史悠久、地杰人灵。
汉代曾置广宗国,“威”字源于金代,寓意“威武”。
明洪武二年(1369)正式定名威县,并沿用至今。
威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冀南党政军三大首府所在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这里诞生了宋朝开国名相范质、明朝兵部尚书贾待问等历史名人,涌现出中国改革先锋任仲夷、中国核工业奠基人刘杰以及著名诗人王亚平等160多位省部级干部和名人。
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拥有威县乱弹、梨花大鼓、梅花拳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东距京九铁路3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70公里,距济南、石家庄国际机场各150公里,距天津港350公里、黄骅港300公里。
境内大广高速、106国道纵穿南北,邢临高速、青银高速横贯东西,是冀鲁豫交汇地区高速公路枢纽县,与众多的省道、县道构
筑起“宽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交通和开放格局。
威县资源丰富、设施完善。
棉花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80万亩,年产皮棉8万吨,是河北省第一产棉大县,“全国优质专用棉花生产基地县”。
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引黄入威、南水北调、水生态修复等工程的实施,使水资源更加丰富。
地下还蕴藏着地下热水资源,且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县内有变电站16座,总供电能力23万千伏安,建有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国能生物发电厂;有4个通信运营机构、5家商业金融机构;电力供应充足,通讯、金融服务网点遍布城乡。
威县发展迅猛、成绩斐然。
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赶先进位”的奋斗目标,把工业突破作为第一方略,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两大抓手,把城镇建设、园区建设、环境建设作为三大支撑,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现已形成纺织服装、汽车工业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光伏等六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一批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为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中国最具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县”、“中国绿色名县”。
威县城市功能健全、园区平台坚实。
自2009以来,累计投资近百亿元,大手笔、大力度推进现代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县城实际控制面积由18.4平方公里拓展到45平方公里,建成了公园、
广场、影剧院、档案馆、小学、中医院、四星级酒店、图书馆、档案馆、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实施了环绕县城的绿系、水系建设。
境内建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威县经济开发区和2个市级园区——汽车工业配件产业聚集区、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形成了“三区鼎立”、互为补充的园区发展格局。
其中,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区内达到“十一通一平”的标准,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迅猛。
威县环境优良、风清气正。
“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拼搏进取、团结友爱、担当奉献”的威县精神大力弘扬,县内形成了亲商爱商、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政治环境,见红旗必扛、逢第一必争的干事环境,文明开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平安稳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
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面对未来,威县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赶先进位”为目标,紧紧把握列入国家级扶贫县、黑龙港流域列入河北重点扶持地区、冀中南地区列入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等机遇和优势,保护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发展,加快建设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强县及省级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商贸物流强县、教育强县、文化强县和省级优秀县城,着力构建繁荣富裕、开放文明、环境友好的新威县。
开放的“冀南棉海、仲夷故里”——威县,热忱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