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的例子
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

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篇一: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1、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升华和液化)2、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5、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汽化)9、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1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11、早晨的浓雾(液化)12、水结成冰(凝固) 1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14、北方挂(凝华) 1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1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17、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18、灯丝(钨丝)变细(升华) 19、灯泡(钨丝)发黑(凝华)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淞、“窗花”(凝华)、雹(凝固)、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珠。
】【篇二: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用蒸笼蒸馒头,出笼时手上沾点水,再拿馒头就不烫了(汽化吸热);常常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放的越长,樟脑丸就越小,最后就没有了(升华);舞台上常常用干冰作出云雾的效果(升华);我们平时用的“液化气”,是将煤气压缩成液体,然后使用时就变成气体(凝华与升华冰化成水;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冰雪融化;点燃的蜡烛掉眼泪;铅块熬成铅水(2)熔化吸热的应用:①海货市场的小摊贩为保证海货新鲜,常把冰块放在海货上。
②烙铁的温度很高,可以使金属锡熔化成液态。
③电焊的高温,使得钢铁熔化。
④天气炎热,吃冰糕降温解暑。
(3)熔化吸热的危害①下雪不冷,化雪冷。
②吃冰糕吃多了,容易闹肚子。
2、凝固(1)凝固的实例:①冬天水结冰②把钢水浇铸成各种零件③冰雹④冬天晾在窗外的湿衣服变成硬块。
(2)凝固放热的应用冬天防止地窖里储存的菜被冻坏,放几桶水,水凝固会放热,能够对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5、下雪不冷,化雪冷6、霜前冷雪后寒二、厨房中的热现象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2.露3.雾4.雹5.冰6.雪7.霜8.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9.雾淞五、解释下列现象中“白气”形成原因。
1.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2.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3.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4.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5.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六、你身边的热现象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2、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3、冬天,戴眼睛的同学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冷5、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6、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7、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先湿后干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9、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10、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11、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什么12、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哪些13、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
物态变化笔记

物态变化笔记哎呀,说起物态变化这玩意儿,可别以为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科学!其实啊,这就是咱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把戏。
来来来,我给你们掰开揉碎了讲,保准听完你们就成半个物理学家啦!1. 啥是物态变化?简单说,就是物质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玩儿花样。
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同一个东西,不同的造型。
2. 固体变液体:熔化这个最好理解了!就跟冰激凌在太阳底下化成一滩水似的。
记住啊,这叫"熔化"。
例子:① 冰块在室温下变成水。
② 巧克力在嘴里融化。
③ 蜡烛被点燃后,蜡油流下来。
3. 液体变固体:凝固这就是熔化的反向操作,跟把水放冰箱里冻成冰块一样。
科学家管这叫"凝固"。
例子:① 水在零度以下结冰。
② 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
③ 蛋糕里的黄油冷却后变硬。
4. 液体变气体:蒸发这个嘛,就像是水被太阳晒干了,变成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这个过程叫"蒸发"。
例子:① 晾衣服时水分蒸发。
② 煮开水时,水变成水蒸气。
③ 喷香水后,酒精蒸发留下香味。
5. 气体变液体:液化这是蒸发的反向操作,就像是夏天冰镇可乐瓶子外面的水珠。
这叫"液化"。
例子:① 冷天时,呼出的气在镜子上变成水珠。
② 空调的冷凝水。
③ 蒸馏酒时,酒精蒸气冷却变回液体。
6. 固体直接变气体:升华这个有点儿神奇,固体不用先变液体,直接变成气体了。
就像是干冰,一会儿功夫就不见了。
这叫"升华"。
例子:① 樟脑丸慢慢变小直至消失。
② 冬天晾晒的衣服直接干了。
③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变成气体。
7. 气体直接变固体:凝华这是升华的反向操作,气体直接变成固体,跳过了液体阶段。
就像是冬天窗户上的霜花。
这叫"凝华"。
例子:① 冬天冰箱里的霜。
② 干冰制造机里的二氧化碳。
③ 冷冻干燥食品的制作过程。
记住啦,这些变化都需要能量的参与。
加热或者冷却,都能引起物态变化。
就像是你吃了火锅会觉得热,吃了冰激凌会觉得凉一样。
物理七年级上学期 物态变化、光现象 实例及答案

物态变化的例子一、第一个空填物态变化名称;第二个空填“吸热”或者“放热”1、冰箱里的食物解冻:熔化;吸热。
2、铁水浇铸在模型里做成铁质工件:凝固;放热。
3、沥青被晒化:熔化;吸热。
4、焊锡熔化:熔化;吸热。
5、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
6、酒精擦在水背上感觉很凉:汽化;吸热。
7、汽车加油站汽油挥发:汽化;吸热。
8、湿衣服变干:汽化;吸热。
9、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气”:液化;放热。
10、烧开水壶嘴冒“白气”:液化;放热。
11、冬天汽车车窗上出现的水雾在内侧 (填“内侧”或“外侧”):液化;放热。
1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进屋眼镜片上起雾:液化;放热。
13、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液化;放热。
14、雾的形成:液化;放热。
15、露的形成:液化;放热。
16、霜的形成:凝华;放热。
17、雪的形成:凝华;放热。
18、雨的形成:液化;放热。
19、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下落时再熔化而形成的。
20、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21、碘是一种很容易升华的物质。
22、灯丝用久了变细:升华;吸热。
灯泡内壁变黑:凝华;放热。
23、冬天冰冻的衣服干:升华;吸热。
24、雪堆、雪人变小:升华;吸热。
25、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凝华;放热。
26、雾凇的形成:凝华;放热。
光现象实例1、演示“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看到光线是一条直线,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在水中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2、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3、小孔成像的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4、海市蜃楼、太阳还没升到地平线就能看到太阳都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5、色散的原理:光的折射。
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彩虹形成的原因:光的折射。
7、“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物态变化常出的例子

物态变化常出的例子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物态变化常出的那些例子。
你看啊,水变成冰,这大家都知道吧!冬天的时候,那湖水不就直接从液态变成固态啦!就好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就安静下来,变成了硬硬的冰块。
想想看,夏天你吃的冰棍,不也是水先变成液态,然后再冻成固态的嘛!这多神奇呀!
还有呢,冰也能变成水呀,这不就是固态变成液态嘛!大太阳一晒,那冰块就开始滴答滴答地融化,这不就跟我们遇到开心事,心里的那块“冰”也慢慢融化了一样嘛。
再来说说液态变成气态,烧开水的时候,那水呼呼地冒热气,不就是变成水蒸气跑掉啦!就好像一群欢快的小鸟,一下子就飞走了。
水蒸气遇冷还能变成小水珠呢,就像秋天早上的雾,不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冷变成小水珠聚在一起形成的嘛!这就好像是一场神秘的聚会呀!
哎呀,物态变化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呀!你想想,没有这些变化,世界得少了多少乐趣呀!你难道不觉得神奇吗?不觉得有趣吗?
我觉得呀,物态变化就像是一场奇妙的魔术表演,时刻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精彩的戏码!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惊喜和未知,我们可一定要好好去感受它的魅力呀!。
物态变化实例整理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
把气体压缩后变成液体放在密闭容器中 牙医用的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火上烤一下防液化
液化放热
气体在温度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可使气 体液化
升华
碘的升华
用久了的钨丝变细
冬天雪人消失,冰雕变小
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或消失
冰冻的衣服变干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运输食品时降温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进、窗花、雾淞的形成
灯泡的内壁变黑
碘的凝华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肉上出现“白霜”
凝华放热
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整理
名称
实例
备注
熔化
冰雪消融
点燃的蜡烛在流泪
化雪的天气很冷
夏天,饮料里加冰块很爽 超市海鲜的周围铺一些冰块
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吸热温度升高
凝固
千里冰封(水结冰)
冬天北方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放热) 铁水浇铸成零件
凝固放热
晶体凝固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放热温度降低
汽化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湿衣服变干
刚买来的蔬菜变焉了 手上擦酒精的位置感到凉 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到冷 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液体沸腾吸热温度在沸点不变
液化
北方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 得模糊不清(有一层小水珠)
秋天草叶上的露珠
雾的形成
冰箱拿出的啤酒外面“出汗”
物态变化的例子

物态变化的例子
一、熔化
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
2、铁变成铁水;
3、沥青被晒化;
4、松香熔化;
5、焊锡熔化。
二、凝固
1、水冻成冰;
2、铁水铸造成铁;
3、蜡烛油变成蜡;
4、熔化的松香凝固;
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
1、水沸腾;
2、酒精蒸发;
3、液氮沸腾;
4、液化气变成气体;
5、汽油挥发;
6、雾水散去;
7、湿衣服变干;
8、地上的水变干;
9、橘子干了;
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
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
2、雾、露的形成;
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
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
5、眼镜片上起雾;
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
8、雨的形成。
五、升华
1、樟脑丸消失;
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
3、干冰降温;
4、碘(先升华再凝华);
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
六、凝华
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
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物态变化与生活例子

物态变化与实际生活1. 熔化吸热:医疗上用冰袋吸热、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葡萄酒里加冰);冰雪熔化时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即使有太阳,也使人感到寒冷。
2. 凝固放热: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3. 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原因是:微胶囊凝固时放热。
4. 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是因为:寒冷的冬天,用比较湿的手摸金属时,手上的热会迅速传递到金属上,手上的温度下降,使得手上水分凝固,就是粘手现象。
5. 汽化吸热:沸腾;蒸发(蒸发致冷)。
6•液化放热:100度的水蒸汽烫伤比100度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7. 蒸馒头时总是上面的先熟,这是因为:蒸馒头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将热传递给馒头使其变熟。
刚从沸水中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层温度最高,馒头先熟。
(高温水蒸汽经过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钱,先将手上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
)8. 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
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
由鸡蛋内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这和把手沾湿了去拿更出锅的热馒头感觉不太烫一个道理。
9.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用酒精灯火焰烤过的平面镜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导致医生看不清牙齿,影响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的例子
一、熔化
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
2、铁变成铁水;
3、沥青被晒化;
4、松香熔化;
5、焊锡熔化。
二、凝固
1、水冻成冰;
2、铁水铸造成铁;
3、蜡烛油变成蜡;
4、熔化的松香凝固;
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
1、水沸腾;
2、酒精蒸发;
3、液氮沸腾;
4、液化气变成气体;
5、汽油挥发;
6、雾水散去;
7、湿衣服变干;
8、地上的水变干;
9、橘子干了;
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
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
2、雾、露的形成;
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
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
5、眼镜片上起雾;
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
8、雨的形成。
五、升华
1、樟脑丸消失;
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
3、干冰降温;
4、碘(先升华再凝华);
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
六、凝华
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
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