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我来填一填。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边是5.7 m,面积是2

2.8 m2,高是()。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8 m2,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3.一个面积是2.4平方米的梯形,上底是1.4米,高是1.2米,下底是()米。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0.4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

5.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30平方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工地上有一堆钢管,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已知最上面一层有2根,最下面一层有12根,共堆了11层,这堆钢管共有()根。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米,如果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米。有一块面积是500平方米的直角三角形地,一条直角边为125米,另一条直角边是()米。

8.下图方格中叶子的面积约是()cm2。

二、我来判一判。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2.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挤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了。()

3.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底和高分别相等。()

三、我来选一选。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总是相等的。

A.高

B.面积

C.上下两底的和

2.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涂色部分面积的()。

A.3倍

B.4倍

C.6倍

3.在下图中,平行线间有三个图形,它们的面积相比()。

A.三角形的面积大

B.梯形的面积大

C.面积都相等

四、我来算一算。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m)

(1)(2 ) (3)

2.计算下面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cm)

(1)(2)

(3)(4)

五、解决问题。

1.一块三角形的地,底是50米,高是36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如果用拖拉机每天耕地180平方米,这块地几天才能耕完?

2.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是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的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根。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3.右图是小希家的一块菜地,其中萝卜地的面积是48 m2。白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在一块底是120 m、高是85 m的平行四边形果园中间挖一个边长是30 m的正方形水池,种植果树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1.4 m

2.64 m2

3.2.6

4.0.04平方米

5.30平方厘米

6.77

7.408

8.21

二、1.?2.√ 3.?

三、1.A 2.B 3.C

四、1.(1)(5+10)×7.8÷2=58.5(m2)

(2)1.5×3.6÷2+2.8×2.5=9.7(m2)

(3)8×24+10×24÷2=312(m2)

2.(1)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即是空白处三角形的面积。

24×18÷2=216(cm2)

(2)160×100-(40+160)×(100-40)÷2-40×40=8400(cm2)

(3)26×15-(10+12)×8÷2=302(cm2)

(4)8×(19-10)÷2×2+10×24=312(cm2)

五、1.50×36÷2=900(平方米)

900÷180=5(天)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900平方米,这块地5天才能耕完。

2.13-8+1=6(层)

(8+13)×6÷2=63(根)

答:这堆钢管共有63根。

3.48×2÷12=8(m)

20×8÷2=80(m2)

答:白菜地的面积是80 m2。

4.120×85-30×30=9300(m2)

答:种植果树的面积是9300 m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小数乘小数------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积的近似数------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重点: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中出现的解题思路。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一个数除以小数------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商的近似数------重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4、循环小数------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难点: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5、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一)------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二)------重点: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立体组合图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3、方程的意义------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4、解方程------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5、稍复杂的方程(一)------重点: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6、稍复杂的方程(二)------重点:分析数量关系。难点:列方程和解方程。 7、稍复杂的方程(三)------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重点: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3、梯形的面积------重点: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4、组合图形的面积------重点: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可能性------重点: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2、中位数------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及所要分析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3、铺一铺------重点:认识密铺,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数学广角(一)------重点: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中数字编码所反应的信息。 2、数学广角(二)------重点:使学生能利用规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编码,运用所学的知识给全校学生编码,给班级图书编号。 第八单元:总复习。 重点:1、小数乘、除法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解简易方程。 3、应用题(算术方法、方程方法)。 4、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单元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了组合图形,知道了面积概念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安排的。本单元内容分四个模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一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编排特点: 全单元内容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 --------→ ------------→

1.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以它为基础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因为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比化成长方形简便,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理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比较容易。 2.注重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 本单元教材在认识多边形的特征,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动手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渗透平移、旋转等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渗透数学方法与思想。 本单元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一般方法与思路。如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教材提示“可以从边和角两方面来研究。”再如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材呈现出“联想—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推导过程,提示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在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时候,都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组合图形面积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 能探索解决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有些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教室里的位置、电影院的座位等等。本节课"位置"的教学,教材只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第几组第几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习《位置》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利用了班学生的位置这一"活"教材,让孩子们共同学习。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在班的位置。有的说他是班左数第几列几行,有的说他自己的位置是班右数第几列几行等。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让他们继续更加简练地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自我描述位置的同时,孩子们发现虽然描述位置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自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并作交流与汇报。我认为孩子们在自我描述中和与书本学习中,思维在进行着一次次的碰撞,在对比中掌握了应用数对知识来表示位置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中我发现只要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在教学中我们要扮

好知识与学生的搭桥与铺路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比我们乏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容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较好。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好把握,如果提供给你一确定位置的格子卡片图,哪为第一行呢?到底是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我查看了好多教辅资料,"上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下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到底怎么给学生说呢?没办法,我只好告诉学生,先看看题中有没提示的语言,如果有,先根据提示的语言来决定是上一行为第一行还是下一行为第一行,再做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第一学期单元学业质量检测题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命题人: 一、填空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 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6413×0.25=32514.4×3.98=57312 6、根据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8×2.56=()×() 2.5×(1.32×0.4)=()×()×() 5.7×3.8+4.3×3.8=(+)×()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0.125×320.78×1013.26×5.7-3.26×0.7 56.5×99+56.51.25×213×0.819.625-(4.716+9.625) 四、在○里填上“<”“>”或“=” 13.76×0.8○13.760.2○1.1×0.20.3×3○0.3×0.3 5.2×0.6○0.52×68.4×1.3○0.9×8.4 6.4×0.2○6.4×0.5 4.48×0.46○4.48×0.406 5.25×0.75○5.25+0.7535.4×44.2○35.3×44.3 () () ()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就在积的前面用0来补足,再点小数点。 2、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乘 法同样适用。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列数在前面,行数在后面。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求商的近似数时,近似数的末尾的0不能去掉。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7、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或a×a。2a表示2个a相加或a+a或2×a 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 1. 38000平方米=( )公顷 1.74平方米=( )平方分米 5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0.05平方千米=( )平方米 2.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当 a =2.6cm ,b=5.4cm ,h=1.5cm 时,它的面积是( )2cm 。 3.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腰长8dm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2dm 。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82cm ,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2cm 。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2dm , 底是8dm 。它的高是( )dm 。 6.一个梯形的面积46.52dm ,高是3dm ,上底是8dm ,下底是( )dm 。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为3cm 、4cm 和5cm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2cm 。 8.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cm ,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cm 。 9. 如左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2dm ,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 )2dm 。 10. 观察左图,我们在估计这个小花园的面积时,可以 把它看成我们学过的( ),面积大约是 ( )2m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2m ) 二、判断题。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 × A B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3.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 × 4.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三、选择题。 1.如右图中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 ) A.长方形的面积大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 C.相等 2.下图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 ) A.面积相等 B.周长相等 C.面积和周长都不相等 3.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面积( ) 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不变 4.如下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 ) A.8×5.4 B.8×7.2 C.6×5.4 5.21cm 2.78cm 2.78cm A B A B A B A B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

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X|k | B| 1 . c|O |m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 试题一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 填空。25% 1、×的积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2、 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3、14÷3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精确到千分位是( )。 4、6吨20千克=( )吨 小时=( )小时( )分 5、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48,另一个因数是( )。 6、把. .82、0. 3. .28、.3.8、.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7、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 )移动( )。 8、在○里填“>”、“<”或“=”。 ÷ ○ ×5 × ○ ÷ ÷ ○ ÷ ○ ×2 9、的( )倍是15的一半;( )除8所得的商正好是8的10倍。 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加上丙数后三个数的和是110,丙数是( )。 11、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应付8元钱,如果买4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应付13元每千克苹果( )元,每千克梨( )元。 二、判断题。6%(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 ) 2、整数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 ) 3、和的大小相等,意义完全相同。 ( ) 4、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 ) 5、在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 6、×的积有四位小数。 ( ) 三、 选择题。5%(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与÷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 ①÷3 ②14÷3 ③14÷30 ④÷3 2、甲数是,比乙数的4倍少,乙数是( )。 ①(+)÷4 ②×4- ③÷4— ④×4+ 3、(÷—×)÷正确的得数是( )。 ①0 ②1 ③ ④ 4、从2里面连续减去( )个,还剩下。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 算。 如:1.5 X 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 X 0.8 就是求 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X 1.8 就是求 1.5 的1.8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视小数点,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 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4、规律: 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 算到角。 7、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8、 运算定律和性质: 乘法分配律: (a+b) x c=a x c+b x c (a-b) x c=a x c-b x c 除法:除法性质:a 宁b 宁c=a ^ (b x 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 a x b= b x 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b+c 乘法结合律: (a x b) x c=a x (b x c)

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1、把1千克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千克的,用小数表示是()千克。 2、2个十和3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3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个0.1。 4、5个百,8个十分之一,9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5、在8.899、8.7 6、8.80、8.9、8.8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 6、7.683中的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3个()。 7、9.9549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8、大于0.4而小于0.5的小数有()个;大于3.2而小于3.3的两位小数有()个。 9、用2、3、4和2个0以及小数点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小数(各写两个): (1)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10、19.239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6.998精确到百分位是()。 1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2=40.32=1.09000=100.20000= 12、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量: 3角=()元4角5分=()元5米4分米=()米 13、0.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结果等于1。 14、按要求改写下面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 543260=()万≈()万)亿≈()亿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整数部分没有最高位,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2、8.00和8,大小相同,意义也相同。………………………………………() 3、整数都比小数大。……………………………………………………………() 4、要把一个数扩大100倍,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 5、大于0.5而小于0.9的一位小数只有0. 6、0. 7、0.8三个。…………………()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个。 A.9B.0C.无数D.99 2、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A.4.99B.5.1C.4.94D.4.95 3、与1.04大小相等的数是()。 A.1.0401B.1.0400C.1.4D.1.40 4、5.743中的“7”表示()。 A.7个十分之一B、7个0.01C、7个千分之一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借助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这几种图形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课时安排:9课时 课题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知 识 目 标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能 力 目 标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情 感 目 标 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 备 注 目标导学个体思考---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反思小结---检查测评---巩固练习---小组督查。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列, 行) ↓↓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7表示: 求7个的和是多少?或表示: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表示: 求的是多少? 9 × 表示: 求9的是多少? A × 表示: 求a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第5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7分) 2、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2.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3、6.64÷3.3的商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4、把34.65÷0.25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是(),根据是()。 6、9a+6a=(+ )? 7、一堆煤有x吨,已经烧了5天,烧了a吨,平均每天烧()吨煤,还剩()吨煤。(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8、小明晨跑2分钟跑了400米,平均每分钟跑()米,跑1米需要()分钟。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2、一个数的2.5倍,比原数大。() 3、近似数5和5.0比较,5.0比5精确。() 4、a+a=a2 。() 5、X=3是方程。() 6、36.9÷0.25×4=36.9÷(0.25×4)。() 7、观察一个物体时,最多能看到两个面。() 8、0.244444可以记作0.24(。)。()

1、在计算0.8÷0.24时,被除数和除数都要同时()。 A、不扩大 B、扩大10倍 C、扩大100倍 2、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 A、1÷0.44 B、0.44÷1 C、0.44×1 3、计算2.5×3.7+2.5×0.3的结果时,可用()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小红的妈妈将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装 0.8千克,妈妈需要准备()个瓶。 A、6 B、6.25 C、7 5、下面的数最小的是()。 A、2.07 B、2.07(。) C、2.0(。)7(。) D、2.077 四、计算(共38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5.4×0.01= 0.125×0.8= 0.27÷0.03= 1.8÷0.3= 500×0.2= 0.56÷0.4= 1.25×17×0.8= 0.01÷0.1= 0.37×0÷9.54= 0.55÷0.11=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1.62÷1.5= 23.94÷25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专项练习题 正数负数 1、如果把潜水艇在水下20 米处记作-20 米,那么它上浮8 米后,这时它的位置可记作()米;如果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小明走“-250 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2、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100 C,乙冷库的温度是-120 C。()冷库的温度高一些。 3、某日白天的温度是14℃,夜间的温度是—14℃,则当日的温差是()。 4、甲的海拔高度320 米,乙的海拔高度—120米,则甲比乙高(甲乙的高差)是)()米。 5、一奶粉袋上标有净重(500±5)克,这种奶粉的标准重是()克,最重不超过()克,最轻不低于()克。 6、某一天测得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10℃, 兴化的最低气温是5℃,那么这一天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相差了() 面积: 1、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面积少20 平方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后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16 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 长方形相比(),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6、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A 形状相同 B 面积相等 C 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 完全相同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0 平方米,高是5 米,底是(),和它等底等高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教研组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3×61表示: 求5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 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 填空。25% 1、4.5×0.9的积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2、 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3、14÷3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精确到千分位是( )。 4、6吨20千克=( )吨 9.5小时=( )小时( )分 5、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5.86,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两个因数的积是156.48,其中一个因数是48,另一个因数是( )。 6、把0.3. .82、0. 3. .28、0..32.8、0.32.8、0.32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7、计算2.352÷0.05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 )移动( )。 8、在○里填“>”、“<”或“=”。 7.6÷7.6 ○ 0.24×5 8.2×0.9 ○ 8.2÷0.9 4.8÷0.98 ○ 4.8 4.5÷0.5 ○ 4.5×2 9、2.5的( )倍是15的一半;( )除8所得的商正好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是8的10倍。 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38.5,加上丙数后三个数的和是110,丙数是()。 11、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应付8元钱,如果买4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应付13元每千克苹果()元,每千克梨()元。 二、判断题。6%(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2、整数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3、10.0和10.00的大小相等,意义完全相同。() 4、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5、在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6、8.45×0.98的积有四位小数。() 三、选择题。5%(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与0.14÷0.03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①1.4÷3 ②14÷3 ③14÷30 ④0.14÷3 2、甲数是8.4,比乙数的4倍少0.8,乙数是()。 ①(8.4+0.8)÷4 ②8.4×4-0.8 ③8.4÷4—0.8 ④8.4×4+0.8 3、(0.1÷0.1—0.1×0.1)÷0.1正确的得数是()。 ①0 ②1 ③9.9 ④0.9 4、从2里面连续减去()个0.01,还剩下0.5。 ①15 ②150 ③1.5 ④200 5、0.64与一个数相乘的积是8.432,这个数至少有()位小数。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 一、圆的知识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 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即 C 圆=πd =2πr 。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 表示圆的面积, 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πr 2 。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即πr +2r ;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πr 2 2 。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考试一般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第1页 第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测 试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10分) 30×0.5=0.78×0.2=0.5×0.28=0.8×0.9=1.5×8=1.9× 40=0.125×80=3.4×0.7= 2.8÷0.4= 3.2÷4= 二、耐心填一填。(每空1分)(16分) 1、2.4+2.4+2.4+2.4=2.4×()=()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0.56×1.3=()5.6×13=()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12.5×8.7×0.8=(□×□)×□ (2.5+0.6)×4=□×□+□×□4.1×1.5+5.9×1.5=(□+□)×□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1×0.44○0.447.3×1.8○7.3 4.5×0.6○4.52.76×1.52○1.521.96×1○1.96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每题1分(5分)) 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2、48×0.2>48()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4、1.25×(0.8+1)=1.25×0.8+1()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4分) 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10分) 4.2×0.8=1.5×62=2.7×0.11= 0.86×40.5=2.67×1.5= 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每题2。5分)(5分)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4分)(16分) 3.45×1020.47×0.5×0.80.46×1.9+0.54×1.9 1.2×0.25+ 2.8×0.250.65×104 3.2×1.25×2.5 4、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9分) 6.54×1.2-1.873.17+0.4×1.65.2×0.1×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